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是一部由张苡芊、史蒂夫·伯恩斯执导,潘建伟、饶毅、施一公出品的公益性纪录片。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的:剧情简介、角色介绍、幕后制作、播出信息等介绍

中文名

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

导演

张苡芊、史蒂夫·伯恩斯

主演

杨振宁

首播时间

2024年1月24日

纪录片类别

公益性

出品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

单集长度

60分钟

简介

纪录片运用多种创作方式,结合先进的特效动画和场景再现技术,生动地还原杨振宁在历史沧桑巨变之下的科学百年之路。片中“讲述”了科学之美和艺术之美,以及对杨振宁产生过决定性影响的关键经历。

2024年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

剧情简介

《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这部纪录片全面还原了杨振宁科学追求和家国情怀,物理学家费曼·戴森在该片中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的卓越设计师(preeminent stylist)。

角色介绍

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
杨振宁杨振饰物理学家,主要从事统计力学和对称原理、粒子物理研究。192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至1944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6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幕后制作

在杨振宁百岁华诞前夕,传记纪录片项目便得到了他本人首肯并已正式启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本人和其妻子翁帆的支持。杨振宁还帮助制作团队获得此前未公开的很多珍贵史料并授权使用,其中包括他自己拍摄的家庭影像等。

制作团队深入调研了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学术资料馆中22000余份珍贵史料,包括杨振宁自1944年起发表的文章、信札、手稿、著作及照片等,这些珍贵史料大部分从未公开过。制作团队还从瑞典和美国获得杨振宁1957年被授予诺贝尔奖的丰富画面,以及杨振宁的部分讲座视频、与费米等其他著名物理学家的通信等。

纪录片为公益性质,相关制作经费均来自社会捐赠。片中还包含了大量杨振宁亲自拍摄的影像——他当时甚至专门学习过摄影课程。在这些首次公开的影像中,有杨振宁的家庭成员,也有他开会时拍摄的物理学同行——狄拉克、海森堡、惠勒等。制作团队沿着杨振宁先生的足迹,在清华、普林斯顿、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多地探访拍摄,并采访了多位熟悉杨振宁工作生活的科学家和亲朋好友、故交同事。

播出信息

2024年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