张富清(1924年12月24日-2022年12月20日),出生于中国陕西省洋县,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张富清的:人物生平、获得荣誉、影响与评价、人物纪念、家庭生活、人物轶事等介绍

中文名

张富清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陕西省洋县

出生日期

1924年12月24日

去世日期

2022年12月20日

民族

汉族

所获奖项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2020年)、共和国勋章(2019年)、人民功臣(1950年)

简介

张富清于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他在西北解放战争中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1955年1月,张富清转业到湖北省恩施行政区(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建设银行等单位工作。

2018年底,张富清的事迹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被发现。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2022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印发《关于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向张富清学习。

2022年12月20日23时15分,张富清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去世,享年97岁。

人物生平

早年与战斗经历

1924年12月24日,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因为大儿子不幸夭折,父亲张前成对他极为重视,满怀希望地找到双庙村的乡贤为他取名为张富清。张富清当过长工,还因为顶替被国民党抓壮丁的二哥而离家,饱受欺凌。1948年3月,时年24岁的张富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历次战斗中都冲锋在前。同年8月,他被连队推荐火线入党,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张富清在西北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1948年6月,张富清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座、打死敌人两个、缴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续部队顺利前进,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7月,在东马村带领突击组六人扫清消灭外围守敌,占领敌人一座碉堡,给后续部队打开缺口,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立团一等功;9月,在临皋执行搜索任务时发现敌人,即刻占领外围制高点,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迅速消灭敌人,立师二等功;10月,在永丰战役中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了敌人碉堡两座、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获军一等功。此外,张富清还曾在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担任副排长,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时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彭德怀签发特等功《报功书》。

张富清

转业与工作经历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因为对党忠诚、作战经验丰富,张富清被安排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1月,张富清转业到湖北省恩施行政区(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此后,张富清一直刻意不向任何人透露战斗功绩。

1959年3月至1965年10月,张富清担任来凤县三胡区副区长,分管财贸工作,妻子孙玉兰则在三胡供销社上班。随着精简退职工作开展,张富清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离职,减轻国家负担。1977年,张富清带队打炮眼、挑石头、修路基,历经4个多月在海拔1000多米的悬崖绝壁上修通了一条公路。1981年至1984年12月,担任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卸任后离休。

晚年生活

2012年4月,年已88岁的张富清的左膝盖脓肿,多地治疗不见好转,最后只得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术后一周他就忍痛下床锻炼并为自己做了一个简易推车,本质就是在助步器上安装了木板,将左腿架在木板上。最终,他用一条腿站了起来。

2018年11月初,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全面启动,张富清的大儿子张建国询问父亲是否想要登记,而张富清以“年事已高,登记的必要性不强”为由没有登记信息。次月,在小儿子张健全“这次登记是组织上要求的,凡是已经退役的军人都要求登记”的说辞下,张富清才拿出了退伍证、离休证和立功证书。此后,张富清的事迹广为流传。

张富清

逝世与悼念

2022年12月20日23时15分,张富清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去世,享年97岁;12月23日上午,张富清遗体告别仪式在来凤县殡仪馆举行。

获得荣誉

年份

荣誉名称

授予方

2020年

2019“荆楚楷模”年度人物

湖北省委宣传部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组委会

第七届湖北省道德模范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中国网事·感动2019”特别致敬奖

新华社

2019年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全国金融道德模范

中国金融工会

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

最美奋斗者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

共和国勋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中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中共中央

时代楷模

中共中央宣传部

功勋员工

中国建设银行

1950年

解放西北纪念章

人民功臣

影响与评价

2019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张富清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新闻联播》亦高度赞扬张富清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认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2019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张富清的颁奖辞为“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2022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印发《关于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向张富清学习。

张富清是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优秀党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在祖国建设时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扎根偏远落后贫困山区,用持之以恒的坚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转业后深藏功名60余年,除向组织如实填报个人情况外,从未对身边人说起过赫赫战功,更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他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勇挑重担,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以满腔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尽职尽责、苦干实干。他虽然家中曾遭遇困难,但始终严于律己,艰苦朴素无所求,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谋利,赢得了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

人物纪念

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馆是中国建设银行系统和恩施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位于来凤县民族博物馆,被纳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张富清的先进事迹被改编成秦腔现代戏《张富清1948》、民族歌剧《张富清》、歌曲《坚守》、话剧《张富清》等。《张富清传》是陕西军旅作家钟法权编撰的人物传记,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20年6月首次出版。2022年8月25日,钟法权凭借该作品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电视剧《功勋》的八大单元之一《默默无闻张富清》由康洪雷执导,陈枰编剧。它将叙事跨度从1955年一直拉伸至2021年,真实还原了张富清的人生经历,剧中的张富清由郭涛饰演。

张富清

家庭生活

1954年,张富清回到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探亲时,在父母撮合下,结识了同村19岁的妇女干部孙玉兰。1954年冬天,二人在武汉完婚。1955年1月,孙玉兰追随张富清前往来凤,从此扎根山区。

1955年至1962年,张富清的两儿两女先后出生。他的4个孩子中,除大女儿因伤致残外,其他3个子女通过高考和岗位公开招考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人物轶事

为国节约

2018年11月,时任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行长李甘霖得知张富清要去湖北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随即嘱咐道:“您是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然而,张富清秉承着为国家节约的理念,拒绝了医生推荐的七千多元至两万多元的晶体,最终选择了价值3000多元、更便宜的晶体。

张富清

忠孝两难全

1960年初夏,陕西汉中老家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连续给张富清发了两封电报,一次是因为母亲病危,一次是因为母亲过世。当时的张富清正在主持三胡区一项重要的培训。考虑再三,张富清最终没有回去,直到离休后才回去祭拜母亲。多年之后,张富清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由于困难时期工作任务繁重脱不开身,路太远,钱也不足,我想我不能给组织找麻烦,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的最好报答。自古忠孝难两全。”解释了当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