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荆州市代管。全县辖区面积2519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0.34万人。截至2022年12月,洪湖市下属共有新堤、滨湖2个街道、螺山、乌林、龙口等14个镇、1个民族自治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洪湖市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重要人物、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洪湖市

面积

2519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12′之间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湖北省

所属市

荆州市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2个街道、14个镇、1个民族自治乡

行政区划代码

421083

人口

90.34万人(2021年户籍人口)

方言

洪湖方言,属官话方言区西南方言片

GDP

351.62亿元(2022年)

著名景点

洪湖、乌林历史名胜风景区、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车牌代码

鄂D

邮政编码

433200

政府驻地

洪湖市文泉大道特1号

电话区号

0716

简介

洪湖市位于江汉平原东南端,湖北省中南部,全市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热冬冷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洪湖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洪湖境内的螺山、乌林、黄蓬山等地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决定建立洪湖县,1987年,撤县设市。

洪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包括湿地生态、红色旅游、三国文化、地热温泉、乡村旅游等,拥有悦兮半岛旅游区、红色湘鄂西旅游区,洪湖生态旅游区等旅游景区。洪湖市的民间传统舞蹈“五虾闹鲇”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洪湖市全年生产总值为319.02亿元人民币,总量位居荆州市下属区县第6位。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洪湖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为32.76:24.03:43.19,人均生产总值为46098元。洪湖市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县)、2018-2020 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洪湖市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包括优质粮油、特色淡水产品、特色蔬菜(莲藕)、休闲农业等。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洪湖市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

名称由来

洪湖市的名称来自于其境内最大的湖泊——洪湖。关于将“洪湖”作为地名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的《沔阳志》中。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洪湖市最早的人类活动记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螺山、乌林、黄蓬山等地,考古人员发现了曾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并推测当时的人类在此处形成了一系列聚落。在探查的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在这些遗址当中发掘出了近百件石器、骨器和陶器。

夏商时期,现在的洪湖市所在区域还属于“古云梦地”。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朝,分封诸侯,将洪湖一带封为“州国”以现在的黄蓬山为都城;东周春秋时期因袭如故,公元前701年(楚武王四十年),州国被楚国吞并。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后,古州国(今洪湖市)属南郡。

秦汉至南北朝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改南郡为临江国。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汉高祖刘邦下令恢复南郡,设置州陵县;王莽篡汉后,公元9年,南郡改名南顺郡;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州陵县归属于江夏郡。

公元305年(西晋永兴二年),华容、州陵、监利三县,以及新设立的丰都县,设立成都郡,隶属于成都王颖国。

南朝时期,州陵县曾先后被划归巴陵郡、州城郡管辖;公元551年(西魏文帝达通十七年),州陵县与惠怀县被裁撤,后来在两县的基础上改设建兴县,隶属于沔阳郡。

隋唐至宋元

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隋炀帝将建兴县改为沔阳县,唐朝至五代时期,沔阳县的隶属多次发生变化,先后从属于复州、山南道、山南东道、荆南、襄州等,而这段时间内,现在洪湖市所属的区域基本属于沔阳县治下。

965年(宋太祖乾德三年),沔阳县南部的白沙征科巡院和监利县东部合并为玉沙县,隶属于江陵府。1039年,(宋仁宗宝元二年),沔阳县被降为镇,并入玉沙县。

1275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玉沙县治所搬迁至沔阳镇;1278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复州路改为沔阳府,玉沙县隶属于沔阳府。

明清时期

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降沔阳府为州,直属当时的湖广布政司,玉沙县并入沔阳州;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于新堤镇增置文泉县,归属于汉阳府;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文泉县造裁撤,其所属区域被并入沔阳州。

中华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沔阳州被废除,改设沔阳县,归属于湖北省江汉道;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江汉道被废除,并在新堤设市,直属于当时的湖北省政府,不久后,新堤市被撤,今洪湖市境内一并被并入沔阳县。

1927年,在中共鄂中特委和沔南区委领导下,9月10日,肖仁鹄、刘绍南等共产党人领导发动了戴家场暴动,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30年7月,红四军更名红二军,二、六军合编为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1931年3月,南征攻打长沙的红二军团受到严重损失,改编为红三军,返回洪湖。1932年红三军被迫撤出洪湖。后与红六军团会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

1940年,国民党一二八师粉碎了5000多名日军对洪湖国统区的进攻。1943年9月,中共监沔县委在张家坊成立。10月,张家坊军民粉碎日伪军1300余人的"洪湖扫荡",俘获日军60余人。1945年10月,驻扎在洪湖地区的日军在仙桃受降,并被解除武装。

1949年5月19日,新堤解放,新设立的沔阳地区专员公署设置于此,新堤为它的直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沔阳专区撤销,设立洪湖县,由当时的荆州地区专员公署负责管辖。

1987年7月31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洪湖县撤县立市,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由荆州市负责管辖。

自然地理

位置疆域

洪湖市地处江汉平原东南段,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经纬度在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12′之间。洪湖市东南方向毗邻长江;西侧靠近洪湖,与监利县接壤;北侧临东荆河,与汉南区、仙桃市相邻。洪湖市东西向最长距离为94千米,南北方向最宽为62千米。洪湖市总面积为2519平方千米。

气候

洪湖市终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冷,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

据统计,洪湖市年平均气温在16.6℃左右,全市平均气温走向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1月为一年当中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为3.8℃。7、8月为一年当中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为28.9℃。

洪湖市平均日照在1980-2032小时之间,年日照率为45%,平均每天日照5.4-5.6小时。6-8月日照时间最多,可达700-750小时,一般占到全年日照时间总量的35.8%-36.9%;12-2月最少,只占全年的18.8%。

洪湖市年平均降雨日为135.7日,降水总量在1060.5-1331.1毫米之间。洪湖市的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降水量可占到全年总降水量的74%,其中年平均暴雨日数为38天,平均有51.4%集中在5-6月。

地质

地层

洪湖市全境地层以第四纪冲积湖积物组成的土体为主。其分布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9%以上,其成因类型复杂,区域异明显有冲积河积、湖积沼泽型泻湖沉积等,其中以冲湖积为主。

构造

洪湖市地质构造属于杨子淮地台区,为新华厦第二沉降带南延部分。本地域在晚更新世以前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升降;晚更新世以后,特别是近5000 年来则以下沉运动占主导地位。整个构造体系由断块凹陷和几条相互平行的断裂带所组成,由南而北,这些断裂带分别为:

湘阴-沙湖断裂带

走向北东42度。从洪湖市螺山进入,经新堤、香山、珂里等地,至东荆河南岸的塘咀出境,长约 60 公里。

公安一洪湖断裂带

走向北西80度。从洪湖市洪湖西岸高家老墩进入,至螺山与湘阴--沙湖断裂带交会,长约 10 公里。

嘉鱼一龙口断裂带

走向东50度。从本县长江北岸肖家洲进入,经套口至龙口镇东,长约 30 余公里。

地形地貌

洪湖市位于长江泛滥平原之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整体地形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上广阔平坦。洪湖市海拔基本位于23-28米之间。海拔60.48米的螺山主峰为全境最高点,沙套湖底为全境最低点,海拔17.9米。

洪湖市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地层以第四纪冲、湖积物土体为主,约占99%,形成河漫滩冲积平原1000余平方公里,冲湖积平原800平方公里。

水文水利

水文

洪湖市地处“四湖”汇归之处,有“百湖之市”、“水乡泽国”的美称。主要河渠除南沿长江、北依东荆河外,区域内还有内荆河、“四湖”总干渠等大小河渠113条,总长度达900千米;千亩以上的湖泊有洪湖、大沙湖、大同湖、土地湖等21个。洪湖市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长江,长江在洪湖市境内长约135千米,从监利县的韩家埠入境,进入洪湖市境内后,流经螺山、新堤、龙口、大沙、燕窝等地,最后从新滩口的胡家湾出境。

洪湖

洪湖市境内最大的湖泊为洪湖,洪湖常年水位25米,湖面积34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91米,蓄水总量为6.58亿立方米。洪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是中国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水质唯一整体达到二类标准的大型淡水湖泊,兼具供水、灌溉、湿地生物栖息地、养殖、航运和旅游等多种功能。

水利

在水利工程方面,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2023年4月21日,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套口进洪闸、补元退洪闸正式投入使用。

土壤

洪湖市的土壤大体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分别为水稻土类、潮土类、草甸土、黄棕壤土类。其中水稻土面积为809139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2.43%,潮土面积。潮土面积 496587 亩,其中潮土耕地 485051 亩,为耕地面积的37.53% ;潮土林地11536 窗,占林地面积的97.88%;草甸土面积为36696 亩,占土地总面积 2.74%;黄棕壤土面积仅为84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06% 。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洪湖市的国土面积为2519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39%。其中:农用地261.581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 69.23%。其中耕地(含水田、旱地、菜地)115.7149万亩,占30.62%;园地0.2584万亩,占0.07%;林地6.0745万亩,占1.61%;其他农用地139.5335万亩(含坑塘108.5208万亩、农用道路用地6.1386万亩),占36.93 %。建设用地32.6338万亩,占8.64 %。其中交通运输用地1.0861万亩,占0.29 %;居民及工矿用地25.1147万亩,占6.65 %;水利设施用地6.4147万亩,占1.70 %。未利用地及其他面积83.6322万亩,占22.13 %。其中沙地0.0030万亩,占0.0008%;河流面积20.5335万亩,占5.43 %;湖泊面积49.5622万亩,占13.12%;滩涂面积13.5365万亩,占3.58%。

矿产资源 

洪湖市目前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及天然气。经探明,洪湖市拥有少量煤矿资源分布,其主要分布在乌林镇香山——凤山,但因为矿层薄, 深度大,品位低等原因,导致开采工艺复杂、成本高,经判定基本无可开采价值。洪湖市少量石油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石油资源,瞿家湾、沙口、汊河、峰口、万全地区一带。其中峰口、万全生油区的地层厚度大于3500米,生油岩厚度一般为300-800米,最厚大于1000米,已获得工业油流。洪湖市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螺山、新堤、乌林、滨湖一带,在经过钻探试测后,探明洪湖市的天然气储藏已遭到地表水的冲刷破坏,日产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

水资源 

经探明,洪湖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9.1亿立方米,占湖北省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9%,全市人均水资源达到2528立方米/人。由于有充足的地表水可供利用,供需矛盾暂不突出,境内地下水开采量还不大,每年开采的地下水约为49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乡镇人民生活。由于洪湖市全年降水量大,且江河环绕,水网密集,使得其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呈现出总量大、水位高、容易开采等特点。

生物资源

洪湖市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洪湖市毗邻洪湖,水产资源丰富,是湖北省及全国的主要渔业资源产区。据统计,在20世纪50年代,洪湖市共有鱼类182种,60年代减至114种,70年代减至89种,现存鱼类共计59种,隶属7目、18科,其中鲤科鱼类占比最高,达到58.5%。除了渔业资源之外,洪湖市的莲藕、菱角、茭白、茨菰等水生类作物的年产量居湖北省首位。另外洪湖市还有两面针、鱼腥草、芦根、车前草、毛蜡烛、水蜈蚣、羊蹄、土牛膝等20余种中药材分布。

生物多样性

洪湖市地理位置良好,气候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除了常见的农作物及家禽家畜外,洪湖市境内已被发现的野生动植物超过800种。其中植物方面,树木共有42科193种,竹类3种,水生类30科68种。野生动物方面,洪湖市现有飞禽168种,其中以獐鸡(骨顶鸡)、针尾鸭、旱鸭、鸡鸭、八鸭等17种飞禽最为常见;洪湖市现存14常见兽类,主要包括草狐、貉、狸猫、刺猬、老鼠、蝙蝠、水獭等;洪湖市主要的低栖动物包括蚊、螅、青蛙、蟾蜍、龟等22种;洪湖市主要的昆虫及浮游生物包括蚕、蜂、蝉、蝇、蚁、萤火虫等169种。

洪湖市因毗邻洪湖,鱼类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乌鳢、鳜、黄颡鱼等凶猛肉食性鱼类占到57.4%;泥鳅、胭脂鱼等杂食性鱼类的比例占到了22.2%,草鱼、鳊鱼等食水草的鱼类占比为7.4%;以藻类和腐屑为食的有鰟鮍鱼和鲴类共7种,占13%;而食浮游生物的仅鲢、鳙2种。

洪湖市现有国家级以上保护动物2种,分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江豚。湖北省级重点保护鱼类两种,分别为大湖短吻银鱼、鳤。

洪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洪湖是中国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水质唯一整体达到二类标准的大型淡水湖泊,同时也是是中国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在2008年2月2日,经国际湿地公约局批准,洪湖湿地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06年,在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洪湖获得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洪湖湿地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调查,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472种21变种1变型种,其中水生高等植物有158种5变种;现有各类动物774种。其中鸟类138种,鱼类62种,两栖、爬行、兽类共31种,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共计543种。另外,洪湖还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丰富优良的水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

自然灾害

洪湖市自然主要以洪灾为主,也曾发生过旱灾、龙卷风、冰雹等自然灾害。自1949年-1987年以来,洪湖市发生各类洪涝灾害12次,其中1954年6月-7月发生的特大洪水,导致全县被洪水淹没。2011年,洪湖遭遇7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降水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七成,53万亩洪湖水面减少了1/4。2021年7月,洪湖市连续遭遇七轮强降雨,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5.1亿元。

行政区划

洪湖市下辖2个街道,14个镇,1个乡,3个管理区(国有农场)。洪湖市政府位于洪湖市文泉大道特1号。

洪湖市行政区划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下辖居委会、村委会数量

居委会

村委会

生活区

421083001000

新堤街道

13

7

421083002000

滨湖街道

2

12

2

421083100000

螺山镇

1

12

421083101000

乌林镇

1

17

421083102000

龙口镇

1

14

421083103000

燕窝镇

1

13

421083104000

新滩镇

1

11

1

421083105000

峰口镇

4

22

421083106000

曹市镇

1

18

421083107000

府场镇

1

4

421083108000

戴家场镇

1

19

1

421083109000

瞿家湾镇

1

5

421083110000

沙口镇

1

16

1

421083111000

万全镇

2

26

1

421083112000

汊河镇

1

18

1

421083113000

黄家口镇

1

12

1

421083200000

老湾乡

1

6

421083450000

小港管理区

4

421083451000

大同湖管理区

10

421083452000

大沙湖管理区

11

1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洪湖市委员会

书记

魏朝东

洪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刘同民

洪湖市人民政府

市长

林继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洪湖市委员会

主席

汪卢伟

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9月6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洪湖市常住人口68.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55万人,城镇化率为4.55%;根据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洪湖市常住人口男女性别比为52.58:47.42。0-14岁人口占比16.86%,15-59岁人口占比为59.61%,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3.54%,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6.24%。

民族概况

据统计,除汉族外,洪湖市拥有13个少数民族,包括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羌族、么佬族、满族、彝族、侗族、壮族、黎族、朝鲜族、瑶族等。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其主要分布在老湾回族乡和洪湖市城区。在洪湖市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均有少数民族代表。

语言

洪湖方言,属官话方言区(又称北方方言)西南方言片,按其内部的异同,又可分为7个方言小片——新堤片、峰口片、胡范片、龙口片、燕窝片、新添片、螺山片。洪湖方言有五个声调,在古四声(平、上、去、入)的基础上,古平声字分为两类,清音 为阴平,擦音为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与古声调相同。随着北方语言的渗透,有些古入声字转入 阴、阳、上、去四声之中,但大量的古入声字,仍读入声。

宗教

洪湖市目前主要存在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有登记备案的宗教组织7个,其中清真寺(回民)民主管理委员会2个,道教协会筹备组、天主教筹备组、佛教协会、基督教协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各1个。

经济

综述

洪湖市目前主要产业链包括石化装备、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 汽车零部件等,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相关配套产业链也在进一步发展和补强。2022年,洪湖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了351.62亿元,总量居荆州市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0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4.1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2.4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7:26.8:40.5。

第一产业

在农业产业链建设方面,洪湖市重点布局优质粮油、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莲藕)、现代种业、休闲农业等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

洪湖淡水养殖面积和淡水产品总量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主要水产品包括大闸蟹、小龙虾、藕带、淡水鱼类等。

2022年,洪湖市水产养殖面积为80.3万亩,产量42.2万吨、居湖北省第一。其中,小龙虾(含虾稻)养殖面积达110万亩,产量13.32万吨;四大家鱼养殖面积达45万亩,产量20.35万吨;河蟹养殖面积达35万亩,产量7.435万吨;黄鳝养殖面积达3.2万亩,产量0.8万吨;水生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量30万吨、居湖北省第一。

截至2022年8月,洪湖市莲藕种植面积21万亩,总产量30万吨,均居全国第一。洪湖规上莲藕加工企业35家,生产近百种莲藕系列产品,2021年加工产值达到25亿元。2021年,洪湖莲藕快递出港约1000万件,占总出港件的85%。

2022年,洪湖市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22.08亿元,增长5.6%。农业总产值211.43亿元,全市粮食产量64.51万吨,棉花产量0.19万吨,油料产量8.64万吨,蔬菜产量35.91万吨,水产品产量42.20万吨,生猪出栏28.28万头。

第二产业

洪湖市的工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规模,主要包括六大核心产业,即: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食品及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健康医药产业、新技术新材料产业、电子电器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以府场镇、曹市镇为中心的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是湖北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集群之一。该集群除了有洪湖市本土企业湖北长江石化制造设备有限公司在之外,还吸引了远春石化装备、昌发容器制造等在内的众多相关制造型企业。2022年,洪湖市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76.86亿元,增长36.6%。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116.89亿元,增长48.2%。

第三产业

洪湖市的服务行业以旅游业为重点,同时规范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聚集发展研发设计、商务咨询、产品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多元化发展养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

2021年,洪湖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08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81亿元。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46.90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2.68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59.53万平方米。2021年,洪湖市接待各地游客人数超过510万人,因此带来的旅游收入达到32亿元人民币。

2021年,洪湖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02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40.04亿元%。据外贸出口总额7.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4万美元。2021年末,洪湖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364.81亿元和197.1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02.82亿元。全市金融贷存比54.04%。

经济功能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滩新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滩新区(简称:新滩经合区)是全湖北省唯一“飞地”经济示范区,前身为洪湖市新滩新区。2012年1月,武汉经开区与洪湖市政府签订合作共建新滩新区协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机制,将新滩建成武汉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以城带乡的示范区。

截至2023年1月,新滩经合区已建成投产项目63个,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1家,初步形成绿色新材料、医药化工、汽车零部件三个产业板块。医药化工板块引进以一泰科技为龙头的企业9家,绿色新材料板块引进以长利玻璃为龙头的企业30家,汽车零部件板块引资以三立车灯为代表的企业9家。截至2022年11月,新滩经合区实现产值60亿元。

洪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北洪湖经济开发区是1996年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规划面积31.12平方千米。洪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淡水鱼、小龙虾产业龙头企业,整合淡水养殖、加工、销售优势,聚焦鱼糜、鮰鱼、小龙虾等优势产品,不断优化淡水产品养殖、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各环节的产业链条。2022年,全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2010年洪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评定为10个湖北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之一。

府场经济技术开发区

洪湖市府场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1994年被升格为省管开发区。府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石化装备制造、电线电缆、环保材料和生物质发电四大产业板块,集聚了石化装备制造、电线电缆、环保材料和生物质发电企业12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高新企业12家,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8家,过千万元的企业27家。府场经济开发区(曹市工业园)曾先后获评全国优质石化设备生产示范区、国家区域发展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湖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洪湖市共有各类学校90所,其中小学48所、初中34所、高中6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其中,洪湖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截至2022年底,全市各级学校专职教师人数为5037人,其中小学教师人数为2457人,中学教师为2387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人数为72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人数为21人。

科学技术

洪湖市在2017-2019 年三年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2019 年洪湖市在全湖北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中位列荆州市下属区县第1位。2021年,洪湖市共有10家企业,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使得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洪湖市共有剧场、影剧院数1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9.01万册。洪湖市的主要文化场所包括洪湖市人民剧场、洪湖市博物馆及洪湖市图书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洪湖市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共计34家,并拥有洪湖市人民医院、洪湖市中医医院等两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市各医院、卫生院专业医疗人员总计3185人,各类病床3604张。

洪湖市部分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名称

医院等级

洪湖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洪湖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社会保障

2021年,洪湖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33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339人。截至2022年9月,洪湖市登记备案的养老院及福利机构共有30家。

交通

综述

洪湖市交通网络由公路、航运和港口组成。交通线路主要包括4条高速公路、长江航道以及洪湖港。另外洪湖市目前有多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过程中。

公路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49千米,其中国道共1条(G531),长度为44.167千米,省道共5条(S103、S214、S353、S469、S329),长度为276千米。全市共有高速公路101千米(洪监高速、外环高速、燕窝长江大桥、乌林长江大桥)。目前洪湖市境内已开工建设的公路项目包括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洪湖段19.9千米、洪监高速公路洪湖段85.6千米、江北高速公路洪湖段57.3千米、武松高速等。

航运

洪湖河流湖汊众多,因水的丰富带来了航运的发展。截至2023年1月,洪湖市境内航道总里程为841千米,其中长江航道里程129.5千米;内河航道24条总里程711.5千米,其中五级航道3条,分别为螺山干渠(33千米)、内荆河(102千米),东荆河(96千米),其余21条航道均为六至九级航道(480.5千米,涵盖洪湖湖区航道152千米)。

港口

洪湖市的主要港口为洪湖新堤港,新堤港共有4个3000吨级泊位,日吞吐量可达5000吨,总投资2.36亿元,年设计吞吐量为散货185万吨。洪湖市另有新滩港区综合码头、洪湖市长江旅游码头等2个长江码头,瞿家湾旅游码头改扩建工程、老湾珂理旅游码头等6个内河码头截至2023年1月正处于规划建设过程中。

人文

综述

洪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三国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湿地生态、红色文化、三国文化、美丽乡村等,洪湖市共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605处。其中古遗址418处、古墓葬5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32处。全市共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9月,洪湖市范围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12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11处。

洪湖市其它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基本

分类

时代

入选批次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国家级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28年

第三批

洪湖县瞿家湾革命旧址

省级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1年

第二批

戴家场秋收暴动纪念地及纪念碑

省级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27年

第三批

路易·艾黎旧居

省级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2年

第三批

新华日报总馆及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二十五位烈士殉难处与烈士公墓

省级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8年

第三批

小城壕遗址

省级

古遗址

东周

第五批

大城壕遗址

省级

古遗址

西汉

第五批

乌林矶遗址

省级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第六批

宏恩矶

省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26年

第八批

中国共产党新堤市委员会旧址

省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26-1927年

第八批

迎龙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省级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30年

第八批

以上资料来源: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洪湖市西北约66千米的瞿家湾地区。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湘鄂边进行游击战争,开创湘鄂边根据地,成立了红军第四军。1928年6月,开创洪湖根据地,革命形势如火如荼,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0—1932年间,瞿家湾地区是湘鄂西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1988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国家文物局授予湘鄂西革命旧址群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圆山遗址

圆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荆州市洪湖市乌林镇,文化层厚0.5米左右,内涵丰富,地面采集到大量石器、陶器(片)。该遗址对于研究洪湖地区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湖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为“五虾闹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项,包括“搭虾子”“洪湖凤舟”“麝火疗法”

“淡水贝雕”。

五虾闹鲇

“五虾闹鲇”,是一种民间舞蹈,据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以来受到洪湖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21年6月,第五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五虾闹鲇位列其中。

洪湖市

洪湖凤舟

作为洪湖特有的文化特色,凤舟文化据传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迄今已经有近140年历史。2011年,洪湖市、郧县、鄂州市共同申报的端午节系列民俗(洪湖凤舟、汉江龙船会、泽林旱龙舟)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洪湖凤舟被列入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洪湖市滨湖街道乘风村获得湖北省“凤舟文化之村”的荣誉称号。

洪湖市

搭虾子

搭虾子(一说“捞虾子”)一种流传于洪湖府场镇的民间舞蹈,主要在春节期间,为了喜迎新年、祈祷丰收、活跃节日气氛所表演。其特点是以模仿虾子的形态和动势为主。搭虾子于2011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洪湖市

麝火疗法

麝火疗法是一种流行于洪湖市当地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由烧麝火、贴麝火黑膏药、进食具有发性的食物、饮祛风通络酒四个步骤组成。麝火疗法于2011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洪湖市

淡水贝雕

洪湖淡水贝雕是洪湖市当地流传的一项手工技艺产品,产品以洪湖盛产的三角机蚌贝、褶纹冠蚌贝、背瘤丽蚌贝为主要原料。经过设计、选料、切割、打磨、上色、抛光、堆砌、粘贴等十多道手工工艺流程,形成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洪湖淡水贝雕题材以花鸟、山水和人物三大类为主。淡水贝雕于2013年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洪湖市

习俗

荷花节

在洪湖市有一个传统,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荷花的节日,被称作“荷花节”。“荷花节”是洪湖市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湖区群众最为期盼的加入之一。每年荷花节期间,洪湖市都会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包括赏荷、咏荷、赛龙舟等。

其他民俗

洪湖市民俗表演主要内容有:什样锦、薅草锣鼓、渔翁戏蚌、龙腾狮跃、湖虾弄鲇、丰收渔鼓、水上婚礼等。

饮食

饮食特色

洪湖市地处荆楚腹地,其饮食深受楚文化影响,在演变过程中,既保留了楚菜的原有风格,又结合社会发展进行创新。同时洪湖市拥有丰富的湖区资源,使得洪湖市饮食文化与水产品息息相关,莲藕、水鸭、闸蟹等湖区产物,是当地老百姓餐桌上最为常见的食材。

特色菜式

生爆鸭片

生爆鸭片,主料就只取洪湖当地的青头鸭脯肉,色泽金黄,质地细腻,滋阴凉血,营养丰富。

洪湖市

洪湖御膳藕丸

洪湖御膳藕丸,以洪湖当地特产的藕为主要原料,用油炸而成,外酥内嫩、清馨微甜。

洪湖市

地方特产

洪湖白莲

洪湖市河湖众多,降水充足,土壤肥沃,使得洪湖市湖区所生产的莲子颗粒大、果肉厚,营养丰富,在古代曾被列为朝廷贡品,现在也深受市场的欢迎。

洪湖市

洪湖莲藕

洪湖莲藕形状长、饱满,钙、铁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淀粉等含量丰富,具有香、脆、清、利等可口特点,炒食甜脆,煨汤易粉。目前洪湖野生莲藕面积约10万亩,人工种植莲藕面积约20万亩,莲藕年综合产值达50亿元。2015年洪湖莲藕被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洪湖市

洪湖大闸蟹

“洪湖清水”大闸蟹特指长江水系的中华绒毛蟹,生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湖泊中。洪湖市河蟹养殖已有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试验、探索、示范、发展、创新等多个阶段。截至目前,洪湖市共有养蟹农户3万多户,从业人员近10万人,河蟹养殖面积突破60万亩,年产量近6万吨,产值近40亿元。

洪湖市

风景名胜

概述

截至2022年9月,洪湖市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1个:洪湖生态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2个:悦兮半岛旅游区、红色湘鄂西旅游区。

主要景点

洪湖

作为洪湖市乃至荆州市知名度最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之一,洪湖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其景色以自然景观为主,游客可以欣赏到以水、莲、鱼、鸟为代表的综合景观,洪湖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是洪湖市唯一一家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洪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7088公顷,以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淡水资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2008年,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洪湖市

乌林历史名胜风景区

乌林位于洪湖市城区以东15千米处,隔江与南岸的赤壁市赤壁山相对,是江汉平原罕见的丘陵地带。著名的赤壁之战“火烧乌林”就发生在这里。主要相关景点有:白骨塌;红血巷;乌林寨;曹操湾;摇头山;放马场;曹公祠。

洪湖市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的洪湖市新堤镇西南部,南临长江,北望洪湖,雄伟肃穆。全馆面积三百五十余亩,主体建筑包括纪念牌、烈士祠、陈列馆等,是“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领导广大人民建立的,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缅怀怀这些丰功伟绩的先烈,197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洪湖兴建洪湖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题写馆名。

洪湖市

对外交流

2022年11月18日,“2022年中国湖北·韩国友好周”活动在武汉开幕,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17日与韩国全罗北道扶安郡在武汉签署协议,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重要人物

黄新廷

沔阳县黄家口镇宋家墩(今属洪湖市)人,中将军衔,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四川省委常委等职

杨秀山

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峰口镇(今属洪湖市)万宝村,中将军衔,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等职

范波

湖北洪湖人,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唐良智

湖北洪湖人,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安徽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荣誉

洪湖市部分荣誉

荣誉名称

评选时间

授予单位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县)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8-2020 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0年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

2020年

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9年

全国绿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