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晶晶,女,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经济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蔡晶晶的:人物履历、研究领域、科研项目、学术专著、论文等介绍

中文名

蔡晶晶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人民大学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

职业

教师

职务

副教授

主要成就

因参加《非诚勿扰》节目而在网络上走红

代表作品

《“社会--生态”系统视野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专著 独立完成

人物履历

教育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7.9-2010.6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0.7-2013.7,厦门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

2013.8至今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海外学习经历

2009.7-2010.7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09.3-5台湾政治大学、世新大学管理学院访学;2012.7-9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复杂与适应系统实验室”访问学者;2014.1-2015.1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度综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最高学历: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

教学情况

讲授《公共经济学》(本科),《人口与资源经济学》(硕士)、《农业与资源经济学》(本科)

研究领域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兴趣主要在运用交叉学科方法研究制度、动因、行为及相关政策实践领域,在自主治理、集体行动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运用奥斯特罗姆教授所开创的制度分析与发展研究途径、制度多样性(InstitutionalDiversity)途径,研究公共资源管理与灌溉水资源治理,着重探讨制度规则与结构如何影响公共资源、自然能源的使用与消耗,尤其关注公共资源的利益相关者通过何种博弈,达成何种行动,建构何种规则来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横向课题的科研任务。

学术专著

《“社会--生态”系统视野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专著独立完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论文

在厦门大学文科一类、二类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文章,一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农田水利制度的分散实验与人为设计:一个博弈均衡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4期。

诊断社会-生态系统: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新探索,《经济学动态》,2013年8期。

乡村水利合作困境的制度分析——以福建吉龙村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12期。

从外源型合作到内生型合作:农村合作用水机制的制度选择——以福建省农民用水协会调查为基础,《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4期。

“社会-生态”系统视野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个新的政策框架,《学术月刊》,2011年12期。

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治理:扩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视野,《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6期。

环境与资源的“持续性科学”——国外“社会-生态”耦合分析的兴起、途径和意义,《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3期。

公共资源治理的理论建构,《东南学术》,2010年01期。

我国环境监察执法组织的改革趋势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变迁——贵州习水县二郎乡“三关工程”的个案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西方可抉择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经验透视,《东南学术》,2008年01期。

西方政策评估:范式演进和指标构建,《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8期。

西方政策评估技术浅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4期。

政策网络中的政府治理,《理论探讨》,200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