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创办于1982年,前身为道路运输管理系。2003年,成立交通运输学院。
根据2021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5个教学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1个;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职教师78人,实验教师9人,专职政治辅导员11人,管理人员14人,在校本科生21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在站博士后22人,其中外籍博士2人。
学院简介
学院创办于1982年,设有交通运输(道路运输工程、轨道运输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管理5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是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0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交通工程是重庆市特色专业。2013年,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入选重庆市首批“三特行动计划”。汽车服务工程是原交通部重点本科专业。交通管理是西部唯一的港口与航运管理方向本科专业。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适应国家智慧交通建设设立的特色新兴专业。

学院重视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成了交通运输工程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支重庆市教学团队,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4项。设有“新国线”等4项奖助学金,每年主办“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选拔赛。近5年本科生获得各类国家竞赛奖励40余项、授权专利50余项,毕业生在交通运输行业广受欢迎。
学院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工程硕士授予权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交通运输工程”、“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与新国线运输集团公司共建重庆交大道路运输研究院。实验室面积3500m2,拥有PTV、车辆动态测试系统、综合运输模拟系统等国内先进的软硬件设备260台套,总值达2500余万元。学院在车辆节能及污染控制、交通与车辆安全、车辆运行品质及智能控制、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山区道路交通流理论及应用、交通信息系统、交通环境工程、智能交通系统领域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高的研究水平。近5年来,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发表论文600余篇,被收录20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20余部。
厚德崇学,和谐交通。交通运输学院广大师生员工开拓创新,开放求是,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交通行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努力把交通运输学院建成为新经济体系下交通人才的摇篮,交通科技的沃土,交通行业的智库。
历史沿革
1951年,创办交通学科培养道路专科人才。
1960年,开办道路工程专业。
1982年,设置交通运输管理专业。
1984年,设置汽车运用工程专业。
1985年,获批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1996年,获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1997年,设置交通运输专业。
2000年,设置交通工程专业。
2001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
2003年,成立交通运输学院。
2004年,获批重庆市“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重点学科。
2006年,获批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设置航运管理专业。
2007年,交通运输专业获批重庆市特色专业。
2008年,交通工程专业获批重庆市特色专业;获批中国物流教学十大创新品牌院校。
2009年,获批全国运输与物流院校教学示范基地;设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2010年,交通运输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1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交通运输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
2012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置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2013年,航运管理专业更名为交通管理专业。
2017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重庆市一流学科。
2019年,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根据2021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运输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智能交通系、航运管理系、汽车服务工程系5个教学系,开设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交通管理、汽车服务工程5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根据2021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职教师78人,实验教师9人,专职政治辅导员11人,管理人员14人。有教授29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60人。有“柔性引进国家级人才”3人,重庆市英才计划“名师名家”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3人,重庆市英才创新领军人才2人,交通运输部科技英才3人,海外巴渝引智计划1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9人,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副理事长1人,教育部专业教指委委员2人,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2人。
重庆市级教学团队: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汽车服务工程课程群教学团队
人才培养
根据2021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重庆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1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智慧交通”众创空间。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交通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交通运输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交通运输
重庆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汽车服务工程等
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重庆市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
学科体系
根据2021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1个,1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一流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
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点: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
专业硕士授权领域:交通运输工程
重庆市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重庆市一流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1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5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科研平台:重庆市交通运输工程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区道路复杂环境“人-车-路”协同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联建)、重庆市城市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建)、国家山区综合智能交通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山区综合智能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根据2021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
科研获奖 |
奖项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项目名称 | 年份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 | 废轮胎修筑高性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 2005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外科学技术合作奖 | 一等 | 道路用废旧沥青活性恢复及低碳节能施工技术研究 | 2019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 | 山区复杂干线公路人车路协同理论与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 | 2020 |
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 | 复杂路网下高速铁路调度之后优化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 | 2018 |
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 | 山地环境复杂道路驾驶行为感知与决策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8 |
重庆市发展研究奖 | 二等 | 关于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重庆)重要作用的对策研究 | 2017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 | 物联网+ 环境灾变自动监控产业链及在长江经济带的开拓应用 | 2016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 | 低等级公路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 2018 |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 | 基于人-车-路(环境)协同的山区复杂道路驾驶行为动态决策模型及应用 | 2017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 | 山区公路沿河路基灾变机理及防灾减灾技术 | 2017 |
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 | 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7 |
重庆市发展研究奖 | 三等 | 重庆市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交通枢纽社会经济适应性评估及综合对策研究 | 2017 |
重庆市发展研究奖 | 三等 | 两江新区产业规模与交通运输网络服务能力匹配性研究 | 2017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 | 贵州省山区公路现场冷再生与重复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 | 2017 |
中国航海学会科技成果奖 | 三等 | 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船舶设备备用投资与维修优化策略研究 | 2016 |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 三等 | 山区复杂路形驾驶行为动态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8 |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 | 山地城市干线交通运行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9 |
重庆市交通科学技术奖 | 三等 | 基于通勤出行职工身份识别的公共交通补贴及其最大化利用 | 2018 |
贵州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 | 贵州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计研究 | 2019 |
长江航务管理局科技成果奖 | 一等 | 长江海事现场执法责任边界研究 | 2018 |
长江航务管理局科技成果奖 | 二等 | 我国港口建设费征管理论创新与示范 | 2019 |
文化传统
根据2021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举办2021年“重庆交大安科院杯”交通科技大赛、2021年重庆交通大学第五届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举办第六届汽车故障诊断大赛。
领导团队
职务 | 名单 |
党委书记 | 杨林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何兆益 |
纪委书记 | 李建东 |
党委副书记 | 刘增福 |
副院长 | 刘唐志、陈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