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瑞安莘塍镇南镇村有一座老屋缪氏的故居——大夫第。是一座坍塌破旧的砖砌台门,不宽也不高,门上方横一石梁,两角各用一块三角花雕青石撑着。门脊稍有弧度,如一把大木梳。两边的墙嵌着砖砌的花窗,大都塌倒,只西边的墙还剩一残角。
这大夫第倒有来历:缪氏兄弟的祖上缪鹿坪是孙锵鸣的同僚、同婿,即两人同朝为官,同为叶氏女婿。缪鹿坪为清道光、咸丰年间奉政大夫,其母吴太孺人80岁大寿时,孙锵鸣作“寿序”。开头写道:“诰授奉政大夫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兼国史馆协修广西提督学政 姻愚侄孙锵鸣蕖田氏 顿首拜撰 恭祝 缪母吴太孺人八秩荣寿序 缪子鹿坪与予同为叶氏僚婿 别来十余年矣 道光三十年庚戌 予奉……”为吴太孺人撰写寿联的有孙衣言、黄体芳、黄体正、蔡文标……瑞安有头有脸的社会名流几乎都去贺寿了,可见缪鹿坪当时在瑞安的社会威望和影响。
建筑格局
走进这内台门,便是由主屋、两轩楼和台门围成的第二个天井。主屋屋面为落翼硬山式,青瓦滴水勾头,屋脊当中堆饰八卦,两边捧塑山花,两脊头塑“鸡头吻”,双双跃起,凌空若飞。两边砖墙砌顶,至屋面处采用三条叠出砖带压面,上饰镂雕花带,脊顶端筑盆景,沿带而下灰塑花草图案,整齐美观,富有动感,像小孩跳着牵手舞。鸡头脊顶、墙顶盆景、精美压带与轩楼脊头构成一幅特别的建筑艺术图案。外墙面的上部开两扇窗,涩迭做法,旁置圆形拟窗,在中式的建筑中渗透西欧风格。

主屋面宽七间,进深七柱六间,明间前台檐圆柱粗大,两侧相向刻“大翼垂天九万里,高松拔地三千年”楹联,尽显主人的心胸和气概。柱头科作四面拱斗,雕工精细,同中有异,上顶一檩而外托两枋。廊顶板式船篷轩,粗大的雕梁置两斗,斗上按拱,拱再托斗,斗斗拱拱,三层叠出撑起廊轩,牢固美观,是可观可赏的艺术珍品。
主屋两边的尽间前建有三间双檐轩楼、清水脊,脊头饰镂空飞鸟图案、砌徽式的风火马头墙,在浙南民居风格中融进徽派建筑元素和格调,反映了屋主兼收并蓄的思想内涵。上轩楼的木梯安置在主屋两尽间,这楼梯间也有一番讲究的设计,顶置斗型玻璃天窗,以增加亮度,三面设一挑廊,置花窗,克服建筑的呆板,既可看楼下动静,又可保证行走的安全。那轩楼与主屋衔接处,做得精妙,可谓天衣无缝。
明间置门六扇,门框内均嵌雕刻花板,或花鸟,或人物,栩栩如生。中堂置屏风八扇,浮雕各种图案,镏金至今未退,屏风上方建筑设计更是妙不尽言。绕屏风,穿过后宕门便是由左右两厢房、后照壁、主屋围成的第三个天井。照壁的两柱间饰一画屏,屏上堆灰塑松鹤图。右边是一株刚劲的松树,遒劲的松枝从上方向左伸展;左边是一只展翼的白鹤,双脚后伸,回头后顾,上方云彩朵朵。照壁上盖清水脊小筒瓦的壁顶,檐下方置一横匾,字已脱落,加上藤蔓遮盖,已无法辨认,若按图绎义,通俗点也许会是“松鹤延龄”四字。
照壁后,原来还有一座主屋,与照壁围墙合成第四个天井,后来‘红光’(烧掉)了。看地上,天井里铺向后主屋的石板依然可见。两层台门,两座主屋,四座厢房,四个天井,东北绕河,构成这座古宅的完整和特殊韵味。全屋按中轴对称设计,体现了我国对称、和谐的审美观和风水观,堪称名副其实的大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