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国第四位大汗,也是大蒙古国分裂前最后一个受到普遍承认以及能够直接管治整个帝国的大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孙子,元睿宗拖雷的长子,元世祖忽必烈的哥哥。母亲是庄圣太后唆鲁禾帖尼。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孛儿只斤·蒙哥的:人物经历、人物争议、执政举措、人物评价、人物关系、相关轶事、相关遗迹、影视形象、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孛儿只斤·蒙哥

本国语言名

ᠮᠥᠩᠬᠡ ᠬᠠᠭᠠᠨ,意为“长生”

所处时代

元代

民族

蒙古族

出生日期

元太祖三年十二月三日(1209年1月10日)

去世日期

元宪宗九年七月二十一日(1259年8月11日)

终年

51岁

去世地点

四川合州钓鱼山(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山)

谥号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追谥桓肃皇帝

庙号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追尊宪宗

身份

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

前任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继任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登基时间

元宪宗元年(1251年)

退位时间

元宪宗九年(1259年)

简介

蒙哥幼年时被太宗窝阔台收为养子,成年后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元定宗三年(1248年),蒙古大汗贵由去世。宗长拔都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正式登上汗位。随后,蒙哥对反对者进行了一番大清洗,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为了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蒙哥调整了中央机构,任用宗亲贵族担任要职,并设置行省、革除弊政、括户分封。同时,他派兵四处征伐,平定大理、远征西域、攻取高丽多个城市,并亲征南宋。为其弟忽必烈最终建立元朝奠定坚实基础。元宪宗九年(1259年),蒙哥率军围攻合州钓鱼城,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数月未能攻下。最终蒙哥在钓鱼山去世。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追谥桓肃皇帝,庙号宪宗。

明初史学家宋濂认为,蒙哥刚强英明,沉着有决断。他言辞不多,不喜欢宴饮作乐,也不好奢侈浪费,治下甚严。近代学者柯劭忞认为,蒙哥聪明果敢,性格坚毅,对内整顿朝事,对外开疆拓土,是不世而出的英明君主。

人物经历

蒙哥即位前

早年经历

元太祖三年十二月三日(1209年1月10日),成吉思汗之孙,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长子出生在漠北草原。黄忽答部落中懂天象的人说,这孩子以后一定会是大贵人,因此取名为“蒙哥”,意即“长生”。蒙哥年幼时,元太宗窝阔台将他收为养子,命二皇后昂灰抚养他。蒙哥长大后,元太宗为他娶火鲁剌部落的女子火里差为妃,并将部落中的百姓分给他。元太宗四年(1232年),拖雷去世,蒙哥继承了他的封地。

元太宗七年(1235年),元太宗派遣诸王拔都、皇子贵由、蒙哥出征西域,征讨比里阿耳、钦察、斡罗思等国,屡立战功。元太宗九年(1237年),蒙哥进攻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落,该部落首领八赤蛮逃到海岛上。蒙哥得知消息后,立即进军。到达海边时,恰好大风把海水吹走,水非常浅,很容易就可以渡过去。蒙哥很高兴,认为是老天爷在为他开路。于是,他率军进攻海岛,大胜,捉住了八赤蛮,命他跪下。八赤蛮认为自己是一国之主,不愿意苟且偷生,因此不肯下跪,蒙哥就将他囚禁起来。八赤蛮对看守的人说,自己像鱼一样逃到了海里,却还是被捉住了,这是天意。现在海水就要倒流回来了,蒙哥应该带领军队早些撤回去。蒙哥听到这话,立即撤军。海水上涨很快,落在后面的人只好游水渡海,回到军营。蒙哥还和诸王拔都去征讨斡罗思部落,到达也烈赞城时,蒙哥亲自参战,攻破了也烈赞城。

争夺汗位

元定宗三年(1248年),定宗贵由去世,新的大汗迟迟不能确定,朝政暂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主持,朝廷内外暗流涌动。很多人都认为蒙哥应该做大汗,但觊觎汗位的人很多,争论许久也无法确定。

成吉思汗的孙子中,最年长的拔都一向与贵由不和,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他以宗长的身份,召开忽里勒台,商量大汗的选举问题。察合台、窝阔台系诸王多数没有参加,仅派出旁支贵族异密帖木儿作为代表。唆鲁禾帖尼得到邀请后,立即令蒙哥及其兄弟前去参加会议。元失后二年(1250年),术赤、拖雷系诸王及大将兀良合台、速你带、也速不花等人在拔都的封地阿剌脱忽剌兀参加了忽里勒台。拔都首先推荐蒙哥为大汗。贵由的妻子海迷失派来的使臣八剌提出,诸王和百官都知道,当时太宗想让皇孙失烈门为继承人。现在失烈门还在,汗位就不应该归属别人。蒙哥的弟弟木哥反驳说,没有人敢违抗太宗的命令,可是太宗去世后,皇后脱列忽乃却册立贵由为大汗。违抗太宗命令的正是他们,他们没有理由指责其他人。八剌无话可说。兀良合台赞成拔都的意见。于是,拔都就向大家宣布,立蒙哥为大汗,预定于第二年召开忽里勒台,正式通过选举。察合台、窝阔台系诸王继续以拒不赴会相抵制,致使忽里勒台一再延期。元宪宗元年(1251年)六月,在部分宗亲、大臣缺席的情况下,忽里勒台在阔帖兀阿阑的斡难河畔召开了,诸王大臣们于六月十一日共同拥戴蒙哥登基,蒙哥成为大蒙古国大汗。蒙哥即位当日,尊母亲唆鲁禾帖尼为皇太后。

蒙哥即位后

镇压叛乱

新汗登基庆典正在进行时,失烈门、贵由之子脑忽及窝阔台的孙子脱脱以赴会为名率军来袭,蒙哥派弟弟旭烈兀、大臣忙可撒儿率军前去拦截,将失烈门等人全部捕获。随后,失烈门的部属七十多人被处死,参与密谋的大臣们也被捕杀。蒙哥命大将不怜吉歹率领十万军队,不花率领两万军队进驻畏兀儿、海押立、谦谦州等地,进行镇守。同时,蒙哥派人传唤察合台、窝阔台系未参加忽里台的诸王、后妃立即前来朝见。斡兀立海迷失抗命,立即就被抓捕,与失烈门的母亲一同被处死。镇压扩大到定宗贵由朝代的大臣们,对于那些想要讨好两方的骑墙派,一律以引诱诸王作乱罪被处死。失烈门和脑忽则被遣送到蒙古与宋朝的战争前线,随军效力,不久也被害身亡。在这次的大镇压中,蒙哥毫不留情地清除异己,被杀的诸王、后妃、大臣等达到了三百多人。窝阔台家族的土地和军队被夺走并被瓜分掉,再也无法形成威胁蒙哥汗位的力量。此后,大汗之位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为日后蒙古帝国的分裂埋下伏笔。

平定大理

蒙哥即位后,令忽必烈出镇中原汉地,领兵进攻南宋。因南宋防守严密,正面进攻没有胜算,因此忽必烈奏请蒙哥,准备先取大理。元宪宗二年(1252年),忽必烈以大将兀良合台总督军事,率蒙、汉诸军渡过金沙江,包围大理城。他先派使者去劝降,大理国王段兴智与权臣高祥杀掉蒙古使者,出城抵抗,大败后弃城逃走。元宪宗四年(1254年),兀良合台继续进攻大理国未服诸部,俘虏段兴智。元宪宗五年(1255年),大理国五城、八府、四郡之地相继被蒙古征服。

西征西域

元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令旭烈兀出镇波斯,并统兵征讨未服诸国。先锋元帅怯的不花率军先行,随后,旭烈兀率军从蒙古出发。元宪宗六年(1256年),两军汇合后,一起围攻木剌夷国吉儿都怯寨,吉儿都怯寨守将投降,其余四十多个寨堡或投降,或被攻陷。元宪宗七年(1257年),旭烈兀开始了对雄踞巴哈塔的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征服,最初旭烈兀遣使招降哈里发,遭到拒绝。元宪宗八年(1258年),蒙古军对巴哈塔发起猛攻,哈里发遣使求降,旭烈兀拒绝。最终巴哈塔被攻破,遭到屠城,阿巴斯王朝灭亡。

征伐高丽

元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令诸王也古征伐高丽。元宪宗三年(1253年),也古因为旧怨袭击诸王塔剌儿的营寨,被罢免职务。蒙哥令宗王耶虎、高丽籍将领洪福源一起领兵征伐高丽,攻占禾山、东州等多个城市。元宪宗四年(1254年),蒙哥派遣札剌亦儿部人火儿赤征讨高丽。元宪宗五年(1255年),蒙哥又改令劄剌䚟跟洪福源共同征伐高丽,攻取光州、安城、忠州、玄风、珍原、甲向、玉果等城市。

兄弟失和

根据蒙哥的部署,忽必烈镇守中原,并负责率兵征伐南宋。于是,忽必烈移驻于漠南金莲川之地,广召汉族谋士,实行汉法政策,引起了蒙古贵族守旧势力的不满,不断向蒙哥进谗言。再加上忽必烈的势力不断壮大,蒙哥对他的猜忌也越来越深。元宪宗七年(1257年),蒙哥派左丞相阿兰答儿、亲信刘太平等人到京兆、河南等地核查财税,实际目的是削弱忽必烈的势力,迫使忽必烈交出了邢州、河南、陕西三地区的权力。同时,蒙哥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决定亲自领兵进攻南宋。

亲征南宋

元宪宗八年(1258年),蒙哥驻扎在六盘山,各路郡守前来朝见。蒙哥将四万兵力分为三路南进:蒙哥率军由陇州入散关;木哥率军由泽州入米仓关;万户孛里叉由渔关入沔州。三个月后,蒙哥将辎重留在六盘山,率军由宝鸡进攻重贵山,所到之处皆大获全胜。随后,蒙哥在汉中、宝峰稍作休整,又进入利州,见到利州的城墙并不坚固,却因守将汪田守防守有效,宋军不敢进犯,因此对他进行了奖励。接着,蒙哥渡过嘉陵江,到达白水江,命汪田守建造浮桥渡江。渡江后,蒙哥率军先后攻陷或招降苦竹隘、鹅顶堡、长宁山城、大获城、运山城、青居城等地。而负责指挥东路军的塔察儿未攻克一地,没有任何战功。蒙哥不得不让忽必烈统领塔察儿的军队,按照计划进取鄂州。

元宪宗九年(1259年),蒙哥在重贵山北面驻扎,举行了宴会。他向诸王和百官询问,夏季的暑热就要到来了,是否还要继续进攻下去。札剌亦儿部的脱欢认为,南方夏季有瘴疠毒气,蒙哥应该回到北方去。可以委任官吏管理这些占领的地方。阿儿剌部的八里赤却说,脱欢是因为害怕了才要离开,自己却愿意继续战斗下去。蒙哥称赞了八里赤,决定继续进攻宋朝。随后,蒙哥率军渡过鸡爪滩,到达石子山,进入合州,围攻钓鱼城。合州知府王坚率军民凭借险要地势固守,蒙古军采用各种方法攻城,四个多月都无法奏效。七月,蒙哥崩逝于钓鱼山。蒙古军不得不匆匆北撤。蒙哥死去时五十一岁。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追谥桓肃皇帝,庙号宪宗。

蒙哥去世后,蒙古军北撤,南宋外部压力顿减,蒙古对南宋的进攻告一段落。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蒙古西征也被迫中止,世界格局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随后,因为蒙古帝国的权力出现真空,忽必烈与弟弟阿里不哥爆发了争夺汗位的内战,最终导致蒙古帝国的分裂。

人物争议

蒙哥去世的原因,至今史学界尚无明确结论。史料中关于蒙哥之死的记载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病逝:元末明初史学家宋濂所著的《元史》中记载,蒙哥当年六月份身体不适,七月份崩逝于钓鱼山。清朝史学家魏源所著的《元史新编》中记载,蒙哥因为炎热和下雨得了病,后病逝于四川。14世纪初波斯史学家拉施特所著的《史集》中说,蒙哥率军围攻钓鱼城时,因为天气炎热,得了赤痢,当时军中霍乱流行,蒙哥健康状况恶化,病逝了。

  2. 战争中受伤不治而亡:南宋文坛领袖刘克庄所写的《蜀捷》中说,蒙哥死于强弩之下。万历《合州志》中记载:“宪宗为砲风所震,因成疾。”“次过金剑山温汤峡而崩。”当代史学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中说:“蒙古军因军中痢疫盛行,死伤极多,蒙哥汗又为宋军的飞矢射中身死。”当代史学家邱树森在《元朝史话》中认为,蒙哥被宋军所发炮石击中,因伤势过重而亡。

  3. 其他:南宋思想家黄震编著的《古今纪要逸编》中指出,蒙哥之死是因为屡次进攻钓鱼城却不能成功,而且多次被合川知州王坚所败,羞辱交加而死。

万历《合州志》中记载,蒙哥临终前留下遗言,将来若攻下钓鱼城,必屠杀全部军民。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元军的围攻下,钓鱼城守将王立率全城投降了元军,忽必烈赦免了所有军民。

执政举措

政治

加强集权

蒙哥即位后,对中央机构进行了整顿,重新任命了各个重要部门的官员。命皇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务;以忙哥撒儿为大断事官;命孛鲁合负责发布号令、朝贺供奉以及朝廷内外上奏的各项事务;命晃兀儿留在和林看守宫殿和钱财物资;命帖哥䌷、阔阔术等人掌管国库;孛阑合剌孙掌管商业;还设置有汉文、波斯文、畏兀儿文、藏文、唐兀文等各种文字的书记,掌管祭祀、医巫、卜筮、驿站等各部门的官员。另外,蒙哥还专门任命了管理佛教、道教事务的宗教首领。

设置行省

蒙哥将蒙古本土以外的各个区域,划分为三大行政机构。任命牙剌瓦赤、不只儿、斡鲁不、睹答儿等人为燕京等地行尚书省事,管理中原地带;任命讷怀、塔剌海、麻速忽等人为别失八里等地行尚书省事,管理畏兀儿地至河中地区;任命阿儿浑为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事,管理阿姆河以西波斯诸州。

革除弊政

除机构改革外,蒙哥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革除弊政。例如:收回朝廷及诸王滥发的牌印、诏书、圣旨、命令;诸王外出时,只允许乘坐三匹马拉的车,远行也不能超过四匹;诸王不许擅自招纳民户;官员不许借入朝觐见的名义征收民众的钱财;允许百姓到附近的官仓缴纳粮食,不必运输到远处的缴纳地点;免除修筑和林城的一千五百人的劳役等等。对于违抗命令的人,严惩不贷。

经济

太宗统治末期,徭役赋税沉重,官吏贪污腐败,各地民众不堪忍受盘剥,纷纷逃亡他乡,户籍混乱。元宪宗二年(1252年),为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兵源补充,蒙哥下令在汉地、西域各地区、斡罗斯等地进行户籍清查。在此基础上,蒙哥多次对宗亲贵族进行了分土分民。拖雷家族受益最多,皇弟忽必烈、旭烈兀、末哥、拨绰都分得了大量的民户。

军事

蒙哥对军队统领进行了重新任命,任命茶寒、叶了干统辖两淮等处的蒙古军、汉军;带答儿统辖四川等地的蒙古军、汉军;和里䚟统辖土蕃等处的蒙古军、汉军,并要求他们都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四处征伐。蒙哥执政时期所进行的军事行动如下:

时间

军事行动

元宪宗二年(1252年)

进攻木剌夷国末来吉儿都怯寨

征伐大理1253年,平定大理。

征伐身毒

征讨没里奚

征讨素丹

征讨高丽

元宪宗三年(1253年)

进攻宋朝海州

征讨欣都思

征讨怯失迷儿

征讨高丽。攻取禾山、东州、春州、三角山、杨根、天龙等城市

元宪宗四年(1254年)

征讨高丽

元宪宗五年(1255年)

征讨高丽

元宪宗六年(1256年)

讨伐白蛮,攻取了白蛮领地

进攻木剌夷国吉儿都怯寨。平定吉儿都怯寨,灭木剌夷国

元宪宗七年(1257年)

进攻宋朝樊城,因雨退兵

讨伐安南国交趾,胜利进入安南国后退兵

征讨巴哈塔

元宪宗八年(1258年)

进攻宋朝西蜀、杭州、荆山、成都、云顶山、海州、涟水。由宝鸡进攻重贵山,一路获胜。攻陷或招降苦竹隘、鹅顶堡、长宁山城、大获城、运山城、青居城、隆州城、简州、、隆州、大良山、雅州等地

征讨高丽,攻取光州、安城、忠州、玄风、珍原、甲向、玉果等城市

占领巴哈塔,覆灭雄踞巴哈塔的阿巴斯王朝哈里发

元宪宗九年(1259年)

进攻宋朝渠州、巴州、合州

外交

蒙哥执政期间,一些国家前来朝觐示好。

时间

来访者

元宪宗四年(1254年)

亚美尼亚国王

元宪宗四年(1254年)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遣了传教士鲁布鲁克

元宪宗六年(1256年)

波丽国王细嵯甫

云南酋长磨合罗嵯

素丹使者

元宪宗八年(1258年)

安南国驸马

人物评价

中国史学界的评价

积极评价

元末明初史学家宋濂认为,蒙哥刚强英明,沉着有决断。他言语不多,不喜欢宴饮作乐,也不好奢侈浪费,即使是皇后王妃,也不允许违规享乐。当初太宗当政时,群臣常常擅自越权行事,政令不一,权力分散。蒙哥登基后,亲自起草所有的诏令,再三修改后才颁布实施。蒙哥治下甚严,他告诫大臣,不要听到夸奖的话就骄横放纵,要时刻警惕自己,否则就会引来灾祸。蒙哥喜欢狩猎,说这是祖宗的规矩。他还相信巫术占卜,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询问巫师。

清朝史学家邵远平认为,看天象就知道蒙哥必会大贵,众人对蒙哥很拥戴。他征服西南,深入中原,对兄弟们出自真心,非常友爱。

清朝史学家魏源认为,蒙哥很早就熟悉军旅生活,他刚强英明,威名远播。即位后,蒙哥不喜欢宴饮作乐,不好奢侈。即使是皇后王妃,也不允许违规享乐。太宗驾崩后,朝廷混乱,政令不一,权力分散,朝政大权旁落。蒙哥即位后,亲自起草诏书,再三修改后才颁布实施。他御下严格,曾经说,不能对臣子过多地嘉奖和表扬,否则他们就会骄横犯错,那就是害了他们。蒙哥率军西平印度、南并大理、东取巴蜀,所向无敌。他延续了蒙古的风俗习惯,喜欢狩猎,相信巫术占卜,这些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清朝史学家曾廉认为,蒙哥治下甚严,皇子阿速带骑马打猎时,损坏了庄稼。蒙哥责备了他,还令人鞭打了他的近侍,以示惩戒。士兵拔了百姓的葱,蒙哥就斩了他。在蒙古,蒙哥治军相当严格。

当代史学家陈得芝认为,史称蒙哥刚强英明,沉着有决断,不好奢侈,亲历亲为,颁布了一系列治国之策。可是他固守蒙古旧制,不愿变通,任用的管理汉地的官员仍然是贪婪残忍之徒。他又因为与忽必烈的利益冲突,撤销了行之有效的几个地方的改革,致使汉地的治理状况未能改善。长期围困合州,不知变更战略,也是他军事上的一大失策。

消极评价

近代学者柯劭忞认为,蒙哥聪明果敢,性格坚毅,对内整顿朝事,对外开疆拓土。他亲自率军进攻宋朝,虽然没有灭掉宋朝,不幸身死,却也是不世而出的英明君主。然而蒙哥天性凉薄,猜忌亲人,杀掉失烈门等人。蒙古的内乱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元朝大臣郝经认为,蒙哥刚刚登基时,大家都认为他是不世而出的治世能人。他下令收回滥发的各种命令,限制诸王出行规格,派人核查徭役赋税,惩治贪官污吏,想要治理天下的心情非常迫切。可是,蒙哥所用之人都是以前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旧的弊端没有去除,新的弊端又出现了。

世界的评价

波斯史学家拉施特认为,蒙哥极为关心并致力于改善弱者的境遇,对贵人、平民都会施予正义和同情。

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认为,蒙哥登上汗位后,蒙古帝国虽然已经征服了不少地区,可是他和三个兄弟却仍旧雄心勃勃,想要继续扩张版图,于是他们制定了一个征服世界的计划,企图重新瓜分世界。怀着这个目的,他们一人率军东征、一人率军南下、其余两人率军征伐其他地区。

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世认为蒙哥是个威风凛凛的人,他见到蒙哥后,受到蒙哥的恩宠,获得了一道盖有玺印的诏书,内容是,不许人欺凌海屯一世和他的国家。

法国传教士布鲁布克这样描述他第一次见到蒙哥时的情形:“(蒙哥)坐在一张榻上,穿着一件带斑点的光滑的皮衣,像是海豹皮。他个头不大,中等身材,年纪四十五岁,身旁坐着一个年轻的妃子。”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

简介

父亲

孛儿只斤·拖雷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至元太宗元年(1229年),蒙古帝国汗位空缺,拖雷任监国。元太宗四年(1232年),拖雷去世。蒙哥即位后,追尊拖雷为皇帝,庙号“睿宗”,谥号“英武皇帝”。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改其谥号为“景襄皇帝”,至大三年(1310年),元武宗加其谥号为“仁圣景襄皇帝”

母亲

唆鲁禾帖尼

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人的生母。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尊唆鲁禾帖尼为皇太后。元宪宗二年(1252年),唆鲁禾帖尼去世。至元三年(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为其上谥号“庄圣皇后”,至大三年(1310年),元武宗加谥其为“显懿庄圣皇后”。她的四个儿子皆称汗称帝,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四帝之母”

妻子

火里差

火鲁剌部人

忽都台

洪吉剌氏,追谥贞节皇后

也速儿

贞节皇后之妹

出卑

明里忽都鲁

斡兀立·秃忒迷

斡亦剌惕部人

巴牙兀真

巴牙兀惕部人

奎贴泥

额勒只斤部人

兄弟

孛儿只斤·忽睹都

二弟

失其名

三弟

孛儿只斤·忽必烈

四弟,元世祖

失其名

五弟

孛儿只斤·旭烈兀

六弟,伊儿汗国的建立者

孛儿只斤·阿里不哥

七弟

孛儿只斤·拨绰

八弟

孛儿只斤·末哥

九弟

孛儿只斤·岁哥都

十弟

孛儿只斤·雪别台

十一弟

姐妹

独木干

赵国公主,下嫁聂古䚟

也速不花

鲁国公主,下嫁斡陈

薛只干

鲁国公主,下嫁纳陈(斡陈的弟弟)

儿子

孛儿只斤·班秃

长子

孛儿只斤·阿速带

次子

孛儿只斤·玉龙答失

三子

孛儿只斤·昔里吉

四子

孛儿只斤·辩都

五子,早夭

女儿

孛儿只斤·巴牙伦

嫁给王子札忽尔陈

孛儿只斤·失邻

嫁给成吉思汗女婿泰出驸马的儿子

孛儿只斤·必赤合

又名阔兀年,嫁给成吉思汗女婿泰出驸马的儿子

相关轶事

万物休息

1251年,蒙哥登上了汗位。他想让所有人和生灵在他登基的这一天能够得到休息。于是他下诏说,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任何人都要高高兴兴,不许争吵。也不能让各类生灵受难,不许让牛、马等动物驮重物,走远路,以免动物们感到疲累;也不能宰杀猪、羊等可食用的动物;不许猎杀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动物,要让它们自由飞翔或者遨游。

下属献女

蒙哥的一个下属从武器库中偷走了一条弓弦,他将弓弦藏在靴筒里,没想到却被发现了,为此下属受到了惩罚。蒙哥看上了下属的女儿巴牙兀真,于是他趁这个时候,让下属将女儿献上来,娶做了妃子。后来,巴牙兀真生下了儿子阿速带。

佛道辩论

蒙哥即位前,佛教、道教就摩擦不断。道教领袖尹志平、李志常强占佛寺改为道观,毁掉佛像,印刷《老子华胡经》《八十一化图》到处散发,宣扬道教,贬斥佛教。佛教领袖福裕上奏蒙哥,弹劾道教“奸心狙妒,欲欺佛家,蔑视朝廷,敢为不轨。”蒙哥不了解其中的详情,于是召少林长老及道士李志常入宫,让他们辩论,当面对质。福裕咄咄逼人,李志常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将过错推到下属头上,想平息事端。蒙哥最初并不打算对道教进行重罚,只答应禁掉《八十一化图》。福裕等人非常不满,再次向蒙哥施压。为了平息佛教僧徒的怒火,蒙哥不得不下诏,加重处罚道教,不仅将《八十一化图》及其他毁谤佛教的文字毁版禁绝,同时还责成道教重塑被毁佛像、退还所占佛寺。

教育拔都

蒙哥巡幸火儿忽纳要不儿的时候,诸王拔都派脱必察来到他的驻扎地,想要一万锭银子去买珠宝。蒙哥给了他一千锭银子,并下诏劝诫他,指出太祖、太宗的钱财如果像这样花费的话,就没钱赐给诸王了。他让拔都好好反思,并将这笔银子算做今后每年的赏赐。

拒绝礼品

宪宗七年(1257年),回鹘进献水晶盆、珍珠伞等物,价值三万锭白银。蒙哥说,如今百姓为了赚钱,疲惫不堪。自己并不需要这些东西。蒙哥不肯接受这些礼品。大臣赛典赤认为蒙哥言之过重,于是蒙哥稍微回赠了一些礼品给回鹘,禁止他们再进献别的东西。

相关遗迹

钓鱼城遗址

钓鱼城遗址位于中国重庆市合川区东城半岛东北部的钓鱼山上。1259年,元宪宗蒙哥在御驾亲征钓鱼城之战中战死,导致了征战南宋鄂州的忽必烈和进军北非的旭烈兀大军的全面回撤,阻止了欧亚领地蒙古诸亲王枕戈待发,扫荡整个欧洲的扩张浪潮。由此,钓鱼城以改写世界中古历史的英雄之城驰名中外。钓鱼城是重庆直辖市唯一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迹。在钓鱼城上,现存有总长8公里的城垣、8座城门,以及炮台、墩台、栈道等南宋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址;有远古遗迹钓鱼台、唐代悬空卧佛、千佛崖等名胜古迹;还有文天祥、刘克庄、杨慎等历代名家的吟咏以及摩崖题记。

孛儿只斤·蒙哥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金莲川草原,始建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初名开平府,是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所修建的,后改名为上都。元朝皇帝每年夏季都会率领大臣们来这里避暑和处理政务。元上都历经11帝100余年,在元朝末年农民起义中被焚毁。元上都遗址包括元上都城址和墓葬群。城址整体平面呈方形,每边长2200余米,四周建有宽约26米的护城河。城垣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元上都城址是我国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蒙元时期都城遗址,是亚洲北方具有蒙汉民族文化融合特征的草原都城典范。1988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在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孛儿只斤·蒙哥

孛儿只斤·蒙哥

蒙哥汗石碑与宫殿遗址

1953年,蒙古国科学院考查队在库苏古尔省阿尔布拉格县德勒格尔汗山南、德勒格尔河北岸一座叫做阿勒坦·葛达斯的小石山附近发现了蒙哥汗石碑、宫殿遗址和城镇废墟。石碑和底座高184厘米,碑上刻有三行蒙古文字和十二行汉字,其中有“祝愿蒙哥汗世世代代万寿无疆”的字样,落款是“蒙哥汗的女婿八立托和公主一悉基立碑”,经考证,此碑建立于1257年。石碑所在的地方有明显的房屋遗迹,挖掘出大量陶瓷制作的穿蒙古服装的半身人像以及带凹槽的蓝色陶瓷制作的砖瓦,可推断这座石碑安放在一座华丽的塔楼式的房屋中。

影视形象

影视剧

上映时间

导演

演员(饰演蒙哥)

魂断钓鱼城

1995年

黄健中

巴森

神雕侠侣

1995年

李添胜

温文英

神雕侠侣

2006年

于敏

刘魁

忽必烈传奇

2013年

徐小明

高发

神雕侠侣

2014年

李慧珠、邓伟恩、李达超

朱荣荣

注释

[a]

音同“敏”

[b]

俄罗斯的族民

[c]

今俄罗斯莫斯科东南梁赞

[d]

铁木真的长子术赤之子

[e]

忽里台是蒙古和元朝的诸王大会、大朝会,又是决定和宣布重要事件、重大军事行动,分派征伐任务,宣布新定制度的会议。

[f]

成吉思汗有四个嫡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其成员地位最高,享有种种特权,构成最高统治集团,绝大部分人民和土地皆为他们的家产。

[g]

又称“阿拉喀马克”,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伊塞克湖东与中国新疆伊犁之间的阿拉套山

[h]

又称“曲雕阿兰”“阔迭额阿剌勒”,今蒙古国肯特省,克鲁伦河和僧库尔河交汇处。

[i]

都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

[j]

今哈萨克塔尔迪库尔干与伊犁一带

[k]

今唐努山以北,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流域

[l]

音同“扎”

[m]

音同“歹”

[n]

今滦河上游

[o]

今陕西西安

[p]

今河北邢台

[q]

今宁夏固原

[r]

今陕西宝鸡

[s]

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的关隘

[t]

今山西晋城

[u]

今四川南江县东北二百十里米仓山上

[v]

今甘肃陇南徽县南部嘉陵江西岸

[w]

音同“免”

[x]

今陕西略阳

[y]

位于今重庆市永川区

[z]

今四川省广元市

[aa]

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关西第二道关隘上

[ab]

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鹤龄镇长林山南

[ac]

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鹤龄镇与苍溪县交界处

[ad]

今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城以东20公里处的王渡乡大获山上

[ae]

位于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境内

[af]

位于今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烟山

[ag]

今蒙古国乌兰巴托郊外

[ah]

蒙哥派遣尚书省的大臣前往地方管理事务,称“行尚书省事”。

[ai]

音同“歹”

[aj]

今越南

[ak]

音“cuó”

[al]

根据《元史·卷一百六·后妃表》中记载,蒙哥有皇后五人,其中正妻忽都台皇后地位最高。而根据《史集·卷二》记载,蒙哥有皇后二人,贵妃二人,忽都台皇后是正妻。

[am]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之乌力吉沐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