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截至2024年,实验室共分为细胞药物制备、创新疫苗技术转化、高通量全自动药物筛选、生物医疗器械CDMO/CRO、自动化高通量纳米抗体筛选研发、大动物实验、项目孵化、人才培养中心(黄埔学院)、科普宣传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生物数字经济产业化服务10大平台。
截至2024年1月,生物岛实验室累计引进和培养科研人员1500余人,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61人,省级人才计划获得者2人、区级人才计划获得者15人,获批国家、省、市级纵向项目64项,获批科研经费2.74亿元,2020年论文影响力(CNCI)和ESI高被引论文在首批广东省实验室中排名第一。
发展历程
生物岛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12月22日,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共分为细胞药物制备、创新疫苗技术转化、高通量全自动药物筛选、生物医疗器械CDMO/CRO、自动化高通量纳米抗体筛选研发、大动物实验、项目孵化、人才培养中心(黄埔学院)、科普宣传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生物数字经济产业化服务10大平台。
机构领导
姓名 | 简介 | 职务 | 照片 |
徐涛 |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生物岛实验室主任 | 
|
裴端卿 |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科技部“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小组成员,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临床转化研究委员会委员 | 生物岛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 
|
宋尔卫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 | 生物岛实验室副主任 | 
|
参考资料: |
团队规模
截至2024年1月,生物岛实验室累计引进和培养科研人员1500余人,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61人,省级人才计划获得者2人、区级人才计划获得者15人,获批国家、省、市级纵向项目64项,获批科研经费2.74亿元,2020年论文影响力(CNCI)和ESI高被引论文在首批广东省实验室中排名第一。发表文章1100篇、申请专利259项、取得23项抗疫成果。
重要科研成果
由生物岛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领衔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中国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H-F120于2024年1月20日在广州市黄埔区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已掌握透射电镜用的电子枪等核心技术,并具备量产透射电镜整机产品的能力。透射电镜具有极高的行业垄断性与技术门槛。此前,中国透射电镜100%依赖进口,国产化尚属空白。2022年,中国进口透射电镜约300台,进口总额超30亿元,预计2022年至2028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超5.8%。此次推出的首款透射电镜新品TH-F120,取名源自中华名山“太行”,寓意TH-F120将如太行山一样成为中国透射电镜产业的脊梁。一是自主研制的高亮度场发射电子枪,相比于同级进口产品的热发射电子枪,亮度更高,发射稳定性和相干性更优,匹配自主研制的电磁透镜系统,针对120kV成像平台特别优化电子光学设计,可为用户带来更佳的图像衬度和分辨率;二是自主研制的高稳定性低纹波高压电源,实现了高压自动控制,保证电子枪稳定发射;三是标配自主研制的高像素CMOS相机,在低电子剂量的工况下仍可呈现丰富的样品细节;四是以人机分离为设计理念,匹配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使图像采集工作更加舒适高效;五是预设充足的拓展接口和整机升级空间,满足用户需求迭代,有效延长整机使用年限。

荣誉奖项
2021年,实验室获评第一批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期考核“优秀”等次。
2021年12月15日,入选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