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来历
以其标志性地物得名,因其境内有黄山,又因其为市政府驻地,故得名黄山市。
历史沿革
春秋-秦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黄山市域原属吴,后属越、楚。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设黝、歙二县,属鄣郡。
两汉-南北朝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黝、歙二县隶属丹阳郡,歙县为丹阳郡都尉治,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改黝县为广德主国,歙县属丹阳郡。莽篡权,建立新朝,于始建国二年(10年),贬广德王为公,改黝县为愬虏,东汉光武帝时期恢复黝县名。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犁阳(后改为黎阳)、休阳县,加上黝、歙共6县,建新都郡,隶属于扬州,这是黄山地区州郡一级行政设置的开始。
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改休阳县为海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海阳县改为海宁县。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并黎阳县入海宁县。梁普通三年(522年)划吴郡寿昌县人新安郡,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梁承圣二年(553年)又析海宁、黝、歙各一部分重设黎阳县,新设新宁郡,与新安郡同隶扬州。陈永定二年(558年)撤良安县,并人歙县,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新宁郡并人新安郡,黎阳县并人海宁县。
隋唐-清朝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郡为州,改始新县为新安县,并以遂安、寿昌人新安县,隶婺州,改新安郡为歙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海宁为休宁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复改歙州为新安郡,辖休宁、夥、歙县,郡治休宁万岁山(今休宁县万安镇古城岩),大业十二年,歙县人汪华起兵保郡,称吴王。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个道,歙州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划全国为15道,歙州属江南东道。开元二十八年正月九日,划休宁回玉乡平睦州女子陈硕真起义,析歙县地置北野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划全国为15道,歙州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隶属宣州,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隶属浙江西道,大历五年(770年),废北野县入歙,废归德县人休宁,歙州辖歙、休宁、夥、绩溪、婺源、祁门县。
五代十国时期,歙州先后隶属吴宁国军节度使、南唐建威军。
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被镇压,5月,改歙州为徽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合江南东西路为江南路,又置建康府路,徽州隶江南路建康府路,绍兴元年(1131年)复分江南东西路,徽州隶属江南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徽州为徽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为州,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复改兴安府为徽州府,属江浙行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徽州府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正月,降婺源州为县,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徽州府直隶六部。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隶南京,不久改称南直隶。
清顺治二年(1645年),徽州府隶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徽州府改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徽宁道、徽宁池太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隶安徽布政使。咸丰四年(1854年),改属徽宁池太广道及皖南镇,同治四年(1865年),复归安徽省管辖。
中华民国
1912年,徽州所属各县直属安徽省,1932年10月,设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辖休宁、婺源、祁门、黟、歙、绩溪6县,治所休宁。1934年7月,婺源县划属江西省,1940年3月,撤销第十区机构,同年8月原第十区改为第七区,1947年6月,婺源县划归安徽省,属第七区。1949年5月,成立徽州专区,隶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婺源县划属江西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2月,太平、石棣、宁国三县划属徽州专区,8月,设安徽省,徽州专区改属安徽省,1953年12月,屯溪市直隶安徽省,1955年屯溪市改属徽州专区。1956年1月,徽州专区并入芜湖专区。1961年4月重设徽州专区,8月,宁国县划属徽州专区。1971年3月,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1974年3月,太平县划属池州地区。1980年1月,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太平、石台2县划归徽州地区。1983年12月,撤销太平县,所辖区域与歙县黄山公社、石台县广阳公社合并成立黄山市(县级),由省直辖。1986年6月,黄山市(县级)改由徽州地区代管,1988年4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屯溪、黄山、徽州3区和歙、休宁、祁门、黟4县。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黄山市辖: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共3区4县,4个街道,59个乡镇,42个乡,63个城市社区,689个村。市人民政府驻黄山市屯溪区天都大道1号。
下辖行政区情况表 |
行政区划代码 | 行政区名 | 政府驻地 | 下辖政区详情 |
245000 | 屯溪区 | 阳湖镇 | 街道:昱东、昱中、昱西、老街 镇:屯光、阳湖、黎阳、新潭、奕棋 |
242700 | 黄山区 | 甘棠镇 | 镇:甘棠、仙源、汤口、谭家桥、太平湖、焦村、耿城、三口、乌石 乡:新明、龙门、新华、新丰、永丰 |
245061 | 徽州区 | 岩寺镇 | 镇:岩寺、西溪南、潜口、呈坎 乡:洽舍、杨村、富溪 |
245200 | 歙县 | 徽城镇 | 镇:徽城、深渡、桂林、富堨、郑村、北岸、许村、溪头、杞梓里、霞坑、岔口、街口、王村、雄村、三阳 乡:坑口、上丰、昌溪、武阳、金川、小川、新溪口、璜田、长陔、森村、绍濂、石门、狮石 |
245400 | 休宁县 | 海阳镇 | 镇:海阳、齐云山、万安、五城、东临溪、蓝田、溪口、流口、汪村、商山、月潭湖 乡:山斗、岭南、渭桥、板桥、鹤城、源芳、榆村、龙田、璜尖、白际 |
245500 | 黟县 | 碧阳镇 | 镇:碧阳、宏村、渔亭、西递、柯村 乡:美溪、宏潭、洪星 |
245600 | 祁门县 | 祁山镇 | 镇:祁山、小路口、金字牌、平里、历口、闪里、安凌、凫峰、塔坊、新安 乡:大坦、柏溪、祁红、溶口、芦溪、古溪、渚口、箬坑 |
参考资料: |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介于东经117゜02'~118゜55''和北纬29゜24~30゜24'之间,市域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上饶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杭州市淳安县、临安区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毗邻,东西最长约164千米,南北最宽约123.35千米,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千米。

地质
黄山市是"原始江南古陆"的组成部分,为安徽省最早的成陆地区之一,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与滨西太平洋构造域交汇处,黄山市区域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晋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留下了众多的地质构造遗迹,中生代以来的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奠定了黄山地区现今的地质构造格架。前震旦纪末,市域与浙、赣相毗连地区上升为陆地,形成呈北东向和东西向展布的山地;早古生代末,市域地面复又上升,北部的黄山区形成大型水下隆起和坳陷,并在交接带发育主干或深大断裂;侏罗纪,境内发生大规模断裂活动,形成黄山胚胎,为山系格局和谷地、盆地展布莫定基础,休宁县与歙县的交界地区,因受断裂影响而形成断陷盆地;第三纪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和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时期,境内仍受断块式升降运动控制,表现为间歇性和振荡性的运动形式。区域地层为扬子江地层分区,区内地层发育较全,总厚度3.7万米,地层序列有中元古界、上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古生界和新生界。区内岩浆活动分为晚元古代和侏罗纪一白垩纪2个主要阶段。
地形地貌
黄山市地形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间谷地面积不大,处从属地位,山体海拔一般为400~1000米,千米以上的山峰众多,可划分为北部的黄山山脉、中部的屯溪盆地以及南部的白际山脉等3个单元。黄山市中部的断陷区形成两侧的断块隆起带,隆起中心东南侧的白际山、天目山、五龙山等山脉和西北侧的黄山山脉、九华山脉,构成从歙县、屯溪区、休宁县等地的河谷平原,向南、向北演变为丘陵、低山和中山的地貌格局,地势逐渐上升,地貌成层性十分清晰,加上沿着多条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分割的河流发育,不断侵蚀丘陵、山地,又形成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地貌类型因岩石性质而异分为黄山峰林地貌、丹霞地貌,、樵山神仙洞等岩溶地貌。
气候
黄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时数偏低,夏洪秋旱,对农业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15.5℃~16.4℃,通常每年最高气温在7、8月,平均为34℃~39℃,每年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气温为4.1℃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750~1960小时之间,每年日照时数最大出现在7、8月,日照时数最小出现在2、3月。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2000毫米,每年6月降雨量最多,平均在200~399毫米,12月降雨量最少,平均为40毫米左右。
水文水利
水文
黄山市境内以黄山山脉为界,南坡有流向东南钱塘江流域的新安江水系,流向西南鄱阳湖流域的阊江水系、乐安江水系,北坡有直接流人长江的青弋江、秋浦河水系。新安江水系新安江为钱塘江上游,境内最大河流面宽180米,最大底宽80米,其支流在10千米以上的有57条,10千米以下的有606条,其中,率水是新安江最大的一条支流,长148.2千米,流域面积1512平方千米,占新安江(黄山市境内)流域面积的23.4%;横江全长65.2千米,流域面积997平方千米,占新安江(黄山市境内)流域面积的15.4%;练江长65千米,流域面积1576平方千米,占新安江(黄山市境内)流域面积的24.4%。阊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893平方千米,其支流在10千米以上的有28条,10千米以下的有577条。乐安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仅64平方千米。青弋江水系流域面积1586平方千米,境内有10千米以上的支流14条,10千米以下的支流100条。秋浦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093平方千米,其支流10千米以上的有8条,10千米以下的有60条。其他发源于境内的河流还有:皂坎源、营川河,龙田河、璜尖河、白际河,溪西河等。
水利
黄山市共有大中型水库5座,其中月潭水库为大(Ⅱ)型水库,丰乐水库、毛坦水库、东方红水库3座水库为中型水库,截至2022年6月28日,全市在运行小水电站94座,总装机11.8万Kw,开发率54%。
土壤
黄山市土壤有黄棕壤、黄壤、红壤、黑色石灰土、粗骨土、石制土、潮土、水稻土8个土类,11个亚类,41个土属,67个土种。土壤自南向北呈现一定水平分布特点。南部及东部以黄山、雀岭、九龙头等为主体的中山山地,构成以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和粗骨土、石质土为主的土区;北部、西部低山丘陵及甘棠——仙源盆地的盆缘丘陵盆内岗地构成以黄红壤、红壤性土、石灰土以及部分粗骨土为主的土区;甘棠——仙源盆地及零星分布全市面积不等的山间盆地、河谷盆地构成的不同类型的水稻土,以潮土、新积土为主的土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黄山市地处钦-杭成矿带东段、江南过渡带成矿带南缘。相继发现各类矿产37种,矿区(共伴生矿区)89(33)处。其中,能源矿产2种:石煤、地下热水,矿区7处;金属矿产16种:其中金、钨、钼、铜、铁、钒、铅、锌、银、锑、镍、铬、铋、铟、镉、钇等矿产地32(27)处;非金属矿产18种:膨润土、玻璃用脉石英、玻璃用石英岩、陶瓷土、普通萤石、溶剂用蛇纹岩、砷、硫铁矿、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熔炼水晶等,矿区34处;水气矿产1种:矿泉水,产地5处。黄山市优势矿产膨润土矿查明矿区13处,累计查明资源量12005万吨;蛇纹岩矿发现大型矿床1处,查明资源量10.6亿吨,矿石中氧化镁含量37.14%。地特色矿产陶瓷土矿累计查明资源量254万吨,砚石矿360万吨。钨矿查明矿区6处,累计查明资源量19万吨;普通萤石矿查明矿区5处,累计查明CaF2资源量88万吨。矿泉水查明矿区5处,累计查明允许生产量1808立方米/天。地下热水查明矿区2处,均为小型矿区,累计查明允许生产量300立方米/天。高纯石英矿查明矿区2处,累计查明资源量150万吨。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耕地58395.54公顷;种植园地75971.43公顷;林地756701.80公顷;草地773.44公顷;湿地1298.20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4704.4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964.1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6556.52公顷。
水资源
黄山市地表水资源量108.12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7.086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重复量17.07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8127立方米,较上年偏少30.9%。2021年水资源总量108.132亿立方米,与2020年比较偏少33.2%,较多年平均值偏多5.3%。水库蓄水总量为15.232亿立方米;其中两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13.820亿立方米,比年初少1.953亿立方米;三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0.590亿立方米,比年初少0.044亿立方米;小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0.822亿立方米,比年初少0.113亿立方米。202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829.7毫米,比2020年偏多27.6%,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多3.1%。
生物资源
黄山市内有各类植物3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1104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树种有银杏、香果树、南方红豆杉、金钱松、鹅掌楸、华东黄杉等33种。
陆生野生动物有兽类86种、鸟类211种、两栖类26种、爬行类53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钱豹、华南梅花鹿、黑麂、白颈长尾雉、黑熊、称猴、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穿山甲、大鲵、白鹇、勺鸡等28种。
自然灾害
黄山市境内自然灾害有旱灾、低温、连阴雨、暴雨、冰雹、雷电等,其中水旱灾害是主要的气象灾害,旱灾出现的频率大于洪灾,洪灾重于旱灾。
1996年6月黄山市出现连续暴雨,3天洪量高达10.1亿立方米,屯溪水文站最高水位127.85米,为50年一遇,江心洲全部淹没水中,城区7万人被洪水围困达50小时之久,全市经济损失27亿元。
2006年5月4日起,暴雨引发新安江水位猛涨,水位达128.11米,超警戒水位2.06米,洪水频率接近20年一遇,超过1996年6月30日洪水。市中心城区多处发生内涝,最深处积水达2.5米,全市有9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33.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305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335公顷:倒塌房屋537间,损坏房屋2738间,直接经济损失46542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9130万元。
2003年的7、8月份,气温高达41.3℃,屯溪持续无雨日长达29日,屯溪30天雨量仅0.3毫米,远小于1978年,严重的干旱,导致河流、塘坝干涸,农作物枯萎,全市经济损失达2.27亿元。
生态环境
2021年,黄山市环境空气6项污染物浓度全部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7%,其中,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230天。黄山市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优。黄山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为好。全市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96.4%。
人口
人口概况
2021年末黄山市常住人口133.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25%,比上年提高0.96个百分点。
年份 | 户籍人口 (万人) | 户籍人口出生率(‰) | 死亡率 (‰) | 自然增长率 (‰) |
2020 | 148.85 | 9.57 | 6.38 | 3.19 |
2019 | 148.92 | 11.03 | 6.29 | 4.74 |
2018 | 148.58 | 11.79 | 6.39 | 5.40 |
参考资料: |
民族构成
黄山市居住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苗族、回族、壮族、土家族等。1930年回族人迁入黄山市定居。
政治
单位 | 职务 | 姓名 | 参考资料 |
中国共产党黄山市委员会 | 书记 | 凌云 | |
黄山市人大常委会 | 党组书记、主任 | 肖善武 | |
黄山市人民政府 | 市长 | 孙勇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黄山市委员会 | 主席 | 路海燕 | |
注:本表格统计截至时间为2023年1月19日 |
经济
综述
黄山市因山而得名、以旅游立市,旅游资源闻名世界,以文旅项目为载体,推动建立文旅新业态新模式,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大力发展“旅游+会展”“旅游+康养”“旅游+数字创意”等,同时黄山市的茶业也是本地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还有构建黄山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生命健康产业。黄山市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汽车电子、新材料和绿色软包装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生命健康产业,做特做强绿色食品、徽州古建九大产业。
2021年黄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7.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3亿元,比上年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343.3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541.8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0:34.5:57.5调整为7.6:35.8:56.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928元,比上年增加7990元。2021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74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消费支出19672元,比上年增长14.0%。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人民币) |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人民币) |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人民币) |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人民币) |
2021 | 957.4 | 72.3 | 343.3 | 541.8 |
2020 | 850.4 | 67.2 | 295.0 | 488.2 |
2019 | 818.0 | 61.8 | 283.3 | 472.9 |
参考资料: |
第一产业
2021年,黄山市第一产业增加值72.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0亿元,增长10.1%,其中农业产值64.1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23.6亿元,增长7.2%;牧业产值30.4亿元,增长25.9%;渔业产值3.0亿元,下降3.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亿元,增长5.9%。202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64家,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下降2.3%。茶叶产量4.3万吨、一产产值43亿元,分别增长7.5%和10.8%;茶叶全产业链产值180亿元,增加30亿元。
黄山市大力推动全域茶园绿色防控,推广“诱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黄山模式。建设生态茶园50万亩,建立涵盖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不断深化茶文旅融合,推行“旅游+”“徽文化+”,头部企业茶企有小罐茶、中茶、联合利华立顿等。截至2022年7月5日,黄山市有中国驰名商标10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中华老字号2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4项。
第二产业
2021年,黄山市第二产业增加值343.3亿元,增长10.1%;工业增加值2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0户,比上年增加12户。3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实现盈利,16个行业利润增长。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等9个利润超亿元的行业,合计实现利润26.5亿元,增长13.1%,利润额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7.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7.4%。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16.4亿元,增长17.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2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3.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45.2万平方米,增长9.2万平方米。
产业集群 | 代表企业 |
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 | 小罐茶 |
制造业产业集群 |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黄山区工业园区 | 黄山双华纺织品有限公司、黄山依杰纺织品有限公司 |
参考资料: |
第三产业
2021年,黄山市第三产业增加值541.8亿元,增长8.5%;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10.3%;金融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2.7%;房地产业增加值86.6亿元,增长7.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19.9亿元,增长12.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14.7亿元,增长7.5%。2021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316.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6312.45万人次,增长46.3%。旅游总收入538.10亿元,增长45.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37.44亿元,增长49.4%。
《黄山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规划黄山市到2025年,将黄山市建设成为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强化大产业观,构建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核心支撑的大文旅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旅游+”“+旅游”业态,以徽文化引领文旅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引领、数字驱动,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核心吸引物,打造休闲度假产业链、做大全域旅游产业链、做优乡村民宿产业链、做强研学旅行产业链、延伸自驾旅游产业链、拓展非遗文创产业链、构建康养旅游产业链、培育夜间经济产业链、建立节庆会奖产业链和创新数字创意产业链。
交通运输
综述
黄山市交通呈现公路成网纵横交错、高铁飞驰南北便捷、机翔蓝天四通八达、货邮畅通进村到户的特点,其中,公路方面已基本形成以“十字型”高速公路网为主轴,“叶网”状普通国省道为支撑,县乡道为补充的“内畅外联”的公路网布局,高铁方面跻身全国“50+4”铁路枢纽城市、成为长三角第五大高铁枢纽,航空方面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是安徽省第二大4D级口岸民用机场和第二个国际机场。
公路
截至“十三五”末,黄山市境内拥有5条普通国道和21条普通省道,普通国省道1621千米,其中国道502千米,省道1119千米,路网密度达到78.6千米/百平方千米,建成徽杭、合铜黄、黄塔桃、绩黄、黄祁5条高速公路,里程达352千米。黄山境内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715千米,截止2020年10月底,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截至2021年末,黄山市公路线路里程772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57千米。
航运
截至2022年4月8日,黄山市境内拥有定级航道里程207.06千米,其中通航里程143.2千米(太平湖通航里程78.7千米,新安江流域通航里程64.5千米)。黄山港现有码头22座(处),分设4个港区:深渡港区、屯溪港区、太平湖港区和月潭湖港区。拥有11家水路客运企业分布在全市四个港区,截至2022年11月27日黄山市登记检验的船舶总数为227艘,除黄山港籍7艘一般干货船在长江中下游从事省际普货运输,其余220艘船舶均在新安江、太平湖、月潭湖封闭湖库区或航道内从事客货运输或作业。2021年水运运输旅客66.33万人,增长17.6%。
铁路
1985年5月31日皖赣铁路开通,其中皖赣铁路黄山市段全长185.21千米,为一级干线,设有黄山站。黄山站拥有标准客运站台2座、候车室3个、货运专业装卸线路2条,有一台20吨门式起重机装卸货物,设有石油专用线4条。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建成通车,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开通运营,2021年8月,黄山-合肥-塔什干“茶叶专列”正式开通,为黄山茶叶出口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陆路物流通道。黄山北站于2015年6月28日开通运营,候车室分上下两层,共1.22万平方米,均设有检票口,截至2022年11月26日车站共有7个站台,17条股道,其中合福场3台8线,杭黄场4台9线。2021年黄山市铁路(含高铁)运输旅客268.66万人,增长12.3%。
运输航空
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始建于1958年,于2014年6月被批准为国际机场。机场占地2611亩,跑道长2600m,机坪面积4.9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4D,可起降B757及以下机型。截至2021年3月7日开通了黄山至北京等22个国内城市及台湾地区、首尔等6个国际城市的航线。2021年黄山市民航货邮吞吐量0.10万吨,下降29.0%,民航旅客吞吐量43.50万人,下降2.1%。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底,黄山共有13座三级及以上客运场站,初步形成以黄山汽车客运总站、黄山旅游客运中心等为主体,以歙县公路客运站、祁门客运中心站等客运中心站为支撑,农村客运站为补充的多级公路客运枢纽场站体系,黄山市有城市(城际、城乡)公交车449辆(其中:新能源345辆),线路99条,运营里程达1731千米,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16条,投入车辆391辆,客座6647座,有巡游出租汽车企业11家,车辆866台,网约车平台企业23家,已办理网约车运输证车辆509台。
社会事业
教育
2021年末,黄山市有普通高校3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0790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12所,在校生16599人。普通高中20所,在校生19804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6.43%。普通初中92所,在校生35407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129所,在校生7274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4.11%。幼儿园225所,在校生40070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3.18%。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130人。
学校名称 | 学校标识码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黄山学院 | 4134010375 | 安徽省 | 本科 |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 4134014296 | 安徽省 | 专科 |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 | 4134014704 | 安徽省教育厅 | 专科(民办) |
参考资料: |
医疗
2021年末,黄山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108个,其中医院3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6个、其他卫生机构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10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8个,村卫生室63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卫生技术人员1070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95人,注册护士4917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5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760张,其中医院床位7673张。
医院名称 | 成立时间 | 等级 | 地点 | 参考资料 |
黄山市人民医院 | 1938年 | 三级甲等 | 黄山市屯溪区栗园路4号 | |
黄山市中医医院 | 1959年 | 二级甲等 | 屯溪区黄山东路59号 | |
祁门县人民医院 | 1949年 | 二级甲等 | 祁门县新城区 | |
科研
2021年末,黄山市拥有省民营科技企业289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3家,市技术创新中心18家。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7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4项,其中谢裕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至2021年底,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45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1件。2022年黄山市科技成果共74个,其中应用技术类73个,产业化应用45个,小范围小批量应用22个。
2022年黄山市部分科技成果 |
项目名称 | 单位名称 | 登记时间 |
黄山白茶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 黄山甘白香茶业有限公司 | 2022-08-24 |
黄山茶树地方种选育与示范推广 | 黄山市翠绿茶菊有限公司 | 2022-07-25 |
黄山石斛野生资源保护及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黄山市皖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4-02 |
参考资料: |
文化
2021年末,黄山市拥有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0个(含民办博物馆3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5个,市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242.36万人次,线上服务90.85万人次;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735场,建设应急广播588个。三阳镇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黄山市国家一级文化馆 |
名称 | 简介 | 参考资料 |
黄山市屯溪区文化馆 | 地处屯溪区北海路147号,创建于1949年4月29日,拥有馆舍面积2500平方米,免费开放的公共空间有:多功能排练厅、书法绘画培训教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排练厅、戏曲排练厅、非遗展厅、美术书法展厅等活动厅室 | |
歙县文化馆 | 位于徽城镇城东路53-1号,总建筑面积5107.6平方米,内设多功能厅室面积4027平方米,配备了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加工设备、数字化服务设备、展览和演出设备等 | |
休宁县文化馆 | 建于1931年2月,1954年改称为休宁县文化馆,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玉宁街14号,由海阳大戏楼、海阳书院、敦本堂(文化馆办公楼)、美术馆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615平方米,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 | |
黄山市国家一级图书馆 |
名称 | 简介 | 参考资料 |
黄山市图书馆 | 始建于2011年9月,位于屯溪区迎宾大道40号,总面积13800平方米,馆内设1850个阅读座位,2台读报机,6台馆员工作站,5部自助借还机,100台阅读电脑,4000多种电子期刊,馆藏纸质图书36.6万册,数字图书99万册 | |
黄山市屯溪区图书馆 | 位于屯溪区滨江西路43号,于2018年8月10日新馆正式开馆,内设咨询服务台、少儿阅览区、图书借阅区、盲文阅读区、电子阅览区、报刊阅览区、地方文献阅览区、多功能报告厅8大区域,馆舍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藏书量达13万余册,电子资源6TB及7000余种电子期刊,共有200余个座位 | |
休宁县图书馆 | 建于1980年,2017年底迁入新馆,该馆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内设期刊借阅室、少儿借阅室、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基藏书库和多媒体室等对外服务窗口,馆藏图书13万册 | |
体育
2021年末,黄山市拥有体育场地25个,其中,体育场9个、体育馆6座、运动场(田径场)1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0平方米。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项目220项次,参与健身群众人数达19.5万人次。在市级以上竞赛中,黄山市运动健儿共夺得金牌20枚、银牌19枚、铜牌22枚。
赛事名称 | 地点 | 时间 | 参考资料 |
2021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 | 徽州区岩寺镇石岗村 | 2021年1月1日 | |
2021年全国竞走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 | 黄山市中心城区滨江东路观光索桥至古村落段道路区域 | 2021年3月20日~2021年3月21日 | |
第十六届中国黄山(黟县)山地车公开赛 | 黄山市黟县 | 2021年3月27日 | |
2021全国高尔夫球锦标赛暨第十四届全运会资格赛 | 黄山松柏高尔夫球会 | 2021年7月22日~2021年7月25日 | |
2022中国田径协会大众田径健身达标系列赛(黄山站) | 黄山市休宁县体育中心体育场 | 2022年11月14日 | |
社会保障
2021年末,黄山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31.6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4.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3.8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9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5.3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7.7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1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3.61万人。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77个,床位5328张,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14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07个,社区服务站746个。
人文
概述
黄山市是徽文化发祥地和承载地,享有“徽商故里”和“东南邹鲁”美誉,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集成中国传统文化诸多精华,是与藏学、敦煌学齐名的三大地方显学之一。作为古徽州的所在地,历代名人辈出,历史文化十分发达,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医学、徽商、徽剧、徽派建筑、徽派版画、徽派篆刻、新安画派、徽派盆景等经济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方言
黄山市方言,根据保持中古全浊声母的程度,可分为仙甘和黄谭两个方言片,仙甘方言片包括仙源、甘棠、郭村等地,黄谭方言片包括黄山、谭家桥和新丰等地。与其他方言的语音进行比较,黄山市的仙甘片方言在特点上属于吴语,黄谭片方言则属于徽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黄山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省级名录60项。
级别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保护单位 | 公布时间 |
国家级 | 传统戏剧 | 徽剧 | 黄山市徽剧院(黄山市艺术研究所) | 2006 (第一批) |
目连戏(徽州目连戏) | 祁门县文化馆 | 2006 (第一批) |
传统美术 | 徽州三雕 |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黄山市博物馆) | 2006 (第一批) |
盆景技艺(徽派盆景技艺) | 歙县徽派盆景协会 | 2008 (第二批) |
竹刻(徽州竹雕) | 黄山市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 | 2014 (第四批) |
传统技艺 |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 休宁县万安吴鲁衡罗经老店有限公司 | 2006 (第一批) |
徽墨制作技艺 | 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 | 2006 (第一批) |
徽墨制作技艺 |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 | 2006 (第一批) |
歙砚制作技艺 | 安徽省歙县工艺厂 | 2006 (第一批) |
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 黄山市徽漆工艺有限公司 | 2008 (第二批) |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 | 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08 (第二批) |
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 | 黄山区茶业协会 | 2008 (第二批) |
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 祁门县祁门红茶协会 | 2008 (第二批) |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 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2008 (第二批) |
毛笔制作技艺(徽笔制作技艺) | 黄山市徽笔工艺研究所 | 2014 (第四批) |
传统音乐 | 徽州民歌 | 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2008 (第二批) |
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 | 休宁县齐云山道教协会 | 2008 (第二批) |
传统舞蹈 | 傩舞(祁门傩舞) | 祁门县芦溪乡文化广播电视站 | 2008 (第二批) |
龙舞(徽州板凳龙) | 休宁县文化馆 | 2014 (第四批) |
传统医药 | 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 | 歙县新安国医博物馆 | 2011 (第三批) |
中医诊疗法(西园喉科医术) | 黄山市西园喉科药物研究所 | 2014 (第四批) |
中医诊疗法(祁门蛇伤疗法) | 安徽省祁门县蛇伤研究所 | 2014 (第四批) |
民俗 | 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 黄山市屯溪大位小学 | 2008 (第二批) |
祭祖习俗(徽州祠祭) | 祁门县博物馆 | 2014 (第四批) |
参考资料: |
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木雕主要用于木制家具和房屋木质结构的装饰,砖雕主要装饰于民居的门楼、门罩等部位;石雕则主要用作祠堂的石栏板,民居门墙的础石、漏窗及石牌坊的装饰。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都将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并用,但“徽州三雕”的制作程序因材料、工具和技法的不同有些差异。
徽派盆景技艺
徽派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始于南宋,盛于明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发源并主要流传于地属古徽州的安徽歙县卖花渔村而得名,徽州盆景技艺主要通过修剪、蟠扎、构图等艺术处理手段将当地特有的植物、山石等材料布置于盆盎之中,使其呈现出或苍古或自然或刚劲或幽雅的风格特点。
徽州竹雕
徽州竹雕是基于徽州文化基础上的民间工艺,伴随着徽商经济兴起于明清时期,是徽州民间工匠和徽州文人仕士集体智慧的结晶。徽州竹雕以当地盛产的优质竹材作为原材料,匠人在雕刻制作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作品形式灵活地变换不同的技法,经常在雕花竹筷、竹筒、竹椅上刻山水、人物鸟兽、诗词等内容,作品形态多样,实用与美观兼具。
徽墨制作技艺
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有自己特有的绝技且秘不外传,一派中针对不同的制墨原料,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如桐油、胡麻油、生漆均有独特的炼制、点烟、冷却、收集、贮藏方法,松烟窑的建造模式、烧火及松枝添加时间与数量、收烟及选胶、熬胶、配料和剂等也各有秘诀。如此制出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绿茶制作技艺
绿茶是以高温杀青而未经氧化、发酵的茶种,又称“不发酵茶”。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采摘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上品绿茶用嫩新芽制作,一般需在清明或谷雨前采摘;杀青可分蒸青和炒青两种,用高温蒸汽杀青,称为“蒸青”;炒青即为用铁锅炒杀青;用手指使茶叶卷紧成油条状,谓之“揉捻”。绿茶目前主要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四川等地,其代表有杭州西湖龙井、金华婺州举岩,安徽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苏州东山碧螺(原作“萝”)春等。
徽州民歌
徽州民歌起源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屯溪、徽州、黄山三区和歙、黟、休宁、祁门四县,流传于古徽州范围内的绩溪、旌德、石台等县和邻省部分地区,徽州民歌是在先民的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最早出现的称为劳动号子,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喊号子”,山歌的歌词常带有即兴创作成分,音乐节奏相对自由,音调悠长,多使用自由延长音。除此以外,徽州民歌还包括山歌、小调、歌舞及部分佛教、道教歌曲,其代表有《猜谜对歌》《牧牛花鼓》《小石桥》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黄山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7处。
芜湖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
地址 | 类别 | 名称 | 时代 | 批次 | 时间 |
黄山市歙县 | 古建筑 | 渔梁坝 | 唐至清 | 第五批 | 2001.6 |
长庆寺塔 | 宋 | 第七批 | 2013.3 |
许国石坊 | 明 | 第三批 | 1988.1 |
郑氏宗祠 | 明 | 第六批 | 2006.5 |
歙县太平桥 | 明 | 第八批 | 2019.1 |
棠樾石牌坊群 | 明、清 | 第四批 | 1996.11 |
稠墅牌坊群 | 明清 | 第八批 | 2019.1 |
巴慰祖宅 | 明清 | 第八批 | 2019.1 |
石潭吴氏宗祠 | 明清 | 第八批 | 2019.1 |
三阳洪氏宗祠 | 明清 | 第八批 | 2019.1 |
歙县许氏宗祠惇睦堂 | 明清 | 第八批 | 2019.1 |
许村古建筑群 | 明至民国 | 第六批 | 2006.5 |
棠樾古民居 | 明至民国 | 第七批 | 2013.3 |
竹山书院 | 清 | 第六批 | 2006.5 |
北岸吴氏宗祠 | 清 | 第七批 | 2013.3 |
员公支祠 | 清 | 第七批 | 2013.3 |
昌溪周氏宗祠 | 清 | 第七批 | 2013.3 |
北岸廊桥 | 清 | 第七批 | 2013.3 |
大阜潘氏宗祠 | 清 | 第八批 | 2019.1 |
昌溪太湖祠 | 清 | 第八批 | 2019.1 |
歙县鲍氏宗祠惇叙堂 | 清 | 第八批 | 2019.1 |
黄山市黄山区 | 古建筑 | 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 | 唐至民国 | 第七批 | 2013.3 |
兴村程氏宗祠 | 清 | 第七批 | 2013.3 |
石窟寺及石刻 | 黄山摩崖石刻群 | 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 第七批 | 2013.3 |
黄山市徽州区 | 古建筑 | 潜口民宅 | 明 | 第三批 | 1988.1 |
老屋阁及绿绕亭 | 明 | 第四批 | 1996.11 |
罗东舒祠 | 明 | 第四批 | 1996.11 |
呈坎村古建筑群 | 明、清 | 第五批 | 2001.6 |
蜀源牌坊群 | 明清 | 第八批 | 2019.1 |
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 | 明清 | 第八批 | 2019.1 |
唐模檀干园 | 清 | 第八批 | 2019.1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 1938年 | 第七批 | 2013.3 |
黄山市屯溪区 | 古建筑 | 程氏三宅 | 明 | 第五批 | 2001.6 |
程大位故居 | 明 | 第七批 | 2013.3 |
屯溪镇海桥 | 明 | 第八批 | 2019.1 |
黄山市休宁县 | 古建筑 | 溪头三槐堂 | 明 | 第六批 | 2006.5 |
洪氏宗祠 | 明至清 | 第七批 | 2013.3 |
黄村进士第 | 明 | 第七批 | 2013.3 |
休宁登封塔 | 清 | 第八批 | 2019.1 |
休宁同安堂 | 清 | 第八批 | 2019.1 |
石窟寺及石刻 | 齐云山石刻 | 宋至清 | 第六批 | 2006.5 |
汪由墩墓石刻 | 清 | 第八批 | 2019.1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 1936年~1937年 | 第八批 | 2019.1 |
黄山市黟县 | 古建筑 | 宏村古建筑群 | 明、清 | 第五批 | 2001.6 |
西递村古建筑群 | 明、清 | 第五批 | 2001.6 |
南屏村古建筑群 | 明至清 | 第六批 | 2006.5 |
屏山舒氏祠堂 | 明清 | 第八批 | 2019.1 |
黄山市祁门县 | 古建筑 | 祁门古戏台 | 明至清 | 第六批 | 2006.5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洪家大屋 | 清 | 第七批 | 2013.3 |
参考资料: |
宗教信仰
黄山市拥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道教主要道观有浮丘观、松谷庵、松谷庵等;佛教在南朝宋元嘉年间(424年~453年),传入黄山市,主要寺庙有翠微寺、慈光寺、云谷寺等;天主教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人金品三神甫在石埭县主持广阳天主教堂;基督教(新教)美国纽约州牧师圣约加于1924年至太平县传教,此为基督教(新教)传入黄山市之始。
曲艺
徽剧
徽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类。其中,徽昆以演武戏为主,吹腔兼有曲牌体和板腔体形式,花腔小调多为民间俗曲。伴奏乐器有唢呐、笛、锣鼓等,徽剧脚色行当包括末、生、小生、外、旦、贴、净、丑等类,擅长武戏,有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滚灯、变脸等特技。代表剧目有《七擒孟获》《八阵图》《八达岭》《昭君出塞》《贵妃醉酒》《千里驹》《战樊城》《龙虎斗》《李大打更》等。
徽州目连戏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因主要扮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祁门目连戏基本唱腔古朴,“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脚色分生、旦、末、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表演吸收民间武术、杂耍的一些技巧,目连戏演出形式有二:一为演员直接扮演,谓之“大目连”;二为演员操木偶演唱,谓之“托目连”。
地方特产
茶叶 | 黄山市所辖三区四县是茶叶之乡,有30多个品种,其中祁红、屯绿多次荣膺国际金、银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均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被选为国家外交名茶 | 
|
三潭枇杷 | “三潭枇杷”皮薄、肉厚、汁甜、营养丰富,有20多个品种,在国外享誉的是“大红袍”和“光荣花”。“大红袍”黄里透红,“光荣花”花蒂处长了一个明显的五角星 | 
|
徽州漆器 | 利用国漆作主要原料,掺以绿松石、丹砂、珊瑚、青筋蓝、朱砂等,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制成的漆器。早在宋代,徽州细嵌螺甸漆器即已誉满全国,有“宋嵌”之称 | 
|
歙砚 |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产于古歙州(今江西婺源、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等地),始于唐代。歙石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被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 | 
|
徽州贡菊 | 徽州贡菊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清光绪年间成为贡品,既可泡茶饮用,也可配药,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 | 
|
参考资料: | |
风俗民情
嬉鱼灯从明朝建立时就存在,汪满田鱼灯,一年嬉一年;每年的正月十三到十六,“鱼”灯前后嬉四天;全村有六个鱼会,每个鱼会都有一个庞然大“鱼”及略小的鱼灯,还有村童们撑的碎花灯,承载着徽州人独特的宗祠文化。
抛绣球是黟县西递村的一项民俗活动。本地的清代民居“大夫第”,建造了一座“绣楼”供夫人、小姐们歇凉观景用,如今人们将其作为抛彩球的绣楼,给游客一个“喜兆”。
叠罗汉为流行于歙县叶村的一种民间游艺,演出前举行祭台仪式,焚纸烧香、罗汉扫堂,表演时演员下穿红彩裤,上身赤膊光膀,面部绘有脸谱,在大鼓敲击的简单节奏下表演,表演造型有童子拜观音、斜角旗、仙人桥、石猴出山、水帘洞、刘海戏金蟾等。
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流行于今徽州区岩寺镇、歙县朱家村一带。据说明万历年间就有此习俗,嬉钟馗”的时间在每年的端午节,古时“嬉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来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
仗鼓舞是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又名“得胜鼓”,由数十人合力表演,击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紧身,十字披红,颈挎仗鼓(扁圆形皮鼓),右手紧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铃,随着行进步伐击鼓面或敲鼓边。队列前面有一对大红灯笼,一人持纛,上书“得胜鼓”三字,后随一队蜈蚣旗幡。
黄山市庙会有重阳庙会、上九庙会,其中重阳庙会是屯溪近郊的临溪镇传统庙会,前后举办3天,庙会期间,会搭台唱戏;上九庙会是徽州区岩寺镇人们为纪念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而举行的庙会,俗称“上九会”,会期三天,初八日开始,初十日结束,如今“上九会”已失去原来纪念张巡、许远的意义,取消了游神活动,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
景区
综述
黄山市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徽文化发源地,拥有黄山、徽州IP,黄山市不断开发新的文旅产品,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为此黄山市推出了《黄山市非遗旅游地图》,拥有5条非遗主题旅游路线,同时还以新安医学为基底推出20条康养黄山产品线路,整个旅游路线包含休闲、美食、民宿、夜游、研学等。截至2022年4月,黄山市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52家57处,其中5A级景区3家8处,省级度假区4家。
景区等级 | 所处位置 | 景区名称 |
|
AAAAA(3家8处) | 黄山 | 黄山风景区 |
黟县 | 西递 |
黟县 | 宏村 |
徽州区 | 唐模 |
徽州区 | 呈坎 |
徽州区 | 潜口民宅 |
歙县 | 牌坊群鲍家花园 |
歙县 | 徽州古城 |
AAAA(22家) | 屯溪区 | 花山谜窟 |
黄山区 | 东黄山度假区 |
黄山区 | 翡翠谷 |
黄山区 | 太平湖 |
黄山区 | 九龙瀑 |
歙县 | 新安江山水画廊 |
歙县 | 雄村景区 |
休宁县 | 齐云山风景区 |
黟县 | 赛金花-归园景区 |
黟县 | 南屏景区 |
祁门县 | 牯牛降 |
黄山区 | 芙蓉谷景区 |
屯溪区 | 新安江滨水旅游区 |
黄山区 | 黄山虎林园(暂停营业) |
黟县 | 打鼓岭 |
休宁县 | 休宁古城岩 |
徽州区 | 新四军军部 |
祁门县 | 历溪景区 |
屯溪区 | 黎阳in巷 |
黟县 | 屏山景区 |
祁门县 | 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 |
徽州区 | 黄山徽州区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 |
AAA(16家) | 歙县 | 许村古村落 |
休宁县 | 三溪风景区 |
黟县 | 木坑 |
祁门县 | 九龙池 |
休宁县 | 徽州大峡谷 |
休宁县 | 黃山麟聖古文化园 |
屯溪区 | 徽州糕饼博物馆 |
休宁县 | 松萝茶文化博览园 |
徽州区 | 徽茶文化博物馆 |
休宁县 | 见明堂博物馆 |
徽州区 | 金紫祠景区 |
歙县 | 山中天谷景区 |
黄山高新区 | 徽州印象博物馆 |
黟县 | 黟县古城景区 |
徽州区 | 无极雪矿泉水科普基地 |
歙县 | 屯之谷景区 |
AA(11家) | 屯溪区 | 程大位故居 |
屯溪区 | 戴震纪念馆 |
休宁县 | 夹溪河漂流 |
黟县 | 木雕楼 |
黟县 | 五里景区 |
黟县 | 深冲景区 |
歙县 | 北岸瞻琪景区 |
歙县 | 丝绸文化博览园 |
徽州区 | 圣丹源石斛园 |
休宁 | 盛榨堂古法木榨文化园 |
祁门 | 祁红小镇文化博览园 |
参考资料: |
度假区等级 | 所处位置 | 度假区名称 |
|
省级 | 屯溪区 | 雨润国家度假区 |
黄山区 | 太平湖旅游度假区 |
黄山区 | 东黄山旅游度假区 |
黟县 | 黟县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 |
参考资料: |
主要景区
黄山风景区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在1800米以上。黄山有“五绝”“五胜”,五绝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其中奇松中位于玉屏楼的迎客松为黄山标志性景观之一,五胜为画派、石刻、古道、诗文、名人。1990年黄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7年黄山风景区被列为AAAAA风景区。
西递宏村
西递宏村位于黄山市黟县,西递建于北宋皇佑年间,截至2022年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2021年被正式列为AAAAA级旅游景区。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属人工水系村落,古民居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乡村原貌及内在的文化信息,其中承志堂“三雕”被誉为“民间故宫”。景点还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2000年11月30日,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5月5日,正式列为AAAAA级旅游景区。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由唐模、潜口民宅、呈坎、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五大精品景区组成,面积9.5平方公里,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2014年被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
唐模景区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始建于唐,发展于宋元,盛于明清,主要特色为水口、徽派园林和水乡景致,其代表有檀干园、徐承尧故居等,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画乡村”“中国龙形村”、唐代古徽州唯一幸存的最后一个古村落。旅游景区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村落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是个极具浓郁徽派气息的皖南古村落,同时景区内还有中法特色民宿-唐模法国家庭旅馆。
呈坎景区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八卦村按先天八卦的形式来布局建村,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古老的东汉八卦村,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呈坎完整保存着东汉三国时期三街九十九巷的古村落肌理,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古建筑、古遗址180多处,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49处,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
徽州古城景区位于黄山市歙县,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古徽州府治所在地,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发祥地,素有“文物之海”“文化之邦”“徽墨之都”“歙砚之乡”“东南邹鲁”之美誉。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潜口民宅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是一座古建筑专题博物馆,由明园和清园两部分组成,分别于1990年和200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有明清时期最具典型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桥、古戏台等24幢古建筑,被誉为“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1988年,潜口民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座落于黄山市歙县棠樾村内,由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鲍家花园等景点构成,整个景区占地约500余亩,景区内有全国唯一的一连七座牌坊,与牌坊群相谐互生的鲍家花园,是以徽商私家园林为背景,以徽派盆景为主题,聚集各流派盆景的代表作品,是一个盆景观赏基地。
友好城市
类别 | 交往对象 | 结好缘由及交往内容 | 备注 |
友 好 城 市 | 韩国大邱东区 | 公务员交流和学生交流 | 2005年5月结好 |
瑞士因特拉肯市 | 景区合作旅游营销 | 2008年8月结好 |
瑞典瓦拉市 | 经贸、文化交流 | 2012年9月结好 |
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 | 经贸、文化、旅游交流 | 2015年10月结好 |
圣马力诺塞拉瓦莱市 | 旅游交流 | 1999年结好 |
日本藤井寺市 | 文化旅游交流 | 1994年结好 |
友 好 交 流 城 市 | 南非开普敦市 | 旅游交流 | 2009年9月5日签订《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 2010年8月12日签订《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 |
法国尼斯市 | 经贸、文化交流 | 2010年7月19日签订《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 |
柬埔寨暹粒市 | 旅游、文化交流 | 2015年8月15日签订《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协议书》2016年10月13日签订《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 |
俄罗斯斯捷尔利塔马克市 | 友好交流 | 2017年6月15日签订《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2018年9月12日签订《友好合作交往备忘录》 |
英国高峰市 | 旅游交流 | 2017年9月8日签订《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意向书》 |
肯尼亚梅鲁市 | 旅游交流 | 2018年8月开13日签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意向书》 |
日本千代田区 | 旅游、文化交流 | 2019年5月签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意向书》 |
波兰耶莱利亚古拉市 | 教育、遗产保护交流 | 2019年9月17日签订《友好交流备忘录》 |
英国剑桥市 | 文化、教育交流 | 2019年9月27日签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意向书》 |
意大利美娜佐市 | 文化旅游交流 | 2021年11月签订友好交流备忘录 |
参考资料: |
人物
姓名 | 生卒年月 | 简介 |
毕升 | ?~约1051年 | 北宋著名科技家、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歙县人 |
朱熹 | 1130年~1200年 | 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古徽州婺源人。南宋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与程颢、程颐等共创的理学史称“程朱理学”,《白鹿洞书院提示》对后代教育事业的影响深远;《四书集注》58卷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圣典”;常以“新安朱熹”署名著述,“朱子之学”是“新安理学”的开山之学 |
程大位 | 1533年~1606年 | 字汝思,号宾渠,休宁率口(今屯溪)人,撰写《算法统宗》十七卷,发明是“丈量步车” |
詹天佑 | 1861年~1919年 | 字春诚,徽州婺源人。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事业的创始人。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创造了许多施工新法 |
陶行知 | 1891年~1946年 | 原名文濬,曾用名知行,歙县黄潭源村人,现代著名平民教育家,1944年10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中央常委和教育委员会主任,主编《民主教育》杂志和《民主》周刊。1946年1月,与李公仆等人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担任校长 |
胡适 | 1891年~1962年 | 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绩溪县人。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第一页;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并撰写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接替陈独秀主编《每周评论》 |
参考资料: |
注:本表仅列举部分人物 |
荣誉
日期 | 授予单位 | 荣誉名称 | 参考来源 |
2008年1月4日 |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总政治部 | 全国双拥模范城 | |
2013年11月21日 | 科技部 | 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 |
2017年4月7日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 | 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名城 | |
2020年1月10日 |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 全国文明城市 | |
2021年6月25日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江西省人民政府 | 2021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 |
注:本表只列举部分荣誉 |
注释
[a]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b]其中,水田46107.15公顷,占78.96%;水浇地413.83公顷,占0.71%;旱地11874.56公顷,占20.33%。
[c]其中,果园2533.51公顷,占3.33%;茶园64929.70公顷,占85.47%;其他园地8508.22公顷,占11.20%。
[d]其中,乔木林地647674.88公顷,占85.59%;竹林地70215.57公顷,占9.28%;灌木林地6993.61公顷,占0.92%;其他林地31817.74公顷,占4.21%。
[e]其中,其他草地773.44公顷,占100.00%。
[f]其中,内陆滩涂1298.20公顷,占100.00%。
[g]其中,城市用地5610.48公顷,占16.17%;建制镇用地6112.43公顷,占17.61%;村庄用地21587.57公顷,占62.20%;采矿用地853.97公顷,占2.4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39.98公顷,占1.56%。
[h]其中,铁路用地742.97公顷,占8.29%;公路用地4566.88公顷,占50.94%;农村道路3478.91公顷,占38.81%;机场用地167.43公顷,占1.87%;港口码头用地8.00公顷,占0.09%。
[i]其中,河流水面12627.87公顷,占47.55%;水库水面8859.35公顷,占33.36%;坑塘水面3110.57公顷,占11.71%;沟渠1697.19公顷,占6.39%;水工建筑用地261.54公顷,占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