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该片讲述了一个盲童因不满学习盲人乒乓球离家出走后,他的母亲寻找他的故事。
影片获得了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剧情简介
影片用高度艺术而自然流畅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盲童和母亲的故事:盲童孩子为见到光明而努力着,后来却因为不满被迫学习盲人乒乓球离家出走,因此母亲蒙上眼睛生活,试图感受和理解儿子,从而通过盲听男孩儿听过的声音去寻找儿子,同时也从而发现自己内心的光明。

角色介绍

| 亮亮 演员 田亮 盲童,他试图与这个世界进行接触、沟通,交流的过程似真实似虚幻,世界不仅是黑与白,黑的现实、白的观想。盲童伸出的手、前驱的身体、专注的面容,证明自己有用,有办法活在这个社会里。做一个有用的人,参加运动会,成为胜利者和名人。 |

| 教练 演员 焦刚 乒乓球教练,有着一头令人印象深刻的爆炸头,狡黠阴险的他妄称能教亮亮打乒乓球,却只是为了亮亮母亲手中的钱。 |

| 母亲 演员 王柠 在盲童走失后,母亲蒙上眼睛生活,试图感受和理解儿子,从而通过盲听男孩儿听过的声音去寻找儿子,同时也从而发现自己内心的光明。 |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方 | 单项 | 获奖者 | 结果 |
2014年10月 | 第16届孟买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 最佳影片 | 《照见》 | 入围 |
2015年3月 | 第29届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 评委会特别奖 | 《照见》 | 入围 |
2015年4月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 | 年度男演员 | 焦刚 | 提名 |
年度影片 | 《照见》 | 入围 |
年度导演 | 乔美仁波切 | 入围 |
年度编剧 | 乔美仁波切 | 入围 |
年度女演员 | 王柠 | 入围 |
年度青年导演 | 乔美仁波切 | 提名 |
2015年5月 | 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最佳处女作奖 | 《照见》 | 提名 |
2015年6月 |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竞赛单元 | 最佳编剧奖 | 乔美仁波切 | 提名 |
2015年 | 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 | 评委会大奖 | 《照见》 | 获奖 |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照见》是乔美仁波切的处女作。他表示,希望这部影片能让人静下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而拍摄盲童是探索其内心的好方法,虽然他们的眼睛看不到,但心灵或许比一般人更加开放。乔美仁波切希望拍一部内心的故事来探索心灵与思想,以思维的变化为主题,拍盲童是探索内心的很好的方法,他认为,心才是了知一切的根本,如果眼睛睁开,而心灵关闭,便不能了解世界的实相。只有盲人,他们的眼睛看不到,但心灵却可能比一般人更开放。在拍摄中,与盲人的不断深入接触,使导演发现最初的剧本在思想、艺术和哲学上不够深度,不够有力量,所以花了很长作调整,最后确定了内容与结构。

影片评价
影片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却凭着具有非凡神韵的电影语言,使其具有了深远的禅意,全片的风格不玩华丽,不搞噱头,诚意十足的带观众进入一个单调、枯燥的现实情景,发起心灵层面的交流与回响。影片把母亲在命运面前的固执、麻木与坚强,孩子在机械式的训练中对童真一丝憧憬,都透过细节渐渐流露。节奏不快,剧情容量也不大,但情节是精致的。盲童失踪,是影片的点睛之笔,影片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只是从俯看的镜头,让人隐约感到,盲童似乎并没有走失,而是用心观察着他离开后的世界,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超现实手法,在这部风格平实的电影中出现,让人耳目一新。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 饰演角色 |
田亮 | 亮亮 |
孟天宇 | 天宇 |

焦刚 | 教练 |

王柠 | 母亲 |
职员表
职位 | 姓名 |
导演 | 乔美仁波切 |
制作人 | 乔美仁波切 |
出品人 | 百老汇电影中心 |
编剧 | 乔美仁波切 |
配乐 | 王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