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县级市 ,三门峡市代管,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金三角腹地,南依秦岭,北濒黄河。东西长78.4公里,南北宽68.7公里,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灵宝市下辖10镇5乡,另辖2区1场。市政府驻金城大道19号。2021年,灵宝市常住人口65.71万人,户籍人口74.2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灵宝市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人口、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灵宝市

英文名

Lingbao City

别名

桃林

面积

3011平方公里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

地理位置

河南省西部

地理坐标

北纬34°07'10”~34°44'21”,东经110°21'18”~111°11′35″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河南省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10镇5乡,另辖2区1场

行政区划代码

411282

人口

常住人口65.71万(2021年)

民族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

GDP

465.7亿元(2021年)

著名景点

灵宝汉山风景区 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车牌代码

豫M

邮政编码

472500

政府驻地

金城大道19号

电话区号

0398

火车站

灵宝站、灵宝西站、灵宝东站

市花

月季花

简介

灵宝三面环山,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原地、黄河阶地和河谷川地四大类型 ,大体为“七山二原一分川”,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水系属黄河流域,共有大小溪流 6300 多条,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灵宝上古时期为桃林,周名桃林塞,置函谷关,属北虢。秦称胡关地、函谷关地,属内史。天宝元年(742年),虢州改虢郡,桃林县更名灵宝县。1986年,撤销洛阳地区,改属三门峡市。1993年,撤销灵宝县,设立县级灵宝市,由河南省直辖。6月,改由三门峡市代管。

灵宝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黄金产量连续38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二位。2022年,荣获2021年度全国产金县第一名。灵宝市以苹果产业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以粮食、蔬菜、果品为主导,以食用菌、烟叶、中药材、养殖等高效特色农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 目前全市苹果面积90万亩,年产量140万吨,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位。2021年,灵宝市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65.7亿元。

灵宝市交通便利,境内建成全省少有的县级完整闭环的灵宝绕城高速,是黄河金三角地区物流的汇聚中心。灵宝市地处黄河中游,是人类最早活动和发祥地之一,古墓葬、古遗址遗存丰富。“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白马非马”等历史故事和传说也都源自这里。据《史记》记载,老子在灵宝函谷关写下了被后世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

名称由来

灵宝上古时期为桃林,周名桃林塞,公元741年,也就是唐开元29年,唐玄宗在函谷关掘得“灵符”,易年号为“天宝”,赐桃林县为灵宝县,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意。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夏属有虞氏,商在祭方。周称桃林塞,置函谷关,属北虢。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属晋。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属韩。

秦汉时期

秦称胡关地、函谷关地,属内史。

西汉初,在胡关地置胡县,建元元年(前140年),改胡县为湖县。元鼎三年(前114年),在古函谷关置弘农县。同属京兆尹。元鼎四年(前113年),置弘农郡,领弘农县,湖县属京兆尹。新朝,改弘农郡为右队,领弘农县。

东汉初,复名弘农郡,属司隶校尉部,领弘农县。建宁元年(168年),改为恒农郡、恒农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属魏,处司州,郡袭汉名,领恒农、湖县。

晋,郡、县复名弘农,属司州,领弘农、湖县。十六国,归前秦、后秦。

南北朝,先后属刘宋、后魏、西魏、北周。刘宋,置弘农郡,领必农、陕县、宜阳、渑池、卢氏、曲阳等7县,并改湖县为湖城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郡、县名为恒农。太和十四年(490年),析卢氏县置朱阳郡并朱阳县(属析州);正始二年(505年),析卢氏县地置石城郡并石城县:孝昌二年(526年),省朱阳郡;永熙三年(534年),在弘农旧址置西恒农郡,属陕州;西魏大统二年(536年),复置朱阳郡,属东义州;废帝,废石城郡,改石城县为玉城县;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并西恒农郡;明帝二年(558年),置阌乡郡与阌乡县,阌乡郡领湖城、阌乡县;明帝,复置弘农郡,保定二年(562年),废朱阳郡,置邑阳县。天和元年(566年),废玉城县。

隋唐时期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弘农郡入弘农县,废阌乡郡,改东义州为虢州。开皇四年(584年),朱阳县改属陕州。十六年(596年),省湖城县入阌乡县,并置桃林县,同属河南郡。开皇末年(600年),改邑阳县为邑川县。大业初,废邑川入朱阳县;二年(606年),省弘农县,改属虢州。三年(607年),复置弘农郡、弘农县,郡领弘农、长泉、卢氏、朱阳、桃林5县。义宁元年(617年),复置湖城县、玉城县,属河南郡;桃林县改属虢州。弘农郡改名风林郡,属豫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风林郡更名鼎州。贞观八年(634年),废鼎州:显庆二年(657年),改弘农县为恒农县。开元十六年(728年),复弘农县名。

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虢州改虢郡,桃林县更名灵宝县,属陕州。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高仙芝引兵屯陕州。洛阳陷,高仙芝虑潼关无兵,恐危及长安,引兵退保潼关。禄山追兵至,沿路唐兵死伤甚众。临汝、弘农等郡皆降安禄山。

天宝十五年(756年),哥舒翰引兵镇潼关,玄宗屡派使者促其出关收复陕洛。哥舒翰不得已引兵出关,在灵宝西原与安禄山将崔乾佑兵相遇。崔乾佑据险以待。唐兵与叛兵会战。当日中,东风急吹,崔乾佑以柴草数十车塞道,纵火,唐兵不能睁眼,自相残杀。而叛兵自南山出唐兵之后击之,唐兵大败,哥舒翰被俘。于是破潼关,危及长安。

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唐将郭子仪引兵追叛兵至潼关,杀敌五千,攻克华阴、弘农二郡。关东献俘百余人,皆斩杀。唐兵趋陕,叛将严庄领十五万兵拒唐兵,两军相遇于陕州西之曲沃镇。十月,郭子仪领兵进攻,与叛兵战于灵宝之新店。叛兵大败,死伤十余万,尸横二十里。安庆绪与其军奔洛阳。

乾元元年(758年),虢郡更名虢州,领弘农、灵宝、阌乡、湖城、玉城、朱阳、卢氏7县。三年(760年),湖城县更名天平县。大历四年(769年),天平县复名湖城县。

五代十国至清朝时期

五代十国,归前后秦,仍属虢州。宋、辽、金,仍名虢州。

宋建隆三年(962年),改弘农为常农。乾德六年(968年),省朱阳县入常农县。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复置朱阳县;至道三年(997年),改常农为虢略县。熙宁四年(1071年),省玉城入虢略县,省湖城县入灵宝县。元丰元年(1078年),复置湖城县。

金贞祐二年(1214年),割虢州为陕州支郡。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湖城县入阌乡县;次年,省灵宝入陕县;至元八年(1271年),复置灵宝县,属陕州。同年9月,省虢州;至元十年(1273年),省朱阳县、虢略入灵宝。灵宝、阌乡2县属河南路陕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灵宝、阌乡同属河南府,继改属陕州,隶河陕汝道。

清,灵宝、阌乡隶陕州,属河陕汝道。

中华民国

民国初年,灵宝、阌乡属河南省豫西道。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灵宝、阌乡县同属陕州专区。

1952年,陕州专区与洛阳专区合并,灵宝、阌乡县属洛阳专区。

1954年,省阌乡县入灵宝县。

1986年,撤销洛阳地区,改属三门峡市。

1993年,撤销灵宝县,设立县级灵宝市,由河南省直辖。6月,改由三门峡市代管。

地理

位置境域

灵宝市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金三角腹地,是河南省的西大门。西与陕西省潼关县为邻;南与陕西省洛南县、 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接壤;东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毗连;北临黄河,与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隔河相望。介于北纬34°07'10”~34°44'21”,东经110°21'18”~111°11′35″之间,东西长78.4公里,南北宽68.7公里,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

气候

灵宝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年平均日照2279.1小时,日照率51%。年太阳辐射总量120.1千卡/厘米。年平均气温 13.8ºC,极值高温 42.7ºC,极值低温-17ºC,日平均气温大于 10ºC 的日数为 182~210 天。无霜期 199~215 天。年平均降雨量 为 641.8 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6 至 9 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 60%左右。

地质

灵宝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缺失奥陶系——侏罗系的地层。大地构造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属华北地台南部边缘豫西断隆的组成部分,南邻秦岭地槽褶皱系。地质构造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地形地貌

灵宝市位于秦岭山系的东端,地处黄河中游,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南部为小秦岭和崤山山脉,北部为黄河及河谷平原,中部为黄土丘陵。灵宝三面环山,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原地、黄河阶地和河谷川地四大类型,大体为“七山二原一分川”,以豫灵— 灵湖—岳渡一线为界,北侧为黄土丘陵区和河谷平原(阶地),由六大塬组成;南侧为山区,小秦岭自西向东横卧境内西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从北边的黄河向南自 308m 逐渐升高到 2413.8m,相对高差达 2105.8m。

土壤

灵宝市土壤有潮土、风砂土、褐土、棕壤土4大土类,10个亚类,24个土属,75个土种。褐土类是灵宝市的主要土类,母质为黄土,土层深厚,较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也是果品、林业及畜牧业的良好生产基地。棕壤土土层厚度不一,由于低温多湿,养分分解慢,可利用率低。潮土类分布在黄河沿岸及弘农涧河、东涧河两岸,较肥沃,供水供肥性能好。风沙土分布在黄河沿岸的一、二级阶地上,质地松软,土壤瘠薄。

水文水利

灵宝市境内水系属黄河流域,共有大小溪流 6300 多条,常年有水的天然地表河流 1401 条,主要有弘农涧河、沙河、阳平河、 枣乡河、十二里河、双桥河等 6 条黄河一级支流,呈由南向北流向,直接注入黄河,流域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

灵宝市有大中小型水库 29 座,大型 1 座,中型 2 座。 主要水库有窄口水库、卫家磨水库、白虎潭水库、卢家坟水库、朱乙河水库、灵湖水库等。其中窄口水库是三门峡唯一一座大型水库,主要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职能,总库容1.85亿立方米。窄口水库电站是窄口水库主体工程之一,始建于1973年11月,设计水头51.7米,设计年发电量1420万千瓦。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灵宝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中国金矿矿产的重要成矿区。 境内有金、银、铜、铅等38种矿产资源,全市已上储量表的矿种有 13 种,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 11 种,分别为金矿、硫铁矿、铅矿等。其中,金矿分布相对集中,大中型矿产地占比较大,为灵宝市优势矿产,2020 年全市黄金产量达到46.5吨,黄金的产量连续 30 余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二位,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金城”称号。 2022年,荣获2021年度全国产金县第一名。

截至2020年底,灵宝市设有探矿权9个,勘查区总面积164.86km2, 勘查矿种有金、银和地热等。全市共有采矿权 34 个(包括省厅发证 24 个,市局发证 10 个),采矿区面积 354.39km2。共有尾矿库 74 座,其中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 40 座。

森林资源

灵宝市天然植被包括针叶林类型植被、针阔叶混交林植被、阔叶林类型植被、灌丛和灌草丛植被、草甸植被、沼泽和水生植被,人工植被包括经济林、用材林和观赏植被。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灵宝市现有林地面积 155361.85公顷,森林覆盖率 49.3%,植被覆盖率达 8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4平方米。

水资源

灵宝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5.7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4.2亿立方米,重复水资源量 0.39 亿立方米。 地下水类型可大致划分为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储量 13719.1 万立方米,其中黄土台塬区 7405.2 万立方米,塬间河川阶地区 3775.6 万立方米,黄河阶地区 2538.3 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根据灵宝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灵宝市总面积 299921.90公顷。其中湿地 1094.38公顷,耕地 44535.35公顷,园地 40441.48公顷,林地 154176.60公顷,草地 23139.9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0543.9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 4701.9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5685.90公顷。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灵宝市地处暖温带南沿,为南、北植物交汇区,兼受土壤、小秦岭及崤山山体影响,形成垂直分布的多种类生物群落。据调查,野生植物共有 3 类 219 科、884 属、2382 种。其中,苔藓类 62 科、128 属、278 种,属中国特有的有14种,如短叶纽扣藓、长尖纽藓、短叶小石藓等;蕨类 23 科、46 属、107 种,属中国特有的有8种,如白背铁线蕨、陕西峨眉蕨、太白风丫蕨等;种子类 134 科、 710 属、1997 种。灵宝市境内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秦岭冷杉、连香树、水曲柳等,属国家或河南省保护品种有领春木;主要分布在小秦岭。

动物

据统计,灵宝市野生动物共有 42 目、225 科、1305 种。其中,哺乳类 6 目、20 科、52 种;鸟类16 目、40 科、158 种;爬行类 3 目、8 科、24 种;两栖类 2 目、5 科、11 种;昆虫类 15 目、153 科、1060 种。野生动物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豹、黑颈鹤、 金雕、白肩雕、穿山甲、白尾海雕、金猫、林麝、小灵猫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豺、大鲵等;河南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刺猬、小麂、大白鹭等 33 种。

自然保护区

灵宝市现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灵宝佛山省级森林公园、灵宝汉山省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灵宝南佛山市级森林公园),林业自然保护地总面积32873.28公顷。

灵宝市重要保护区

保护区名称

行政区域

总面积(m²)

始建时间

类型

级别

小秦岭

灵宝市

15160

1982.6

森林生态

国家级

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宝市

15133.3

1992.11

森林生态

国家级

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宝市

4776

2006.12

森林生态

国家级

资料引用

自然灾害

灵宝市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居住人口稠密,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在降雨、采矿活动等诱发因素影响下,地质灾害随时可能发生。黄土塬及中低山区村庄附近的滑坡、崩塌等灾害直接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乱堆乱放的废渣在降雨条件下,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2013年7月10日凌晨,灵宝市阳平镇大湖村一带因突降暴雨,3小时内降雨量达86毫米,引发严重山洪灾害。此次山洪灾害中共有5人被洪水冲走,其中4人溺亡,1人失踪。

截至 2022年,灵宝市已查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57处,受威胁人员约3670人,威胁财产约1.76亿元,涉及村庄48个,交通干线1条(246省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2月,灵宝市下辖10镇5乡,另辖2区1场。市政府驻金城大道19号。

名称

地区

城关镇、尹庄镇、朱阳镇、阳平镇、故县镇、豫灵镇、大王镇、阳店镇、函谷关镇、焦村镇

川口乡、寺河乡、苏村乡、五亩乡、西阎乡

两区一场

灵宝市园艺场、涧东区、涧西区

参考资料

人口

人口总量

2021年,灵宝市常住人口65.71万人,户籍人口74.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43%。男性人口占比50.77%,女性人口占比49.23%,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8.45%,15-59岁占比61.5%,60岁以上占比20.05%,65岁以上占比13.69%。

民族

灵宝市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等14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7%,回族占0.21%。人数小于100的民族有:蒙古族、藏族、苗族等12个民族。

语言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最西边。在语言上,灵宝市的方言属于中原地区官话的一种,但与河南方言风格差异明显,是融合了陕西、河南、晋南三地形成的。灵宝阳平镇方言属于关中方言,语流音变方面,灵宝阳平镇方言两字组的连调类型可以分为语音变调和音义变调两种;儿化形式应属于韵尾型儿化韵中的卷舌元音韵尾小类,且儿化韵与基本韵母存在着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关系。

宗教信仰

灵宝市主要有道教和佛教两个宗教教派。道教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有李家院道观和亚武山道教管委会;佛教主要有莲花山竹林寺。灵宝函谷关是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设立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2002年,中国道教协会将函谷关命名为“道家之源”。

灵宝市主要宗教活动场所名录

宗教

派别

场所名称

地址

负责人姓名

道教

全真

李家院道观

河南省灵宝市西阎乡李家院道观

王好谋

道教

全真

亚武山道教管委会

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亚武山

王理文

佛教

汉语系

莲花山竹林寺

河南省灵宝市故县镇故县村

释延慈

参考资料

政治

领导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灵宝市委员会

书记

张志刚

灵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郭仙朋

灵宝市人民政府

市长

宋速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灵宝市委员会

主席

师生林

参考资料 表格数据更新时间 2023年02月28日

经济

综述

灵宝市以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等为主导、以“中国铜箔谷”为标志的工业体系,以红苹果、食用菌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以文化旅游、研学康养游等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其中灵宝苹果年产量14亿公斤,“灵宝苹果”品牌价值突破196.52亿元,位居全国县级第一名。

2021年,灵宝市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6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8:49.7:36.5。

第一产业

灵宝市以苹果产业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以粮食、蔬菜、果品为主导,以食用菌、烟叶、中药材、养殖等高效特色农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产业园区有灵宝苹果现代农业产业园、伏牛山香菇产业集群等。

2021年,灵宝市粮食种植面积45660公顷,总产量 204800吨;烟叶种植面积3806公顷顷,总产量9792吨;蔬菜种植面积11892公顷,总产量594456吨;年末果园面积45004公顷,总产量1740532吨。其中:苹果园面积34026公顷,总产量1481821吨。

第二产业

灵宝市以黄金、铜箔、装备制造等产业为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有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新兴产业有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要的企业有万达石材产业园、宝一讯电子等。

第三产业

灵宝市已经有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等重点产业,其中,文化旅游方面形成了科技信息、数字等特色产业集群。四星级酒店有紫金宫国际大酒店和宝源大酒店。

2021年,灵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719 万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80774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30317万元。

产业园区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为“一区两园”构架,下辖城东产业园和豫灵产业园。发展定位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为重点,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产业升级转型的先导区和集中区。

截至2018年,灵宝市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7.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95家,其中,建成运营企业84家,规模以上企业49家。形成了以华鑫铜箔、金源朝辉铜业、鸿宇电子等以铜精深加工为主导的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企业40家,以灵宝汇源金地杜仲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企业13家,以万达石材产业园、宝一讯电子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成长性接续产业三大产业集群企业8家。

  • 城东产业园

城东产业园位于灵宝市区东3.5公里处川口乡境内,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园区以铜精深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发展以铜箔为重点的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高成长性接续产业,培育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中国铜箔谷”。

截至2018年,入驻企业39家,已形成了朝晖铜箔、鸿宇电子、宝一讯电子等一批铜精深加工企业,以汇源果汁、沙大宝、欣科食品、华农等一批果蔬精深加工企业和以宝一讯为主的电子信息企业。

  • 豫灵产业园

灵宝市豫灵产业园位于豫、陕、晋三省之交,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规划的主导产业为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等。

截至2018年,豫灵产业园共入驻企业40余家,其中以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为主的金城冶金等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5家;以万达石材为主的建材商贸企业16家;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灵广矿业等黄金采选企业20余家。园区从业人员达到1.8万余人,年达到12吨黄金、200吨白银、10万吨精铅、60万吨硫酸、300万平方米花岗岩超薄板材的生产能力。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灵宝市有灵宝市中等专业学校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3所,专任教师244人;普通高中4所,专任教师1036人;普通初中24所,专任教师2031人;小学107所,专任教师307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即灵宝市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高中有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灵宝市第二高级中学、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其中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和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科技事业

灵宝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三门峡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

2021年,灵宝市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项,其中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 三门峡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灵宝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2项。其中,“复杂难处理金精矿‘三连炉’造锍捕金多金属综合回收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202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卫生健康

灵宝市共有卫生计生机构645个。其中:公立医疗机构4个,民营、社会办医疗机构16个,疾病预防控制、卫生计生监督各1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乡镇卫生院13个,个体诊所173个,村卫生室413个。

灵宝市重点医院

医院名称

成立时间

等级

地点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1949年

二级甲等

灵宝市函谷路中段,灵宝市新华西街39号

灵宝市中医院

1979年

二级甲等

灵宝市涧东区函谷路南段与车站路交汇处

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4年

——

河南省灵宝市康乐西路

参考资料:

文化事业

灵宝市拥有调频转播发射台3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座,有线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475公里。2021年,灵宝市组织大型文化活动28次,文化下乡活动76天,送戏下乡307场次。灵宝市图书馆总藏书刊量117852册。文物藏品18851套(件),其中:一级品2件;二级品162 件;三级品2297件;一般文物5261件;古籍11129册。

灵宝市文化馆新馆于2010年竣工,2011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2020年通过第三次评估定级。2017年正式入驻,主体四层,局部五层,建筑面积5908平方米,总投资1685万元。目前馆内设有非遗保护中心、书法、美术等10个业务部室,有书法、美术、器乐等6个培训室,五楼有300余平米的演艺厅。

体育事业

2021年,灵宝市共组织有规模、有影响的大型体育活动11次,其中包含国家级大型活动2次(中国灵宝第二届“小苹果”全国广场舞大赛)。灵宝市运动员在地市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1块、银牌12块、铜牌14块。

灵宝市体育馆是市区唯一一座体育场(馆),占地198亩,主场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主要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办公及练习场地。投入使用20年来,先后承办中国女篮甲级联赛、全国男篮乙级联赛、大型文艺演出300余次,累计健身活动人数达1000万余人次。

环保事业

2021年,灵宝市PM10年均值为70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值为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97天,饮用水源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噪声控制在国家限定的标准以内。同年,灵宝市荒山荒地(沙)造林386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00公顷,飞播造林2666公顷。

社会保障

灵宝市共有中心敬老院、安馨养老中心等养老机构73个,各类社会组织195个。截至2021年末,灵宝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755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922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920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13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5000人。

交通

综述

灵宝市交通便利,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郑西高铁横穿东西,209国道、三淅高速、浩吉铁路纵贯南北,境内建成全省少有的县级完整闭环的灵宝绕城高速,周边2小时经济圈内有郑州、洛阳、西安、运城四大航空港,是黄河金三角地区物流的汇聚中心。

公路

截至2021年,灵宝市“四纵四横”格局初步形成,完成公路新改建72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2651.6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87公里。灵宝市高速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通车里程达到105.4公里,呼北高速通往山西;三淅高速公路豫晋省界至灵宝段,实现了南北对接、东西融合。

连霍呼北高速公路联络线项目是河南省高速公路“双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市重点项目。全长27.4公里,投资39亿元,主线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2022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实现了连霍高速公路与呼北高速公路的快速交通转换,与郑卢高速公路、商登高速公路共同构成横向大通道。

铁路

灵宝市境内主要火车站有灵宝站、灵宝西站(高铁站)、灵宝东站。豫灵产业园铁路专用线项目,包含豫灵站改建和专用线两部分,接轨于陇海铁路豫灵站,线路自豫灵站西咽喉北侧接轨后,并行陇海铁路向西设产业园站,正线长1.53千米,占地约302亩,投资预估算为5.26亿元。

公共交通

灵宝市运行公交车65台,运行公交线路7条,线路总长79.65公里,共设置公交站点218个。2021年1月至11月,灵宝市完成公交客运量314.8万人次。

截至2021年12月,灵宝市共有客运线路110条,车辆297台,6943座。其中:省际班线12条、营运车辆24台,市际班线9条、营运车辆12台,县际班线5条、营运车辆11台,县内班线18条、营运车辆40台;农村公交46条、营运车辆37台;燃油车辆87台,新能源车辆166台。

人文

综述

灵宝市地处黄河中游,是人类最早活动和发祥地之一。且位于古代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古墓葬、古遗址遗存丰富。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相继出土了两万多件珍贵文物,有近百件文物属全国罕见。灵宝市素有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的称号。“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白马非马”等历史故事和传说也都源自这里。据《史记》记载,老子在函谷关写下了被后世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灵宝市共有89个项目被列入各级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市级和县级非遗项目74项。

灵宝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等级

灵宝剪纸

传统美术

2008 (第二批)

河南省灵宝市

灵宝市文化馆

国家级

老子传说

民间文学

2014 (第四批)

河南省灵宝市

灵宝市文化馆

国家级

参考资料:

灵宝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灵宝道情皮影

虢州石砚

黄帝的传说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齐天圣鼓

灵宝蒲剧

夸父神话

民间刺绣

灵宝面塑

东西常骂社火

木偶戏

王家热锣鼓

传统染布印花技艺

参考资料:

  • 灵宝剪纸

灵宝剪纸分为单色和染色两种,制作以剪为主,也有刻纸的方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灵宝剪纸自然形成了粗犷、质朴、率真、浑厚的艺术特色。窗花是灵宝剪纸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题材以花鸟草虫、人物等为主,风格质朴单纯、美观大方。除此以外,灵宝剪纸中还有围绕庙会祭祀和丧葬文化的纸扎剪纸及与民俗和巫术活动密切相关的剪纸等,前者以建筑纹样、花鸟和宣扬儒家礼、孝、仁、义等思想的历史故事为主要题材,后者常寄寓扶正祛邪的祈愿内容,主要作品有《扫晴娘》《金剪镇五毒》《金牛图》等。

  • 老子传说

灵宝市豫秦晋三省交界,道家始祖老子的传说在这里广为流传。 据《史记》记载,老子在函谷关写下了被后世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并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说。至今仍流传有老子著经、紫气东来、玄宗改元、老子炼丹、老子神杈等20个经典故事,而与传说相关的文化遗址、地名、风物、建筑,比如函谷关、老君塬、三清殿、青牛观、老君神井、函谷灵石等更是沿用至今。

文物古迹

灵宝市的重点保护文物主要有北阳平遗址群、函谷关、贠家大院、北厥山牌坊等15个,其中北阳平遗址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灵宝市文物古迹

函谷关

贠家大院

北厥山牌坊

北厥山村牌坊

邵公碑楼

函谷夹辅

下原村严家大院

灵宝黄帝陵

上屯药王庙

铸鼎原遗址群

戾太子冢

灵宝东坡遗址

北阳平遗址

前岭遗址

双庙沟遗址

参考资料

  • 北阳平遗址

三门峡灵宝市北阳平遗址群是豫西地区规模最大的遗址群,也是河南、山西、陕西和河北四省合作开展的“考古中国”之“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项目中的重要遗址。北阳平遗址位于阳平镇西约1.5公里的次生黄土塬上,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350至500米。西为关子沟,东临阳平河,北面为金炉沟,南侧边界为乔营村北侧洼地。自然断面上可见大型房址、灰坑和文化层,面积达百万平方米,是最大的中心性聚落。2001年,北阳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北阳平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首选遗址,也是“十一五”期间国家资助的全国100个大遗址之一;又被列入“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大遗址保护150处重要大遗址名单。

灵宝市

  • 荆山黄帝铸鼎原 

铸鼎原是国家AA级景区,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25公里处阳平镇境内,铸鼎原,因《史记》中“铸鼎于荆山下”而得名,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奠定邦国、铸鼎铭功、驭龙升天的地方,也是海内外华夏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缅怀圣德、领略黄帝文化、上溯华夏文明起源的旅游观光圣地。

铸鼎原现存一通《黄帝荆山铸鼎碑铭》的篆书碑,是唐贞元十一年(759 年)由袁滋书写的篆书。有宋朝到明清的黄帝庙遗址,并发现了大量汉代和唐代的建筑痕迹,特别是近几年在轩辕台和黄帝陵、干头遗址、皇天塬等发现的大量仰韶时期的祭祀遗迹,包括祭祀坑、祭祀沟、石斧、兽骨等,进一步验证了铸鼎原在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古代地理中心的特殊地位。

诗词文化

灵宝古称桃林。唐朝许多诗人都在这里留下诗篇,记录了它存在的一个个美丽瞬间。

  • 崔湜过桃林忆仕途

崔湜《至桃林塞作》:

  去国未千里,离家已再旬。丹心恒恋阙,白首更辞亲。

  怀璧常贻训,捐金讵得邻。抱冤非忤物,罹谤岂由人。

  不滥辞终辨,无瑕理竟伸。黻还中省旧,符与外台新。

  塞上同迁客,江潭异逐臣。泪垂非属岘,肠断固由秦。

  岁月行遒尽,山川难重陈。始知亭伯去,还是拙谋身。

崔湜(shí)《至桃林塞作》一诗记录诗人在过桃林塞途中,回忆仕途起伏坎坷的不安心境。崔湜(公元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诗人。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累迁至左补阙,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因选才过程受贿,出贬江州司马,不久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先后依附于韦皇后和太平公主,官至中书令。

  • 韩愈桃林作诗贺晋公

韩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因言关中旱灾,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因朋友曾在陕州、虢州任职,韩愈多次路过这里,并写下不少诗篇。元和十二年七月,韩愈作为行军司马随裴度班师回朝,十二月大军到达灵宝(古桃林县),碰到前来慰劳庆功的朝廷特使,一时间,桃林县城笼罩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诗人高兴之余,提笔写下《桃林夜贺晋公》:

  西来骑火照山红,夜宿桃林腊月中。

  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 耿湋送好友到桃林塞

耿湋(wéi),字洪源,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登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唐才子传》说他“充括图书使来江淮”。充括图书,是替皇家收集遗籍,保存前贤文献,是有学识的文人才能担当的差事。湋诗不深琢削,风格自胜。《送太仆寺李丞赴都到桃林塞》是体现耿湋风格的一首诗:

  远过桃林塞,休年自昔闻。曲河随暮草,重阜接闲云。

  造父为周御,詹嘉守晋军。应多怀古思,落叶又纷纷。

  • 吴融灵宝西侧津抒怀

吴融(公元850年—903年),字子华。吴融是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留有诗文301篇。吴融离开朝政后,在虢州阌乡(今灵宝西部)居住。他咏山记水,抒怀感世,写有《阌乡寓居十首》等一批诗作。《灵宝县西侧津》记述的就是灵宝县城西北渡口的春季景色:

  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

  柳花无赖苦多暇,蛱蝶有情长自忙。

  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

  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识楚狂。

饮食

灵宝市居民好吃甜食,饮食以面食为主,其美食特产有羊肉汤、肉夹馍、灵宝搅饭、浆饭、脂油饼、羊肉胡卜、鸡汁米线等。

美食

简述

图片

肉夹馍

灵宝肉夹馍用的卤肉是用卤汁老汤秘方,卤肉需选用上等猪硬肋肉,加八角、草果等50余种香料,在特制的炊具里用老年陈汤闷烧10余小时

灵宝市

灵宝搅饭

搅饭,就是用玉米面做的浓稠的饭,是灵宝老城区的叫法,因做时要不停搅动而得名。在灵宝有些地方,人们给搅饭叫馍糊,给玉米面汤叫稀馍糊

灵宝市

浆饭

灵宝浆饭是灵宝人对浆面条、浆面片的统称。灵宝的浆饭,一是所用浆水十分独特,是制作灵宝名吃一生凉粉的副产品,所以又被称为粉浆。二是多用筋道的手擀面。三是菜品花色丰富

灵宝市

羊肉胡卜

胡卜是一种单层的薄饼切成细丝,类似吃烤鸭的鸭饼。饼烙到七分熟,切细丝,放入羊汤中焖熟,配菜是绿豆芽,再加上香油、葱花、红辣椒面等调料,搅拌成粘稠糊状,即可食用

灵宝市

鸡汁米线

灵宝鸡汁米线所选用的鸡汤是选用正宗散养的土老母鸡,经数小时慢火熬制而成,细高的大钢桶熬奶白色的浓高汤,加上米线,再配以紫菜、虾米、鸡丝提鲜

灵宝市

土特产

灵宝市有灵宝苹果、灵宝香菇、朱阳核桃、灵宝杜仲、灵宝大枣、灵宝阌莲、灵宝羊肉汤、灵宝线椒、贵妃杏、厥山葱等10大特产。

  • 灵宝苹果

灵宝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的发源地,被誉为“苹果之乡”“中国富硒苹果之乡”。苹果主产区寺河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土壤富硒、山泉富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灵宝苹果“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酸甜适口”的独特品质,先后荣获中华名果、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十大名优苹果、全国十佳苹果地标品牌等称号。

  • 灵宝大枣

灵宝大枣为灵宝著名的三大宝之一,品种以圆枣为主,又称疙瘩枣。制作成的干枣富有弹性,压扁可还原,适于长途运输,因而驰名全国。灵宝大枣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集中产于灵宝市境内沿黄河沙壤地带。果实大,多为短圆筒形,单果重25克左右,最大的达33克。果皮深红,肉厚核小,质韧汁少,含糖量高,适宜制干枣和酸枣。

习俗

灵宝市既有本地特色,也受外来影响,以致境内风俗东西不同,南北各异。

  • 婚俗

一般经过夹鞋样(类似订情信物)、送花或撂担(意取媒人大功告成之意)、迎娶3个过程。嫁娶时,大多数人仍固守传统的迎送方式。婚后生小孩,还要举行庆贺10(或20)天和周岁。

  • 丧葬

大多数人采用土葬。土葬中又有明葬、暗葬之分。明葬,只挖坑不挖穴;暗葬,既挖坑,又在坑内一侧挖穴。整个丧事一般要持续3年时间,其间要举行七期(一期为7天)、周年、3年以及送楼子(用纸制的楼房,有的地方叫送盆)等纪念活动。另外,在每年清明节和农历的六月初六、十月初一,分别还要祭奠和送寒衣。

地区象征

灵宝市

灵宝市的市花是月季花,月季花又称“月月红”,是一种蔷薇科蔷薇属的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月季花花期长,四季开花,所以被称为花中皇后,月季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月季花的自然花期是8月到次年4月。月季花的花语是等待有希望的希望,幸福、光荣、美艳长新。

风景名胜

综述

灵宝市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以黄河为背景,以函谷关为核心,钟灵毓秀,风光宜人。截至2021年末,灵宝市共有旅游景区8处,其中:4A级景区4处, 2A级景区1处;星级酒店3个,其中:4星级2个,3星级1个;旅行社9家;门市部17家。2021年,灵宝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89.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18亿元。

灵宝市A级景区名录

名称

等级

评定时间

灵宝市娘娘山景区

AAAA

2015年

灵宝市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AAAA

2009年

灵宝汉山风景区

AAAA

2013年

灵宝市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AAAA

2015年

灵宝市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名胜区

AA

2001年

参考资料

重要景点

  •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境内,是一处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国家4A级人文景区。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关隘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它地理位置独特,“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丸泥可封”之天险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发生过“秦扫六合”“楚汉相争”“桃林大战”等影响中国历史轨迹的著名战争。

灵宝市

  • 燕子山风景区

燕子山景区自2011年由阳平镇北阳平村党支部书记包有民投资开发,2013年“五一”节正式对外营业,引起反响,被业界誉为“燕子山现象”,成为灵宝乃至三门峡市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2015年评为4A级旅游景区。

燕子山景区拥有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槐树林海,槐树林总面积达两万多亩,是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景区。整个景区原始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9%,公园里还有大量水杉等南方树种。

灵宝市

  • 小秦岭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

小秦岭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南11公里,属花岗岩地貌,它完整保存着距今30-25亿年拆离断层构造的地质遗迹。2009年8月升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园内有磅礴壮观的百尺瀑和大面积的基岩裸露体形成的石瀑布,地质学上的遗迹奇观,最高峰的海拔为1563米。

灵宝市

  • 亚武山风景名胜区

亚武山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境内,它以五峰山势为主体,以山清水秀为特色,以道教文化为内涵,是一处集游览、避暑、疗养、科研为一体的山岳风景区。它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中峰建造的“天一宫”含有玄武大帝“倒坐亚武望抱玉”的寓义,“天下名山庙朝南,唯有亚武倒看山”,也在描述天一宫。

灵宝市

  • 汉山旅游区

汉山风景区位于灵宝市故县镇河西村境内,属秦岭山系一脉,为国家4A级景区,省级森林公园,也属秦岭山系一脉,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主峰金顶海拔2218m。汉山地貌山势险峻,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总面积20平方公里。最高峰老鸦岔海拔2413.8米,为“中原第一峰”。 

汉山主峰金顶上的“大将军松”,树龄已逾六百年,树围有2.8米粗。老鸦岔上的“千年杜鹃王”,胸围约1.45米、高8米、冠幅8米,树冠呈伞状,树龄超千年,现在依然枝叶茂密,花开繁盛。这些生长在汉山的杜鹃,就有一种叫灵宝杜鹃,每年五一前后前来观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灵宝市

对外交流

地区名称

交流情况

河南清丰县

2018年4月3日,灵宝市和濮阳市清丰县缔结为友好城市

鹿邑、周至、陇西

2017年6月13日,鹿邑、灵宝、周至、陇西四县市缔结老子文化旅游友好城市

新疆哈巴河县

2004年,灵宝市与新疆哈巴河县结为友好城市

参考资料

著名人物

名称

简介

老子

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人,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因在灵宝函谷关著述《道德经》,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并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动人的传说

杨震

(?——124)

东汉弘农华阴人,后迁居弘农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市),历任襄城令、荆州刺史、涿郡太守等职。杨震一生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历史上广为流传着他“四知拒金”的故事。杨震的勤劳、见识和孝心,乡邻无不交口称赞

薛书常

(1815~1880)

字世香,1844年恩科见甲榜,185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即国史馆)庶吉士,后改编修,被人们称为“薛翰林”。1859年任湖北乡试副考官,掌湖广道监察御史,升户部给事中。复任苏州知府,摄江安徽宁池太卢凤淮扬十府粮储道、花翎布政使衔。曾遍察灵宝山水,写下了《灵宝县脉论》一文

王安理

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灵宝,钻研选矿技术,带领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硫铁化工综合回收工艺和黄金冶炼废渣闪速磁化焙烧技术,解决了多金属综合回收难题。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李工生

1886年生,灵宝苹果种植业奠基者。1921年,李工生首次从山东把苹果引种到灵宝,开创了灵宝栽种苹果的先河,被称为灵宝的“苹果之父”

刘天送

1995年被国务院评为果品系统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是灵宝果品行业带头人。他潜心钻研果树病虫害防治和优质高产新技术推广应用,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并无偿为果农培训科学种植、管理技术

重要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8年04月03日

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国土资源部

2011年12月22日

2019年中国最美县域

中国网县域经济

2019年5月

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文化旅游部

2020年12月17日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2021年7月19 日

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2年06月02日

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中国科协科普部

2022年12月27日

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02月17日

参考资料

注释

[a]

被确定为河南省富硒土壤种植基地

[b]

河南省饮用天然富锶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