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名计算机科学学院),是韶关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拥有学院实验中心、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机构。从2012年起,开始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让学生出来工作后能更快适应工作。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韶关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师资力量、院系专业、设备设施、学院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韶关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别名

计算机科学学院

所属地区

广东韶关

地址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大学路288号大塘校区

校训

立志 崇德 勤学 创新

主要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重要事件

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等级

二级学院

师资力量

教职工60人

院系专业

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系

现任校长

廖益

创办时间

1958

简称

信工

类型

综合

师资力量

韶关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9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35%,博士4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35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65%。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与图像模式识别、网络安全等领域方面有较深研究。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校全日制学生达1200多人。

院系专业

计算机科学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拥有学院实验中心、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机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具有计算机软件工程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实行大专业招生,设置三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网络技术、计算机教育方向培养,供不同兴趣的同学根据自身发展方向自由选择。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计算机科学导论、离散数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网络系统设计与集成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

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工程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具有从事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光纤通信、移动通信

【毕业生适用范围】

可在电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产业、学校等部门从事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管理应用、工程设计、系统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具有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计算机科学导论、管理学原理、经济学、会计学、组织战略与行为学、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运筹学、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

可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

设备设施

学院实验中心实验面积18000平方米,实验设备资产总值2500万元。实验中心下设信息与科学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电子电工省级示范中心、树华电子智源中心等实验室以及公共课实验室,有电脑600多台,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数字电路等实验箱300多套,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验实习环境,并向学生提供开放实验室2个,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参与科研课题提供平台。

学院荣誉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计算机科学学院已为社会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信息管理人才4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高,学生就业率达99.4%以上,毕业生大部分布在珠三角工作,他们敬业爱岗、吃苦耐劳,专业技术好、团队意识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不少毕业生已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部分担任了领导职务或技术骨干,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