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院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广东外语职业学院。2001年12月,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并入广东外语职业学院,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7月,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等职业学校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并入学校。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五山、燕岭、海珠、龙洞、天平架和花都六个校区,校园总面积648.41亩,校舍建筑面积36.31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24742人(高职生18206人,中职生6536人),成人教育在读学生1192人。学校共有1138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803人。有52个高职招生专业、22个中职招生专业。
历史沿革
1978年,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创建。
1983年,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创建。
200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8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院共设置12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
学院 | 专业名称 |
基础教育学院 | 小学英语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育(全科) |
外语外贸学院 | 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应用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
音乐舞蹈学院 | 表演艺术、音乐表演、舞蹈表演、音乐制作、歌舞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录音技术与艺术 |
艺术设计学院 | 玉器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影视动画、首饰设计与工艺、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学前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早期教育 |
信息技术学院 | 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游戏动画)、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虚拟现实)、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云计算运维)、信息安全与管理 |
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 | 现代文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商务管理专业、社会工作、空中乘务、婚庆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
餐饮旅游学院 | 烹饪工艺与营养、中西面点工艺、西式烹饪工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财会金融学院 | 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 |
艺术教育学院 | 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 |
国际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 |
中职教育部 | 幼儿保育、电子商务、工艺美术、汽车运用与维修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拥有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248个校外实习基地,专业实训室341间,专业实训工位数达1585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面向社会持续开课的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课程2门。
项目 | 专业/基地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商务日语、学前教育、玉器设计与工艺 |
省级示范专业 | 英语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英语)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学前教育教师舞蹈技能、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英语教与学、小学生心理辅导、商务英语翻译 |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 学前教育实训基地、艺术设计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 |
省级实训基地 | “虚拟现实”实训基地、商务语言仿真实训基地、影视动画实训基地、音乐表演与计算机音乐实训基地、“云网融合”实训基地、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基地、舞蹈表演实训基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训基地、语言实训基地、高职高专教师教育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 |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共有1138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80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19人,占比27.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数513人,占比63.9%。学校以教学能力大赛为抓手,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团队,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踊跃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屡获佳绩。近5年,有94个教师团队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87项,参与教师264人次。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9项。
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英语教育教学团队、商务英语教学团队、艺术设计教学团队、学前教育教学团队
省级专业领军人才:金一强、朴红梅、袁洪、尹春洁、张莉
合作交流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新西兰维特里亚国立理工学院、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韩国蔚山大学、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日本筑紫女学园大学、日本德岛文理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40余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和教育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广东省内率先开办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图书184万册(种),其中纸质图书475222种,1188355册,电子图书651936种,开通各类数据库站点36个,电子期刊与特色数据库共计32331GB;订购期刊551种、697份,报纸37种、60份。图书馆已开通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期刊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网上报告厅、尔雅教育视频数据库、中科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资源数据库、MET全民英语学习资源库、设计师之家数字图书馆、计算机技能自助式网络视频学习系统V4.0等数据库站点。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科研项目立项91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81.80万元。
2020年科研项目立项一览表 |
项目类型(课题来源)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 | 广州数字文化产业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研究 | 钟之静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 |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母语文化素养与文化输出能力培养研究 | 李楠楠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 |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外宣翻译研究 | 张家珍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 | 《广州大典》收录南园前后十先生诗歌研究 | 方坚伟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 | 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名家口述史研究——以“三雕一彩一绣”为例 | 王宁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 | 全球市场视野下基于跨文化设计概念模型的广州非遗品牌化策略研究 | 宗成武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 | 中美通识教育比较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 | 刘程雯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 | 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 | 李萍 |
2020年广东省国防教育研究课题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育人平台的构建 | 廖金宝 |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社科科学界联合会2020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课题 | 高职院校学生会深化改革路径研究 | 廖金宝 |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府茶点文化器物叙事外宣研究 | 江晗 |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 | 丝绸之路与传统植物染技艺的传承发展研究 | 尹春洁 |
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 | 广州南园前后十先生诗歌研究 | 方坚伟 |
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 | 服务国家战略的高职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 李楠楠 |
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 | 文科类高职院校科研育人模式实证研究 | 陈志菲 |
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 青铜纹饰在极简化图形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 许广欣 |
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 5G时代基于手机直播的教师混合式研修模式研究 | 吴竞 |
广东省体育局2020年科研项目 | 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打造马拉松赛事品牌研究 | 武胜奇 |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 | “后疫情”时期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协同研究 | 黄林林 |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 | 优秀传统文化在湾区幼儿教师师德培育中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 张翠云 |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 | 基于亲和力提升的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研究 | 刘程雯 |
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 | 中外合作办学国外优质资源本土化研究——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与伯明翰城市大学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研究对象 | 杨振兴 |
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 | 基于学习中心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 赵俊颜 |
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 | 中国成语故事的情景化歌唱创作与展演 | 朴红梅 |
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类) | 以《入党申请书》为载体的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 庄庆滨 |
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类) | 本土品牌国际化转型的形象重塑(Rebranding)——多元文化语境下CDEF(Cross—cultural Design Executive Framework)跨文化设计执行框架研究 | 宗成武 |
东莞市东城第三小学 | 现实主义儿童舞蹈创作与研究 | 朴红梅 |
广州灵星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寓言故事舞蹈化创作与研究 | 朴红梅 |
广州粤图之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情景英语学习课程研发 | 袁洪 |
东莞市寮步镇教育管理中心 | 东莞寮步镇幼儿园教师语言艺术技能提升培训 | 谢琼 |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20年青春健康高校项目协议 | 2020年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用“心”构建艺术特色的HAPPY+同伴教育模式 | 朱婵媚 |
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院校分委员会高职院校图书馆2020年度科研项目 |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赵俊颜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专项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专项一般课题) |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的协同育人研究 | 庄庆滨 |
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2022年4月29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五年制)专业2019级1班团支部被授予“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2022年8月8日,学校拟立项为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学校获“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法国研究中心”和“中法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中韩人文交流中心”等,主动融入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校园文化
校徽

校旗底色为白色,旗上图案由校徽及中文校名组成,校徽位于旗面中央,校名位于校徽正下方,字体为方正粗倩,颜色为黑色。
校训
学贯中西,德艺双馨
校园环境
学校法定住所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学校设立五山校区、燕岭校区、龙洞校区、天平架校区、海珠校区和花都校区六个校区,校园总面积648.41亩。五山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63号,燕岭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龙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天平架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338号,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艺苑南路29号,花都校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福源水库山前大道19号。






展开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卢羡文 |
校长 | 曾用强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刘洁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陈楚瑞 |
党委副书记 | 黄泽瑜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郝勇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张侃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许琳伟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余世明 |
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姓名 | 备注 |
吴小燕 | |
郑晓鹏 | 广州莱司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威时国际速递有限公司总经理 |
林水建 | 广东终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未来之巢(广东)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
杨雪立 | 港中旅海泉湾酒店中心总经理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