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该片讲述了红军西北某部女兵营长陈大曼和侦察连长郑强奉命率领一支小分队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49年春天,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某部女兵营长陈大曼(宋春丽饰)和侦察连长郑强(吴京安饰)奉命率领一支小分队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护送一些有身孕即将临产的女兵到相对安全的盘龙堡野战医院休整、生产,以保护新中国的第二代的生命。经过黄土高原上的艰难跋涉和敌人的遭遇战,孕妇队丢弃马车,好不容易到了盘龙堡,没想到战局发生变化,野战医院撤走了,他们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陈大曼、郑强带领孕妇队甩掉敌人,在一个村里的破旧戏台上暂时安顿下来。在这紧急时刻,潘二嫂生产了,她不知自己的丈夫潘团长已经牺牲,一路上说说笑笑鼓励大家,大曼收藏着潘团长遗留的一个烟荷包,不忍告诉潘二嫂真相。刘雪鸣生下一个女儿,她听说丈夫当了叛徒,思想压力很大,她不愿带着叛徒的孩子拖累大家,抱着婴儿走进水潭,陈大曼闻讯扑进水里,救出刘雪鸣母子。经过分析,郑强决定率队北行,抢渡泾河直奔解放区。 陈大曼有遭受敌人摧残而后又遭爱人遗弃的惨痛经历。她性格刚烈、脾气古怪,不近人情。郑强非常喜欢她,几次向她表示好感,都遭拒绝,心中不是滋味。孕妇队缺食少药,惟一一个医生徐松出去找药没有回来,大曼在郑强的动员和命令下,硬着头皮为难产的孙志梅接生。望着新生命,大曼思绪万千。一队敌人骑兵发现了他们,在激烈的战斗中,郑强身负重伤永远离开了孕妇队,陈大曼听到郑强临终前的话,知道他对自己的一片真情,痛不欲生。第二天,孕妇队高举起一件写着烈士名字的破军服,开始在敌人的炮火下横渡泾河,轻伤战士和老百姓护送孕妇们过河,大曼率刚生产过的潘二嫂、刘雪呜、孙志梅拿起枪迎向敌人。千钧一发时刻,派来寻找她们的小分队赶到杀向敌人。此时,河中传来婴儿宏亮的哭声,原来冰姑在炮火中产下一子。 孕妇队顺利过河,从昏迷中醒来的陈大曼虚弱地向领导报告,请示归队。赵参谋告诉她们两个好消息,一是解放了西安,二是已查清刘雪鸣的丈夫不是叛徒,而是立功的勇士。
角色介绍
陈大曼
演员 宋春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某部女兵营长,和侦察连长郑强奉命率领小分队执行护送即将临产的女兵到野战医院休整、生产,任务过程中经历了救人、接生,拿枪迎敌,最后顺利归队。
郑强
演员 吴京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某侦察连长,奉命率领小分队护送即将临产的女兵到野战医院休整、生产,遭遇敌人袭击而英勇牺牲,最终女兵营长陈大曼率队甩掉敌人胜利完成任务。
获奖记录
年份 | 届次 | 奖项 | 类型 | 对像 | 结果 |
2000年 | - | 华表奖 | 优秀故事片奖 | 《走出硝烟的女神》 | 获奖 |
第5届 | 长春电影节“金鹿奖” | 最佳影片奖 | 《走出硝烟的女神》 | 入围 |
音乐原声
曲名 | 作曲 | 作词 | 演唱者 | 备注 |
《走出硝烟的女神》 | 赵季平 | 闫肃、党永庵 | 彭丽媛 | 主题曲 |
精彩视点
婴儿在炮火中诞生、生命在硝烟中永恒。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壮美诗篇……
在中国电影史上,以女性为题材的电影不算少了,然而,描写女性在特殊生理阶段的感情和性格的影片,《走出硝烟的女神》似乎还是第一部。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走出硝烟的女神》偏偏把镜头对准了一群战争中的女人,一群特殊的女人。作为军人,这些女人和男性同样坚强,同样勇敢;而作为身怀六甲的孕妇,这些女人又多了一丝母亲的柔情。影片把故事背景放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解放战争中,而又没有从正面去表现战争。导演独辟蹊跷,选取崭新的视角,通过对陈大曼、刘雪鸣、潘二嫂等几位女战士和郑强、徐松等保卫者形象的塑造,著力展现了片中人物对美好人生的追求,表现了人性的永恒主题。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是围绕着孕妇队在行军转移过程中,不断遇险、不断突围而展开……婴儿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烈士们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续……这无疑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这是一首动人心魄的生命交响乐,这是一曲感人肺腑的献给母亲的歌。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 饰演角色 |

宋春丽 | 陈大曼 |

吴京安 | 郑强剧 |
刘雪鸣 | 雪 |

王茜华 | 潘二嫂 |

施京明 | 徐松 |

博弘 | 冰姑 |
职员表
职位 | 姓名 |
编剧 | 贺梦凡、金海涛 |
美术设计 | 李行震、关愈 |
灯光 | 陈亚光、潘西平 |
原著 | 姜安《走出硝烟的女神》 |
副导演 | 范冬雨、徐萌 |
造型设计 | (化妆)肖智武、安红 |
导演 | 王薇 |
剪辑 | 曾世伟 |
服装设计 | 李昌兆、都龙喜 |
场记 | 滕易 |
摄影 | (副摄影)陈云峰 |
制作人 | 洪之青、罗锰锡 |
道具 | 李福渊、张义克 |
录音 | 王大文、王恩峰 |
布景师 | 刘智仁 |
配乐 | 赵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