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运动会,素有"小全运会"之称,是全国最早的运动会,也是广东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广东省运动会的:发展历史、历届主办地、历届会徽、历届吉祥物、争议事件等介绍

中文名

广东省运动会

主办国家/地区

广东省

赛事项目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

主办地区

广东各城市

简介

1956年,首届广东省运动会在广州市举办,当时只有田径、体操、自行车3个比赛项目。广东省运会最初计划一年举办一届,1959年为了和全国运动会举办周期同步改为四年一届,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和广东省运动会合二为一,改为三年一届,2016年两项赛事再度分开举办,广东省运会改为四年一届。2022年,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清远市举行,并将以群众项目为主的广东省体育大会与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广东省运动会合并举办,设立竞技体育组41个大项以及群众体育组10个大项的比赛项目。在广东省运会赛场上,广东运动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和全国纪录。

发展历史

早期经历

1906年1月,广州自办的南武学堂校长何剑吾、岭南学堂教习钟荣光倡议,在广州的东较场(今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所在地)举行了第一次“广东省大运动会”,这次运动会只有跑步、竞走、两人三足走等四五个项目,举办地东较场设施简陋,组织者用石灰画了周长约300米的圆圈当做跑道,但这是广东省第一次举办运动大会,比首届全国运动会早了四年。

历届赛事

第一届

1956年1月1日至1月3日,第一届广东省运动会在广州市举办。有粤东、粤中、粤西、粤北、海南、广州市、钦州区、华侨8个代表团共452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体操、自行车3个项目的比赛,以及排球、足球、篮球的表演赛。共有2人打破4项全国纪录,25人打破17项全省纪录。最终广州市和粤中区分获团体冠军和亚军。

第二届

1959年03月22日至03月29日,第二届广东省运动会在广州举办。253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自行车、举重、体操、射击、等20个项目的比赛。共27人6队打破12项全国纪录,112人5队打破52项广东省纪录。该届省运会结束后半年,首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开赛,所以该届省运会很多项目的设置与全运会挂钩,承担起为全运会练兵、选拔运动员的任务。在首届全运会赛场上,广东队拿到31枚金牌,名列第4位。

第三届

1964年10月18日至10月25日,第三届广东省运动会在广州市举办。有广州、汕头、海南、湛江、韶关、肇庆、佛山、惠阳、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9个专区的1954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7个项目的比赛,以及团体操、举重、武术、水球、跳水、摩托车、航空模型、滑水8个项目的表演赛。东莞举重选手叶浩波以108.5公斤的成绩打破56公斤级抓举的世界纪录,另有11人10次破9项全国纪录,42人56次破39项广东省纪录。

第四届

1974年09月15日至09月22日,第四届广东省运动会在广州市举办,部分比赛在佛山市进行,部分项目于9月6日提前开赛。广州、汕头、梅州、湛江、韶关、肇庆、佛山、海南、惠阳、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0个代表团2290名运动员,其中工人437人,农民170人,干部139人,教工104人,学生1440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篮球、排球、足球等14个项目的比赛。其中2人3次打破2项全国纪录,8人28次打破9项全国青少年纪录,1人1次打破1项全国少年甲组纪录,5人9次打破6项全国少年乙组纪录,5人10次打破4项全国儿童甲组纪录;49人1队89次打破24项广东省纪录。

第五届

1978年9月17日至24日,第五届广东省运动会在广州市举行,部分比赛安排至佛山、东莞、江门、顺德、四会,共六个赛区共同举办。广州市、韶关市、汕头地区、佛山地区、海南行政区、海南自治州、梅州地区、湛江地区、惠阳地区、韶关地区、肇庆地区11个代表团2319多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6个项目的比赛。共2人2次打破2项全国纪录,3人7次破3项全国少年甲组纪录;16人20次打破8项广东省纪录。

第六届

1982年2月4日,第六届广东省运动会在广州市举行开幕式,10月10日在佛山市举行闭幕式。广州市、汕头地区、佛山地区、肇庆地区、海南自治州、海南行政区、湛江地区、梅州地区、韶关地区、惠阳地区、韶关市、深圳市、珠海市13个单位,5000名运动员参加了分散在13个县市举行的比赛。该届省运会设有田径、游泳、举重、跳水、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水球、棋类、武术、射击、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17个项目。共3人5次打破3项世界纪录,1人1次打破1项世界少年纪录;6人7次打破6项全国纪录,5人1队8次打破6项全国少年纪录,1人1次打破1项全国儿童甲组纪录,37人43次打破24项广东省纪录。

第七届

 1986年6月1日,第七届广东省运动会在江门市举行开幕式,9月21日在韶关市举行闭幕式,这是省运会首次未在广州市举办。有广州、汕头、佛山、珠海、深圳、茂名、湛江、韶关、海南、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梅州、惠阳、肇庆、高校、江门15个代表团6000名运动员参加了分散在17个县市举行的比赛,该届省运会设有田径、游泳、跳水、举重等19个项目的比赛。共1人1次超1项世界纪录,4人5次超4项亚洲纪录,4人6次超5项全国成年纪录,1人1次超1项全国青年纪录,6人8次超6项全国少年甲组纪录。

第八届

1990年7月15日,第八届广东省运动会在汕头市举行开幕式,8月31日在湛江市举行闭幕式。有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佛山、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高校20个单位,5742名运动员参加了分散在22个县市举行的比赛,该届省运会设有田径、游泳、举重、跳水、等27个项目的比赛。共14人1队37次超18项世界纪录,1队1次超1项世界少年纪录,3人5次超3项亚洲纪录,2人2次超2项全国纪录,1人3次超1项全国青年纪录,5人28次超9项全国青少年纪录。

第九届

1994年11月4日,第九届广东省运动会在肇庆市举行开幕式,11月27日在东莞市闭幕。广州市、东莞市、汕头市分列金牌榜前三位。共636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23人61次超26项世界纪录,2人2次超2项全国纪录,41人110次超41项全国青少年纪录,24人28次破20项广东省省成年纪录。

第十届

1998年10月18日,第十届广东省运动会在珠海市体育中心举行开幕式,11月1日在中山市闭幕。该届省运会设36个大项,673个小项,在广东省内29个赛区进行。全省21个地级市和高校22个代表团,共计436支代表队的6136名运动员参加了该届省运会。该届省运会有59名优秀运动员因参加第13届亚运会集训而未能参赛,仍有4人6次超4项世界纪录。

第十一届

2002年12月3日,第十一届广东省运动会在深圳体育场举行开幕式,12月16日在宝安体育馆闭幕。深圳市是首个除广州市以外独立承办省运会的城市,也是深圳市首次举办大型运动会。共8376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花样游泳、跳水、等41个比赛项目和门球、马术、体育舞蹈、台球、成年棋类5个表演项目。该届省运会有1人1次打破世界纪录,11人11次破10项广东省纪录,89人13队168次破92项广东省青少年纪录。

第十二届

2006年11月11日至11月25日,第十二届广东省运动会在佛山市举行。共设游泳、跳水、田径等31个大项、583个小项,产生了656枚金牌。共有2人2次打破2项广东省纪录,31人2队42次打破28项广东省青少年甲组纪录。与往届相比,本届省运会取消成年组比赛,比赛全部由青少年参加,检验各地市青少年训练工作,选拔后备人才。同时取消表演项目,项目设置与奥运会和全运会接轨。

第十三届

2010年7月3日,第十三届广东省运动会在惠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开幕式,7月16日在惠州体育馆举行闭幕式。共7179名运动员参加了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箭等27个大项、33个分项、616个小项的比赛,1人1次破1项广东省成年纪录,16人24次破18项广东省青少年甲组纪录。

第十四届

2015年7月25日,第十四届广东省运动会在湛江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开幕式,8月15日闭幕。该届省运会的主题是“蓝色湛江、金色梦想”,并首次取消了金牌排名制度。同时,该届省运会与省中学生运动会合并。竞技体育组的比赛中,广州代表团以9491.1分高居榜首,学校体育组中,广州、深圳、东莞等八个代表团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

第十五届

2018年8月8日,第十五届广东省运动会在肇庆市肇庆新区体育中心举行开幕式,8月20日闭幕。该届省运会由广东省体育局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21个地级以上市和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参赛。设竞技体育组和学校体育组,竞技体育组设32个大项、523个小项,学校体育组设9个大项、156个小项。竞技体育组共有5人7次破7项广东省青少年甲组纪录,学校体育组有4人4队11次打破9项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纪录。广州、深圳、肇庆分别获得代表团团体总分前三名。

第十六届

2022年,第十六届广东省运动会在清远市举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原本定于2022年11月5日举行的开幕式被迫延期。该届省运会首次将省体育大会和省运会合并举办,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全民健身。2022年6月11日,该届省运会群众体育组体育舞蹈比赛拉开帷幕,这也是该届省运会的首场比赛。2023年3月17日,该届省运会后半程比赛的首场赛事——竞技体育组羽毛球比赛开赛。截止至2023年4月7日,广州市代表团暂列该届省运会总分榜和奖牌榜第一位。

历届主办地

赛事

时间

主办城市

第一届

1956年

广州

第二届

1959年

广州

第三届

1964年

广州

第四届

1974年

广州

第五届

1978年

广州

第六届

1982年

广州

第七届

1986年

江门

第八届

1990年

汕头

第九届

1994年

肇庆

第十届

1998年

珠海

第十一届

2002年

深圳

第十二届

2006年

佛山

第十三届

2010年

惠州

第十四届

2015年

湛江

第十五届

2018年

肇庆

第十六届

2022年

清远

历届会徽

届次

会徽

寓意

第十一届

广东省运动会

-

第十二届

广东省运动会

会徽其精妙之处还在于设置了火的辅助图形,结合了佛山的文化元素特征,表现出来的就是代表佛山五区同城生活同城文化的关联性,以及与佛山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文明之火,包括代表人类文明开始的星火

第十三届

广东省运动会

会徽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了“水”的元素,充分体现了第十三届省运会举办地惠州“依山而筑,傍水而兴”的城市特征,辅助图案色彩明快,线条流畅,与徽标相辅相成,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彰显了体育运动健康、奔放的内涵

第十四届

广东省运动会

会徽的上部是运动会的届数,下部是省运会的举办年份,会徽中间的草绿色内圈及左右各五条内圆线代表跑道运动场,草绿色的内圈上三个运动着的抽象人体组成线条流畅和优美的图案,会徽采用传统的圆型设计,显得稳重耐看,设计简练很有体育和地方的特点

第十五届

广东省运动会

会徽为一朵盛开的荷花造型,中间的会徽为结果的莲蓬,寓意祝愿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外延的荷花花瓣象征着全力支持省运会的肇庆人民

第十六届

广东省运动会

会徽以红、橙暖色系为主,搭配了小面积的蓝、绿冷色系来点缀标志色彩。红色象征着热情与激情,橙红色渐变代表着省运动会不断突破和创新的精神,也象征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裂变过程。蓝、绿色象征着清远“绿水青山”的自然低碳理念

注:部分历史资料有所缺失。

历届吉祥物

届次

吉祥物

寓意

第十一届

广东省运动会

-

第十二届

广东省运动会

吉祥物取名“鸿鸿”,把黄飞鸿与发源地始于佛山的南狮作有机组合,在设计上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黄飞鸿和写真,运用豪放与细腻结合的绘画技法,让吉祥物充满着朝气和时代气息

第十三届

广东省运动会

吉祥物取名“惠惠”,以“小白鹅”为原型,突出了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举办地“鹅城”惠州的特点与内涵,头戴“无线耳麦”象征了科技与发展,凸现了惠州“数码名城”的特征,吉祥物采用风韵的造型传神的塑造了一只向前奔跑的“白鹅”,形态生动、线条流畅

第十四届

广东省运动会

吉祥物取名“湛湛”,选用湛江特有的国家级珍稀动物“白海豚”为原型进行设计,它们喜欢群居,意味团队合作精神激励着运动健儿们奋发图强、友好和谐

第十五届

广东省运动会

吉祥物取名“庆庆”,主色调是吉祥喜庆的红色和黄色,整体设计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红色的鸟冠代表“鸿运当头”;灵动的双眼满含笑意,张开的双翅化作点赞、拥抱手势,意为喜迎八方宾客,为南粤健儿加油

第十六届

广东省运动会

吉祥物取名“清清”,以凤凰作为设计主体。凤冠是清远市市树白兰树的花瓣构成;脚底的水纹图案则采用了北江的波浪元素,手持的火炬的圣火的造型为数字“16”变形而来,代表“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的举办届数

注:部分历史资料有所缺失。

争议事件

2022年8月7日,第十六届广东省运动会足球项目男子乙A组决赛中,广州队以5比3战胜清远队夺得冠军。 比赛的争议在于,广州队在上半场1比3落后,但是进入下半场,领先的清远队进行换人,球员在场上刻意放慢速度,频频失误,与上半场的表现截然不同,最终广州队在下半场打进4球,从而以5比3逆转夺冠。该场比赛有平台进行直播,所以这种疑似打假球的行为受到广泛关注。8月8日,中国足协发布公告,组成由竞赛部、纪检部等部门参加的调查组,赴广州进行调查。8月15日,广东省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对该场比赛进行调查,实事求是查清问题真相。

2022年12月24日,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官网发布通报,对16名相关党员领导干部严肃问责。12月25日,中国足协在官网发布公告,经调查,广州市足球协会主席谢志光、恒大足球学校校长王亚军、副校长张修宇、球员管理部主任蔡光辉、清远市足球代表队主教练黎梓菲(恒大足球学校员工)、清远市足球代表队助理教练陈伟华(恒大足球学校员工)等人存在操控比赛、以确保广州市足球代表队获得冠军的违纪行为。 对广州市足球协会予以临时暂停中国足球协会会员资格2年的处罚(自2022年12月25日至2024年12月24日止),对清远市足球代表队和恒大足球学校提出通报批评,对广东省足协提出通报批评, 终身禁止谢志光、王亚军、张修宇、蔡光辉等四人从事任何在中国足球协会管理下与足球运动有关的活动,终身禁止黎梓菲、陈伟华等两人从事任何在中国足球协会管理下与足球运动有关的活动,并取消其教练员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