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腊生,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1992年5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李腊生的:人物履历、任免信息、学术兼职、科研情况、参政议政、获得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李腊生

出生日期

1963年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

出生地

湖北省仙桃市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

职业

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获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代表作品

脆弱的现代金融

简介

现任江汉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民盟湖北省委委员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盟武汉市委副主委、民盟武汉市委学习委员会主任、民盟江汉大学总支主委,武汉市政协委员。

人物履历

1982年9月至1986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毕业;

1986年6月至1988年8月,任湖北农学院(现长江大学)教师;

1988年9月至1990年2月,北京大学中国革命史专业研究生学习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0年2月至今,历任江汉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2年7月2011年12月,任江汉大学政法学院院长。

2011年12月至今,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任免信息

2016年9月中国民主同盟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闭幕,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当选为民盟武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兼职

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武汉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科研情况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化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共党史研究》、《社会主义研究》、《江汉论坛》等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澳门问题”与“香港问题”的差异性》、《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方法论探略》等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市级以上课题10项;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战略研究》、《社区民主与社会稳定》等著作6部,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丛书》1套(7本)。科研成果获武汉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武汉市属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参政议政

近几年撰写提案15件,其中,《关于在学校限制使用一次性碗筷的建议》被市政协评为2009年度优秀提案。论文《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曾代表湖北省民盟参加民盟中央在厦门主办的“高等教育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该论文发表在民盟中央主办期刊《群言》2007年第12期上。撰写建议案5篇,被评为市政协“我为‘两型社会’建设献一策先进个人”;建议案《“两型社会”建设中党政机关应做好节约节能表率》被评为“优秀文稿”。2008年6月,作为特邀嘉宾,在武汉电视台一台做了题为《文明创建,政府先行》的专题节目,播出后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市政协主办的《和谐》杂志上发表论文《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发表统战论文《高校非党派知识分子工作浅探》。此外,主持盟市委调研课题2项、民盟江大总支调研课题1项。

获得荣誉

曾被评为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湖北省首届高校十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选武汉市首批“213”人才工程;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被学校评为十佳教师、教学名师、学科责任教授、十大公仆等。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负责人。曾赴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新加坡等国进行学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