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Mobile Phone)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是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在1973年4月发明的“便携式”移动电话,于1973年4月3日在纽约的街头打通了人类通讯史上第一个手机电话,这被认为是现代手机的开端。此后又相继推出了内置天线手机、WAP手机、智能手机、触屏手机、拍照手机、彩屏手机等。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手机的:发展历程、手机类型、外观设计、核心硬件、操作系统、产品功能、营销策略与渠道、相关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手机

英文名

Mobile Phone

品牌

华为、苹果、三星、小米、OPPO等

型号

华为Mate 50、iPhone 14 Pro Max、三星S23 Ultra、小米13等

重量

370g、360g、317g、32g等

产品颜色

蓝色、紫色、红色、黄色等

操作系统

华为鸿蒙系统、谷歌安卓系统、苹果iOS系统等

机身内存

16GB、32GB、64GB、128GB、256GB、512GB等

运行内存

2G、4G、8G、16G等

电池容量

5450mAh、4500mAh、

处理器

联发科、高通、苹果、紫光展锐、三星、海思(华为)等

发布时间

1983年(第一部“便携式”移动手机)

充电功率

有线充电:50W、65W、100W、120W、200W等

简介

手机按外观比较常用的分类为折叠式(单屏、双屏)、直立式、滑盖式、旋转式等几类。从最初的通讯工具到集通讯、信息获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各种功能的APP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实现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已经成为现代人实现便捷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工具。其移动通信技术也从1G到发展到5G:1G时代只能语音传输、而5G不仅是高速率、大带宽的技术,而且是一个多业务多技术融合的网络,更是面向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的智能网络,最终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生态系统。

截至2021年1月,全球手机用户数量为52.2亿,互联网用户数量为46.6亿,而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为42亿。2021年底,全球上网人口达到49亿,大约占全球人口的63%。截止到2022年全球依然还有29亿人无法上网,其中96%处于发展中国家,约3.9亿人甚至生活在没有移动宽带信号覆盖的地区。2022 年全年出货量同比下降11.3% 至12.1亿台,创2013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出货量,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需求大幅下降、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确定性。其中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 市场份额位列前五位,出货量分别为 2.609 亿台(21.6%)、2.264 亿台(18.8%)、1.531 亿台(12.7%)、1.033 亿台(8.6%)、9900 万台(8.2%)。

发展历程

第一部手机

移动通讯,所谓“移动”,其显著特性就是无线。美国内森•斯塔布菲尔德在1902年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虽然这部无线电话像垃圾桶盖一样大,但仍拥有可移动的特性。此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总设计师马丁•库伯(Martin Cooper)在1973年4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他也因此被称为现代“手机之父”。

马丁•库伯带领他的团队,其手机研制的整个过程为6周,同时还制造出了天线,建造了手机基站。马丁•库伯在1973年4月3日,用研发的手机给身为竞争对手的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尤尔•恩格尔打了一个电话,这是人类通讯史上的第一次手机通话,这一天也被后人认定为手机的生日。

手机

功能机

第一代移动通讯(1G)

摩托罗拉终于在1983年6月13日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手机,这台名为DyIla TAC 8000X的手机重794克,长33厘米,标价3995美元,最长通话时间是一个小时。可以储存30个电话号码。直到1987年,第一台手机摩托罗拉3200才进入中国市场,其造型和摩托罗拉Dyna TAC 8000X基本一致。这款手机被美国人称之为“鞋机”,而在中国称作“大哥大”。

中国第一部国产手机出现在1993年,南京的熊猫就是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一款手机。在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的模拟手机时代,熊猫手机卖出过2万多台。

摩托罗拉328c是第一款折叠造型手机,它的出现改变了手机笨重厚实的深刻印象,它的体积更加小巧,且颜色更加多彩。

汉诺佳CH9771是第一款采用内置天线设计的直板机型,但中国的消费者真正接触到的第一款内置天线折叠机型是诺基亚3210。诺基亚3210的出现让诺基亚直板机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也为2000年的8210奠定了市场基础。

第二代移动通讯(2G)

爱立信的GH337是第一款登陆中国大陆的GSM手机,当时广东省的GSM网络刚刚开通,GH337作为一款数字手机,重达220g,体积为为130x49x24mm,适用于900MHz的GSM网络,与同时代的模拟手机相比有抢线快、接收信号比较灵敏及携带方便的特点。

诺基亚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支持WAP的GSM手机——诺基亚7110,这是手机网时代的开始。只需开通移动数据业务功能,通过手机WAP功能,即可使用中国移动的WAP业务。诺基亚7110首次把手机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手机

摩托罗拉在1999年岁末推出了一款名为A6188的手机,是智能手机开端。这款A6188采用了摩托罗拉公司自主研发的龙珠(Dragon ball EZ)16MHz CPU,支持WAP1.1无线上网,采用了PPSM(Personal Portable Systems Manager)操作系统。同时,这款手机也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触摸屏的手机,以及第一部中文手写识别输入的手机。

在2001年前熟悉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红外线和数据线这两种方式,爱立信发布的T39mc则成为了第一款支持蓝牙传输功能的手机。但是当时由于配件有限,蓝牙在中国并没有成为卖点。随着蓝牙设备的丰富,支持蓝牙功能的手机也成为了市场的热点,音乐功得以在手机领域的广泛实现,摩托罗拉E680也成为了第一款可以感受到蓝牙立体声的手机。

此前的手机内存主要是闪存,但是这样的内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抗震性能不好,容量过小,且价格也不便宜。便推出了采用微硬盘存储的诺基亚N91,解决了闪存式手机带来的弊端。诺基亚N91有着4GB的存储空间,可以播放容量更大的视频和音频,同时提供了WLAN 802.11b/g无线网络、USB2.0和Symbian S60操作系统。

2007年上市的高端诺基亚N95采用Symbian S60系统,还提供了音乐、视频、500万自动对焦摄像头,以及GPS导航功能,是手机功能一个重要的发展。在同年年末又推出了其升级版,增加 了A—GPS功能,更大的8GB的存储空间,以及黑色的外壳。

智能机

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个人信息管理以及无线数据通信,浏览器,电子无线功能等等增值业务,智能手机的问世预示着未来手机发展的新方向。

第三代移动通讯(3G)

2008年初推出了iPhone 3G版,它的3g功能是卖点。苹果iTunes APP Store可以通过网络为移动设备下载歌曲,并由苹果公司提供了应用程序下载服务,共提供了上百万的插件,这其中包括微软和Google等大公司的软件的第三方插件。

2010年6月初推出的iPhone 4是世界上第一款“视网膜显示屏”手机,实现了326ppi的手机像素密度,将HVGA屏幕的分辨率提高到原来的四倍,意味着屏幕从320x480像素增加到640x960像素。同时,内置了一块500万像素的传感器,保证了足够的拍摄像素,这也是第一款能录制720p/30fps高清视频的iPhone,以及首次加入前置摄像头的手机。当时的设计者Jony Ive为iPhone 4设计了一个暴露在外的不锈钢框架,夹在两块强化玻璃之间,这个方案后来几乎被所有的手机制造商所效仿。

手机

第四代移动通讯(4G)

2010年上市的HTC EVO 4G,是一款全球首款4G网络手机,支持新一代无线通讯技术WiMAX(802.16e)。HTC EVO 4G还内置了800万像素的摄像头和双LED闪光灯,支持自动对焦、720P高清视频录制和通过HDMI接口来播放高清电影。其在机身背后还设计了一个可以自由收放的支架,这有利于用户更方便的欣赏电影和浏览网络。

2012年上市的HTC Butterfly,是全球首款采用1080P全高清分辨率的智能手机,也是智能手机进入全高清时代的开端。其采用了最新的第三代Super LCD屏幕,分辨率达到了1920×1080像素,像素密度达到了440PPI,并且屏幕玻璃采用弧形设计。

2015年发布的三星GALAXY S6 edge,是全球首款搭载双曲面侧屏的智能手机,屏幕从单边弯曲变成了两边弯曲,弯曲的弧度一样,使S6 edge的屏幕完全对称,有利于解决左右手习惯性的问题。同时三星GALAXYS6 edge与一同推出的三星Galaxy S6,整合了此前三星拥有的尖端核心技术,成为世界首款采用了14纳米工艺的手机处理器和64位操作系统的设备,并配备了全新的LPDDR4内存系统和UFS 2.0闪存,这将使手机的性能更为强劲,内存运行速度更快,电量消耗更低。

2016年10月25日推出了全球首款“全面屏”手机小米MIX,正面采用了一块6.4英寸的超大屏幕,而机身面积仅和5.5英寸的iPhone 7 Plus相当,屏占比高达91.3%,让手机正面看上去几乎全是屏幕。此后,引起了各大厂商的重视,如2017年2月LG推出了屏占比78.32%的G6,2017年3月三星发布了屏占比达84.15%的Galaxy S8等产品。

2018年6月vivo发布了第一款升降式摄像头手机“vivo NEX”,这也是全球首款“无刘海”全面屏手机。vivo NEX的整机屏占比达91.24%,并且为了解决屏幕占据手机听筒位置的技术难题,采用全面屏发声技术,即通过相关技术驱动屏幕集中发声来代替传统手机的不开孔听筒的方案。

第五代移动通讯(5G)

2019年2月发布了全球首款5G可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采用华为首款5G芯片巴龙5000,是世界上最快的5G手机,其可达4.6Gbps峰值下载速度,下载1个G的电影仅需3秒。同时采用了外折式的可折叠全面屏设计,8英寸的全面屏打开后相当于随身的平板电脑,并且支持双屏间多任务协同操作。也因采用鹰翼折叠,便可进行0-180度自由翻折,5.4mm的单边机身厚度保证了折叠起来的舒适感。

手机

手机类型

按功能扩展性分类

功能手机

功能手机相较于智能手机,功能固化,网络连接服务简单,并无独立的操作系统。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下,具有开放操作系统、更快运行速度和更丰富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应运而生,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流产品,能够满足通信、社交、娱乐等综合需求。但同时,功能机由于具备操作简单、功耗低、待机时间长以及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在部分电力短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市场需求。

创新型功能手机大多具备最新手机通信功能,如通话、一键拨号、短信、彩信、电子邮件等功能。且该类型手机系统稳定性稳定,其次保留了手机必要功能,如个性化设置、蓝牙与WIFI热点、文件传送等成熟的功能。并且简化手机操作界面,让用户体验更简洁有效,增加兼容性, 提高手机体验的完整度。同时更新手机硬件配置。如高分辨率显示屏、大容量内存、多核处理器、 多点触摸技术等,以满足当现代手机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具有移动操作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应用程序来扩充功能的手机。相比于传统非智能手机,其运算 能力更强、功能更多。智能手机的发展从无到有,功能也在逐渐完善,增加了数字相机、GPS导航、Wi Fi等功能,包括了之前MP3、 MP4等多种电子产品的功能,使其成为了一种功能多样化的设备。智能手机取代或替代了相当多之前推出的各类电子产品,成为了电子市场的主流硬件。

新一代的智能手机可以高分辨率触屏和进行网页浏览,通过Wi-Fi和移动宽带,智能手机具备了移动网络功能,提高了手机的实用性,转变成以网络移动端点为核心的通信工具。

按支持网络分类

2G手机

2G手机通信技术规格,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它还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显示时间日期、发送短信的简单功能。它在美国通常称为“个人通讯服务” 。2G手机主要是指老年机、功能机等类型的手机。

3G手机

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还能够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和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4G手机

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且有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高清视频和图像、移动游戏等功能。还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比家用宽带ADSL(4兆)快25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5G手机

5G是第五代蜂窝移动通信,它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5G网络的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10Gb,这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随着5G技术的诞生,用智能终端分享3D电影、游戏以及超高画质(UHD)节目的时代已向我们走来。

全网通手机

全网通手机指支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4G/3G/2G网络,称之为“全网通””。在3G时代,三大运营商分别获得了不同的网络制式牌照,中国移动为TD-SCDMA,中国联通是WCDMA,而中国电信则为CDMA2000,加之运营商的高额补贴,吸引了众多手机终端厂商为其生产定制手机,使得网络制式、运营商和手机紧紧连在一起。

但在智能手机迈入4G时代的过程中,三大运营商对于手机终端补贴逐步缩减。这样的改变促使了手机终端厂商的转变,使得其对运营商的依赖逐渐降低,转而注重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而全网通手机支持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制式,适用于不同网络用户。用户即使更换新的手机号,比如从移动转到电信,也无需因此而更换手机。鉴于此,全网通手机深受众多国内用户青睐。

定制机

定制机是网络运营商(移动、联通或电信)和手机厂商合作,推出的特殊手机。通常,定制机只能使用特定网络运营商的手机卡,而插了其他网络运营商的手机卡的时候则不能正常使用,另外手机里也会安装很多和运营商有关的或者是和运营商有合作关系的公司的软件,同时定制机在外表上也会有相应的运营商标志。如联通的定制机将限制用户只能使用联通的手机卡,而不能使用其他网络运营商的手机卡(比如移动和电信)。

按用途分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的功能愈发强大和多样化,根据不同的用途衍生出了多种功能手机,如音乐手机、商务手机、游戏手机等。

音乐手机

音乐手机是带有MP3/MP4等基本音乐功能的手机,各大手机厂商还推出了许多强化音乐功能的产品,比如安装专门的播放软件、在操作界面上增加播放键、扩大内存等。如摩托罗拉生产的音乐手机:新锐幻影MOTO EM30、旋舞精灵MOTO W388 和 W396以及悦音无限MOTO EM330 和 EM325等。

商务手机

商务手机是专为职场商务人士而打造的具备高性能、高颜值、长续航、通信强、移动办公等特征的机型,拥有特殊的录音功能,支持语音自动转换为文字、支持文件的闪传、私密性通话等功能,部分商务手机还会配备触控笔。

拍照手机

拍照手机是指主打拍照功能的手机,如美图手机品牌主打的就是自拍功能,美图手机1是世界上第一款配备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的智能手机。该款手机备单反相机专业级的图像处理器,并搭载了美图秀秀独到的自动美颜技术。美图手机M2是当时全球唯一支持实时视频美颜功能的手机,可以实时捕捉视频拍摄中的人脸,进行不间断实时美颜运算。

老年机

当前手机技术主要面对年轻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容易产生焦虑感和挫败感,而老年机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简易模式手机,此类手机有字体大、声音大、待机时间长等功能,部分老年机还可以一键调出常用软件、视频新闻、健康码等功能,不需要让老人学习复杂操作步骤一键直达。

游戏手机

游戏手机是指结合了普通手机功能并专门为运行游戏设计制造出来的手机,一般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与专属游戏,并集成或配备有游戏按钮或手柄,其软硬件都为运行游戏而经过优化,类似掌上游戏机,如拯救者电竞手机Pro、黑鲨3S、ROG游戏手机3、红魔5S等

除了按功能扩展性、支持网络和用途分类,手机通常也可以按外观来分类。

外观设计

手机在外观上比较常用的分类是折叠式(单屏、双屏)、直立式、滑盖式、旋转式等几类。

折叠式手机

初代折叠手机

折叠式手机是指手机为翻盖式,要翻开盖才可见到主显示屏或按键,且只有一个屏幕,则这种手机被称为单屏翻盖手机。市场上还推出了双屏翻盖手机,即在翻盖上有另一个副显示屏,这个屏幕通常不大,一般能显示时间、信号、电池、来电号码等功能。

折叠智能手机

以屏幕折叠方向划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三星GalaxyFold为代表的内折叠,以华为MateX、柔宇柔派为代表的外折叠,以及小米工程机为代表的双折叠。与横向折叠屏手机相比,纵向折叠的手机体积更小,更为轻便。从与平板电脑的重合度上来说,横向折叠屏手机与iPadmini在功能上重合度较高。从耗电性上来说,纵向折叠屏手机与智能机耗电量较为接近,横向折叠屏手机由于展开后屏幕面积是原来两倍,耗电量也将随之提升。

直立式手机

直立式手机就是指手机屏幕和按键在同一平面,手机无翻盖。直立式手机的特点主要是可以直接看到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例如: 来电、短讯等。该类型手机必须随时锁键盘,否则及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拨出电话,同时需要在解开按键锁后才能使用,从某种程度上也无形中增加了手机使用者的工作量。触屏大规模普及后,直板智能机以其更好的用户交互体验席卷手机市场,直板和折叠按键机基本退出除老年机以外的市场。

滑盖式手机

滑盖式手机主要是指手机要通过抽拉才能见到全部机身。有些机型就是通过滑动下盖才能看到按键,而另一些则是通过上拉屏幕部分才能看到键盘。从某种程度上说,滑盖式手机是翻盖式手机的一种延伸及创新。当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QWERTY全键盘已经被人们慢慢接受,而手机的造型从最初的直板滑盖也演变到侧滑全键盘设计。

诺基亚不缺乏侧滑盖全键盘的机型,但N97是第一款具有角度倾斜的侧滑盖手机。N97的侧滑盖与索尼爱立信X1、多普达Touch Pro都不太一样,采用两个支架错位滑动的打开方式,而且具有半自动设计,轻轻一推就能推开。

核心硬件

手机可以被看作袖珍的计算机。它有CPU、存储器(flash、 ROM、 RAM),输人输出设备(键盘、显示屏、USB、串口)。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I/O通道,那就是空中接口。手机通过空中接口协议(例如GSM, CDMA等)和基站通信,既可以传输语音、也可以传输数据。这个空中接口是由基带处理芯片(Baseband)和射频收发器件(RF)组成的。

显示屏

显示屏是手机的关键硬件之一,承担着输出图像的任务。从液晶面板来分类,主流手机的屏幕可以分为TN、IPS和AMOLED三种。其中TN屏幕因为可视角度过小的问题(也就是正对着屏幕的时候看得清,斜对着屏幕就可能看不清),已经基本淡出了手机世界。而IPS屏幕已经成为了手机行业里的主流,也基本成了高中低档手机的标配,其屏幕足够大的可视角度弥补了TN屏的缺陷。

AMOLED是有机自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英文名称,传统的屏幕技术(TN和IPS)在显示时,屏幕本身不发光,它主要靠屏幕背后的持续发光的发光阵列发出光亮,随着屏幕的变化,使背后的白光(通常是白光)穿过屏幕的时候来变成想要的颜色。其缺点为不论显示什么,屏幕背后都要持续的发光,假若需要屏幕显示黑色的时候,若仍在发光便造成了浪费。而AMOLED技术,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AMOLED屏幕可以自发光,如果需要显示黑色的内容,无需发光,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能。

芯片

芯片是在各种场景下应用的集成电路的统称,因此一款手机可能集成了多款芯片,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而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其硬件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芯片的组合,而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在该系统中,负责各个功能的芯片(比如模拟射频、 数字基带、 电源管理、 触摸屏控制芯片等)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结构上就紧密连在了一起。

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是收集的核心逻辑部件,手机的一切行为都要由 CPU 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截止到2020年的 CPU 都是基于 ARM 公司的 ARM 构架或者获得 ARM的指令授权。但是即使都是基于 ARM 指令集合,不同的架构设计的执行效率也是不同的。

多媒体或绘图处理器的手机核心芯片(GPU)

在手机处理器中,厂商通过 SoC 片内总线将 CPU、内存控制器、内存、数字处理单元、GPU、外设管理单元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芯片 / 处理器。各大手机厂商的高端 SoC 各不相同,都具备很强的处理能力。市场上的GPU主要是 ARM、Imagination Technologies、高通和英伟达(NVIDIA)提供。

基带芯片(BP)

基带芯片是影响手机通信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基带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手机的通话质量和上网速度。基带芯片技术门槛极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如博通、德州仪器、飞思卡尔英伟达等企业也陆续因为巨大的成本放弃基带业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通的基带芯片在整个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2018年上半年,高通占有全球 53% 的基带市场份额,第二名的联发科只有 16%,三星占有 12%。

而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高通、联发科、三星、华为海思等公司先后展示了自家的5G基带芯片,同时手机终端企业也开始开辟一条自研基带芯片的道路。如华为新研制的麒麟 980在满足4G时代要求的同时,可以通过选配、改装的方式适应5G技术标准。

低功耗移动储存器(LPDDR)

动态存储器(Dynamic Memory,DRAM)作为手机最为重要的存储器,大小、速度直接与手机的响应速度挂钩。 DRAM 市场中有两种主流技术:一种是用于服务器和 PC市场的 DDR3、DDR4 技术;另一种是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 LPDDR1 和 LPDDR2,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加强调移动式设备的低功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

电池

手机电池和所有的二次化学电池一样 ,都具有正负极板和电解质。手机电池的发展已经经历了3个时代。第一代手机电池是镍镉电池,这类电池电压低、容量小,自放电现象比较严重 ,并且镉存在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已基本淘汰。第二代手机电池是镍氢电池,镍氢电池的容量较大(比镍镉电池要高30%——50% ),有一定的自放电现象,制作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很小,通常称之为环保电池。已成为引领手机电池发展潮流的锂离子电池为第三代手机电池,这种电池的容量大、电压高,无自放电现象、使用时间长等诸多优点。

操作系统

移动操作系统(英语:mobile operating system,简称Mobile OS),是指在移动设备上运作的操作系统,相当于在台式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

手机操作系统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上。截止到2020年应用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主要有Android、iOS、windows phone、Symbian、BlackBerry OS、web os、windows mobile、Harmony等。

Symbian(塞班)

为了对抗微软及Palm,取得未来智能移动终端领域的市场先机,1998年6月,诺基亚联合摩托罗拉、爱立信、西子、sony和psion(英国一家PDA制作商)联合成立Symbian OS专门从事无线操作系统的开发。

塞班公司为手机设计的操作系统,包含联合的数据库、使用者界面架构和公共工具的参考实现,其前身是Psion的EPOC。Symbian操作系统目前主要有两大界面,以诺基亚为代表的S60和以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为代表的UIQ,S60代表机型为诺基亚7610、N73、N95,而UIQ的代表机型是索尼爱立信P系列和摩托罗拉RIZR Z8。 Symbian操作系统S60界面的手机不支持触摸控制,与传统手机的菜单布局形式十分相似,用户上手十分容易;而UIQ界面支持触摸控制,使用触控笔可以进行快速的操作,但是软件资源相对于S60少了很多。

由于对新兴的社交网络和web 2.0内容支持欠佳,曾在2006年第三季度在全球手机占有率达72.8%的塞班,截止至2013年4月份,已减少至欧洲份额约1.8%,在中国份额约2%。自2009年底开始,包括摩托罗拉、三星电子、LG、索尼爱立信等各大厂商纷纷宣布终止塞班平台的研发,转而投入Android领域。2010年末,其市场占有量已被Android超过。2011年初,诺基亚宣布将与微软成立战略联盟,推出基于Windows Phone的智能手机。最终在2013年,宣布将停产塞班智能手机。

手机

Android(安卓)

Android是一个基于Linux(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内核的开放移动操作系统,由谷歌公司成立的开放手持设备联盟主持领导与开发,主要用于触屏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截止到2016年之前世界上用户最多的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尚未发布官方的中文名称,在中国通常称之为安卓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最初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并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开发改良,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

从2008年HTC和Google联手推出第一台Android手机G1开始,在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2011年11月数据,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52.5%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58%。

深度定制

基于Android系统的深度定制的中国手机制造终端主流厂商有华为的EMUI、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vivo的Funtouch OS、OPPO的Color OS、锤子科技的Smarttisan OS。深度定制的Android系统主要都以提高用户体验为主基调,并增加其品牌手机的标志性Logo,及其相关系统展示风格,可供用户自由选择,主要内容包括文字,图像,及相关系统应用的修改,并不会更改其系统的主要结构。

MIUI(小米)成立于2010年,该系统主要以安卓系统为基石,深度定制关于小米特色的专有手机操作系统如,MIUI拨号与短信、MIUI安全中心、小米消息推送服务、应用双开与系统分身、MIUI天气、小米云服务、照明弹、拦截网等服务,并及时接受用户反馈持续改进系统。

EMUI(华为)成立于2010年,该系统的合一桌面是将桌面与主菜单相融合,应用可清晰快捷的显示,并减少二级菜单的操作,提升入门用户易用性。情景模式可感知用户周围环境提前选择最适当前场景模式,智能指导可帮助入门用户快速掌握系统,个性化用户可切换主题,墙纸,字体等功能。

iOS(苹果)

iOS操作系统是由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苹果公司于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会上公布该操作系统,原名为“iPhone OS”,直到2010年6月7日WWDC大会上宣布改名为“iOS”。

iOS的用户界面的概念基础上是能够使用多点触控直接操作。控制方法包括滑动、轻触开关及按键。与系统交互包括滑动(Swiping)、轻按(Tapping)、挤压(Pinching,通常用于缩小)及反向挤压(Reverse Pinching or unpinching 通常用于放大)。此外通过其自带的加速器,可以令其旋转设备改变其y轴以令屏幕改变方向,这样的设计令iPhone更便于使用。

手机

通常情况下,苹果手机系统的功能的操作步骤是少于Android系统的,苹果常见的减少操控步骤的方 法就是利用视觉分割将大部分的选项放在同一个层级上,减少用户操作的步骤,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提升用户体验。

Windows Phone

2010年10月,微软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初始版本命名为Windows Phone7.0。一年后,诺基亚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旗下Lumia非凡系列手机将采用Windows Phone系统,并参与系统的研发。

Windows Phone以其用户界面的设计风格闻名,将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成可翻转的纯色色块。在这里,没有按钮的轮廓,没有图案,只有文字与色彩组成的极为扁平化的界面。不过,Windows Phone的后台机制极为保守,最初甚至不允许任何程序在后台运行。同时,Windows Phone也为第三方硬件商制定了严格的硬件标准,硬件商只有权限修改硬件的外观、相机传感器等等。

手机

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布的2017年Q1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Windows Phone在全球范围内只有0.1%的市场份额。作为微软长期合作伙伴,惠普公司已经取消了推出后续Windows智能手机的计划。最终在2017年10月9日,微软高管宣布放弃Windows Phone系统。

BlackBerry OS(黑莓)

Blackberry系统,是加拿大Research In Motion(简称RIM)公司推出的一种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由RIM自主开发。该系统和其他手机终端使用的Symbian、Windows Mobile、ios等操作系统有所不同,Blackberry系统的加密性能更强,更安全。

“黑莓”(Black berry)移动邮件设备基于双向寻呼技术。该设备与RIM公司的服务器相结合,依赖于特定的服务器软件和终端,兼容现有的无线数据链路,可以在北美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911”事件之后,由于Blackberry及时传递了灾难现场的信息,而在美国出现了拥有一部Black berry终端的热潮。

手机

然而黑莓公司并没有将BlackBerry授权给其它公司使用,系统本身的定制化水平也较低,随着苹果手机问世,黑莓手机逐渐退出市场。最终在2022年1月4日起停止更新黑莓手机的服务系统,用户将不再能用这款手机执行一些基本操作,包括传输数据、上网、发信息和打电话,甚至不能拨打紧急求救电话。

鸿蒙(HarmonyOS)

鸿蒙系统是华为从2012年起自主开发的一款微操作系统,鸿蒙1.0于2019年正式亮相,并率先适配华为智慧屏产品。在2021年6月份鸿蒙2.0发布后,可以在手机、智能腕表、智能眼镜、平板、电脑、汽车、大屏智能电视等不同屏幕之间自由切换,并满足多屏合一的应用需求。

鸿蒙区别于以往的Windows、iOS和安卓,并非只适用于一类设备,而是适用于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各种设备。该系统既能控制手机,同时也能适配PC、平板、手表等智能终端,突破以往不同属性智能终端设备间普遍存在的“兼容性”难题。

5G普及带来的算力升级,使得鸿蒙系统可以把各个终端硬件的能力,虚拟成共享资源池,任何一个终端上的App,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调用其他终端的数据,也可以把数据传输到其他终端处理之后再传回结果。

其他操作系统

DOS

美国IBM公司出品的Simon,是世界上第一台能被打上“智能”这一标签的移动设备。其由IBM 联合南方贝尔制造,于1992年发布。这台砖头状的设备搭载了名为“Navigator”的图形用户界面与DOS(磁盘操作系统)。这套系统适合办公,可以收发电子邮件及传真、浏览网页。同时,该系统也内置了日历、计算器等商务应用。

Windows CE

20世纪90年代中叶,微软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CE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直到Windows CE 3.0面世并迅速更名为Pokect PC 2000,这款系统才在市场上大受欢迎。Windows CE和微软旗下的其它操作系统有所不同,它并不面向广大消费者,而是对硬件厂商开放源代码,以此促成硬件研发。

Palm OS/WebOS

20世纪90年代晚期至21世纪早期,Palm推出了名称Pilot的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及Palm OS。2008年,Palm公司将Palm OS升级为Palm WebOS。2010年,惠普公司收购Palm公司,并将Web OS发扬光大。Web OS,就是一款基于网络环境运行的系统,其概念非常超前,最后因内部运营和供应商的压力而败北。

MeeGo

MeeGo由诺基亚和英特尔联手研发,与电脑操作系统非常类似。2011年推出的诺基亚N9手机是唯一一款搭载MeeGo的智能手机。

Firefox OS

Firefox基于网络浏览器运行,不存在本地应用,只能依赖浏览器实现系统功能的第三方扩展。这款系统对于硬件商相当友好,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

产品功能

在“中关村在线”网和各手机品牌官网中,收集诺基亚、苹果、三星、摩托罗拉、HTC、索爱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所有手机功能。从中挑选首次出现的功能,根据性质、用途和相关性,将手机功能划分为屏幕、数据连接、照相、网络数据、智能、多媒体、音乐、存储、外形、传感器、其他、办公和电话十三类,将其演变过程归纳为实用、时尚和娱乐三个阶段。

实用阶段

1983—1995年属于实用阶段,此时手机功能实用而价格昂贵。手机定位于办公类移动电话,主要解决社会上层和中上层人士的移动通话问题。通话和办公是手机仅有的功能,其他功能服务于这两类功能,如“振动铃声”并非音乐,而是提醒用户接听电话。高昂成本使手机成为奢侈品,并赋予笨重的手机以豪华、高贵、漂亮、稳重等特性。

时尚阶段

1996—2006年属于时尚阶段,此时手机功能繁多且外形多变。随着办公、通话技术逐步普及,手机需要新功能吸引消费者。手机不仅属于办公类移动电话,还属于人性化、情感化产品,这导致多媒体、照相、智能、游戏等功能逐步出现。这些功能追求新颖性,其使用周期逐步缩短。其典型功能属手机外形,它经历了手机发展史上最多变、最重要阶段,其年均创新数达6-7种,远高于实用阶段的数量,是吸引消费者、塑造品牌个性的重要手段。

娱乐阶段

2007年后属于娱乐阶段,手机注重情感、智能和交流。此时手机系统、CPU、硬盘等硬件足以支持高分辨率、高流量、大存储量等高难度工作。功能创新使手机成为可移动、可通话的小型信息产品终端,交流、多媒体、照相、游戏、导航、网络等娱乐功能得以大幅度拓展。但受制于屏幕和体量,手机游戏、照相等功能仍远远逊色于电脑和照相机,但取代了mp3、寻呼机、商务通等产品。

营销策略与渠道

营销策略

小米手机

在2015年后,曾经主打电商渠道的互联网手机也开始转向线下销售,如小米宣布红米Pro从2016年8月6日起在中国2149家重点客户零售店面同时开售,“小米之家”也从“服务店”升级为“线下零售店”,并每月增加50家分店。而华为旗下主打互联网销售的荣耀系列也通过各地方团队构建自己的线下渠道,同样以线上线下双渠道并行发展。

在一二线城市,小米主要通过开立小米之家以直营的方式省去中间环节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优质的体验式购物服务,在更为直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进行品牌推广。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小乡镇,由于交通物流等限制,建立小米之家的成本较高,小米与专业的分销商合作,建立广阔的线下布局。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小米在与分销商的合作中采取了 DTR直销模式,零售商按照消费者需求量向上一级分销商下单,分销商直接从小米手机厂商处采购发给零售商。这一渠道模式,省略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约了渠道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金立手机

金立手机曾邀请冯小刚、徐帆、余文乐等多位明星代言,还曾冠名过《欢乐喜剧人》《今夜百乐门》等诸多综艺娱乐节目,通过在各大高收视率电视台投放电视广告,并赞助综艺节目,再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舆论状况和不同的用户群,选择不同的代言人,借助明星的效应来扩大品牌知名度。金立还曾赞助了中国足协中国之队,连续十年赞助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并签约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九段为品牌形象大使。

金立手机与中国移动、苏宁电器、中国电信等客户群体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其合作上金立手机采取了集团客户定制和捆绑销售两种合作模式。金立手机给予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等非营利性组织在大批量采购通讯器材产品时优惠。在与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共生营销的模式,比如购手机送话费或者充话费送手机。这两种方式使得金立手机在节省广告费用的同时增加了知名度,且降低销售成本。

三星手机

2022年随着冬奥会的举行,三星顺势推出Galaxy Z Flip3 5G奥运纪念版手机在国内限量出售,购买成功的用户还有机会获得奥运定制徽章礼盒等专属精彩好礼。此款手机在西班牙销售量颇高,2022 年上半年在西班牙销售的 Galaxy Z Flip 手机数量增加了 6 倍,根据三星西班牙数据,Galaxy 折叠屏在 2022 年上半年占比所有Galaxy 手机销售额的 15.6%。相比之下,去年三星的折叠屏手机占比仅为 4.8%。

2022年2月22日三星在国内召开了Galaxy S22系列国行版发布会,采用了非常新颖的“小品式”发布会,邀请开心麻花上演了一出小品,并在剧情中穿插了参数介绍。截至2022年12月28日因疫情的影响三星Galaxy S22系列销量并未达到预期的3290万台,使得三星的利润同比下降了4%宁且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也减少了0.2个百分点。

苹果手机

苹果公司在每次推出新的手机产品之前,民间常常会流传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报道,并爆料一些“间谍照”,但苹果公司从未对这类新闻作出回应,这源自苹果公司所奉行的保密文化,直至最终的正式发布会上,苹果公司才会发布产品的相关信息,这种文化在其市场营销活动中起着正面的影响。此外,苹果公司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的“饥饿营销”手段,让消费者排队购买苹果公司新产品的同时,展现出产品畅销的场景。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新产品都会开推介会,选择充满神秘色彩的剧场进行,通过幕剧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激起消费者的好奇心。

营销渠道

运营商权力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手机市场的环境相对简单,市场规模不大,厂商只有一家即摩托罗拉,手机渠道也只有一家即中国电信(初期为政府部门后改组为电信运营公司 )。此时手机在中国并没有作为独立的商品在市场上出现,而是作为移动通信服务的物理载体而与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搭配销售。

因此,摩托罗拉选择间接渠道而不是直接渠道,而此时运营商作为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与国外厂商摩托罗拉难以达成紧密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高额的渠道附加值再加上技术的不成熟,使手机裸机价格已经达到了上万甚至数万元,消费者还必须支付高额的入网费和通话费,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使手机和移动通信服务的价格远远超出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厂商权力阶段

在1997年,随着技术进步导致的机卡分离出现,运营商渐渐退出手机分销行业,自此手机第一次作为独立的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出现。而此时中国手机市场的结构也出现了很大变化,在厂商层次由第一阶段的摩托罗拉完全垄断变化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三家厂商寡头垄断,这三家厂商的市场份额高达95%。且均选择了间接渠道—国有邮电背景的渠道商作为合作伙伴。同时厂商们还与国外背景的渠道商和中国本土的渠道商保持着业务联系,采用了 “机型包销” 的运作方式,即对某一特定机型的产品,选择一家渠道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包销。

在手机渠道发展的第三阶段,中国手机市场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行业内竞争日渐激烈,行业集中度不断降低,不停的有新的生产厂商进入手机行业。同时手机技术的发展也逐渐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成为手机用户。这时国内手机厂商在市场上是新进入者,市场份额很小,品牌形象又不如国外厂’商,因此在与渠道商的力量对比中处于劣势地位,与渠道商沟通成本很高,只能采用简单的买断卖断的交易方式,因此国产手机厂商只能选择成本较高的直接渠道。

零售终端权力阶段

市场进一步开放,同时手机产品与掌上电脑、音乐随身听和照相机的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市场结构上,厂商和渠道商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在技术、外观、功能和服务各个层次上全面展开。跨平台手机零售渠道开始出现,大型家电连锁超市进入手机分销行业和专业手机全国性连锁企业的出现改变了渠道系统内的力量对比,使厂商主导的渠道时代成为过去。

电子商务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华为的线上商城、小米商城等都是各大国产手机在行业竞争中“弯道超车”较有效地方法,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商建立自己的线上商城,电子商务模式或将成为未来手机行业主流销售渠道。电子商务模式是指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经营取得营业收入的基本方式,将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归纳为B2C(Business to Consumer)、B2B(Business to Business)、C2B(Consumer to Business)、C2C(Consumer to Consumer)、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等五种经营模式。其中手机行业应用最多的主要为B2C、B2B、C2C和B2G。

相关评价

正面评价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看,手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它把自然行为、社会行为、人类行为的几乎所有问题,包括新冠、战争、选举与经济,第一次联系汇集在自己小小的身上,这一点十分有趣。(《中国科学报》 评)

随着2007年初代iPhone的发布,不起眼的手机从一个简单的通信工具,转变为一个功能不断更新的包罗万象的平台。2012年,《大众机械》杂志的编辑们列出了“改变世界的101件小发明”,其中智能手机排在首位,超过了电视(第三)、个人电脑(第五)、电话(第七)和灯泡(第十)等技术里程碑。(红星新闻 评)

负面评价

“手机依赖”危害多。首先是引发视力、颈椎等健康问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的普及给大众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却导致视力损伤、颈椎问题等疾病的频发。其次,造成安全威胁,引发交通事故。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在等红灯或者堵车时,也会掏出手机低头玩,很容易忘记驾驶责任而引发车辆追尾等交通事故。再次,“手机依赖”还会间接引起心理问题,例如沉迷社交软件、手机游戏等手机应用,导致无心工作和学习,甚至一离开手机便会紧张发慌、心神不宁。还有一类年轻人因长期只与电脑、手机接触,而无法做到与现实的人或社会打交道,缺乏社交能力,甚至无法正常沟通。(《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

手机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机、醒来刷手机似乎也已成了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其带来的健康隐患也悄然而至。如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红外光易导致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人体的颈椎拥有一个正常的生理曲度,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机,无论是半卧、侧卧、还是俯卧都会对我们的颈椎造成不良影响,致使颈椎过度前弓,引起劳损和一些椎间小关节紊乱,出现腰酸背痛、颈间疼痛等问题。(《文汇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