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日梦想家》是由本·斯蒂勒(Ben Stiller)执导、制片并主演,史蒂夫·康拉德编剧,克里斯汀·韦格、雪莉·麦克雷恩、亚当·斯科特、凯瑟琳·哈恩和肖恩·潘主演的冒险喜剧片。该电影改编自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于1939年发表的同名小说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白日梦想家的:剧情简介、角色与演员、影片制作、影片配乐、影片特色、所获荣誉、发行与票房、反响与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白日梦想家

英文名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别名

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

原著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

最高票房

$188,133,322 (全球票房,截至2014年4月10日)

电影等级

USA:PG

电影类别

剧情、喜剧、奇幻、冒险

语言

英语

影片片长

114分钟

获得奖项

第85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年度佳片

导演

本·斯蒂勒(Ben Stiller)

主演

本·斯蒂勒(Ben Stiller)

编剧

史帝文·康拉德(Steve Conrad)——改编剧本编剧

制片人

本·斯蒂勒

摄影

斯图尔特·德赖伯格(Stuart Dryburah)

剪辑

格雷格•海登

服装

莎拉•爱德华兹(saran cawards)

配乐

西奥多•夏皮罗(Theodore Shapiro)

特效

纪尧姆·罗什龙(Guillaume Rocheron)

艺术指导

汤姆·瑞塔(Tom Reta)

制片公司

Samuel Goldwyn Films [美国]

制作成本

$90,000,000

画面色彩

彩色

拍摄地点

洛杉矶

上映时间

美国 2013年12月25日

简介

本片讲述爱做白日梦的纽约单身青年沃尔特,因机缘巧合最终踏上一场现实的人生大冒险,最终领悟人生的真谛,收获浪漫爱情的故事。

继2013 年 10 月 5 日在纽约电影节上全球首映后, 本片于2013 年 12 月 25 日在多地区的影院公映,在北美普遍受到好评。《白日梦想家》以9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获得了1.8亿美元的票房(截至2014年4月10日),并获评第85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年度佳片。

剧情简介

白日梦想家

住在纽约市的单身青年沃尔特·米蒂 (本·斯蒂勒饰) 是《生活》杂志的一名图片编辑。沃尔特酷爱做白日梦,并暗恋同事谢丽尔·梅尔霍夫 (克里斯汀·韦格饰)。

由于数字媒体的冲击,沃尔特所在的出版公司被并购。独立摄影师西恩(西恩·潘饰) 向公司高管建议使用25号底片作为最终刊的封面,在送给沃尔特一包底片和一个钱包作为礼物后踏上旅程。然而,沃尔特找不到丢失25号底片。无法联系到肖恩的沃尔特偶然发现了他可能在格陵兰岛的线索,在谢丽尔的促使下,沃尔特决定前往格陵兰岛寻找肖恩,而后又去往冰岛、喜马拉雅山,踏上了真正的冒险之旅。

为了寻找西恩,沃尔特来到冰岛,从酒馆到航船,甚至不小心落入海中,他骑车、滑滑板跑遍冰岛乡村,但在火山爆发时仍然错过了西恩。

沃尔特回到纽约,领导泰德认为沃尔特弄丢了底片并解雇了他。沃尔特去拜访谢丽尔,撞见她与前夫交谈,于是离开。而后,沃尔特拜访了他的母亲,并失望地扔掉了西恩的钱包。意外的是,在查看最后一张底片时,沃尔特发现了他母亲家里的钢琴。沃尔特此时才发现,母亲遇到过西恩并给他烤了蛋糕,而这一切都被当时沉浸在白日梦中的他忽略了。

沃尔特从笔记中得知肖恩在阿富汗喜马拉雅山,并发现他正在拍摄一只罕见的雪豹。西恩告诉他,底片在送给沃尔特的钱包里。当沃尔特返回美国时,洛杉矶机场的安检人员以他从阿富汗抵达为由将他拘留。沃尔特拜托身处洛杉矶到交友网站客服托德(巴顿·奥斯瓦尔特饰)帮他核验身份。托德对沃尔特的冒险精神表示钦佩,并帮助他更新交友网站的自我介绍,使沃尔特获得了更多关注。

最后,沃尔特从母亲那里拿到了从垃圾桶里捡回的钱包,没有查看底片便送到了《生活》杂志的办公室。而后,沃尔特与谢丽尔重逢,并感谢她对于这一路旅程的鼓舞。他们走上街头,看到报摊上出售的《生活》最终刊,封面是一张沃尔特在工作大楼下专心查看底片的黑白人物肖像。

两人会心一笑,手牵着手继续散步。

白日梦想家

角色与演员

主要角色

角色

演员

角色简介

白日梦想家

沃尔特·米蒂(Walter Mitty)

本·斯蒂勒

《生活》杂志的图片编辑,独居纽约市的普通男子,有一个保护欲过剩的母亲和数码冲击下受到威胁的工作。暗恋同事谢丽尔又不敢表白,经常做白日梦来逃避平庸的现实生活。为了找到丢失的25号底片而前往冰岛,开启了真正的旅程

白日梦想家

谢丽尔·梅尔霍夫(Cheryl Melhoff)

克里斯汀·韦格

沃尔特的同事和暗恋的女神,新晋单身母亲。以炒鱿鱼为威胁,推动沃尔特去往冰岛开启找寻之旅,最后与冒险归来的沃尔特牵手

白日梦想家

西恩·奥康奈尔(Sean O'Connell)

西恩·潘

自由摄影师,没有手机和固定地址,长期通过沃尔特与《生活》杂志对接却未曾谋面。沃尔特为了寻找丢失的西恩拍摄的25号底片而踏上精彩的冒险之旅

托德·马赫(Todd Maher)

巴顿·奥斯瓦尔特

交友网站的客户服务人员,在沃尔特旅行期间一直和他保持联系,后来两人成为朋友

影片制作

前期开发

 《白日梦想家》改编自1939年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发表在《纽约客》(New Yorker)上的短篇小说《沃尔特·米蒂的神秘生活》。原著曾在1947年被改编为电影,而2013年版《白日梦想家》的制片人小塞缪尔·戈德温(Samuel Goldwyn Jr.)正是当年老版电影制片人、著名监制塞缪尔·戈德温(Samuel Goldwyn)之子。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塞缪尔·戈德温准备重拍他父亲的电影,并计划由好莱坞当红喜剧明星金·凯瑞出演。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从导演·朗霍华德到斯皮尔伯格,以及包括欧文·威尔逊和萨莎·拜伦科恩在内的无数编剧和明星都曾介入该片,但皆未达成合作,重拍计划一度被搁置。

直到2011年,斯蒂勒阅读了康拉德的最新剧本,并立即被其基调所吸引。为了让制片厂相信他能胜任这份工作,斯蒂勒制作了一个五分钟的短片,作为他对这部电影的设想。几经周折的剧本终于敲定由喜剧演员本·斯蒂勒自导自演。

关于本片与1947年同名电影的关系,本·斯蒂勒表示老版本电影本身就很精彩,而丹尼·凯伊在某些特定方面非常有才华,但新版《白日梦想家》并未继承太多旧版的风格。本片制片人约翰戈德温的祖父拍摄了老版电影,因此他们有同样的经历把这部电影放在一起。这次改编的关键在于,进入幻想但不要进入幻想太久,这样在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讲述故事并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选角

2012 年 1 月,片方宣布克里斯汀·韦格(Kristen Wiig)将扮演女主角,雪莉·麦克雷恩(Shirley MacLaine)将扮演 沃尔特的母亲。随后有报道称巴顿·奥斯瓦尔特 (Patton Oswalt)和亚当·斯科特 (Adam Scott)加入了这部电影。在中央公园的滑板场景中,职业滑手罗德尼马伦担任本·斯蒂勒的替身。本·斯蒂勒在制作、执导本片的同时,也作为男主角参与了演出,他表示《白日梦想家》具有自传性质。

取景

《白日梦想家》中对于格陵兰岛努克部分的故事叙述,实际上是在冰岛拍摄的。沃尔特前往阿富汗寻找西恩的部分,也并非取景于阿富汗,而是在冰岛、斯科加瀑布和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拍摄。

以冰岛的取景地为本片的故事叙述提供了更好的效果。冰岛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少见,该国的冰川、火山、黑沙和瀑布出现在《湮灭》《普罗米修斯》和《雷神》等电影中,同时也出现在了 HBO 的《权力的游戏》电视剧里。但在《白日梦想家》中,冰岛并非作为“外星球”而存在,岛上史诗般的风景成为主角——这次一切都与冰岛有关,这在大片中尚属首次。

拍摄过程

本·斯蒂勒表示本片对于绝佳风景的摄制,离不开制作团队的勤奋和幸运。由于冰岛天气变化莫测,风暴来临时他们不得不停工几天,但这也给了他们更多排练的机会。在沃尔特滑着滑板下山的那场戏中,摄制组有两天的时间来拍摄。在拍摄的前一天,整座山都被包围了,什么也看不见,但之后奇迹般地为他们打开了两天,这对于制作团队而言是非常特别的体验。

特效制作

本片的特效制作负责人纪尧姆·罗什龙表示,《白日梦想家》有700多个特效镜头,这对于一部非视觉效果驱动的电影来说是相当多的。本片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一部真正的视觉效果电影,视觉效果是用来支撑本·斯蒂勒的白日梦和冒险故事的。例如,沃尔特去喜马拉雅山脉时看到的风景是一个由 Look Effects 完成的虚拟序列。画面的基础是在冰岛拍摄的照片,对于每一个镜头,特效人员都用数字山脉替换了所有背景,并重塑了地形,使其更具高海拔和世界之巅的景观。此外,沃尔特和他的宿敌泰德之间的打斗场面是另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片段,它涉及到创建两个主要演员的数字替身,还包括撕毁道路和混凝土破坏效果。总之,每个镜头都有相当多的视觉效果,但观看时很难发现特效的存在。

本片的“画中文字”画面也十分有趣,即屏幕上的文字被整合到底片中,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例如,当沃尔特到达机场时,他到达了格陵兰航空公司的柜台,那里有一些信息是生活杂志的一些格言,这些信息巧妙地融入了镜头中。在跑道上也有文字。稍后,当沃尔特从冰岛返回纽约并收到一条短信时,这条短信形成在他身后的山上。

影片配乐

歌曲曲目

演唱者

Step Out

José González

Dirty Paws

Of Monsters and Men

Stay Alive

José González

Far Away

Junip

Don't Let It Pass

Junip

Lake Michigan

Rogue Wave

Escape (The Pina Colada Song)

Jack Johnson

Don't You Want Me

Bahamas;The Weather Solution

The Wolves & the Ravens

Rogue Valley

Space Oddity (Mitty Mix)

David Bowie;Kristen Wiig

Dream

José González

Maneater

Grace Mitchell

作曲家西奥多·夏皮罗 (Theodore Shapiro)的配乐巧妙地融合了独立另类摇滚的交响乐和新民谣歌手何塞·冈萨雷斯 ( Jose Gonzalez)的优美人声,为《白日梦想家》纽约小童话的核心注入了史诗般的气势。

本·斯蒂勒表示,鲍伊(Bowie)的歌带来的兴奋感与《白日梦想家》的故事相契合,男主角沃尔特的想象和行动,似乎都汇集在了那首歌里,这表现了沃尔特的幻想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的情绪。

影片特色

电影主题

《白日梦想家》的核心主题是“想象力的解放力量”。片中的主角沃尔特一面过着无聊的生活,一面又渴望自由和浪漫,这样的人物呼应了影片现实与幻想的主题。本·斯蒂勒指出,《白日梦想家》追求的是一些难以言表但触动人心的东西,这是他之前不曾创作过的。与1947年版电影不同,本片将沃尔特最不可思议的幻想与他内心的真正潜力联系起来,充分融入世界,使其成为他一直梦想成为的那种人。身负导演和男主角的双重身份,斯蒂勒让这个角色充满了深深的渴望和痛苦的挫败感,充满活力地表现了对生活的茫然困惑。因此,本片的最终落着点是人物的现实生活。格雷格·海登 ( Greg Hayden)表示,他原以为幻想会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幻想越来越少,事实上米蒂的生活要有趣得多。

叙事结构

《白日梦想家》创意地将原故事拆分成三个层次:一张底片、一段爱情、一次寻找真我的旅程。作为影片中的最为重要的道具,沃尔特的钱包上印着三句话,也是《生活》杂志的创办语,与三条叙事线索一一对应。三线并行,各有侧重,分别展现出沃尔特不同意义的人生旅程,巧妙地润色了整体情节。第一句是“开拓视野,冲破艰险”,恰好象征着沃尔特寻找底片的旅程,也是本片层次最浅、最易于理解的一段情节。这条主线为沃尔特更深层的发现自我提供了契机,引领剧情的整体走向。第二句话是“探索本质,身临其境”,暗示着影片的深层内涵。影片中,沃尔特所供职的纸媒受到数字传媒的冲击,事业和感情皆不如意的他,在经历一系列冒险之旅后,找到了生活的真谛。最后一句话“贴近彼此,感受生活”,对应沃尔特的爱情线。本片中爱情线跌宕起伏,充满笑点与误会,将爱情最富于变化的姿态展现给了观众。

画面

《白日梦想家》的画面将将数字效果与令人惊叹的风景蒙太奇融为一体,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影片的画面都清晰、缓慢,以便观众有时间凝视它并欣赏图像如何转换到屏幕上。此外,影片反趋势的使用了一种有趣的画面表现方法——相机抖动和耀斑。

镜头语言

视觉总监Guillaume Rocheron指出,《白日梦想家》视觉效果的处理是创造“美化现实”的过程——一种既不真实也不幻想的现实。沃尔特通过《生活》杂志专业摄影师的眼睛看世界,这种对于自然之美和世界的最佳状态的观看也体现在本片中。本片中,沃尔特的日常生活场景是用球面镜头拍摄的,而他的“幻想”是用变形镜头拍摄的。同时,对于过渡镜头,摄影师调整了镜头失真和镜头散景的变化,并调整了色彩饱和度,微妙地表现出镜头的扭曲。

作为一部喜剧片,《白日梦想家》的镜头表现是“即兴式”的。如,沃尔特骑着单车前往火山的途中,网站客服托德打来电话,镜头跟随米提向前推进,并随着沃尔特的眼神转向空中飞舞的鸟群。影片中出现了米提的面部特写,并且以慢镜头展现了米提幻想鸟群幻化出谢莉尔的脸。突然镜头拉远,以全景的方式展现了骑行的米提在公路上的身影,他笔直地朝一个路标铁杆撞去,并翻滚到路基之下。这种快速的镜头切换使观众前一秒还沉浸在米提的白日梦中,后一秒就被应声撞醒,转变的突然带来强烈的喜剧效果。此外,在沃尔特遭遇洛杉矶的国际机场在入境检查阻碍时,影片以机场扫描监察设备记录的黑白影像来展现这段经历,使影片镜头语言更加多样,并避免了真实打斗场景给观众带来的暴力与不适感,使喜剧效果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留。

所获荣誉

年份

奖项/电影节

类别

对象

结果

2014

第85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年度佳片

白日梦想家

获奖

第16届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  

现代电影最佳服装设计

莎拉·爱德华兹

提名

第40届土星奖

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

白日梦想家

提名

土星奖最佳男主角

本·斯蒂勒

提名

第18届金卫星奖

最佳原创配乐

西奥多·沙皮洛

提名

最佳摄影

斯图尔特·瑞伯

提名

第12届美国视觉效果协会奖  

最佳电影辅助视觉效果

纪尧姆·罗什龙 

 伊万·莫兰

提名

发行与票房

2013 年 4 月,福克斯在拉斯维加斯的Cinema Con放映了《白日梦想家》近 20 分钟的镜头。随后在 7 月发布了院线预告片。2013 年 10 月 5 日,《白日梦想家》在纽约电影节作为 Centerpiece Gala 放映进行了全球首映。而后,本片先后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英国等地上映。截至2014年4月10日,本片在全球范围内共获得约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反响与评价

截止到2023年4月12日,超过45万人在豆瓣电影网站上对《白日梦想家》进行了评分,85%以上的评分观众给出了4颗星(8分)及以上的评分,影片平均分高达8.6分(10分制)。在烂番茄网站上,200位影评人的评价使本片达到了52%的新鲜度,50000余名观众让影片持有71%的新鲜度。

正面评价

《底特律新闻》评论道,《白日梦想家》有一种明显比最初的短篇小说更乐观的态度。《迈阿密先驱报》表示,Walter Mitty 的秘密生活充满了令人难忘的小时刻,这些时刻融合成一个甜蜜的、关于拥抱生活的寓言。《滚石》杂志的彼得·特拉弗斯称,在这部独特的有趣和出乎意料的温柔电影中,斯蒂勒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挥之不去的共鸣之旅。《纽约日报》的乔·纽迈尔 (Joe Neumaier)将这部电影评为五颗星中的五颗星,认为沃尔特的梦想不仅在精彩的旅程中实现,而且也是他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斯蒂勒讲述的故事设法以一种最奇特、最令人满意的方式浮现。

负面评价

烂番茄网站上200位影评人中,103位影评人对《白日梦想家》投出“新鲜”评价。评论家对于该片的共识在于,它并不缺乏雄心壮志,但未能用足够的内容来支持其宏伟的设计。《芝加哥读者》指出,《白日梦想家》是斯蒂勒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导演作品,也是他最令人生厌的作品。《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 指出:本片是华而不实的好莱坞商业电影,充斥着植入式广告,完全背离了原著作者的实际感受。《纽约邮报》评论指出,该片的特效毫无意义,就像看着一匹喘息的关节炎马拖着一辆装满大预算数字设备的拖拉机拖车。《综艺》杂志的彼得·德布鲁日批评这部电影缺乏原著的讽刺基调,将这部电影比作一部长篇“Just Do It ”广告,面向的是电影的目标中年观众。德布鲁指出本片主题混乱,一方面剧本淡化了喜剧元素,一方面占比重大的外景拍摄也让沃尔特的世界旅行超越了他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