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介于东经98°40'至100°32',北纬23°05'至25°03'之间,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临沧市辖区总面积2.36万平方千米,国境线总长290.791千米。截至2022年末,临沧市全市常住人口224.00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除此还有23个少数民族。临沧市下辖1个区,4个县,3个民族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临沧市临翔区世纪路350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临沧市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文化、风景名胜、重要人物、对外交流、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临沧市

英文名

Lincang City

面积

2.36万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云南省西南部

地理坐标

23°53'11"N,100°5'14"E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云南省

行政类别

地级市

下辖地区

1个区、7个县

行政区划代码

530900

人口

225.80万人(2021年)

语言

汉语、佤语、傣语、布朗语等

GDP

1000.24亿元

人均GDP

44723元

著名景点

澜沧江百里长湖、千米国画长廊、翁丁佤寨等

车牌代码

云S

邮政编码

677000

政府驻地

临沧市临翔区世纪路350号

电话区号

+86 883

机场

临沧机场、沧源佤山机场

市树

红椿树

市花

三角梅

简介

临沧市地处横断山系怒山山脉南延部分,属滇西纵谷区,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临沧市西汉时属益州郡徼外哀牢地,东汉至宋朝属永昌,2003年临沧地区设立为地级临沧市。

在经济方面,临沧市形成了以蔗糖、茶叶、核桃等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和以糖、酒、茶、电、矿为特色的骨干产业体系。2022年临沧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000.24亿元,人均GDP为44723元。

2023年,临沧建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成为云南省第4个同时拥有飞机、动车、高速公路、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的州(市)。临沧市是佤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民族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

名称由来

“临沧”,由河流和地理位置得名,因临沧市地处澜沧江畔,取濒临澜沧江之意。

历史沿革

先秦至秦汉

商朝时期,称为“百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献珠宝、短狗等特产。武王十三年春,濮参与伐纣,会于孟津。

汉武路元封二年(公元前110年),演置益州都,转二十四县,云县属益州郡辖。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藐请求归附汉王朝。汉王朝以哀牢王辖地设哀牢(今腾冲、龙陵和德宏州、临沧地区)、博南(今永平)二县,割益州西部六县为澜沧郡,后改为永昌郡,治不韦(保山)。建兴三年(225年),镇康县在永寿境,属水昌都辖。

蜀汉时,永昌都增设雍乡、永寿县,此两县域均在今临沧地区境。

魏晋南北朝

西晋元康九年(299年),永昌郡治南移永寿(今耿马)县,历时43年[东晋威康八年(公元342年)止]。

隋唐至宋元

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唐王朝设剑南道姚州都督府(今姚安县境),云县、凤庆属其辖地。南诏时期(748~895年),在永康设拓南城,以十联为一区域,加七节度、二都督共十个区域,凤庆地属永昌节度管辖的唐封川一带。

大理国前期,凤庆地仍屬永昌节度,为蒲蛮孟祚地。大理国后期,凤庆称庆甸,隶属永昌府,将南诏时期的拓南城改为镇康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镇康分属金齿镇的镇康城和永昌府的庆甸。

宪宗四年(1254年),元兵克昆明,遂定云南诸郡,蛮部三十六路、四十八甸皆设士官,归大理金齿都元帅统辖。至元八年(1271年),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使,镇康置东路安抚使。

至元十二年(1275年),赛典赤改东路安抚司为镇康路安抚使。至元十五年(1278年),镇康路安抚司改为宣抚司,立镇康路军民总管府。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置孟定路年民总管府,以金齿归附官阿鲁为孟定路总管,佩虎符。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撒镇康安抚司并入大理等处宜抚司。

元泰定四年(1327)十一月,置顺宁土府,以流氏为士知府,左氏为士同知,属大理路,并赐姓氏。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设顺宁府宝通州、庆甸县及大候长官司。

明至清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起,顺宁、大候、动缅、镇康先后改土归流。置顺宁府,领地“东180里交蒙化界,西280里至永昌府湾甸州土司界,南480里至孟定府界,北420里至永平县界”。

至正八年(1348),孟定隶属麓川。思伦法派召鲁汉媛治理孟定,勐卯傣族成批迁入定居。洪武十三年 (1380)春,耿马士司竿氏祖先罕刷、军谢率臣民白姓,离开動印,经木邦、阿佤川抵勐角建立村寨。三十年(1397),土酋头目率百姓迁徙,经勐省、来相、安雅、戛结,备白马引路,到耿马定居,建立耿马城。

洪武十五年 (1382),设立镇康府,隶周云南布政司。洪武十五年(1382),额川候傅友德、平西侯沐英征云南、平大理,调整郡县,复置顺宁府,后降为州。洪武十七年正月升为府,领云州。孟定置御夷府。洪武十七年 (1384),镇康府降为州,旋即裁撒,划归湾向街夷州。

宣德元年(1425),宣宗朱瞻基即位,遣使往抚孟艮、孟定、湾向、镇康四府、州土官。宣德四年(1429),升大候长官司为大候州,以士官刀奉汉为知州。宣德五年 (1430)六月,以景东的动缅、动托地,设动缅长官司。宣德六年(1431),大侯士州入侵勐缅地。宣德八年 (1433),小禄孟幾孟定知府职。正统六年 (1441),麓川反叛,刀禄孟遁走,失其地。

正统六年 (1441)) 国三月初六日,兵部尚书王镇、总兵官特贵征麓川,将抵金齿(永昌),守镇康的“陶孟”刀阿体遣人乞降被接受。蔣费令右参将冉保、勋卫陈仪率兵5000 为东路,攻细甸、湾甸,从水寨入镇康,往攻孟定,调集士兵破锡腊寨后,往攻勐通。正统六年 (1441),麓川思伦发反版,王镇征讨,很多边民逃到勐缅落籍。正统六年至十三年 (1441~1448),镇康刀问光随兵部尚书王獎征麓川,功授世袭士司。正统十二年(1447)十二月,木邦土官竿葛从征麓川有功,总督王骥奏令其管食孟定。景泰五年 (1454),颁左都督府印。

成化八年 (1472),勐谷(景东)士司联合耿马士司罕真发兵,征服动允养、勐景庄,建立動動土官,属耿马士司转地。成化九年 (1473),南传上座部佛教从缅甸景栋地区传入耿马。十六年 (1480),传入勐勐。成化二十一年(1485),罕廷法派困角属地冰品的岩信、岩庄、散琶、尼泊等4人,到西双版纳茶山地,引回茶籽在冰岛培植成活 150 余株。成化二十二年 (1486),勐缅傣族派蛮、派闷兄弟与拉祜族布倒幕迎大侯州第三子偉开基为长官司,勐缅世袭土司政权由此开始。

嘉靖中期,木邦罕烈据地夺印,兼孟定。嘉庆十九年(1540),耿马土司犯勐缅,长官司偉伦率圈官派定击退。嘉庆四十二年(1563),顺宁士知府动寅编成《顺宁府志》 手抄本一册。

万历十一年(1583)国二月,缅甸葬应礼寇边,军虔与镇康、湾甸土知州附同叛逆,攻占干崖、南甸、盏达、姚关、施甸、顾宁等地,被永昌参將邓子龙带兵3000 人征讨。军虔、刀闷敬败死,权父刀闷思归附朝廷,仍授知州职。万历十三年(1585),耿马置安抚司,授罕闷坎为安抚使。万历二十六年(1598),顺宁士府改士归流,仍设顺宁府,隶属金腾道。改大侯州为云州,设流官。

天启元年(1621),木邦兵侵犯镇康,土司刀闷积奔姚关告急,姚关守备率部将木邦兵击退。天启二年(1622),木邦兵据喳哩江(萨尔温江),姚关守备派官兵援助镇康,木邦兵退。崇祯十二年(1639)八月初六日至十四日,旅行家徐霞客游顺宁、云州并记下数日游记。

顺治十五年 (1658),大西军将领李定国与佤族、傣族剽牛饮血为盟。班老出士地,孟定供粮,李军出人力,共同开发班老银矿。顺治十六年 (1659),缅甸兵犯耿马,扶孤护理的西袜里印太(正宮皇后),女扮男裝,率土练迎战,将胜之际,急风抵起战袍,露出脚坏(妇女用藤篾匝脚的装饰),缅兵见指挥官原是女子,士气大振,打败耿马土练。缅兵入耿马,西袜里自刎于蛮烈。

同年四月,清军平滇,镇康土知州力闷达率众投降,仍授世职。十一月,明永历帝出走缅甸,李定国追赶不上,由孟定过耿马到到缅,调各地士司兵拒清年。康熙元年 (1662) 三月十八日,南明户部尚书顺宁籍人龚葬,在昆明携酒食谒永历帝于狱中,痛哭路地劝帝饮食后便以头触地而死。

清朝中叶,今临沧尚有属永昌府的孟定土府,镇康土州,属顺宁府的顺宁县、缅宁厅、云州、耿马宣抚司和镇边直属厅管辖的班洪土都司。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由清代州、厅延续下来的县有顺宁、镇康、缅宁、云县。沿边地区无条件设县的地方设弹压委员,直隶省道。

民国2年(1913年)废顺宁府。民国3年(1914年)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区内有沧源行政委员和耿马行政委员。

民国18年(1929年)设立双江县,即将澜沧县属上改心县佐和缅宁县属四排山县佐裁撤后,合并勐勐(双江)土司地为双江县。

民国23年(1934年)置沧源设治专员,民国26年(1937)改为设治局。民国28年(1939)设耿马设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将原大理专区的缅宁县(现临翔区)、保山专区的双江和耿马县、普洱专区的沧源县4县划出,建立缅宁专区。

1953年~1956年间从保山、大理专区划入了镇康、顺宁(现凤庆)、云县3县。

1954年改缅宁专区为临沧专区。1970年改称临沧地区。2003年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沧地区设立地级临沧市,沿用至今。

地理

位置境域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98°40’~ 100°32’,北纬23°05' ~25°03’之间,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澜沧江、怒江流经辖区东、西两侧,东南与普洱市相连,北与保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接壤,西与缅甸交界。东西最大横距176.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00.4千米,总面积23620平方千米,国境线总长290.791千米。

临沧市

气候

临沧市气候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3℃,无霜期317~357天,年均降雨量920~1750毫米,年均日照1894.1~2261.6小时。主要特征是小区气候复杂多变,四季区分不甚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雨量较充沛。境内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气候干燥少雨,风大,日照长,温差大。5~ 10月为雨季,雨量多而集中。夏季大雨、暴雨多生于6~8月,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雨日占全年的70%以上,日照减少,年极端最高气温为雨季前的5~6月。按气候带可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等6种类型。

地质

临沧市位于冈瓦纳澳大利亚北缘直到早二叠世才裂解出来并向北漂移到思茅-印支地块西缘的微地块,地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属于澜沧-耿马地震带。

地形地貌

临沧属横断山系切割峡谷区,滇西南中山宽谷亚区,是横断山南延伸的余脉。主要有侵蚀堆积山间盆地、深切中山、深切中山窄谷、中山岩溶地貌和侵蚀中山等。

临沧市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横断山脉南段的中山峡谷地带,地形单一,以山地为主,间或在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冲击地带,有少量的冲积坝。临沧市市内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并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除几座主峰外,海拔在2500~ 2800米之间的大山还有18座,山顶到河谷形成V型结构,海拔高程相差很大。最高山为永德大雪山,海拔3504米,最低点在耿马孟定南汀河出口处,海拔450米,高程相差3054米。其他山谷高程相差也在1000~2000米之间。

土壤

临沧市土壤有10个土类,19个亚类,72个土属,348个土种,呈地带性垂直分布。由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等6个土类。其他非地带性分布的土类还有潮土,占0.09%;红色石灰土,占2.5%;紫色土,占4.1%;水稻土,占3.6%。

土壤类型

分布海拔

占地(全市)面积/%

砖红壤

海拔800米以下

2.3%

赤红壤

海拔800~1300米之间

20.3%

红壤

海拔1300~2200米之间

48.4%

黄壤

海拔2100~2400米之间

14.5%

黄棕壤

海拔2400~3000米的地带

4.0%

亚高山草甸土

海拔3000~3500米的山顶部

0.008%

参考来源:

水文水利

临沧市的河流分别属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澜沧江和怒江分别流经临沧市东、西两侧。澜沧江境内流程306.63千米,怒江境内流程40.85千米。按河流级别划分全市一级支流共116条,二级支流324条,三级支流607条,四级支流径流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条,五级支流1条。

澜沧江自西藏进入云南至临翔区四家村斗阁河交汇处,河段长879千米,落差1520米,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临沧境内有漫湾、小湾、大朝山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怒江水系在临沧境内有三条较大支流,即南汀河、麦坝河、勐波罗河。南滚河,为怒江的一级支流,境内干流长48.45千米,平均坡降15.56%,水能蕴藏量114458千瓦,流域面积530.1平方千米。

冰岛湖位于临沧市双江县南勐河上游,原称“南等水库”,因毗邻闻名遐迩的古茶村落“冰岛”而得名。冰岛湖是一个典型的人工湖泊,整个湖泊呈南北狭长形状,全长6.2公里,水面面积2502亩,是双江县已建成的唯一的中型水利工程。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横断山脉纵贯临沧市,地形错综复杂,高山峡谷相伴分布,有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临沧市地下矿藏种类较多,主要有锗、煤、铅、锌、铁、金、银、锰、高岭土、硅藻土、稀土等11类30多种,其中,煤、铜、铅锌、大理石、铁、高岭土、硅藻土、铀、锗、稀土矿藏量较大。

森林资源

截至2020年,临沧市国土面积2362015公顷,林地面积 1784848.335 公顷, 森林面积1658207.2451 公顷。全市森林蓄积117073846 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 70.2% ,林木绿化率68.11 %。

水资源

临沧境内河流众多,降水充沛,河流纵横,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河流分属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水资源总量达232.2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临沧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2.27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165.16亿立方米(澜沧江流域77.28亿立方米,怒江流域87.88亿立方米),入境地表水7.02亿立方米,地下水60.09亿立方米。可用地表水资源量总量为172.18亿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截至2018年,临沧市有哺乳类121种,鸟类413种,两栖爬行类90多种,鱼类85种,昆虫20目、213科、4231种。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0种,其中,有印支虎、亚洲象、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绿孔雀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有猕猴、水鹿、白鹇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4种,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临沧市有5个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小区,1个国家公园,3个森林公园。

临沧市境内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类型的植物,有乔木89个科, 426个属,3700多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桫椤、秃杉等40余种。花卉资源丰富,有名花79种,其中,兰花品种100多种,占世界兰花品种的一半以上。药用植物品种有3000种以上,已查明的有448种,藻菌类、苔藓类、蕨类、裸子类和被子类药用植物俱全,野生植物药资源总量约9666万千克,药用植物诃子产量居全国之首,最高年产70万千克。

自然保护区(5个)

国家级保护区

2个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保护区

2个

临沧澜沧江自然保护区

镇康南捧河自然保护区

县级保护区

1个

永德县德党后山水源林保护区

自然保护小区

1个

耿马四方井铁力木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1个

南滚河国家公园

森林公园(3个)

国家级森林公园

2个

临翔区五老山森林公园

双江古茶山森林公园

省级森林公园

1个

临翔区小道河森林公园

参考来源:

自然灾害

临沧市自然灾害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二、三季度)冬春两季灾害较轻(一、四季度),全年以水旱灾害为主。一季度灾情以低温冷冻灾、旱灾为主,伴随着风雹灾和地质灾害(山体崩塌);二季度灾情四、五月份为旱灾、六月以洪涝灾为主,伴随着风雹灾;三、四季度以洪涝灾害为主。偶发地震灾害。2021年,临沧市受旱灾影响,受灾人口32.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

生态环境

临沧市生态环境良好,2022年临沧市境内两大水系水质评价结果均为优。中心城市3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良好,水质状况为优。7县16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Ⅱ类及以上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状况为优。2022年中心城市临翔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364天,达标357天,优252天,良105天。优良天数比例98.1%。

2022年临沧市森林覆盖率达70.20%,空气优良率100%,年平均气温19.5℃。被命名为“中国恒春之都”,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截至2018年,临沧市共有5个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小区,1个国家公园,3个森林公园。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临沧市辖1区7县(临翔区、云县、凤庆县、永德县、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77个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947个,其中行政村876个,社区71个。政府驻临沧市临翔区南屏西路南屏街。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政府驻地

乡镇(街道)数量

临翔区

530902

凤翔街道

2个街道,1个镇,7个乡

凤庆县

530921

凤山镇

8个镇,5个乡

云县

530922

爱华镇

7个镇,5个乡,1个监狱,1个农场

永德县

530923

德党镇

3个镇,7个乡,1个农场

镇康县

530924

南伞镇

3个镇,4个乡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530925

勐勐镇

2个镇,4个乡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530926

耿马镇

4个镇,5个乡,3个农场

沧源佤族自治县

530927

勐董镇

4个镇,6个乡,1个农场

参考来源:

政治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临沧市委员会 书记

张之政

临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汤培远

临沧市人民政府 市长

杜建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沧市委员会 主席

李银峰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4月8日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临沧市全市总人口为225.8万人,居全省第10位,占全省人口总量的4.78%,其城镇人口占比为35.08%;乡村人口占比为64.9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9.7;0-14岁人口占比20.25%;15-59岁人口占比64.78%;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9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49%。

民族

临沧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394881人,占总人口的61.78%。 临沧市除汉族以外,还有23个少数民族,其中有佤族、彝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德昂族、苗族以及景颇族共11个世居临沧市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63110人,占总人口的38.22%。

语言

临沧市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因此语言主要以汉语为主,部分少数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

佤族使用佤语,佤语分为巴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分若干土语。傣族使用傣语,布朗族使用布朗语,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傈僳族使用傈僳语,白族使用白语,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德昂族使用本族语言,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个方言。苗族使用苗语,苗语分为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 和川黔滇(西部)方言三个方言。景颇族主要使用景颇语,也使用载瓦语。

宗教信仰

临沧市宗教种类齐全,有南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南传佛教的信徒中有傣、佤、布朗、彝、德昂等民族,汉传佛教的信徒中有汉、彝、傣、白、傈僳等民族,道教多为汉族信仰,伊斯兰教为回族信仰,基督教信徒中有拉枯、佤、傈僳、汉、彝、苗、布朗、景颇等民族。

经济

综述

临沧市经济较为发达,形成了以蔗糖、茶叶、核桃等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和以糖、酒、茶、电、矿为特色的骨干产业体系,新型服务业逐渐兴起。2022年临沧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000.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7.3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1.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31.10亿元。人均GDP为44723元。

第一产业

临沧市形成了以蔗糖、茶叶、核桃等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茶业、蔗糖、坚果、蔬菜、畜牧成为临沧的5大优势产业。2017年累计建成茶叶、甘蔗、核桃、橡胶、咖啡、澳洲坚果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2187万亩,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省第一;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省第二;咖啡面积居云南省第二;橡胶面积和产量居云南省第三,是全国最大的澳洲坚果生产基地和云南省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

临沧市是云南省最大的产茶区之一,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以及大叶种蒸青绿茶、滇红茶的诞生地、是中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红茶产量占全国的20%左右。

临沧市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5.9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97.24亿元,林业产值23.73亿元,牧业产值128.59亿元,渔业产值10.83亿元。

第二产业

临沧市拥有凤庆滇红生态产业省级开发区和耿马绿色工业园县域工业集聚区,形成“两带两核多点”空间布局。发展矿产业、林纸及林化工产业、蔗糖产业、绿色能源产业、以酒为主的饮料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畜禽产品加工、茶叶产业、生物制药产业、橡胶产业为工业重点产业。

2022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56.3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长18.3%,重工业增长2.5%。股份制企业增长10.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5.9%。

第三产业

临沧市第三产业主要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以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销售为辅,同时加工贸易业、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和数字经济等千百亿级支柱产业,矿产业、电力、建材等传统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服务业等全面发展。

2022年全年临沧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7.20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1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6.8%。全年完成(自然口径)地方财政总收入42.15亿元,比上年下降45.7%。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34.46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各类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1.31亿元,比上年增长5.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临沧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44所。其中,幼儿园991所,小学822所,教学点179个,初中102所,普通高中23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技工学校1所;高等院校1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校5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0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0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05%。

文化事业

2022年末临沧市拥有综合档案馆9个,文化馆10个,国家三级图书馆临沧市图书馆等9个图书馆,博物馆4个,分别为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凤庆县滇红茶博物馆、临沧微电影博物馆和耿马民族博物馆。拥有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22座(数字转播),其中,大座电视转播发射台9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83%,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99.83%,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22年末临沧市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户,2022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户,有效期26户。2022年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立项支持项目24项,立项资金0.78亿元;2022年获得专利授权量705件,有效发明专利129件。

医疗卫生

2022年末临沧市有卫生机构1342个,卫生技术人员1.69万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49万人。临沧市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还包括临沧市中心血站、临沧市妇幼保健院等。

体育事业

2022年临沧全市运动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获奖牌75枚,其中,金牌36枚、银牌22枚、铜牌17枚。在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男子五人制足球中,临沧市U15足球代表队斩获第三名佳绩。

社会保障

2022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有163.36万人,增加了2.09万人。2022年末参加失业保险的有11.48万人,增加0.29万人。2022年末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28.62万人,减少2.80万人。2022年末在建及运营养老机构(设施)295个,床位12427张,其中,运营养老机构50个,床位3544张。

交通

综述

截至2023年,临沧建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成为云南省第4个同时拥有飞机、动车、高速公路、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的州(市),实现了孟定清水河口岸至缅甸仰光港72小时公路到达、至成都72小时铁路到达。

公路

截至2020年,机场高速、墨临高速、临清高速勐简至国门段、云凤高速云县城到凤庆城段相继建成,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98万公里,其中,建成高速公路279.4公里(通车176.8公里),二级公路1169.3公里,农村公路1万多公里。临沧市实施农村公路10230公里,全市建制村100%通水泥(沥青)路[19],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412公里,实施危桥改造91座,抵边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实施“美丽公路”创建4200公里。

铁路

临沧市主要铁路为大临铁路。大临铁路于2020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区,正线全长202.095km。2021年1月20日起,每天列车开行数量9对,其中昆明至临沧4对,大理至临沧5对。境内仅有临沧火车站一个站点。

航空

临沧市设有2个机场:临沧博尚机场和沧源佤山机场,均属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临沧博尚机场占地4407亩,飞行区等级为4C,跑道长2400米,执飞航司2家,航线数量6条,通航城市6座。沧源佤山机场占地2422.66亩,飞行区等级为4C,跑道长2600米,执飞航司3家,航线数量5条,通航城市8座,主要通航城市昆明。

航运

临沧市航运以澜沧江库区航运和糯扎渡库区水运为主,共拥有一个港口即临沧港和两条航道,分别为澜沧244界碑航道至临沧岗航道、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全市有航运里程447.6公里。

公共交通

截至2018年,临沧市共有公交车辆81辆,已开通公交线路5路,有临时停靠站牌147个。

文化

综述

临沧市是佤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23个少数民族(其中11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荟萃,各民族在融合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临沧也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有着“天下茶尊”“中国红茶之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等称号。临沧市还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节日,如佤族青苗节、新米节等等。截至2023年3月28日,临沧市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3月28日,临沧市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其中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布朗族蜂桶鼓舞、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四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沧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批次

申报地区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1年(第三批)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传统技艺

2006年(第一批)

云南省临沧市

布朗族蜂桶鼓舞

传统舞蹈

2008年(第二批)

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

传统舞蹈

2006年(第一批)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参考文献

  • 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

傣族象脚鼓制作历史约五百多年,主要流传于临沧市临翔区的9个乡镇,擅长制作象脚鼓的民间艺人近20人。白象是傣家的吉祥物,傣家人将传达吉祥声音的鼓制成白象腿一样形状的象脚鼓,常出现在泼水节、关门节(千灯节)、开门节、立幡杆节等民俗活动中。象脚鼓制作技艺与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的傣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傣族地区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傣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2011年,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纳西族东巴纸又称白地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现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东巴纸的原料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运用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工具,经过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制作而成。纳西族造纸技艺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一向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且不外传。2006年,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布朗族蜂桶鼓舞

布朗族蜂桶鼓舞是布朗族跳鼓的总称,是布朗族特有的舞种,起源于布朗族的创世传说和祭祀活动,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大文乡等的布朗族村寨中流传。布朗族蜂桶鼓舞由跳蜂桶鼓(克广)、跳象脚鼓(克广紧)和跳甩手巾(习袜帕洁)三个部分组成,有5种套路、三步和五步两种基本步伐,舞蹈参与者分为男、女两队,男队身背蜂桶鼓边舞边敲,女队手拿毛巾,随着鼓点的节奏边舞边甩,舞蹈过程中象脚鼓、金芒、锣、镲等打击乐器从旁伴奏。2008年,布朗族蜂桶鼓舞入选第二批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

临沧市有丰富的物产和当地民族世代相传的饮食文化,其美食有凤庆的粑粑卷、猪血肠、酸菜鸡、香草鸡、黄焖洋芋鸡、烧烤挑手鱼、花生猪蹄汤,鸡蛋干巴菌、鲁史火腿、泡肝等等。

  • 鸡肉烂饭

鸡肉烂饭——“模尼亚布绕”,制作方法简单,即将鸡肉撕碎煮进烂饭里,就成为佤族人民迎宾待客的佳肴。

  • 凤庆粑粑卷

制作粑粑卷需要的主要配料有大米粑粑、锅巴、稀豆粉和各种调料。稀豆粉和锅巴都是用豌豆粉做成的。豌豆选用凤庆本地产的麻豌豆制作而成。粑粑卷先是把粑粑烤熟,加入稀豆粉和蒜末香菜等的调料。

  • 血粑鸡

鲁史古镇血粑鸡是在浸泡好并加入盐和草果粉的糯米上洒鸡血,血米凝固后,上锅蒸熟再切成小块,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捞出;鸡肉加入草果、八角等香料配料爆炒,加水和鸡血粑炖煮熟。

习俗

临沧市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节日,包括以下节日:

  • 佤族青苗节

佤族青苗节的时间大约在公历5月下旬(节日时间每年都不同,每年按佤历计算)。政府会举办剽牛、祭谷魂、祈福、射弩、陀螺表演、万人共齐唱佳玲赛、喝水酒比赛、方阵巡游、民族文化陈列展、自驾车旅游、打歌狂欢、举行篝火晚会等活动。

  • 南美拉祜族搭桥节

每年农历四月中旬的属龙日,是南美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南美拉祜族搭桥节,相当于汉族人的春节。搭桥节历史悠久,数百年来祖祖辈辈传承从未中断。搭桥除了方便出行,还可以保佑农作物和养殖丰收。每年搭桥节,拉祜族们全家老少都一起出动,砍木材,搭桥,祭祀祈福求平安。

  • 佤族新米节

佤族新米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通常会举行迎新谷、吃新米、斗牛、摔跤、打猎、拉木鼓等活动。年轻人会利用吉日寻找知音、传播爱情,以示天长地久,人们会庆贺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新米节各种活动一般持续三天。

艺术

  • 手工艺

佤族木雕制作技艺、傣族传统制陶技艺、布朗族传统纺织技艺、德昂族服饰制作技艺、傣族刺绣、傣族漆器制作技艺、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碗窑土陶制作技艺、云县鸡肉米线制作工艺等手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文学

傣绷文、彝族关龙调被列入临沧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民俗文学一类。尚三果为傣绷文传承人。

  • 音乐

临沧市有许多传统音乐,其中永德赶马调、佤族民歌、佤族独弦琴音乐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传统音乐一类。

  • 舞蹈

临沧市还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比如佤族甩发舞、拉祜族葫芦笙舞、彝族打歌、彝族俐侎人芦笙舞等。

  • 戏剧

滇剧是临沧有名的戏剧,著名剧目有《岳母刺字》。滇剧也被列入临沧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影视

临沧市被称为微电影之城,拥有建川电影博物馆,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

地区象征

市树

临沧市市树为红椿树(临沧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红椿木被称为东方桃花心木,质地坚韧、持久微香,是一种极其珍稀、不可再生的珍贵木材,又有“软黄金”之称。

市花

临沧市市花为三角梅。

临沧市

风景名胜

综述

临沧市被命名为“中国恒春之都”,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2014年,沧源县被国际旅游协会授牌国际旅游度假区。截至2022年11月,临沧市有全国4A级旅游景区7个、3A级旅游景区20个、2A级旅游景区9个。

级别

景区名称

数量

4A级景区

沧源葫芦小镇(2020年);双江荣康达乌龙茶庄园(2021年);沧源司岗里崖画谷景区(2021年);和成·临沧生态文化创新产业园(2022年);凤庆滇红第一村(2022年);班洪葫芦王地景区(2022年);博尚碗窑七彩陶瓷文化景区(2022年)

7个

3A级景区

耿马孟定芒团景区(2015年);南美拉祜生态旅游度假区(2017年);玉龙湖旅游景区(2017年);凤庆鲁史古镇(2019年);临翔区秘境谷森林小镇(2019年);戎氏永德茶文化庄园(2019年);双江自治县景亢傣族风情村(2019年);云县头道水酒谷景区(2020年);刺树丫口景区(2020年);孟定班幸独树成林风景区(2020年);公弄布朗古茶园景区(2020年)来冷红景区(2020年);永德知青文化园(2022年);小落水景区(2022年);南伞河畔公园(2022年);耿马勐相湿地公园(2022年);永和国门新村景区(2022年);永农秋景区(2022年);城市生态湿地公园(2022年);双江县秀美茶园(2022年)

20个

2A级景区

临沧五老山森林公园(2000年);云县漫湾百里长湖(2000年)临沧市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园(2015年);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庄园(2015年);凤庆古墨旅游景区(2015年);凤庆石洞寺景区(2015年);耿马孟定洞景佛寺景区(2015年);锦绣茶尊景区(2020年);永德县“滇缅铁路遗址园景区”(2020年)

9个

参考文献

重要景点

  • 澜沧江百里长湖

澜沧江百长湖旅游区是云县独天得厚的集人文、自然综合景区,是滇西南旅游片区的重要景区之一,它填补了云南水电工业旅游的空白,是临沧佤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内容。澜沧江百长湖旅游区以漫湾、大朝山库区为代表的水域风光,以“忙怀新石器遗址”和众多文物古迹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大雪山、大亮山、大丙山为代表的森林生态,以大控蚌汽沸泉、涌宝温泉、茂兰温泉为代表的温泉理疗,以布朗族、彝族支系俐米人为代表的民俗节庆。

临沧市

  • 千米国画长廊  

千米国画长廊位于沧源县勐来乡,是集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旅游区,全程共78公里。沧源崖画谷风景旅游区以崖画为依托,因为远远望去酷似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山水国画而得名。景区分为藏龙谷景区、千米国画长廊景区、崖画景区、勐懂口岸景区、永和国门景区。其壁画约有3公里长,峭壁高80—180米,最高达280米,壁画陡立成崖。

临沧市

  • 翁丁佤寨

翁丁佤族原生态村位于沧源县西部,距离县城33公里,翁丁寨有近400年的历史,寨内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居民全为佤族。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缠绕的地方”,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2017年翁丁被列入国家级特色小镇目录。沧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目前已被评为AAA级景区。

临沧市

重要人物

人名

简述

龚彝

(?—1662年)

字和梅,云南顺宁府(今凤庆)人,明末永历年间户部尚书。明亡后,龚彝不顾生死到永历帝被囚的云南都督府中,劝谏永历帝进食,进言成功后以头触地而死

叶荃

(1879年—1939年)

字相石,亦作香石,云南云州(今云南云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其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归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后任黔军师长。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驻粤滇军总司令,后改任靖国军第八军军长

赵又新

(1881年—1920年)

名复祥,字又新,以字行,号凤阶,云南顺宁(今凤庆县)人,清末民初军事将领。牺牲后,孙中山追赠其为陆军上将,云南省政府追赠其为“忠烈公”,并建武烈公祠于昆明。朱德题词“护国之神”。孙中山为其中殿题额“砥柱南天”

胡瑛

(1889年-1961年)

字蕴珊,一作蕴山,云南省顺宁府云州(今临沧云县)人,中华民国滇军将领。胡瑛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其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担任过黔军第3混成旅旅长、援桂黔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国民政府参军处上将参军。1949年引退,隐居昆明

董文英

(1901年—1938年)

出生于云南省云县爱华镇,抗日烈士。参加台儿庄战役,将生死置之度外,与国家共存亡,英勇奋战,后不幸壮烈牺牲。1939年,云南省政府为董文英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在昆明圆通山烈士墓为董文英建衣冠冢

参考资料:

对外交流

国际

城市名

交流情况

缅甸腊戌市

2017年11月7日上午,临沧市与腊戌市举行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签字仪式。缅甸中央政府代表团以及临沧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签字仪式

柬埔寨王国白马省

2018年10月17日,临沧市与柬埔寨王国白马省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签字仪式在临沧市举行。肯·萨达、张之政代表双方签字,出席签字仪式的领导共同见证签字

斯里兰卡加姆波勒市

2019年6月12日,在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临沧市政府副市长路治华在昆明会见友好城市斯里兰卡加姆波勒市市长萨曼塔·阿努拉·库马拉一行

参考来源:

国内

城市名

交流情况

上海市崇明区

2022年8月,与临沧市调研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2022年12月,在上海举办“云品入沪”专场推介及展销活动

广东省深圳市、广州市

2023年4月,临沧市“临品出滇”背包市场业务洽谈订货会走进深圳市、广州市

参考来源:

重要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解放军总政治部

2020年10月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国家卫健委

2020年12月25日

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