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工学学士学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发展、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发展方向、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开设院校等介绍

中文名

电子信息工程

英文名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专业层次

本科

学科门类

工学

专业类别

电子信息类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代码

080701

开设院校

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等

就业方向

软件开发、系统研发等

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和信息工程是一个较宽口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毕业后可参加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

专业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起源于1953年设立的雷达设计与制造专业,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采用了雷达技术、无线电定位、雷达设计与制造、雷达、电子工程、无线电技术、信息工程等专业名称。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1998年电子工程专业与信息工程专业合并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代码由080603调整为080701。202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隶属于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知识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需要具有能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也要掌握电子信息类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应用与开发能力;具有系统的与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工程实践或科研训练经历,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了解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与实施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理论或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可参与相关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方法。

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部分。其中通识类知识一般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外语等,学科基础知识一般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等,专业知识一般包括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专用器件等。教学内容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提高相关教学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

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授课内容

通识类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艺术等

学科基础知识

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与应用、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波等

专业知识

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专用器件、数字通信、通信网技术、现代交换技术、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天线技术、无线通信、雷达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导航定位等

参考文献

实践教学

本专业需要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及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验实践活动。其中实验课程在电路类、信号类、计算机基础和应用类、电磁场类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必须包括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设计至少完成2个有一定规模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

毕业写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须制定与毕业写作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予学生有效指导。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类培养目标要求,一般应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该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研究生专业有电子与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选择从事软件工程师、事业单位人员、硬件工程师等相关工作,也可报考所在司局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和日常事务、线路治安管理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师资队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5:1,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人。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35岁以下专任教师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可适当降低比例)。实验教学须配备专任专职实验技术人员,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

教学条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物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充足,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生均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然后有良好的设备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近5年年均更新仪器设备值不低于10%,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5%,满足实验教学需求。并且在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提倡一人一组,特殊情况下每组不超过2人;综合实验、大型仪器实验每组不超过4人,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独立操作能力。实验室应提供开放服务,满足学生课内外学习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资料齐全。实验室建设有长远建设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既要注重专业基础实验,又要注重新方向、新技术的发展,还要结合本专业特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建设专业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管理、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有效利用、学生实验顺利进行。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开设院校

地区

开设院校

上海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云南

云南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昆明文理学院

北京

北方工业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课程内容来源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

[b]

公务员招生专业为不完全举例,详情请参考国家公务员局招考公告。

[c]

以上信息来源于阳光高考、中国教育在线,仅展示部分开设院校,不分先后顺序,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