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反映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与发展,力图在世界的语境中,以比较的眼光,从多学科的视域面对并回答国内学者所面临的文学与文化问题。本书集中刊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反映国际国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最新的研究信息。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目录、作者简介等介绍

作者

陈跃红、张辉

字数

399 千字

页数

272 页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开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12日

定价

45 元

ISBN

978-7-301-26407-2

目录

编者的话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30周年特辑

我的比较文学之路:为纪念中国比较文学发展30周年而作乐黛云

我的五十年的作业:会通学科熔"义理辞章"于一炉 严绍璗

众说纷纭德理文 孟华

向近代早期的英语读者介绍中国:17世纪卫匡国《鞑靼战纪》英译研究 康士林

同与异--读谢阁兰的《庸匠》一诗 车槿山

阐释的僭政与意义的流亡:伽达默尔vs 德里达 张沛

埋葬权与战争法序言--格劳秀斯《论战争法权与和平法权》第2卷第19章讲疏 林国华

多重矛盾构筑的"家园"--华兹华斯的长诗 《在格拉斯米尔谷地卜居》 秦立彦

连续与断裂: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怎样的革命? --从弗朗索瓦·傅勒的《思考法国大革命》说起 张源

享保大象的神灵化:神兽大象与预知未来、吉瑞之兆 张哲俊

"棉被"下的自我 周阅

《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跋文读释 钱婉约

《诗经》英译赏析四题 顾钧

海外专递

Re-imagining the Pastoral: Anonymity and the Late-sixteenth-century Reader in Fray Luis de León's first ode Anthony John Lappin

学术焦点 Introductions to Essays on Translating Emily Dickinson Martha Nell Smith

狄金森在中国的经典化建构--以汉译诗作进入中小学课本为中心 王柏华 赖丹婷

Discussing Emily Dickinson into Chinese: Lessons from the Cooperative Translation Project Laura Lauth with Dali Tan Manuscripts, Print, Digital: Reading Emily Dickinson in Translation Martha Nell Smith

学术动态

2015年里斯本国际比协理事会报告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讲座"综合报道

"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丛书"第三次编纂讨论会综述

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举行

青年园地

早期佛教译经与经典的书面化确立 范晶晶

《代表人物》的生成与意义 余静远

新书快递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的前世今生 陈戎女

在荒寂的世界里寻求诗意--写在《自学成才的人们》中译本出版之际 刘洪波

构建中国叙事学大厦的先行者--读傅修延《中国叙事学》 周兴泰

稿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学术集刊)稿件体例

作者简介

乐黛云,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