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院部,开设有43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和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金融学与会计学属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另有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
学校归属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管理,201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权资格,2016年获批为重庆市第二批整体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21年,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在校友会2023年中国财经类民办大学排名中,重庆财经学院位列111名。
历史沿革
学院由重庆鸥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重庆商学院于2001年4月申报成立了重庆财经学院的前身——重庆商学院融智学院,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次年重庆商学院和渝州大学合并为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商学院融智学院一并改名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2003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对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予以确认的通知》教发函,批准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01—2004级学生的就读地点位于重庆工商大学五公里校区,2005级开始,学院新生迁往沙坪坝区井口镇先锋街校区就读。
2011年重庆财经学院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学校再次迁址,搬往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的巴南新校区,次年获批为重庆市第二批整体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
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发函同意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重庆财经学院;2021年1月18日,重庆财经学院正式揭牌。
学校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4月,重庆财经学院设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财富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国际商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1个教学院部,包含普通本科专业共43个。
重庆财经学院院系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信用管理 |
保险学 |
经济与金融 |
金融科技 |
会计学院 | 税收学 |
审计学 |
会计学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数字经济 |
经济统计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贸易经济 |
新媒体艺术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数字出版 |
数字媒体艺术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物流工程学院 | 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 |
工业工程 |
物流工程 |
供应链管理 |
财富管理学院 | 财务管理 |
资产评估 |
投资学 |
国际商务 |
公共管理学院 | 土地资源管理 |
城市管理 |
工程管理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物业管理 |
创业管理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区块链 |
讯飞人工智能学院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联网工程 |
人工智能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国际商学院 | / |
*以上未备注统计信息来源截止于2022年12月
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2月,重庆财经学院共有专/兼职教职工1011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外聘教师255人;有高级职称教师22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56人,具体如下表:
重庆财经学院教师人数 |
外聘教师 | 255人 |
自有教职工 | 专任教师 | 666人 |
兼任教师 | 90人 |
教师总数 | 1011人 |
*以上信息来自,截至2022年12月
重庆财经学院专任教师结构统计 |
学位结构 | 学位 | 人数(人) | 比例(%) |
博士 | 55 | 8.26 |
硕士 | 501 | 72.23 |
学士 | 86 | 12.91 |
合计 | 642 | 96.4 |
学历结构 | 学历 | 人数(人) | 比例(%) |
研究生 | 508 | 76.28 |
本科 | 148 | 22.22 |
专科 | 10 | 1.5 |
合计 | 666 | 100 |
职称结构 | 职称 | 人数(人) | 比例(%) |
正高 | 56 | 8.41 |
副高 | 164 | 24.62 |
中级 | 272 | 40.84 |
初级 | 117 | 17.57 |
未定职称 | 57 | 8.56 |
合计 | 666 | 100 |
年龄结构 | 年龄 | 人数(人) | 比例(%) |
老年(≥56岁) | 18 | 2.7 |
中年(36—55岁) | 368 | 55.26 |
青年(≤35岁) | 280 | 42.04 |
合计 | 666 | 100 |
*以上信息来自,截至2022年12月
此外,学校还长期聘请其他高校的人才以及行业企业专家来举办学术讲座,为学生们开展实践教学指导;截至2022年12月,学校陆续引进了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人才,共计20余人;同时学校也在自主培养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高端会计人才以及重庆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等人才团队,约有20人;其中1人还于2022年获得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的称号。
学科建设
学校学科覆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和艺术学5个门类,所属各门类的专业数分别为:经济学类12个,管理学类20个,工科类7个,文学类2个,艺术类2个。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在十四五期间致力于打造1+2+2重点学科体系;在各类学科中,金融学属于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此外,学校还有2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重庆市特色专业,1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群,以及4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点。
重点专业和学科 |
类别 | 数量 | 名单 |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 1 | 金融学 |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2 | 金融学、会计学 |
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 | 7 | 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软件工程、土地资源管理 |
重庆市特色专业 | 5 | 经济学、金融学、物流管理、会计学、软件工程 |
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 | 1 | 金融学学科专业群 |
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培育学科 | 1 | 应用经济学 |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点 | 4 |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 |
*以上信息来自,截至2022年12月
重庆财经学院于2011年被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截至2022年12月,已经有30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2021年,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课程建设
截至2023年5月16日,重庆财经学院有《中级财务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和《金融英语》3门课程获批立项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此外,在2023年之前的数年里,学校共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5项,孵化省部级一流课程25门,立项校级一流课程32门。依托这些一流课程,学校还产出了校级以上教改项目38个,教学成果25项,并编撰教材6本。]在2022年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评选结果中,重庆财经学院有7个课程案例获批认定,这7个课程案例中有5个是来自于学校的一流课程。
| 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情况 |
获评年份 | 类型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2023年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中级财务会计学 | 李倩 |
微观经济学 | 潘曦 |
金融英语 | 周婧玥 |
*以上信息截至2023年5月
对外合作交流
产教融合
学校为了拓展人才培养方式,与多个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及高校校友会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了誉存科技、重庆直通国际物流、信永中和会计事务所等百余家企业,重庆市进出口商会、重庆市会计师协会、重庆市信用建设促进会等多个行业协会,重庆市多个区县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个高校在渝校友会。在合作过程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新机制,陆续开办了开源会计卓越人才班、跨境电商人才孵化班、直通英才班等多种订单班,形成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截至2023年5月,在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基础上,学校聚焦数据信息领域新技术,建立了2个产业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和中软国际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对传统商科进行改造升级,先后建立了3个现代产业学院,分别为属于首批市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的中新金融科技现代产业学院,中新互联互通重点项目之一——中新国际贸易与供应链产业学院,以及全市首个智能会计产业学院用友新道智能会计产业学院。学校充分利用、融合举办方旗下新鸥鹏科教城的资源优势,建设产教融合实验园,引园入校,更好地培养大批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国际交流与合作
重庆财经学院以植根重庆、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办学思路,积极与国内外高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截至2023年5月,学校已经先后与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捷克、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马里、贝宁和新西兰等17个国家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海外交流学习机会,包括直通西班牙公立大学本硕连读项目、直通法国高商精英本硕连读项目及多个海外知名高校的研习、实习及交换生项目。此外,学校还开设了3个财经类国际项目班: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注册管理会计师(CMA)。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重庆财经学院图书馆设有三个场馆,分别位于教学楼一楼、行政楼二楼以及产教融合实验园。截至2023年5月,图书馆共有阅览座位800余个,馆藏文献以财经类为主,其中有纸质图书111.89万册,400余种中外文纸质报刊的印刷本。此外,图书馆线上资源库中有中外文电子图书40万余册。在图书分类方面,教学楼一楼藏书以财经、管理、法律、政治、文学和文化等人文社科类为主,有5间书库及藏书阁大厅用于储藏,教学楼一楼场馆还有50个阅览座位。行政楼二楼为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新馆,其中设有阅览座位750个,划分为书库区、考研区、自习区以及电子阅览区,主要藏书为语言、艺术、医药和理工类。产教融合示范园的阅览室仅设有一间书库。
重庆财经学院图书馆线上主页建设完善,并引入了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高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超星图书、名师讲坛、万方期刊数据库、一带一路数据库、就业创业数据库、口语伙伴平台、51CTO数据库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外期刊数据库、国家社科文献中心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等数据库。截至2023年5月,尚有20余个数据库正在试用中。
学术期刊
刊物名称 | 主办机构 | 内容 |
《融智》 | 重庆财经学院 | 学校E级科研成果 |
*以上信息截至2023年5月
科研平台
学校获批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个,分别为信息技术类实验室和生态环境局重点实验室;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有5个;另设有1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1个重庆市人工智能科普基地,1个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团队1个,以及1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群体。
重庆财经学院省市级重点实验室 |
重点实验室名称名称 | 研究方向 | 项目成果 |
生态环境空间信息数据挖掘与大数据集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生态环境多源异构空间信息人工智能获取技术方向; 生态环境空间大数据挖掘与模拟方向; 生态环境空间大数据集成与共享方向; 生态环境空间大数据决策支持方向 | 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发表SCI检索科技论文33篇; 出版著作1部; 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31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 获得重庆市级奖励2项; 承担横向科研项目近30项,到账经费460余万元 |
重庆生态环境规划空间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重点实验室 | 解决环境规划不同尺度、不同数据源、不同空间参考的空间信息管理及其共享问题 | 实验室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发表SCI检索科技论文10余篇; 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 承担横向科研项目近30项,到账经费460余万元 |
*以上信息来自,截至2023年5月
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
名称 | 依托学科 | 协同单位 | 研究方向 |
融智远和非洲经济研究中心 | 应用经济学 | 重庆市进出口商会 北京清大远和咨询合伙企业 | 国别贸易与投资合作研究 |
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 | 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土地利用与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融智分中心 | 公共管理 |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 | 遥感、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研究 |
长江会展研究院 | 应用经济学 |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 | 会展理论与实务研究、会展项目管理与实施 |
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重庆信用研究中心 | 应用经济学 | 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 | 信用评价与信用管理 |
*以上信息来自,截至2023年5月
学术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全国教科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超200余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150余项,科研经费达15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900余篇,其中全球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9项;近20余项决策建议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览表 |
来源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编号 | 项目类型 | 立项年度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中国-东盟应急物流走廊及跨境协同机制研究 | 19BGL244 | 一般项目 | 2019年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典型都市圈“进城落户新市民”可持续生机综合评价及保障政策研究 | 19XJY006 | 西部项目 | 2019年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及空间差异化策略研究 | 18CJL031 | 青年项目 | 2018年 |
教育部社科司 |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互联网金融融合机制创新研究 | 20XJC630012 | 青年基金项目 | 2020年 |
教育部社科司 | 长江上游地区面向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 | 19YJC790031 | 青年基金项目 | 2019年 |
教育部社科司 | 新时代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化依据与破解路径研究 | 18JD71001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 | 2018年 |
教育部社科司 | 城市融入背景下流动人口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3YJC840033 | 青年基金项目 | 2013年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退役军人有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激励机制优化研究 | 21XGL001 | 西部项目 | 2021年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西南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 | 22XJY006 | 西部项目 | 2022年 |
*以上信息来自,截至2023年5月
校园文化
校徽
重庆财经学院
重庆财经学院校徽于2021年8月4日正式启用。该校徽整体以学院所在的“山城重庆”的“山”为基础型,体现出学院的地域属性;然后将代表“财经”这一属性的古钱币元素融入其中,整体呈现出权威感和庄重感。在另一层面,标志中“山”这一基础型也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字,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方则为打开的书本和寓意生机与力量的江水。

校徽整体为蓝色系,体现出科技感和未来感。
校训
重庆财经学院的校训为“明德、健体、博学、笃行”。
校歌
曲目名称:《同心铸辉煌》
作词:杨潇、杨小中
作曲:杨潇、杨小亮
歌词:
悠悠嘉陵江,滚滚奔前方,吹响奋进号角,激豪情万丈!
今朝莘莘学子,未来祖国栋梁,展英姿飒爽,展英姿飒爽!
树绿花草香,校园似画廊。
新世纪,竞风流,齐向上,勇担责任,开拓创新路宽广。
立下宏伟志向,谱写精彩乐章,但求国富强。
携手创佳绩,同心铸辉煌!
立下宏伟志向,谱写精彩乐章,但求国富强。
携手创佳绩,同心铸辉煌!铸辉煌!
*资料来源
所获荣誉
2022年,重庆财经学院团委被评选为“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拟表彰单位。
行政管理
职务 | 姓名 |
校长 | 吴华安 |
副校长 | 沈民、李春雷 |
校长助理 | 崔中山、张立 |
党委书记 | 张毅 |
党委副书记 | 房朝君 |
*以上统计信息来源于,截至2023年5月16日
校友会
2019年7月18日,重庆财经学院校友会(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校友会)正式获批设立;2020年4月,该校友会获得重庆市民政局颁发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标志着其正式成为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市民政局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合法社团组织,该组织旨在加强校友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协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