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商洛学校始建于1976年成立的陕西省商洛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9年更名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与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改建为商洛学院。
截至2023年4月,商洛学院建有三个校区,共占地900亩,主校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10号,丹江校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内,占地220亩,张村校区位于商洛市区东15公里,占地54亩。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1个本科专业,拥有省级“一流专业”11个,有1个陕西省优势学科。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教职工810人。
历史沿革
五七师范学院
1976年-1979年,五七师范学院在陕西省商洛地区东龙山建成。
1979年-1984年,陕西省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在商州北新街建成,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与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合并。
商洛学院
2006年,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商洛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2011年实现省市共建,2014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2017年列为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确定的全国百所教融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之一,2018年列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之一。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4月,商洛学院设有11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 |
|
|
|
|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 化学、应用化学、金属材料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
|
|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 园林、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 |
|
|
|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 地理科学、城乡规划、工程管理、土木工程 |
|
|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 |
|
|
|
|
艺术学院 | 美术学、音乐学、学前教育 |
|
|
健康管理学院 | 护理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康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教育(业余)专业 |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人数共810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2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61人。学院有“双聘院士”2人,有二、三级教授5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陕西青年科技新星”“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项目22人,荣获全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16人。
类别 | 姓名/团队(负责人) |
“双聘院士” | 中国科学院赵鹏、中国工程院张生勇 |
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 | 崔孝炜等 |
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 | 周春生等 |
陕西省“优秀教师” | 李超、王念良等 |
"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 王洋等 |
陕西青年科技新星 | 王洋、曹宝月等 |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乔成芳等 |
全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 | 王宝珍等 |
陕西省“师德标兵” | 王怡、武晓婕、周春生、黄元英等 |
学科建设
校级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 | 学院 |
化 学 |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
生物学 |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
地理学 |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
数 学 |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 | 人 文 学 院 |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4月,学院有省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8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个、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实习实训基地269个。获批省级及以上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8项,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0个,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教研课题100余项。
类别 | 专业名称/团队 |
省级"一流专业" | 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文化产业管理、美术学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写作与沟通 |
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 |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
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干课程虚拟教研室 |
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 李超教授团队、曹宝月博士团队等 |
学校合作
截至2023年4月,商洛学院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明新科技大学、嘉南药理大学、南开科技大学、中华医事科技大学、东方设计大学、首府大学等多台湾高校建立在校大学生一学期互换插班学习的相关合作,与香港科技大学展开短期访学和交流项目。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世界金融名企香港富通保险开展管理培训生项目的合作。
截至2023年4月,商洛学院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英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展开了交流交换生项目的合作,与玛拉工业大学、马来西亚国际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硕士的合作项目,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波兰高校开展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4月,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50余万册,纸质期刊985种,报纸61种,视听资料近5800多件,内容基本覆盖了学院各个学科和专业;购买有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学术视频、万方学术期刊、森途学院、3E英语多媒体资源库等电子资源,图书馆收藏有《四库全书》等珍贵文献,建设有地方文献资料室,收藏了以贾平凹为主的“商洛作家群”作品及作品研究,还收藏了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商洛地方文献等。
学术期刊
《商洛学院学报》(ISSN 1674-0033,CN 61-1459/Z)创办于1985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商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20日出刊,开设了“历史学研究”“区域经济研究”“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等栏目,重点推介围绕秦岭开展多学科研究的学术论文。《商洛学院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复合影响因子0.443,综合影响因子0.276。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4月,商洛学院有3个省级科研平台,分别是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社会化问题研究应用科普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6年-2023年期间,商洛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50项,荣获5项陕西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5项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类别 | 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甲酸制氢促羰基化合物原位加氢C-C偶联制备频哪醇光催化反应研究》等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唐宋园林散文研究》等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氧化石墨烯增强掺尾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等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 数商兴农工程对家庭农场创业的影响与政策支持研究》等 |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为圆形。红色环形上方为白色的中文校名“商洛学院”,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为英文“SHANGLUO”之缩写“SL”和飞翔的仙鹤结合在一起,体现学校的名称和办学地点。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徽章底色为红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学生佩戴的徽章底色为蓝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
校训
商洛学院的校训是:博闻强志,正道直行。
学校的校训语出《史记》,意为博学广鉴,融会贯通;秉性刚直,行为端正。
校歌
商洛学院的校歌是由学校教师米忠良作词,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谱曲的《正道直行做栋梁》。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党委书记 | 张志昌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范新会 |
党委副书记 | 彭虎军 |
刘 勇 |
副校长 | 刘宝盈 |
王新军 |
郭 瑾 |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2023年4月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党委委员 | 张继良(2012年-2013年) |
党委书记、党委委员 | 张景书(2013年-2015年) |
党委书记、院长 | 刘建林(2015年-2016年) |
党委书记、党委委员 | 龙治刚(2017年-2021年) |
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 | 曹渊(2020年-2021年) |
校区情况
商洛学院实行多校区办学,北新街校区建设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校区,丹江校区建设成为产教融合与产学研基地校区,张村校区建设成为实践教学基地校区。
主校区
商洛学院主校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10号,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1个本科专业。
丹江校区
商洛学院丹江校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内,校区规划用地面积220亩,规划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教学实验楼A-D、图书馆、学生宿舍楼A-D、学生服务中心、体育馆、游泳馆、学术交流中心等16栋建筑。
张村校区
商洛学院张村校区位于商洛市区东15公里。2020年,张村校区建设全面完成,正式启用艺术学院创作基地和生物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校友情况
姓名 | 事迹/获奖情况 |
高雨楠 |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铜奖 |
王国伟 | 广东省商洛商会副会长(2023年1月-至今) |
宋永利 | 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
吴楠 | 蓝田县滋水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2022年9月-至今) |
苏霞 | 竹林关镇雷家洞小学任校长(2022年-至今) |
校园风貌
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
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建于2014年8月,总面积150 m,是国内首家专门展示秦岭原矿、尾矿及产品的陈列室。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包括矿产资源分布沙盘模型和三个展区(原矿展区、尾矿展区、产品展区)。

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
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始建于2004年,是依托商洛学院生物学省级优势学科建立的陕西生物医药科普教育基地,主要陈放展示具有秦岭地域特色的植物标本、中药材标本等,有自1979年以来收藏的植物蜡叶标本近9000份,中药材饮片标本480份等标本。

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
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建于2014年,是陕西省教育厅依托学校立项建设的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资料室自有图书资料1万余册,图书资料种类包括商洛历史文化、商洛地方志和商洛作家群创作及研究等,主要收藏有贾平凹先生的所有文学作品和大部分研究资料。

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
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建于2015年3月并对外开放,位于商洛学院图书馆内,独立成馆,资料馆收藏有红色文化纸质图书15300多册,图片70幅,还有部分相关实物,图书内容包括长征史料、根据地史料、革命回忆录、传记、文集、画册等。

所获荣誉
2015年,商洛学院获“2015年度全市单位内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8年,商洛学院荣获"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
2019年,商洛学院获评"文明校园"称号。
2021年,商洛学院被表彰为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