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鼓膜炎是发生在鼓膜附近的外耳道皮肤的急性炎症。大疱性鼓膜炎可发生于任何人群。大疱性鼓膜炎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大疱性鼓膜炎可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耳溢液、眩晕等症状。大疱性鼓膜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目的是镇痛和抗感染。大疱性鼓膜炎容易造成听力受损。大疱性鼓膜炎经治疗,可恢复良好。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大疱性鼓膜炎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外文名

bullous myringitis

别名

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

是否传染病

症状表现

耳痛,耳溢液,听力下降,耳鸣及耳闷胀感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显状部位

鼓膜

原因

一般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如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有报道少数病例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多发人群

儿童和30岁以下的成人

就诊科室

  • 耳鼻咽喉科

病因

  • 一般认为病毒感染导致大疱性鼓膜炎。

  • 流感病毒是主要致病原。病毒感染引起鼓膜及邻近鼓膜外耳道皮肤急性炎常发生在流感之后,也可发生在其他呼吸道感染或脊髓灰质炎之后。

症状

  • 大疱性鼓膜炎的患者耳部可出现很多症状。

  • 患者会出现患侧耳部溢液,大疱破裂后,耳内可流出淡黄色液体。

  • 患者可出现耳闷胀感、耳鸣症状、听力下降和眩晕等症状。

检查

  • 确诊大疱性鼓膜炎需要进行耳镜检查和听力检查。

  • 耳镜检查

    • 主要是为了发现耳部病变,可初步判断病情。

  • 听力检查

    • 主要是为了观察听力是否下降,可辅助诊断。

诊断

  • 医生诊断大疱性鼓膜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耳镜检查、听力检查。

  • 患者出现剧烈耳痛、耳部闷胀感及轻度听力下降。

  • 耳镜检查常可见鼓膜后上方有一个或多个红色或紫色的血疱,有时几个血疱可融合成一大疱,可覆盖整个鼓膜,鼓膜充血。如果血疱破裂,在外耳道内有浆液血性液体或浆液性液体。

  • 听力检查显示患耳听力下降。

鉴别诊断

  • 大疱性鼓膜炎需要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相鉴别,两者肉眼观察容易混淆,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

  • 医生主要通过临床表现、耳镜检查、听力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诊断。

治疗

  • 大疱性鼓膜炎的治疗原则为缓解耳痛、防止感染。

  • 耳痛剧烈难忍时,可在无菌操作下挑破血疱,以缓解耳痛。

  • 必要时可服用镇痛药镇痛,同时局部与全身使用抗生素,以防继发细菌感染。

危害

  • 大疱性鼓膜炎引起的耳部肿胀疼痛,可影响生活和工作。

  • 容易引起听力受损、严重时可对听觉有较大影响。

预后

  • 影响大疱性鼓膜炎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是否有症状及合并症、基础身体状况等。

  • 早期、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预防

  • 注意个人卫生,不挖耳,不用力擤鼻涕。

  • 锻炼身体,注意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