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市,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下辖县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阿克苏地区东端。全市面积1.52万平方千米。2018年末,库车市常住人口为488627人。截至2022年末,库车市下辖9个镇、5个乡、4个街道,人民政府驻新城街道办事处文化东路150号。

库车市地处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区域地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少,是全国年平均晴天最多的县。境内共有42条河流、2个湖泊。水系较为发达,主要分布有渭干河、塔里木河、库车河和拉依苏河等四大水系。库车市历史悠久,先秦时期龟兹已有居民活动。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长罗侯常惠发西域各国兵攻龟兹,遣人责杀赖丹罪,龟兹王送姑翼至常惠驻所而杀之。从此,汉朝与龟兹的关系逐渐密切。1949年10月,库车县隶属阿克苏专员公署。2019年12月,撤销库车县,设立县级库车市。

库车市形成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煤炭、电力产业为基础,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全面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库车市农业以粮食、棉花、畜牧养殖、林果业为区域特色工程,是阿克苏地区的棉花主产区。库车市以工业经济为发展的主攻方向,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炭煤化工、电力、建材等是该市优势支柱产业。2022年,库车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77.3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11.4:56.8:31.8。

库车文化灿烂,历史上曾是古印度、古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处。2023年库车市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23年,库车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80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分别是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此外,库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46个,“库车赛乃木”“库车民歌”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库车市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库车市

英文名

Kuqa City

别名

龟兹

面积

1.52万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地理位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阿克苏地区东端

地理坐标

北纬40°46'~42°35'、东经82°35'~84°17'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所属自治区

阿克苏地区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9镇、5乡、4个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652902

人口

488627人(2018年末常住人口)

方言

库车话

民族

维吾尔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

GDP

377.36亿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35323元(2020年城镇居民)

著名景点

天山神秘大峡谷、龟兹绿洲生态园、库车大馕城

邮政编码

842000

政府驻地

新城街道办事处文化东路150号

机场

库车龟兹机场

火车站

库车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s://www.xjkc.gov.cn/外链

名称

库车系突厥语译音,维吾尔语地名,胡同之意。“因其地为达南疆腹地之要街,故名。”“库车”一名自古有多种写法,有“丘慈”“屈兹”“曲先”“鸠兹”“库叉”等。1758年定名为库车。另一种说法,“库车”系古代龟兹语,意为“龟兹人的城”。

历史沿革

先秦

库车古称龟兹,先秦时期,龟兹已有居民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不断“代戎”,迫逼西戎东奔西走。西走之戎进人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地,与原先迁人的部族汇合,形成当地民族部落,还有相当一部分逐渐与塞种人融合。

这时,称为北狄的族体,通过不断互相兼并,赤狄强大起来。在部族纷争之中,有一部分狄人亦进人今塔里木河沿岸和龟兹地区,与先迁入之戎汇合,又与本地的塞种人渐相同化。在此背景下形成了龟兹土著民族。

秦汉至南北朝

汉代库车为西域“城郭诸国”的大国之一。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长罗侯常惠发西域各国兵攻龟兹,遣人责杀赖丹罪,龟兹王送姑翼至常惠驻所而杀之。从此,汉朝与龟兹的关系逐渐密切。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今轮台策达雅),龟兹国归其统辖,部分宫职由汉朝政府设置,龟兹王及下属官员皆佩汉印绶。西汉末年,中原内乱,无暇西顾,匈奴趁机卷土重来,另立龟兹王,控制龟兹国。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定西域,设都护府于龟兹,治它乾城(今新和大尤都斯)。龟兹王归其节制。

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在西域置戊己校尉,龟兹受其节制。晋太宁二年(公元324年),龟兹受前凉统治。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吕光率兵西征,龟兹臣于前秦。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吕光建后凉政权,以其子为西域大都护,龟兹为其管辖。北魏神瑞元年(公元414年),柔然大檀继承可汗位,向西域发展,龟兹属于柔然。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噘哒控制天山南路,龟兹受其统治。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突厥与波斯联合灭噘哒,龟兹臣于突厥。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龟兹受西突厥统治。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朝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治所移至龟兹,龟兹仍为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高宗时,设龟兹都督府,以龟兹王为都督。辽保大四年(公元1124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西征,建立西辽国,龟兹为其附庸。

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破西辽,龟兹归蒙古汗国管辖。成吉思汗二十年(公元1225年),库车属察合台汗封地。察合台汗将东起库车,西至费尔干边疆的地方赐给其总管乌儿秃布。元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察合台汗国附属于窝阔台汗之孙海都,库车为海都的势力范围。

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察合台后裔尽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汗国赐地,库车受察合台汗国的统治。秃黑鲁帖木儿为察合台汗时,库车为其总管播鲁只家族的封邑。

明清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库车受东察合台羽奴思汗统治。明嘉庆十二年(公元1533年),叶尔羌汗国脱离东察合台汗国而独立,库车辖属叶尔羌汗国。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准噶尔部深入南疆,库车受准噶尔汗国控制。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9年),清朝设库车办事大臣,统管地方军政,并沿袭旧制,续行伯克制,辖理回部事务。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设库车直隶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改厅为直隶州,析28庄建沙雅县。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2年(公元1913年),库车建县,隶属新疆省第四行政区。民国11年(公元1922年),设托克苏县佐。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析12庄建托克苏县(今新和县)。

民国22年(公元1933年)初,铁木尔·艾力得知其弟托合体·艾力率领托克逊民众攻打库尔勒的消息后,当即同其挚友在轮台起事,轮台守军弃城逃奔库车,回军向库车杀来。当时,库车守军有200名,长官詹世魁,在新城将城门关闭死守在城内一些铁木尔·艾力的支持者的配合下,铁木尔终于攻人城内,詹世魁全家被杀,守军士兵集体坐火药箱自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库车县隶属阿克苏专员公署。

1949年11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四师副参谋长任晨率领的先遣小分队到达库车。11月17日,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根据库车被国民党抢劫后的治安形势和受害群众生活安置的需要,决定由民运部运输科科长薛益、五师十三团干事陈考元及四师教导营一个区队临时留驻库车。12月24日,二军五师十三团进驻库车县,库车县解放。

1950年,3月29日中共库车县委成立,4月1日库车县人民政府成立,属阿克苏专区,设库车镇。1971年库车县隶属阿克苏地区。

2019年12月,撤销库车县,设立县级库车市。

地理

位置境域

库车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阿克苏地区东端,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为邻,东南与尉犁县相接,南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与沙雅县相连,西以渭干河为界与新和县隔河相望,西北与拜城县接壤,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毗连。地理位置为北纬40°46'~42°35'、东经82°35'~84°17'之间。库车市境南北长193千米,东西宽164千米,全市面积1.52万平方千米。

库车市

气候

库车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降水较少,是全国年平均晴天最多的县。夏季白天日照最长达16小时,冬季白天日照最短也达10小时以上,多年平均的年日照数近3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降水量65毫米,全年无霜期达266天,主导风向为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平原地带年平均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50~300毫米。地势越高降水量越大,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年降水量达600毫米,海拔2000~2500米处降雹最多,2500米以上山区降雹量减少,降雪量增多。春季平均气温为8.0~20.5℃,平均降水量是5.4毫米;夏季平均气温为17.5~31.2℃,平均降水量是14毫米;秋季平均气温为5.0~18.3℃,平均降水量是4毫米;冬季平均气温为-9.3~-2.3℃,平均降水量是2.3毫米。

地形地貌

库车市地处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高程为4550米,最低海拔高程922米。该市可概括划分为北部天山山地、冲积扇形砾石戈壁地和南部冲积平原。北部山地面积为6854.43平方千米,深约80千米,山势走向多为东南走向,沟壑纵横交错,地形较为复杂,海拔在1700~4550米之间。靠山地区有762.18平方千米的冲积扇形砾石戈壁地。南部为冲积平原,面积7648.39平方千米,海拔在930~1225米之间,地形平坦。

地质

在地质构造上,库车市属于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和塔里木坳陷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它包括哈尔克山复背斜、库车坳陷、塔北隆起以及满加尔坳陷等四个三级构造单元。库车地处塔里木地块与天山褶皱带的衔接部位,以东西向展布的北轮台断裂带和却勒塔格断裂带为主要构造。库车市地层出露较齐全,由老到新分别有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等地层。其境内岩浆岩也比较发育,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区,卡拉果尔-库车河东西一带,从超基性-中性-酸性岩石都有产出。

土壤

库车市土壤主要有潮土、灌淤土及灌耕棕漠土3种,潮土占比重最大。潮土主要分布在渭干河灌区的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齐满镇、哈尼喀塔木乡、墩阔坦镇4乡(镇)及比西巴格乡的大部地区,面积为605.27平方千米,占总潮土面积的93%以上;灌淤土仅次于潮土,面积17.80平方千米,占总耕地面积的19.24%,主要分布在库车河灌区的乌恰镇、乌尊镇、伊西哈拉镇、牙哈镇及比西巴格乡的其乃巴格村;灌耕棕漠土仅有62.21平方千米,占总耕地面积的6.73%,分布在库车河灌区。

水文水利

水文

库车市境内共有42条河流、2个湖泊。水系较为发达,主要分布有渭干河、塔里木河、库车河和拉依苏河等四大水系。库车河又称苏巴什河,史称“东川水”,上源西支乌什开伯西河是其主要来源,源于科克铁克山的莫斯塔冰川,流向北南,经康村切穿却勒塔格山达栏杆。库车河起点位于库车市阿格乡翁库尔阔坦,终点为库车市墩阔坦镇奥特拉克,全长254.93千米,流域面积3985平方千米。

水利

库车市境内有铜场水库、跃进水库、北山龙口引水闸、墩阔坦镇引洪渠渠首、二八台渠首引水闸等水利工程设施。

铜场水库是一座集防洪、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发电、保护生态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库车北部山区,是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水库设计库容为6500万立方米,用于满足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用水、灌溉下游库车河灌区246.67平方千米农田。跃进水库是库车市境内的一座引水注入式中型平原水库,位于渭干河流域库车市城西南15千米。水库总库容5800万立方米,水库蓄水完成后,控制灌溉面积266.67平方千米,可改善灌溉面积466.67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库车市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矿产,石灰岩、石英砂岩、石盐等建筑材及岩盐等化工类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突出。截至2022年上半年,库车市已发现矿产35种,场地60余处,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3种。开发利用的矿种10种,分别是煤、锰、石灰岩、页岩等。库车市已探明12个油气田区块,包括雅克拉凝析油气田、塔河油田、东河塘油气田等。境内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占塔里木盆地探明储量的90%以上;原油储量20亿吨,占探明储量的95%以上,其中凝析油占探明储量的88%以上。

土地资源

截至2016年末,库车市土地总面积14525.13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面积9736.9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积的67.0%;建设用地面积1392.83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积的9.6%;其他用地3395.40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积的23.4%。

水资源

库车市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渭干河、塔里木河、库车河三大主要水系年径流量大。渭干河年径流量22.34亿立方米,塔里木河年径流量43.88亿立方米,库车河年径流量3.575亿立方米,二八台河年径流量0.434亿立方米,其他小河(盐水沟、博斯坦沟、克孜勒沟)年径流量0.612亿立方米,合计总水量是14.85亿立方米,实际可用水量14.376亿立方米。库车的地下水主要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岩溶裂隙水和冻结层水等四种类型。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库车市南部平原区,赋存在第四系松散卵砾石、砂砾石层的孔隙中。地下水资源量为74835万立方米,其中渭干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42218万立方米,库车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2632万立方米,二八台河平原地下水资源量为4603万立方米,塔里木河平原地下水资源量为74835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

库车市因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雪岭云杉原始林生长在北部山区海拔1800~3200米处,山杨、天山桦和茂密的灌木丛生长在河滩谷地。塔里木河两岸古老的胡杨,形成东西长70千米、南北宽5~25千米的次生林。中部农区住宅、村落的周围,水渠道路的两边林木相连。银白杨、新疆杨是用材林的主栽树种。红柳等灌木丛林从低山带、草湖区延伸到农区。

库车市灌木林从中高山区至塔里木河畔均有分布。中高山区灌木种类较少,主要分布着耐阴的天山圆柏、新疆圆柏、阿尔泰云枝柏等。前山浅山带有木贼、麻黄、膜果麻黄、小蘖等,以麻黄为多,有小块分布。平原戈壁北面砾地上生长着沙拐枣、老鼠爪、白刺等,向南为沙棘、枸杞、多枝红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有大片红柳丛生。境内东南部还有小块状的梭梭丛。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库车市野生动物有8纲71种,其中哺乳纲有野兔、野猪、野骆驼等,鸟纲有麻雀、山雀、斑鸠等,爬行纲有蛇和蜥蜴等,两栖纲有青蛙等。国家重点Ⅰ级保护动物有雪豹、金雕等,国家重点Ⅱ级保护动物有棕尾鵟、狼、狐狸及各种鸟类。

库车市

植物

库车市种子植物共计78科、376属、960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9种,被子植物75科373属951种。在库车市分布的303属野生种子植物占该地区植物总属的90.94%,野生种子植物包括莎草、禾本和菊等科属。野生维管束植物有72科308属732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68科303属726种。野生维管束植物属有苔草属、葱属、蒿属、委陵菜属等。

库车市

自然保护区

库车市境内有大龙池湿地自然保护区、巴依孜湖湿地、牙哈镇生态湿地等。

库车市

库车市大龙池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库车北部山区140千米处,国道217线独库公路上。它是库车市最大的野生森林保护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青杉翠柏,绿草如茵,水资源丰富。作为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其林木资源不仅具有观赏作用,还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使生态环境达到平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丰富,有雪鸡、黄羊和雪豹等。保护区内森林植被完好,是重要的生物样本库和生物多样性观测站。

自然灾害

库车市主要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库车市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水、干旱、大风、冰雹、大雪等。夏季山区多雨,气温偏高,冰川积雪融水增加,往往汇流成洪,酿成灾害。初冬多雪且气温偏高年份亦有偶发性洪灾。大风日多出现在春季、夏季,有时8级以上大风持续二、三十小时,刮风时出现低温、雨夹雹。大风又往往形成沙暴,浮尘蔽日使疫病蔓延。库车市处天山地震带,地震频繁,微震时有发生。地震主要出现在境内北部、西北部、东北部山区,时间集中在1~3月。

2021年5月16日,库车市遭遇强降雨天气,在当地牙哈镇、乌尊镇等地,短时强降雨夹带着直径2厘米左右的冰雹一起落下,持续20分钟左右的冰雹天气造成牙哈镇阿克布亚村上万亩玉米叶子被打落在地,其它农作物、果树也不同程度受灾。经初步排查,库车市各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4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底,库车市下辖9个镇、5个乡、4个街道,人民政府驻新城街道办事处文化东路150号。

库车市乡镇、街道名单

乌恰镇、伊西哈拉镇、阿拉哈格镇、齐满镇、墩阔坦镇、牙哈镇、乌尊镇、二八台镇、塔里木镇

玉奇吾斯塘乡、比西巴格乡、哈尼喀塔木乡、阿克吾斯塘乡、阿格乡

街道

新城街道、东城街道、萨克街道、热斯坦街道

参考来源:

政治

库车市领导班子

单位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库车市委员会

书记

王鲁军

库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艾尼瓦尔·吾买尔

库车市人民政府

市长

麦麦提·吐拉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库车市委员会

主席

袁伟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8.15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18年底,库车市常住人口488627人,比上年末增加107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1926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7.23%。男性人口247185人,女性人口241142人,性别比为1.025:1。全年出生6362人,人口出生率13.02‰,死亡4737人,死亡率9.69‰,自然增长率3.33‰。

民族

库车市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市。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维吾尔族388112人,约占总人数的83.90%。汉族人口71154人,大都集中于城区,乡镇汉族人数稀少。

方言

库车土语的语音系统与现代维吾尔语的语音基本相同,作为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区别于标准语和其他方言土语。库车土语有8个元音音位,展唇元音分别为[a]、[ɛ]、[e]、[i],圆唇元音分别为[o]、[u]、[⌀]、[y]等。从发音开口程度、语言上下地位、语言前后位置从唇状等角度来看他们的情况与标准语的语音情况保持基本一致,同时存在一些语音变异现象。库车土语的元音根据发音口型将分为展唇元音和圆唇元音。

宗教信仰

佛教、伊斯兰教曾在库车盛行,历史上还出现过袄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佛教大约于公元前后传入库车,此后几百年内长盛不衰,在唐代达到鼎盛。库车市现存的库木吐拉石窟寺、克孜尔杂哈石窟寺、森姆塞姆石窟寺、昭估厘大寺等都是佛教遗址。公元十世纪以后,佛教逐渐衰落。自察合台汗国秃黑鲁铁木儿继位之后,皈依伊斯兰教,随后进行了大量强制性的传教活动。最终,库车佛教势力完全消失,当地居民改信伊斯兰教。库车历史城区内有清真寺37座。

截至2023年8月,库车市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两大宗教,爱国宗教团体主要包括伊斯兰教协会,佛教协会。

经济

概述

库车市形成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煤炭、电力产业为基础,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全面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库车市农业以粮食、棉花、畜牧养殖、林果业为区域特色工程,是阿克苏地区的棉花主产区。库车市以工业经济为发展的主攻方向,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炭煤化工、电力、建材等是该市优势支柱产业。

2022年,库车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77.3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11.4:56.8:31.8。固定资产投资140.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4.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06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0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2.12亿元。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23元。

第一产业

库车市以粮食、棉花、畜牧养殖、林果业为区域特色工程,是阿克苏地区的棉花主产区。新疆诚润金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库车市引进的棉花产业龙头企业,生产规模2021年由年处理30万吨棉籽浓缩蛋白及精深加工扩产到了50万吨,与全市植棉合作社签订了棉籽收购协议。

库车市

库车市是“中国白杏之乡”。库车市小白杏主要分布在乌恰镇、依西哈拉镇、玉其吾斯塘乡等12个乡镇。2019年,库车市有挂果杏树633.33平方千米,其中小白杏有40多平方千米,每年杏子产量达10万吨左右。2014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库车小白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1年12月22日,小白杏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20年,库车市棉花总产量23.84万吨,小麦粮食总产量15.3万吨。蔬菜瓜果总产量20万吨以上。种植黑木耳160万棒,年产鲜木耳2万余吨,干耳100余吨。年末牲畜存栏91.53万头只,出栏176.28万头只,产肉7.99万吨,产奶4.87万吨;产蛋1.92万吨。存栏生猪3.5万头,出栏生猪7.4万头,产肉0.82万吨。

第二产业

库车市以工业经济为发展的主攻方向,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炭煤化工、电力、建材等是该市优势支柱产业。2022年1—4月,库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4.07亿元,完成增加值70.72亿元。库车市是塔里木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主战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主气源地。中石化、中石油两大油田公司在库车部署油气井4000余口,年产原油549.48万吨,天然气65.76亿立方米。

库车市是天山南坡煤炭资源带的中心,拥有俄霍布拉克和阿艾两个国家规划矿区,总面积240平方千米,远景储量50亿吨左右,已探明储量32亿吨,占阿克苏地区探明储量的72.4%。煤种以气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煤、焦煤、1/3焦煤为主,同时阿艾矿区赋存有丰富的瓦斯资源,瓦斯地质储量约为90亿立方米,矿区煤层瓦斯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趋势。截至2022年上半年,库车市有10家煤矿企业,年设计产能1660万吨,2020年煤炭产能约1270万吨。

2022年一季度库车市建筑业总产值3.77亿元。2023年1—5月,库车市丰特高新建材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销售份额占南疆市场80%以上,月产量达到3万立方米,销售额约800万左右。

第三产业

旅游文化、现代商贸物流是库车市优势产业。2022年1—4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37亿元,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63亿元。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40.1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8.69亿元。

2023年1—2月,库车市累计接待游客53.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亿元。“五一”假期,新疆库车市共接待疆内外游客13.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40.66万元。天山神秘大峡谷景区日接待游客超过2000人。2023年以来,各大景区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接待能力,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量增加了60%以上。

库车市形成以中天物流、源畅物流、宝达物流、嘉业物流、中亚物流为核心,中国邮政、"三通一达"等社会快递协同发展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2016—2020年,库车市建设有14个乡镇149个电子商务站点,实现市、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全覆盖。该市累计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86期8507人次,初步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农村电商平台体系。该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亿元,完成地区下达指标的100%;实现外贸出口总额6600万美元,完成年度考核任务的220%。

经济功能区

库车市拥有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比西巴格乡其乃巴格村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园、伊西哈拉镇辣椒产业园等经济功能区。

库车市

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9年获批成立自治区级高新区。园区位于库车市东城,西起库车市长安路,东至库车河西,北起库—库高速公路,南至南疆铁路线,规划总面积74.36平方千米。开发区初步形成以精细化工为主、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战略新兴六大产业协同发展的“一区六园”格局。2016—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从175亿到235亿元的高速增长,工业增加值从49亿元增长到99.43亿元,基础设施累计投入35.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3.3亿元。该区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76个,签约金额达464.1亿元,招商引资水平稳步提升。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2月4日,库车市共有各类学校262所。其中,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20所,小学110所,幼儿园131所。教职工人数7648人。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至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10.9%。库车市成功入选“自治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共有全国青少年体育特色学校14所,“全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1所。2023年1月,库车市荣获教育部“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库车市第二中学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库车市第三中学、第四中学为地区级优质高中。截至2022年上半年,库车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阿克苏工业技术学院)在校人数5400人,分为9个系部,23个专业。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上半年,库车市有公立、私立医院共33家,编制床位数2170张,主要有库车市人民医院(二甲级医院)、库车市第二人民医院(库车市传染病医院)、库车市中医医院、库车市妇幼保健院等大型医院。全市各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逐年增加,市级医院下转人次均比同期增长,县域内就诊率由2016年的82%提升至96%。14个乡镇卫生院和213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库车市

天花、霍乱、伤寒等恶性传染病曾在库车市连年流行。民国5年(公元1916年),死于各种传染病的达2088人。其中死于霍乱的235人,赤痢病296人,伤寒1109人、痘疮156人、疹热症115人,白喉病17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自治区、地区、县卫生防疫部门多次组织医疗队,深入农村,对各种传染病进行普查防治。1958年消灭了天花,其它传染病的发病率先后有明显下降。

科技事业

截至2020年末,库车市有库车天河化工有限公司、新桥管业有限公司等6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中心,协益纺织、畅源生态环保等6家"专精特新"企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示范区(规划中)。截至2023年4月,库车市授权专利31件。2023年7月,库车市现代农业科创中心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荣誉称号。截至2023年7月,科创中心3家科研院所进驻实验室(分中心)6个,建立专家工作站、示范(实践)基地5个,库车各部门进驻4个,成果转化合作企业10家。

库车市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末,库车市拥有民间歌舞团在内的业余演出团队20多个,有专业和业余演员300余人,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3个,文化馆1个。

  • 库车市图书馆

库车市图书馆建于1980年,2019年9月搬迁到龟兹文化艺术三楼,现有馆舍面积500平方米。2017年参加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被评为自治区三级馆。图书馆拥有阅览座位60个,现有三个分馆七个城市书房,实现了互通互借。年订阅各类报刊112种,藏书17.5万册,办理借阅证为1500个。为了更加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阅览书籍,库车市图书馆现有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电子借阅机等数字化设备,包含了电子图书9.1万册、700种期刊、讲座4.1万集、有声读物900集。

库车市

  • 库车市龟兹博物馆

库车市龟兹博物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林基路街19号。该馆分为龟兹历史出土文物馆、龟兹佛教馆、龟兹古钱币馆、民族民俗馆四个展馆,有库车出土的大量文物和遗留的大量石窟壁画及佛教造像、历代钱币等。博物馆定期举行民族歌舞表演,如大型的麦西来甫舞蹈等。

库车市

  • 库车市文化馆

库车市文化馆位于库车市文化中路18号,是国家二级文化馆。文化馆先后组织过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一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宣传展示活动、第二小学学生参观库车大馕等非遗项目活动、葫芦画等非物质文化宣传展览活动,展示库车红铜、葫芦画、土肥皂等老物件及萨玛瓦尔舞、库车民歌、库车顶碗舞等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表演。

库车市

体育事业

库车市体育场、体育馆、健身中心、体育公园、游泳馆等健身场所覆盖城乡,市、乡、村的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已基本形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健全。截至2023年8月7日,库车市晨晚锻炼站点1000多个,城乡覆盖率达到100%。库车市先后举办过“全民健康我行动”2023年雪地青年足球赛、“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青少年阳光体育排球比赛等体育赛事。库车市先后取得2023中国·阿克苏“新疆黑猫杯”全国绿色城市(库车)男子邀请赛冠军、库车市第一中学女子排球队在新疆青少年锦标赛第二名等荣誉。

库车市

环保事业

2022年库车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扣除沙尘天气影响后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65.6%,扣除沙尘天气影响后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93。

截至2023年7月,库车市13个乡镇、46个行政村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的,治理率21%,受益群众超10000余户,2023年在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5个,涉及村7个,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24%。

2022年库车市完成生态治理工程86.6平方千米、植树造林54.67平方千米,国土森林覆盖率达16.7%,新增绿化面积26.91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61.79%,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并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初验。

社会保障

2016~2020年,库车市所有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均得到保障,11595户38654人全部脱贫,50个贫困村整体脱贫退出。该市4200余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内地转移就业385人。截至2023年6月底,库车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2.7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5350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领取待遇人数达17.20万人,创历史新高。

交通

综述

库车市处于乌鲁木齐至喀什、独山子至和田的中间地段,国道314线、217线在此交汇,南疆铁路横穿市域,民航直达乌鲁木齐、成都、西安、郑州等地,是南疆集航空、铁路、公路相交织的客、货运集散地,具有东进西出、南联北拓的地域优势,是南疆四地州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连接南北疆的交通大动脉。

公路

截至2018年底,库车市公路线路里程4150千米,增长6.19%。国道314线、217线在城内交汇,库尔勒—库车高速公路、库车—阿克苏高速公路、国道217线改扩建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库车市

新疆库车至阿克苏高速公路线全长260千米,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千米。库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的重要联络线,也是新疆“Y”形公路网纵贯南北疆快速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通往中亚及欧洲的又一条重要通道。

铁路

截至2023年8月,库车境内有南疆铁路、南疆铁路库尔勒至阿克苏段二线铁路、库俄铁路等铁路干线,可直达兰州、西安、郑州、成都、杭州等地。

南疆铁路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东起吐鲁番,西至喀什市,全长1400多千米。库尔勒至喀什通车运营段,于1996年九月开工,全线沿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沿,途经轮台、库车、新和、阿克苏、巴楚、阿图什等县市,西抵喀什市,全长近970千米。

库俄铁路位于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境内,为国铁Ⅱ级单线铁路。铁路线自南疆铁路线库车西站东端引出,沿却勒塔格山山前倾斜平原区的东北方向,先后跨越国道314线、国道217线,再以隧道和特大桥方式穿越却勒塔格山、跨越库车河,经康村后沿库车河两侧阶地继续北上,至终点俄霍布拉克站,线路全长85.07千米。

库车火车站始建于1998年。2016年11月5日,库车火车站在原址上开始改造。新站房建筑面积为5463.5平方米,其中候车室面积增加到1623平方米,可容纳旅客增加至1500余人。新站房高达18米,呈框架结构,中间旅客区域为一层,两侧办公区域为双层。站内有3台自助售票机、2台自助取票机。

库车市

航空

库车龟兹机场位于库车市西南方向7.4千米处,北临314国道,东临217省道,是库车、新和、沙雅和拜城的交汇地,既是南北疆地面交通的交汇处,也是疆内国际国内航路汇集点,航空辐射区人口总数高达170万左右。库车龟兹机场汇聚三条国际航路,连接中哈、中吉和中巴,两条国内航路连通西南和西北地区,7条疆内航线,直达南疆各主要城市和北疆重要城市。

库车市

库车龟兹机场飞行区等级4C,跑道长2600米,宽45米,机坪设有5个停机位,分别为2B、3C,可供B737-800及以下机型起降,机场消防救援和应急救护等级均为6级,候机楼,面积为5382平米。

2018年库车市共保障航班起降4202架次,旅客吞吐量32.108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73吨;2019年全年共保障航班起降5793架次,旅客吞吐量42.457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91.7吨。2020年7月11日,库车机场开通“宁波—西安—库车”航线,为宁波对口援库的干部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交通便利。库车机场已通航的城市包括乌鲁木齐、成都、西安、宁波、阿克苏、喀什、和田、库尔勒、伊宁、哈密、吐鲁番、克拉玛依等12个城市。

公共交通

截至2018年末,库车市公交车路数7条,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136辆,实有出租汽车数842辆,民用汽车保有量45287辆。

库车运输新站占地面积约6433.28平方米,主体建设包括主站楼、班线客运车辆停车场、公交停车场、客运车辆停车场、公交出租换乘区等配套设施建设。日发送旅客将增加至600多人,站内设有电子检票机、引导处、饮水机等。

人文

综述

库车文化灿烂,历史上曾是古印度、古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处。新疆的馕文化作为库车市饮食文化的代表,也是新疆民俗文化的代表。作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库车大馕,以大而薄、脆而香等特点享誉全国。库车市在婚姻、丧葬、衣食住行、节日等方面有较为独特的习俗。该市还有龟兹乐舞、维吾尔族萨玛瓦尔舞等富有特色的艺术形式。截至2023年6月,库车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80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截至2023年4月,库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普查项目共计146个。库车市拥有热斯坦、萨克萨克等五个历史文化街区,有180多户80年以上的古民居。库车土产甚丰,地毯、小刀、羊羔皮、杏是载入史籍的四大名产。

饮食

新疆的馕文化作为库车市饮食文化的代表,也是新疆民俗文化的代表。作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库车大馕,以大而薄、脆而香等特点享誉全国。库车市还有大馕炒肉、羊阿萨木萨克、手抓饭、库车汤饭、鸽子拌面等特色美食。

馕是新疆的传统食物,也是新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馕的种类有很多,达到51种。库车大馕,它大而脆,直径达到了60厘米,被称为“馕中之王”,库车大馕于2010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被评为国家金牌旅游小吃。库车大馕的特色在于是用库车本地产的小麦面粉做原料,再配以鸡蛋、芝麻、洋葱和胡萝卜丝等辅料,用杏树木材燃烧后烤制而成的。因杏树的木质硬,燃烧时间长,而且含有杏油,燃烧时会发出杏香味,使烤制而成的比加克大馕也具有一种独特的杏香味。

库车市

大馕炒肉

大馕炒肉是新疆库车市深受当地各族群众喜爱的一道美食,是当地大馕文化的一种延伸,其食材主要取自当地小白杏烘烤的大馕和塔里木河流域优质小山羊肉,以青红辣椒块作装饰。

库车市

手抓饭

手抓饭是新疆特有的美食,主要的原料是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新疆本地的正宗抓饭一般是不放孜然粉、山楂、酱油的。根据所在地食材的品质和个人的口味可以酌量添加自己喜欢的配料,例如葡萄干、杏脯等,使之具有地域特色。

库车市

鸽子拌面

鸽子拌面是库车的一道特色美食,也是新疆拌面中味道最“老道”、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面食。库车小麦生长期长,面粉口感筋道,用库车面粉做成的“拉条子”更有嚼劲、更富弹性。将精心烹制的“鸽子肉”拌入“拉条子”之中,再把汤汁浇透整盘面,鸽子拌面制作而成。

库车市

习俗

婚庆习俗

订婚以男方为主,请媒人说合。媒人和男方家长向女方家长求婚,如果应允,即下聘礼。结婚仪式一般为三天。第一天早上,在女方家中举行“尼卡”宗教仪式。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及其亲属参加,仪式由阿訇主持,在宣读结婚证书和念“尼卡”经后,询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婚。新郎、新娘表示愿意后,按古俗吃下沾盐水的馕。仪式后,新郎回家准备迎亲。第二天,新郎及其直系亲属同新娘一齐到女方家探望。新郎要在屋外大声问候岳父母三声之后,方能进门。第三天,新娘家人又带上礼物探望女儿、女婿及亲家一家人,送给女儿的是餐具和围裙,希望她能操持好家务。

库车市

丧葬习俗

维吾尔族人的葬礼以伊斯兰教仪式进行。人死前,亲友都来念“都瓦尔”告别。维吾尔族人宁愿在自己家里安静死去,不愿死在外地,死了以后要把遗体运回原籍。如患重病医治无望时,他们便出院回家。先对死者整容,再赴亲友处报丧。送葬,亲友戴“拜勒瓦合”(系在腰间的白布)护送“塔吾提”,先到清真寺举行葬礼,然后送往墓地土葬。死者家属对参加葬礼的人要赠送礼品致谢。地面上普通人家用土堆长条形的坟,有钱人家还要用土坯修墓台,宗教人士或有地位的人,要建拱北、亭榭于坟上。

衣食住行

维吾尔族对衣着很讲究。男子传统装束是穿对襟直斜领无钮扣长袍,俗称袷袢。腰系方巾,头戴花帽(或皮帽),脚登长筒皮靴(年长者多加套鞋)。女子无论冬夏都着裙装,头戴花帽并以网格巾披头遮面,穿长筒袜、皮靴。现在,服装样式多样化。男子有穿西装、夹克或便装,戴工人帽、礼帽、便帽的,多喜穿皮鞋。女子服装式样考究,衣料质地优良,色泽多艳少素。也有穿短袖裙、紧身裙、套裙、西装裙等,头戴纱巾,披面纱的妇女已少见。脚穿各式皮鞋,塑料凉鞋,冬有着高筒皮靴的。

库车市

饮食一日三餐。早餐一般是吃馕喝茶或奶茶,午餐食各类主食及副食,晚餐一般吃汤面条,有时也吃副食。饭前、饭后要洗手,洗手只限3捧次。吃饭时,全家共席而坐,有客人来时请入上坐。餐毕,由长者领作“都瓦”祈祷。吃饭时要跪坐不能盘腿坐。吃时不能将食物撒到地上,如不慎食物落地,可拾起放在自己近前的餐布上。逢斋月,白天禁食,晚上方能进食。现时,除信仰伊斯兰教虔诚的老年人外,持斋者较少。忌食猪、狗、驴、骡肉、动物血及自死动物。

库车市

维吾尔族的居室一般是土木结构平房。其建筑方式是以粗木或沙石作基,土块砌墙,或笆子墙,房顶架梁檩、椽后铺苇席加土抹泥。房屋平顶,开天窗采光,四壁不开窗只留门,房门忌朝西。现在,建筑式样发生变化,多留壁窗,建材也多由土木结构,向砖、混凝土结构发展。室内布置过去较为简单。一般多砌土炕,炕一侧隔矮墙砌锅台,墙上留有壁龛,放置物品,喜挂壁毯。冬季多烧炉子、火墙取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立柜、五斗橱等家具和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也进入普通人家。院内多植有葡萄和果树花卉。房门口两侧砌上台,上铺毡毯,用以夏天乘凉、睡觉。

维吾尔人出门,或步行或以畜力代步。畜力车辆胶轮轴承化,轻便好使,毛驴车几乎每户农民必备。全县乡镇之间有公共汽车沟通。自行车早已普及,少数人已用摩托车代步。

节庆习俗

肉孜节

肉孜节又称开斋节,节前封斋一个月,白天忌动烟火,天黑后始能吃喝。封斋期满后,即为开斋节,恢复白天吃饭习惯。封斋被伊斯兰教认为是一种功德,虔诚的教徒甚至白天滴水不饮。由于影响生产和生活,现在,除宗教人士及一些老人外,青年人多不封斋。节前,家家炸馓子、打馕、准备干鲜果品,大扫除。节日期间,人人穿戴一新,走亲访友,互相拜节祝贺。

库车市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这个节日在“肉孜节”后70天。节日清晨,先到清真寺里礼拜,然后上坟扫墓。回来后,开始杀牛宰羊,煮肉做饭,随时招待拜节客人。身着盛装的人们要相互拜节问候。第一天,亲戚互拜,第二天起,邻居、朋友、同事互拜。相互有成见的人,在节日见面也要互致问候,借此言归于好。整个节日里,人们开展各种庆祝活动,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库车市

艺术

龟兹乐舞

库车是中国汉、唐以来史书所载龟兹国的故址。此地不但是古代西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重要中心,而且以“特善诸国”的歌舞伎乐著称。“龟兹乐舞”被认为是古代“西域乐舞”的杰出代表。龟兹乐舞萌发于西汉初期,在东晋时传入中原。龟兹乐舞盛于隋唐,曾对亚洲各国的音乐和舞蹈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舞姿以身体线条呈S型、双脚交叉、出胯、扭腰为基本造型,此舞擅长各种姿势的旋转,节奏时急时缓,起伏对比,强而多变。

库车市

龟兹乐

“龟兹乐”又称“俗善音乐”,史书多有记载。前秦太安元年,龟兹乐便开始大量传入中原,尤其风靡北朝,当时各国的宫廷歌舞深受其影响。北齐文瑄帝酷爱龟兹乐,常亲自击鼓与乐队合奏龟兹乐。齐成武帝、齐后主时,西域歌舞风至高潮。随突厥公主陪嫁到北周的龟兹著名音乐家苏袛婆,不仅长于作曲,而且精通乐理。他创制的七调十二律,发展内地原有的乐理。至隋,不同风格的龟兹乐更使隋朝音乐“妙绝弦管,新声奇变”。龟兹音乐家白明达由隋而唐连任两朝宫廷乐师。他融“胡声”于汉族宫廷乐,创作了许多新曲,如后来广为流传的《春莺啭》《火凤》《泛龙舟》《同心结》等,都是历史名曲。当时龟兹不断向内地派遣使者,携带乐舞艺伎是不可少的主要项目,由此逐渐形成以龟兹乐为代表的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相混合的乐曲。这种“戎华兼采”的乐曲备受朝野喜爱,其时因奏演歌舞而被封为高官的乐工舞伎不计其数。

维吾尔族萨玛瓦尔舞

维吾尔族萨玛瓦尔舞是赛乃姆的一种,是库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8年获批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获批成为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获批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库车市

萨玛瓦尔舞产生于公元4-7世纪,是融歌舞与杂技为一体,反映龟兹饮食文化礼尚风格的舞蹈。早期的民间萨玛瓦尔舞,主要是在规模较大的餐馆、茶馆、街头进行演出。萨玛瓦尔舞蹈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维吾尔族民间习俗,视食物为无尚圣洁,为此,常将贵重之物、食品顶在头上进行携带,并且喜欢在歌舞氛围中进行餐饮。萨玛瓦尔舞歌舞艺人为了满足群众精神需要,在歌舞声中演艺面食制作,头顶茶盘献香茶内容。

萨玛瓦尔舞是杂技与歌舞完美结合的男子独舞舞种,舞蹈由仿面食制作工艺头顶茶盘两部分组成,融歌舞杂技为一体,反映同一主题。第一部分:舞者在欢快乐曲声中表演舞蹈,迎接顾客光临餐馆享用美食、香茶,并模仿面匠师傅制作面食、和面、拉面、揪片子等工艺流程。第二部分:舞者头顶茶盘,采用杂技与舞蹈相结合以沉稳,舒缓舞姿向客人献茶。

绣花

库车花帽由手工绣制而成。巴旦姆花帽,黑底白花,是用巴旦姆杏核变形花纹衬托以其他花纹组成的图案;扎绒花帽,帽似地毯,是用刺绣绣成的绿地毯样的花纹;有的花帽格纹图案上面再绣花,为锦上添花花帽;还有饺子形图案花帽、珠子花纹图案花帽、玫瑰图案花帽等。

库车市

维吾尔族绣花枕头也较为普遍,原为长圆枕头,两头绣花,现不多见。大部分家庭是一面绣花的长方形枕头,图案绣有各种花鸟蝴蝶或几何花纹。此外墙围、餐巾、桌布、小孩衣服、男女上衣小褂,也绣有各种不同的花鸟和花纹。

诗歌小说

民国初,毛拉·巴克是库车市较有影响的诗人,《巴依与羊》是他的代表作。毛拉·巴依孜、毛拉-吐尔地的诗也较有影响。农民诗人依米尔·艾则木的诗,乡士气息浓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与另一个作者合写的诗集《不灭的心愿》,于1983年由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买买提·夏吾冬、尼牙孜·奴肉拉、尼牙孜·买合木提等人也有较多的诗歌创作,在诗歌形式与内容上都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尼牙孜·买合木提的诗曾于1985年收入《春天的抒怀》一书。青年诗人吾甫尔·热合曼创作勤奋,先后在自治区、地区报刊上发表诗歌300余首。杨政、乌斯曼·吾守尔、买买提·达吾提、艾拜都拉·买合木提等人也在自治区报刊上发表诗歌20多篇。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6月10日,库车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80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该市出土了龟兹文等10余种语言文字的大量文献和文物,以及龟兹乐舞舍利盒、汉龟二体五铢等大量珍贵文物。

库车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时代

地址

苏巴什佛寺遗址

南北朝至唐

库车市城东北20千米处

克孜尔尕哈烽燧

库车市城西北12千米的盐水沟台地

库木吐喇千佛洞

唐至宋

库车市以西约20千米处

阿艾石窟

库车市北部约70千米处的克孜里亚大峡谷内

乌什吐尔遗址

晋至宋

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西5千米处

森木塞姆千佛洞

晋至宋

库车市东北约40千米处

克孜尔尕哈石窟

北朝至唐

库车市西北14千米山沟中

库车大寺

库车市帕哈塔巴扎路与西喜路交叉路口往西约100米

库车友谊路墓群

晋、十六国

库车市友谊路

龟兹故城

西汉至宋

库车市人民路162号

默拉纳额什丁麻扎

库车市新城

参考来源:

世界文化遗产

  • 苏巴什佛寺遗址

苏巴什佛寺遗址规模巨大,是新疆保留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国西北干旱区、中亚地区土遗址的典型代表,它的建造技法基本上涵盖了土遗址的各种不同建造形式。苏巴什佛寺在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上著名的龟兹古国享有盛誉,自魏晋至唐宋时期,一直是西域重要文化中心之一,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苏巴什古寺为魏晋时代的佛寺遗址,整个遗址以佛塔为中心,四周建有庙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物,保存较为完整。河道横贯其间,遗址分布在河道东西两岸的土丘上,称为西寺和东寺,主要建筑集中在西寺。

库车市

  • 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依西哈拉乡境内,坐落于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烽燧雄伟挺拔,建于汉代。烽燧即烽火,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它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且位居丝绸之路北道的黄金地段,区位条件优越,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克孜尔尕哈烽燧,2001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丝绸之路(新疆段)大遗址保护项目。

库车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库木吐喇千佛洞

库木吐喇千佛洞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以西约20千米,窟群分布在渭干河东岸山麓和断崖上,分南北两区,两者相距约3千米。北区洞窟较为集中,已编号洞窟为80个,窟形和壁画保存完好的不到半数。南区洞窟分散在河东岸和几条山谷内,编号洞窟32个,保存较好的不足10个。石窟约始凿于4世纪,早期洞窟壁画属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壁画内容以经变故事为主,晚唐壁画间常有汉文和回鹘文题记。

库车市

  • 乌什吐尔遗址

乌什吐尔遗址位于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西5千米,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东岸的绿洲台地上。西与新和县的夏合吐尔遗址隔河相望,其北约1千米处为库木土喇石窟。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最长208米、东西最长123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自2019年开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发掘,累计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2021年发掘区位于遗址中部偏北,共发掘面积600平方米,清理出灰坑、房屋、排房、灶坑、排水管道等遗迹,出土了陶片、动物骨骼、建筑废弃物、金戒指、钱币等遗物。

库车市

  • 阿艾石窟

阿艾石窟位于库车市北部约70千米处的克孜里亚大峡谷内,石窟距离克孜里亚峡谷谷口约1.5千米。石窟所处的克孜里亚大峡谷由季节性的洪水冲刷而成,山势陡峭,曲折幽深,谷内最宽处有几十米,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石窟位于沟谷中的一块开阔地带北侧的崖壁上,洞窟所在的山体为红色砂质岩,岩体疏松,洞窟距地表高约30余米,人们在洞窟前的山体上修建了一条盘旋的梯道可直达洞窟。

库车市

  • 森木塞姆千佛洞

森木塞姆千佛洞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市,是一处晋代至宋代(公元3~13世纪)的佛教石窟群遗址。森木塞姆千佛洞主要分布于库鲁克达格山口直径约800米范围内的山崖上。石窟大部分已经遭到破坏,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有52座。洞窟的形制多种多样,保存了古龟兹王国完整的洞窟和壁画的实物资料。壁画题材以因缘、佛教故事为主,人物画多以土红色勾画轮廓,晕染法表现明暗与立体,用色艳丽。晚期洞窟壁画则出现了汉族及回鹘的画风。

库车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4月,库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46个。其中“库车赛乃木”“库车民歌”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库车大馕”“库车萨玛瓦尔舞”“顶碗盘子舞”“铜器制作技艺”“十二木卡姆库车版本”等5个项目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0个。库车大馕非遗工坊成功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库车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项目名称

类别

申报地区

库车赛乃木

传统舞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库车民歌

传统音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参考文献:

库车赛乃姆

库车赛乃姆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新疆库车维吾尔族群众生活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歌舞。库车赛乃姆属自娱性民间歌舞,表演自由活泼,舞者不歌,歌者不舞。跳舞时,有鼓乐和伴唱。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双人对舞、熟人同舞,男女不限,动作随意。库车赛乃姆歌词以表达爱情内容居多,也有歌唱生活和劳动内容的。

库车市

库车民歌

库车民歌形成于17世纪,曲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大多数反映当地民众的生活。2014年,库车民歌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车民歌一般由歌手、琴鼓手乐班等组成乐队,在麦西来甫(聚会)上演唱,更多是在婚礼或者喜庆佳节时演唱。近年来,为挖掘和保存库车民歌,库车市先后组织民间艺人300多人次,挖掘整理出库车民歌200多首,并于2016年底完成首次录制。

库车市

历史文化街区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库车市拥有热斯坦、萨克萨克等五个历史文化街区,有180多户80年以上的古民居。库车市古民居建筑面积约83.6万平方米。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库其艾日克社区“龟兹小巷”汇集特色饮食、特色建筑、民族服饰、歌舞乐器、瓷器陶艺、地毯丝段、人文景观、特色花卉等。

2015年,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录。热斯坦,维吾尔语意为商场、市场。街区位于库车外城与盐水沟之间的狭长地带,地势较低洼,历史上为盐水沟的河床。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主街从团结大桥至库车王府,长约1千米,含170多家商铺,集“文、商、旅、居”于一身,建筑具有明显的西域文化特点。街区从北向南可划分为“苏库吾克”和“热斯坦”两个组团,分别以“宗教”和“商业”为显著特色。苏库吾克组团以库车大寺、东城门和出城大道为中心,政治宗教文化氛围浓郁;热斯坦组团以热斯坦清真寺、帕合塔巴扎、龟兹古渡口和热斯坦大街为中心,是繁茂的商业集贸区。

库车市

特产

库车土产甚丰,地毯、小刀、羊羔皮、杏是载入史籍的四大名产。地毯古称氍毹,《北史》《魏书》对龟兹氍毹均有记载,境内曾出土秦汉时编织地毯的打纬工具木手,证明先民2000年前即生产地毯。汉唐时代龟兹利刀闻名西域,远销西亚。紫羔皮在清代入贡宫庭为王室贵胄所爱,紫羔裘价值陡涨,在新疆民歌中留下了“库车羔皮一枝花”的赞誉。对杏的记载见于《大唐西域记》,杏的干制品最初作为丝路商旅的旅途食品而带入中原。

地毯

库车编制地毯,据境内出土的秦代编制地毯的打纬工具——木手和汉代地毯残片,已有2000多年历史。库车地毯为手工织高档品,图案设计有30余种,多为几何图案,两面对称。主色以孔雀蓝、宝石绿为主,配以白、赭、红、黄、金小花图案,经剪绒后边花混然一体,古朴素雅,有典型的东方风格。库车地毯以强度极高的棉纱股绳作经线和地纬线,以彩色粗毛线作纬,依据图案设计编织,构成毛绒,织成后经过剪毛、刷绒等工艺过程而成,正面密布耸立的毛绒,质地坚实,弹性良好。

库车市

小刀

雕花小刀由精钢锻制,刀身经机油淬火,研磨抛光,晶莹闪烁,不起锈斑。刀刃分斜尖单开,正尖双开两种。刀柄尾端锻成鸽头、鹰头、双鹰头、鱼尾形等多种形态,通体用角、骨、铜、银、宝石、彩色有机玻璃嵌镶,组成美丽的图案,刀鞘由皮制或铜制,嵌以铜丝、银丝、红蓝宝石颗粒并雕以花纹。小刀入鞘后柄鞘合为一体,似景泰蓝制品,既有新疆民族刀类共性,又具库车一地特色。

库车市

羊羔皮

乾隆年间,库车贝勒入觐,以当地黑色羊羔皮作为贡品,其轻柔光洁为王室贵胄所赏识,称作紫羔皮,遂为常例贡品库车羔皮分当地羊羔皮和改良后的三北羊羔皮。库车羊羔皮,以细毛和两型毛为主,亦有粗毛。毛卷单调松散,多为环形半环形,大花多,干粗毛多,毛色光泽差。三北羊羔皮,以粗毛为主,多为中花,具有花纹清晰、毛卷坚实、色泽油亮的特点。分羔皮、小二毛、大二毛三种。

库车市

库车栽培杏树历史久远,《大唐西域记》即有龟兹“多梨柰桃杏”的记载。6月杏熟,巴扎街市,临村公路两侧,多排列着装满鲜杏的条筐。民间习惯于四五月间,煮玉米粥或做汤面时放入一些青杏,取其酸以调味,六七月间,则以鲜杏佐食,此后则喜食杏干,故农村广植杏树,遂使库车有杏乡之称。主产地在乌恰、伊西哈拉、齐满3乡,次则阿拉哈格、比西巴格、东河塘、牙哈等地区。

库车市

风景名胜

综述

库车市是新疆四大旅游县(市)之一,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截至2022年6月,库车市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处。旅游景点有天山神秘大峡谷、龟兹绿洲生态园、库车大馕城、库车王府等。

库车市国家AAA级及以上景区

类别

旅游区名称

区域

参考资料

AAAAA

天山神秘大峡谷景区

库车市以北64千米的山区

AAAA

库车王府

库车市林基路街库车原世袭回部亲王府

克孜尔尕哈烽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

库车市伊西哈拉镇

龟兹绿洲生态园

库车市塔北路东19号

AAA

库车龟兹女儿国文旅商贸小镇

库车市浙商世贸中心

库车市甬库团结村

库车市甬库团结村

库车大馕城

库车市建设路

甬库文化园

库车市乌恰镇乌恰一村

重要景点

天山神秘大峡谷

天山神秘大峡谷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地处于库车市以北64千米的山区里,谷底蜿蜒曲折,整个峡谷像一条巨龙形状,在距离谷口1400米深处,高约35米的悬壁上,有一处始建于公元6世纪的千佛洞遗址。

库车市

大峡谷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峡谷南北走向,末端稍向东弯曲,全长3700米,为亿万年风剥雨蚀、山洪冲刷而成,是我国罕见的旱地自然景观。天山神秘大峡谷景区集天下峡谷之妙,兼天山奇景之长,以“神、奇、险、雄、古、幽”著称,被誉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

克孜尔尕哈烽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景区

克孜尔尕哈烽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西北,是国家AAAA级景区,距库车市约12千米,“克孜尔”意为红色,“尕哈”意为哨卡,全意为“红色哨卡”。克孜尔尕哈烽燧是汉朝设立在天山南麓交通沿线的军事警戒保障设施。烽燧高13米,底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5米、南北宽4.5米。

库车市

龟兹绿洲生态园

龟兹绿洲生态园为南疆第一家绿色生态园,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以绿色生态为基本理念,集观光、餐饮、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生态园中的巨大玻璃温室内,有仿真根艺造型126组(棵、群),仿真造型分胡杨、榆树、杨树、榕树等种类,根艺造型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根艺造型之最”认证。

库车市

库车龟兹女儿国文旅商贸小镇

库车龟兹女儿国文旅商贸小镇地处314国道和217国道交会处,临近库车机场和吐和高速公路,同时也是独库公路的终点。小镇建设有南疆房车营地示范基地,开放特色灯光夜市,拓展古国、古王宫、古城楼、古城墙复原、龟兹古国千年印象大型实景演出等旅游文化项目,建立疆果东送、浙产西进的土特产城等各类购物城,打造不同风格的女儿国民宿、美食一条街、电商大楼、旅游集散中心等商贸市场集群,为独库公路线上的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配套服务。

库车市

对外交流

库车市国内友城

城市

友好城市

所属省级行政区

结好时间

库车市

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0.10.07

佛山市

广东省

2021.09.17

喀什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3.02.15

宁波市

浙江省

2023.07.03

乌鲁木齐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3.07.06

梧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3.07.25

重要人物

库车市重要人物

名字

简介

鸠摩罗什

(344—413)

生于龟兹皇室之家。7岁时,鸠摩罗什剃度出家。9岁时,拜著名法师盘头达多为师。20岁时,回到龟兹的鸠摩罗什在王宫正式受戒,成为新建成的王新寺住持,并享受国师待遇

绛宾

(生卒年不详)

龟兹王朝中第一个与汉朝结盟的君主,解忧公主之女弟史联姻

卡德尔·巴克

(1930—2019)

库车市栏杆村人,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林基路

(1916—1943)

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来到新疆工作,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库车县县长、乌什县县长等职

参考来源:

重要荣誉

时间

荣誉

授予单位

2013年5月21日

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旗)

中国共产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8年9月21日

“国家卫生县城”称号提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1年11月18日

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22年11月20日

2022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3年3月21日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注释

[a]

还包括牙哈凝析油气田、哈拉哈塘油气田、依奇克里克油矿、大涝坝凝析油气田、依南2气田、依深气藏、迪那2气田、丘里油气田、轮西油田。

[b]

指的是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

[c]

“两不愁”即平稳达到农村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保证其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个人住房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