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Hunan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湖南省卓越高职学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A档)。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学术研究、学校荣誉、校园文化、校园环境、行政管理等介绍

中文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别名

湖南工艺美院,HACVC

外文名

Hunan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

成立日期

1975年

所属地区

中国 湖南 益阳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0004448753856

地址

湖南省长沙县湘龙街道腾辉路76号(长沙校区)、湖南省益阳市栖霞路135号(益阳校区)

办学性质

公立

主管部门

湖南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398.96亩

学生人数

6623人(截至时间为2023年6月)

教师人数

585人(截至时间为2023年6月)

现任领导

邹华玲(党委书记)、韦国善(校长)

知名校友

王克英、袁南生、吴国欣、黄炯青、黄建成、蔡志军、王日

校训

致用致美

校歌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歌》

主要院系

8个二级学院、1部

院校代码

13921

主要专业

24个

机构类型

艺术类

简介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益阳市七·二一工艺美术大学和成立于1981年的湖南省服装技工学校。益阳市七·二一工艺美术大学先后更名为湖南省益阳工艺美术大学和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湖南省服装技工学校先后更名为湖南省服装工业学校和湖南省工艺美术设计学校。1999年,学校开始举办三年高职教育。200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截至2023年6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占地398.96亩,建筑面积近22.5万平方米,总资产3.93亿元,图书馆藏书48万余册;学校设有八院一部,构建了刺绣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5大专业群,包含3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校现有教职员工585人,其中专任教师43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39人,具有副高职称的203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300人,双师素质教师406人,占教师队伍的93%。全日制在校生6623人。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4项,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应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成功立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创建于1975年9月,原名为益阳市业余工艺美术大学。

1978年,湖南省轻工局与益阳市人民政府联合办学,改校名为湖南省益阳工艺美术职工大学。

1981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验收团来学校经过严格的考察,以湘政办函(1981)209号文件,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并报送教育部备案。

1997年7月1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政办函(1997)175号同意湖南省服装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南省工艺美术设计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

2003年6月,湖南省教育厅湘教函〔2003〕99号关于筹建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7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批复,同意以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湖南省工艺美术设计学校)为基础,筹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004年12月,学校经过湖南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专家审查通过,去筹转正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改建发展

2005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函〔2005〕38号关于建立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批复如下:同意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改建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同时撤销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的建制。

2009年1月,湖南省教育工委湘教工委通〔2009〕6号文件,学院被评定为湖南省党建工作合格高校。

2010年9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为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湖南仅4所),于2011年启动建设。

2014年7月10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第二批建设院校验收结果(教职成函〔2014〕11号),我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在国家财政部、教育部验收中荣获"优秀"等级。

2015年4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由原湖南省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管理划归湖南省教育厅管理(湘编〔2015〕1号)。

2017年4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为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湘教通〔2017〕141号)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设有八院一部,构建了刺绣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5大专业群,包含3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院系名称

专业及专业方向

湘绣艺术学院

刺绣设计与工艺(湘绣设计与工艺)

手工艺术学院(湘瓷艺术学院)

首饰设计与工艺、雕刻艺术设计、陶瓷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品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数字艺术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影视传媒)、动漫设计、游戏设计

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设计与制版)、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设计与营销)、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设计与表演)、民族服装与服饰(时尚服饰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皮具艺术设计(时尚箱包设计与工艺)、皮具艺术设计(时尚鞋品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动画)、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技术)、展示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与工程管理)、室内艺术设计(室内软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

视觉传播设计学院

包装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品牌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广告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与策划)、广告设计与制作(新媒体传播与策划)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A档)1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立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湖南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共享资源课程1门,湖南省部级精品课程4门,湖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

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A档)

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群

国家级骨干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刺绣设计与工艺、陶瓷设计与工艺、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

湘绣设计与工艺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环境艺术设计生产性实训基地

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服装与服饰设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平面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国家精品课程

服装品牌设计与企划

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

计算机图形图像

湖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现代商务礼仪、现代设计史、园林景观电脑表现、大学生创业法律基础知识与实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工艺美术史、室内插花艺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手绘表现技法、美学入门等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2018年,学校各专业群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专业赛事,获得国际级亚军1个,国家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金奖)7个、二等奖(银奖)10个、三等奖(铜奖)10个。

2021年2月,学校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4项。

部分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湘绣传承、创新、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湘绣传承、创新、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2年湖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五位一体”传承保护湖湘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立德树人的创新创业教育“三融合”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慕课+翻转课堂”的服装CAD课程设计与实践

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精准扶贫模式创新

2017年湖南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互融”理念的高职院校“四位一体”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年湖南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互融”理念的高职院校“四位一体”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85人,其中专任教师43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39人,具有副高职称的203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300人,双师素质教师406人,占教师队伍的93%,建成了国内高职院校首个大师工作室群,聘请了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刘爱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宗凡、黄永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实行教授、大师同堂授课教学模式。教职员工585人,其中专任教师43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39人,具有副高职称的203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300人,双师素质教师406人,占教师队伍的93%。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刘爱云技能大师工作室

湖南省教学名师

李洁

湖南省级教学团队

时装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李洁,2009年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学校与长沙伊飞湘绣有限公司等221家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标准、教材种数,共同制定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标准,共同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共同搭建湖南(益阳)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园、侗族非遗保护与研发工作站、湖南工艺美术品设计研发中心、梅山文创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益阳旅游产品设计研发中心五大湖湘工艺美术协同创新平台,对口支援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有国家级应用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1个,设有湖南省传统工艺研究院。

国家级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侗族非遗保护与研发中心 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研究基地

科研资源

截至2023年6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馆藏图书51万余册,期刊513多种,外文设计类图书2万余册。采购数字资源有中国知网、超星移动图书馆、设计师之家资源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形成了纸质馆藏、数字馆藏等并存的资源体系;文献收藏以工艺美术、服装设计、环艺设计、视觉设计、工艺品设计、陶瓷设计、雕塑设计等等为主要学科特色,各类文献相互补充,读者可通过计算机检索文献收藏信息、文献数据库及网上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科研成果

2018年,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4143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52万元,16项课题获2018年度益阳市社科课题立项。2019年,学校获40项益阳市社科研究课题立项,4个项目顺利通过2018年下半年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结题,5项课题顺利通过2019年上半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获7项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立项。2020年,学校2项课题立项为2019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个项目顺利通过2019年下半年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结题,12项课题立项为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3项成果通过2020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成果鉴定。

学校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4项,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应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成功立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2019年,湖南传统工艺研究院在我校成立,对于加强传统工艺的研究与建设,不断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学校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开发新湘绣、新湘瓷等文创产品680件,改进工艺51项,产生效益4.68亿元,研发的湖湘工艺美术品、非遗作品先后在美国、智利、巴基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家展出,向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输出标准12项。

学校荣誉

学校获得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职学院、湖南省第五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国家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届湖南省文明校园”称号。2022年5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入选“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拟表彰名单。

校园文化

校徽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校训

致用致美

释义:“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致用”即“学以致用”,有重实功实用之意,将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重要的治学态度。

“致美”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致美”即努力达到美的境界。

“致用致美”是艺术设计的永恒追求,艺术设计要追求功能与形式、实用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这是设计美的根本品格。

校歌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歌》

洞庭湖畔资水之滨,文化古城校园箐箐。

沐浴阳光汲取知识营养,怀抱理想遨游艺术殿堂。

德育为魂培养优良素质,精艺为径掌握精湛技能。

致用致美设计美好生活,项目导向实现校企双赢。

工艺美院成长高飞的起点,工艺美院设计精英的摇。

校园环境

标志建筑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陈鸿俊

党委书记

夏能权

党委副书记、校长

汪泳波

党委副书记

彭泽立、刘英武、张华

党委委员、副校长

郑雄

纪委书记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所列仅为部分信息,详情请查阅官网。

[b]

以上所列仅为部分获奖,详情请查阅官网。

[c]

所列仅为部分名师,详情请查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