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是一本时事月刊杂志,杂志各栏目选题密切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问题,题材新颖,刊载的有些文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被国内外报刊转载。

期刊属于对外贸易专业理论刊物,主要宣传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研究国际经贸问题,分析国际经贸动态,介绍最新国际贸易理论。读者对象为外经贸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国际经贸理论的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各国驻华商务人员。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国际贸易问题的:历史沿革、所获荣誉、栏目介绍、人员编制、主要成果、获得荣誉、收录情况、文化传统、论文范例等介绍

中文名

国际贸易问题

语言

中文

创刊时间

1975年

出版周期

月刊

主办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编

林桂军

国内刊号

11-1692/F

国际刊号

1002-4670

邮发代号

2-847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文名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地址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29信箱

类别

贸易经济

主要栏目

主要栏目有经贸论坛、经贸实务、地方经贸、利用外资、经贸理论、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

编辑单位

《国际贸易问题》编辑部

属性

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TPCD 

历史沿革

1975年,《国际贸易问题》创刊。

1975-1982年,该刊为季刊。

1983-1987年,该刊改为双月刊。

1988年,该刊改为月刊。

所获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2011   )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社科双效期刊

栏目介绍

主要栏目有:经贸论坛、经贸实务、地方经贸、利用外资、经贸理论、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

人员编制

据2019年7月《国际贸易问题》官网显示,《国际贸易问题》编委会有编委28人。

《国际贸易问题》编委会成员名单

姓名

单位

姓名

单位

王林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谷克鉴

中国人民大学

海闻

北京大学

王钰

西南财经大学

张二震

南京大学

黄先海

浙江大学

王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张亚斌

湖南大学

黄建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龙小宁

厦门大学

范爱军

山东大学

盛斌

南开大学

丘东晓

香港大学

林桂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葛嬴

浙江大学

冯宗宪

西安交通大学

赵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

裴长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晓蕾

北京大学

洪俊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薛荣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肖鹞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夏友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鞠建东

清华大学

佟家栋

南开大学

唐宜红

中央财经大学

余淼杰

北京大学

唐海燕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主要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9年7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国际贸易问题》共出版文献7270篇。

据2019年7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国际贸易问题》共载文3361篇、基金论文量为1757篇。

收录情况

《国际贸易问题》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CSTP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等收录。

获得荣誉

《国际贸易问题》是社科双效期刊。

词条图册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F52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专题转载篇目排序表的统计,本刊在100种左右的同类期刊中已连续三年名列榜首。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立足学术领先,为经济进步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

投稿指南

《国际贸易问题》对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选题要结合国际贸易的热点和焦点与时俱进,要回答社会关切。

2.论文要明确提出问题,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和现实背景有清楚的描述,对相关领域现有的研究程度有必要的说明,并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

3.论文要符合经济学的逻辑,论证严密。

注:详细投稿要求,请访问《国际贸易问题》官网查阅。

稿件要求

一、为了节约资源,提高审稿效率,本刊自2010年3月起将只接受电子版稿件,请以word格式发至本刊专用收稿邮箱,并在电邮标题上注明“投稿”字样和作者姓名及文章标题。此外,本刊编辑部郑重声明,对发给编辑部工作人员或请他人转寄的稿件将不予接受。

国际贸易问题

二、本刊提倡简洁朴素的文风,文章标题限20字之内,一般稿件正文原则上限8000~10000字。来稿请附中英文标题、若干个中英文关键词、25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以及符合我刊格式规范的参考文献。作者文责自负。

三、文章正文一般用宋体五号字,标题一级序号为一、二、三,二级序号为(一)(二)(三),三级序号为1.2.3.,四级序号为(1)(2)(3)。引言不排序号。

如果引用的是论文中的观点,其写法为:

“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如果作者在该年发表2篇以上的文章,则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分别标注a、b、c等,如:YYYYa,或YYYYb。

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居中排于图的下方;资料(数据)来源标注于图左下方,图一般随文编排,放在相关文字的段后。

表格应标明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之间空1字,居中排于表的上方;资料(数据)来源标注于表格左下方,表格一般随文编排,放在相关文字的段后。

附录(表)放在文后,并标注“附录(表)”字样,如有多个附录(表),请标示附录(表)1、附录(表)2等。

文章脚注用宋体小五号。每页序号重新开始,不连续。

四、为方便审稿,请作者单独设页介绍作者信息。顺序为:姓名、性别、民族(汉族不注)、工作单位、职务、职称、最高学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五、论文后要附参考文献。一般格式按照中文在前(按姓氏拼音排序)、英文在后(按字母排列顺序)的原则,其顺序为:[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文献类型标识]、出处(出版社)、出版年月、起止页码。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会议录[C]、汇编[G]、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中专著要注明出版社所在地,报纸文章要注明版次、年月日,期刊文章要注明所在起始页码。对于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按如下标识标注: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联机网络[OL]。例如:

[1]作者。著作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31.

[2]作者1,作者2.文章标题[J].期刊名称,2007(10):23~30.

[3]作者。文章标题[N].报纸名称,2009-10-10(8).

[4]作者。文章标题[E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5]作者.文章标题[D].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也按照上述规则进行规范。作者姓名必须是“姓在前,名在后;姓不缩写,名缩写”,如:

[序号] King, M.,Wadhwani, S. Transmission of Volatility between Stock Market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90 (3): 5~33.

六、依照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如作者不同意编辑部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删节,请在来稿中注明。

七、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作者投寄本刊稿件三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

编辑部征稿

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15个制造业变系数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研究:1980-2007年

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

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和提升的对策建议

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与外资利用效应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承接跨国服务外包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研究——与制造外包的比较分析

南北贸易中产品种数变化与国际贸易摩擦

投资促进在FDI中的作用——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及实证分析

替代账户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跨境资本流动的最新风险与趋势解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涉外农业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策略选择

建立ECFA对两岸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的研究

2009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50强排行榜评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中国FDI的影响

论文范例

1、扩大内需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优化:基于“母市场效应”理论的研究

2、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分配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3、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研究进展

4、供给因素、结构变化、汇率与我国的双边贸易

5、企业国际化程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种学习的观点

6、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贸易逆差

7、构建中欧经贸关系“合作范式”研究

8、东盟在全球产品内分工的地位与跨国公司FDI

9、东亚因素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10、跨国外包体系下技术创新的出口效应——基于浙江省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11、航权开放与出口导向型服务产业发展——基于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12、FDI是稳定的外资来源吗?——基于FDI净流入额波动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