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曲靖市下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节点,面积5886平方千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会泽县常住人口794279人,是云南省第三人口大县。

会泽县地处滇东北高原,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地势西高东低,属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不明,夏无酷暑,冬季冷寒,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会泽县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设堂琅县,是云南最早设置郡县的四个地区之一。唐置唐兴县,明设东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赐名会泽。截至2022年,会泽县辖5个街道、7个镇、13个乡。

会泽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彝族起源和发展的中心区域,有水城古墓群、蒙姑坡铜运古道等历史遗迹,会泽会馆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斑铜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历史上会泽曾因铜矿的开采冶炼铸币而盛极一时,被誉为钱王之乡、会馆之城、铜商古都、万里京运第一城。会泽县是滇东北旅游片区、滇贵旅游线核心区之一,截至2022年11月,会泽县共有A级旅游景区4个,其中大海草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雾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会泽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中国草莓之乡,肉牛羊存出栏均居云南省第一,工业传统产业为卷烟、铅锌冶炼等,绿色能源、绿色磷化工等为新兴产业,境内有会泽卷烟厂、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工矿企业。高中教育教学位于云南省县市区前列。2022年,会泽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89亿元,同比增长5%,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4.8:31.2:44。会泽县位于三省八县交界,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G85银昆高速、沾会高速穿境而过,渝昆高铁过境会泽,境内2007年建成的江底特大桥是当时亚洲第一高公路桥。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会泽县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会泽县

英文名

Huize County

面积

5886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南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云南省

所属市

曲靖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5个街道、7个镇、13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530326

人口

常住人口794279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方言

西南官话-云南方言

GDP

372.89亿元(2022年)

著名景点

大海草山、雨碌大地缝、会泽古城、娜姑白雾村等

邮政编码

654200

政府驻地

会泽县金钟街道通宝路399号

电话区号

0874

政府官方网站

https://huize.gov.cn/外链

名称

会泽县名为雍正五年(1727年)东川知府黄士杰所命。会泽一词,含义丰富,有三种说法。一说,东川知府义宁认为,会、惠相通,为惠泽于民之意。一说,是因境内小江,金沙江、牛栏江数水交汇而得名,词意本身就有汇集百川,泽润天下之意。一说,是因会泽的地理位置位于“会川都督府以东(东川),府治临泽”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唐时期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会泽就有古代民族的足迹。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设堂琅县,属犍为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越嶲郡,堂琅县改称三绛县。

东汉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复为堂琅县,属犍为郡国都尉。三国蜀汉建兴中,分犍为置朱提郡、堂琅县属之。东汉时期,会泽铜冶炼得到发展。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五月,成国将领李骧与宁州刺史王逊派出的大姓姚岳战于堂琅,骧败。咸康五年(339年),复属晋。

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置宁州,堂琅县隶之。

唐至元时期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唐兴县隶恭州,不久乌蛮仲牟由的后裔骂弹据此,名那扎那夷。大和三年(829年)南诏清平官王嵯巅,攻入四川成都,掠数万人而返,一部分定居东川,东川始有汉族。咸通年间(860-873年)南诏国置东川郡。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灭蒙氏,号大长和,东川郡亦属之。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杨干真废郑隆直,立赵善政号大天兴,后杨干真自立号大义宁,境内属之。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建大理国,置东川大都督为六节度之一。宋,乌蛮强盛,自号阅畔部。

元大德五至七年(1301年-1303年),东川路土官参加反抗云南左丞刘深斗争,曾陷贵州,后官军三击,东川土官降。至顺三年(1332年),东川路总管普折兄那具参与乌蒙土官叛乱,杀乌撒宣慰使及东川路通判等20余人,占领顺元路、罗罗斯,朝廷降诏赦免,土官出降。

明清时期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东川诸酋长归附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东川禄鲁祖受土知府职,同年设东川卫指挥使司。洪武十七年(1384年),东川府升为东川军民府、改隶四川布政使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东川知府参与思伦发反明,东川军民府被废。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月,复置东川军民府,耳塞为土知府。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东川土府内部为争夺权力而爆发阿堂之乱,祸延云、贵、川三省,。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东川酋长禄寿、禄哲侵入马龙州境,掠其48屯。云南巡按邓漠上疏朝廷请求东川土府既受四川辖制亦受云南巡抚节制。明朝时期会泽的铜、铅进入了有一定规模的开采时期。

清顺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三路入滇,东川土官禄万兆因截大西军辎重有功,授禄万兆土知府职,并颁赐东川军民府印,准其世袭。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东川土知府禄氏请求献土设流。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于东川府之巧家营置会泽县。雍正四年(1726年),朝廷加鄂尔泰为广西、云南、贵州三省总督,同时把东川、乌蒙、镇雄三处从四川划归云南省。雍正六年(1728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平定东川法戛伙目禄天佑之乱,会泽县治所由巧家营迁东川与府同城,巧家则设经历司一员管理其地。雍正八至九年(1730年-1731年),清政府平定乌蒙、东川土目庚戌之变,东川彻底实现改土归流。雍正九年(1731年),知府崔乃镛动工建石城。乾隆四年(1739年)东川开始陆运京铜,由汤丹各厂集运府城,再经昭通、盐津入川。东川府于汤丹设官征收铜税,到乾隆时期境内铜矿得到了开发,达到了鼎盛时期。

咸丰八年(1858年),寻甸回族马天喜与东川彝族袁桥保联合反清,占领碧谷坝、新村近半年,次年起义失败。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10万余太平军分路进入东川,攻城未下,与清军战于娜姑,冬月初四攻占巧家厅后,北渡金沙江入川。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4月10日,废府称东川县。民国五年(1916年)1月3日撤者海巡检,设者海分县,1932年裁撤。民国八年(1919年),东川县复称会泽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由宣威进入县境。5月1日占领者海,2日攻占县城,5日离城,渡金沙江北上抗日。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秋,云南大学工学院矿冶系、土木建筑系为避日军空袭由昆明迁往会泽。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陆续迁返昆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会泽隶第二区曲靖督察专员行政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30日夜,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棍支队从宣威务德进入县属雨碌乡,4月11日,攻占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年,娜姑区壁山、拖坑、甘冲3个乡划归巧家县。1954年2月22日,布卡、集义、乌龙3个区划隶东川区。1958年,撤销会泽县,并归东川市。1964年,复会泽县制,隶曲靖专区。

地理

位置境域

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之间,东邻宣威市、贵州省威宁县,南与沾益区、昆明市寻甸县毗邻,西接昆明市东川区、昭通市巧家县,北与鲁甸县接壤,会泽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8千米,面积5886平方千米。

会泽县

气候

会泽县位于中国大陆低纬度地带,属南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和夏季气温比滇中、滇东都低,比滇东北又稍高。气温垂直分带明显,水平分布复杂,形成典型立体气候。全县年均气温12.7℃,极端最高气温31.44℃,极端最低气温-16.2℃。年均降水量为817.7毫米,全年干雨季分明,历年雨季在5月开始,10月结束,雨日平均为97.3天,降水724.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8.6%。干季天数为210天,降水93.2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1.4%。年平均风速2.8米/秒,年平均大风日22天,最多风向为西南风,最大风速20米/秒,年平均霜日56.8天,初日为11月8日,终日为3月25日。雷暴年平均54.9天,降雪年平均9.9天,积雪4.8天,结冰日数43.3天。冰雹年平均1.1天,雾年平均6.9天。

地质

会泽县内地质构造属川滇经向构造体系东亚带,南岭纬向构造体系西段和华夏系、新华夏系及复合构向构造。纬向构造主要由一些走向近东西的逆断层、高角度冲断层及褶皱组成,其雏形早于震旦纪,直到晚期仍有活动,主要有会泽一宣威隆起、会泽断裂。经向构造由一系列南北向压性断裂同向褶皱组成,主要分布于大海、老厂、娜姑,金钟、待补、上村等区,主要有小江断裂、坪箐背斜轴。华夏系构造生成于晋宁运动时期,分布在16个区范围以内,澄江运动使该构造体系进一步加强,构成县境内沉积建造地貌轮廓。主要有五星背斜、雨碌断层、迤车汛向斜。新华夏系构造分布于者海、雨碌、鲁纳、上村、田坝等区。构成县境东缘及南端高中山一中山,展现溶蚀地貌景观。主要有鲁纳断层。复合构造是上述构造体系交接复合部,对局部地区的地质、地貌有深刻的影响。主要有毛家村水库环形弧、白雾街不对称双曲弧形构造。

地形地貌

会泽县地处滇东北高原,乌蒙山主峰地段。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川相间排列,山区、河谷条块分布。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起北伏,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递减。全县最高峰大海梁子牯牛寨,海拔4017米,为曲靖市最高峰。最低处为小江四级电站,海拔695米。会泽的地貌景观主要有三种类型:以山地地貌为主,次为盆地地貌,部分为冰川地貌。山地地貌,面积5600余平方千米。盆地地貌,盆地俗称坝子,面积250余平方千米。境内大于1平方千米的盆地共25处,耕地大于1万亩的槽坝有5处,俗称“三坝两槽”,即金钟、者海、娜姑坝子及迤车、乐业槽子。冰川地貌,总面积22平方千米。县境内有大小山岭300余道。大海梁子、老乌青山、老箐营山、火红梁子和马路梁子5道狭长高大的山岭,构成会泽山地的基本骨架,成为小江、牛栏江、以礼河、硝厂河等河流的分水岭。

会泽县

水文水利

水文

会泽县地处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全县有大小河流155条,其中10千米以上常流河流31条,总长1676千米。主要河流有牛栏江,小江、以礼河以及硝厂河。

会泽县

牛栏江,又名车洪江,流至牛栏,又名牛栏江入鲁甸注入金沙江。牛栏江由寻甸县入田坝区三家村会泽县境,纸厂新发村出境入巧家县,县境内175.25千米,流域面积708平方千米。平均年产水量31亿立方米,县境注入牛栏江的河流有:硝厂河、乐业河、迤落河、鲁珠河,二顺河、干河、车乌河、尹武河等。

以礼河,发源于待补野马川,由南向北汇集待补河、鹧鸡河、咩喷河,以扯河水流经待补,大海、金钟、娜姑、老厂等区,经巧家县注入金沙江,全长122千米、流域面积2558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5.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422立方米/秒。

硝厂河,发源于金钟区卡郎箐,由南向北,汇集乐业河、卡子河、阿都河、拖落河、鲁珠河、干河等水。流经金钟、乐业、迤车、火红、马路等,于马路岔河汇入牛栏江,全长98.3千米,集水面积1553平方千米,年产水量3.11亿立方米,丰水年4.29亿立方米,干旱年1.77亿立方米。

水利

会泽县有毛家村大(二)型水库1座,跃进、金乐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4座。会泽县毛家村水库位于会泽县以礼河的中游,水库始建于1958年,1970年6月全面竣工,水库坝型为黏土心墙式土坝,坝高80.5米,坝顶高程2230.5米,坝顶长463.5米,顶宽8米,水库流域面积868平方千米,总库容5.53亿立方米。2016年-2020年,会泽县完成白泥糖水库、长箐水库、朝阳水库、云盘水库、马武水库、白马箐水库、大海草山滑雪场水源主体工程、以及毛家村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2022年,完成硝厂河团坡至丫口段治理、白马箐水库灌区和145件农村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境内的以礼河发电厂是中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

土壤

会泽县有亚高山草甸土、棕壤、红壤、燥红土,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沼泽土,草甸土、水稻土、黄棕壤等11个土类,24个亚类,54个土属,97个土种。土壤垂直带谱分异明显。会泽县棕壤、红壤、紫色土土类面积5114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1%;全县耕地中棕壤、红壤、紫色土占一半,由于地质地貌和森林覆盖率低等原因,土壤冲刷流失严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会泽县水资源总量24.6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38亿立方米,占50.3%,地下水12.26亿立方米,占49.7%,人均水资源量2632立方米,已开发利用水资源7.85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31.86%。

矿产资源

会泽县是云南省矿产资源大县之一,共发现30种矿产资源,可开发利用矿产14种,涵盖能源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以及建筑建材矿产。磷矿远景储量44亿吨、探明矿石量1.79亿吨,铅锌矿储量615万吨,大理石1亿立方米,石膏80万吨。铅、锌、磷、锗、镉、银在全省名列前茅,居全市第一。保有资源储量:铅矿91.17万吨、锌矿139.46万吨、磷矿石7.93亿吨。磷矿主要分布在大海乡、五星乡、雨碌乡和马路乡,大型磷矿有3个,中型磷矿有3个;铅锌矿主要分布在矿山镇,大型锌矿有1个,中型锌矿有1个,中型铅矿有3个,中型锗矿有1个;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者海镇。其中会泽铅锌矿是特富铅锌矿床,铅锌矿体特富且厚大,局部高达50%以上,厚度可达30余米。雨碌磷矿保有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9698.75千吨。

森林资源

会泽县是曲靖市人工造林面积第一大县,有林业用地面积达521.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5.7%,活立木总蓄积量13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2.7%,是国家林业科技和长防林工程重点示范县、云南华山松种子基地县。会泽植被分为三个类型:亚高山灌丛、草甸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主要是喜湿性草甸植物和耐寒的高山树种,有高山柳、杜鹃、山茶等。草本植物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云南松、华山松针叶林类和樟树、旱冬瓜等阔叶林类混交分布于海拔1700-3000米地区,为县内主要森林区。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松、红杉等。亚热带稀树草原旱生植被分布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牛栏江、小江、以礼河沿岸干热河谷区,代表性树种有攀枝花、羊蹄甲、太阳花和蕃木瓜。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会泽县境内木本种子植物有25科、186属、250余种,共有古树名木19个科,27属,38种。其中大海草山境内有羊茅草甸、杜鹃灌丛、东方草莓、钩腺大戟等地类植物种群32科111种。境内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5种:黄杉、春兰、云南独蒜兰、篦子三尖杉、金荞麦等。

会泽县

会泽县

会泽县

动物

会泽县境内分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穿山甲、金猫、林麝、黑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白鹤、黑颈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7种:猕猴、赤狐、豹猫、白鹇、白腹锦鸡、鸿雁、鸳鸯等。2023年4月,在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桥片区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紫水鸡、大白鹭、黄喉貂。

会泽县

会泽县

会泽县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2年12月,会泽县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个,保护地面积33221.86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64%。

级别

名称

总面积(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

国家级

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910.64

黑颈鹤及湿地生态系统

省级

会泽驾车华山松省级自然保护区

8282

华山松种质资源

县级

会泽鲁纳黄杉县级自然保护区

1744.8

黄杉及其生境

会泽牯牛寨杜鹃县级自然保护区

3155.38

天然杜鹃林、高山草甸及水源涵养地

会泽待补鸡鸣山县级自然保护区

400

天然刺叶高山栎及水源涵养地

会泽大井元江栲县级自然保护区

352.04

天然元江栲及水源涵养地

资料来源:

云南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云南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是2006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中部,海拔2490~2900米,最高海拔4017.3米,护区由大桥片区和长海子片区组成,保护面积12910.64公顷,水库水域面积793平方千米,其中大桥水库面积达13.5平方千米,沼泽面积达3000余亩,为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的湿地的生态环境,此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及其他鸟类102种。

会泽县

自然灾害

会泽县主要自然灾害为低温冷冻、雪灾、干旱、洪涝、风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由于山区面积较广、水土流失严重,受西南温暖气流和孟家拉湾暖湿气流的影响,会泽县易发生干旱,1949-2006年,全县范围的大旱、中旱有29年,局部性旱情年年都有,大、中旱出现率为3%。同时该县为云南省主要林区,易发生森林大火等次生灾害。会泽地处小江地震带东支的东侧,境内易发生地震灾害。2013年东川4.5级地震、2014年鲁甸6.5级地震曾波及该县境内。会泽县也是中国暴雨型泥石流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境内的蒋家沟泥石流沟是爆发最频繁、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条泥石流沟。

2014年8月30日,会泽县境内发生“8·03”地震,至8月4日04:35分,地震已造成会泽县共12人死亡、98人受伤,房屋倒塌1269间、受损13936间,公路受损13.26千米,水窑受损2113口。

2021年3月29日9时35分,会泽县迤车镇阿都村大桥梁子发生森林火灾,经500余人扑救,3月29日23时50分明火全部扑灭,过火面积约53.3公顷。火灾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3月31日9时10分发生复燃,经410人奋力扑救,出动车辆80余辆,明火于4月1日0时46分全部扑灭,过火面积约13公顷。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会泽县辖5个街道、7个镇、1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会泽县金钟街道通宝路399号。

区划

类别

区划名称

街道

金钟街道、古城街道、宝云街道、钟屏街道、以礼街道

娜姑镇、者海镇、矿山镇、乐业镇、迤车镇、大井镇、待补镇

大海乡、老厂乡、五星乡、大桥乡、纸厂乡、马路乡、火红乡、新街回族乡、雨碌乡、鲁纳乡、上村乡、驾车乡、田坝乡

资料来源:

会泽县

政治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会泽县委员会书记

丁东平

会泽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潘利华

会泽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正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泽县委员会主席

李晴

表格数据截至2023年7月20日

人口

人口数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会泽县常住人口794279人,共有家庭户292805户,男性人口为416641人,占52.46%;女性人口为377638人,占47.54%,0-14岁人口为183357人,占总人口的23.09%,15-59岁人口为474588人,占总人口的59.75%;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6334人,占总人口的17.1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269人,占总人口的12.37%。

民族构成

会泽县有26种民族,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中回族、彝族、壮族、苗族4个世居少数民族,有1个民族乡:新街回族乡,24个民族村,其中新街回族乡有14个,303个民族村民小组,25种少数民族。2021年末,全县有少数民族人口6.77万人,占总人口的6.3%。全县25个乡镇街道均有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状况。

语言

会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为云南方言的一个分支,会泽县境内分布有不同语系的方言,大部分都较为通俗易懂。声母19个,包括零声母,没有舌尖后音声母,普通话的前后鼻音韵母读为鼻化元音韵母,有4个调类:阴平44、阳平31、上声53、去声213。基本词汇和曲靖话大致相同,有一些特色地域词,如:虹吃水(彩虹)、常阳子(葵花)、梦忡(瞌睡)、抛儿(草莓)、狂丧(捣乱)等。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加深,后面一般加“的”,如:直直道道~、子子弟弟~。

宗教

会泽县内汉族、回族、彝族、壮族、苗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于明代传入会泽,在近100多年前,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相继传入会泽。全县共有伊斯兰教清真寺40所,佛教堂8所,天主教堂3所,基督教堂2所,道教堂3所。

境内主要宗教场所

宗教

派别

场所名称

地址

道教

全真

会泽县三圣宫道观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街

道教

全真

会泽县金钟山文昌宫道观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街道办金钟社区

佛教

汉语系

会泽县者海镇老街武圣寺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者海村

佛教

汉语系

会泽县娜姑镇云峰寺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云峰村委会一村

佛教

汉语系

会泽县西来寺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镇钟屏路375号

佛教

汉语系

会泽县金钟镇乌龙弥勒寺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金钟镇乌龙村委会

佛教

汉语系

会泽县大佛寺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金钟镇钟屏路483号

佛教

汉语系

会泽县金钟镇福禄寺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金钟镇二道巷58号

资料来源:

佛教

佛教于明代传入会泽,僧尼属少林分支临济宗正宗派。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成立会泽佛教分会,会泽县有大佛寺、西来寺、福禄寺、白衣阁、藏经阁、小乌龙弥勒寺、者海老街武圣寺、娜姑云峰寺共8所佛教场所。

伊斯兰教

会泽伊斯兰教者主要是回族,多数聚集在新街,全县共有清真寺40所,信教群众24500余人。会泽的清真寺大部分建于清朝中叶,以新街马家院子大礼拜寺为主。

基督教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圣道公会派牧师邰慕廉、白格理到会泽传教,建立圣道工会。民国二十年(1931年)邰慕廉病死在会泽,次年改会泽圣道公会为会泽循道公会,兴办“兴华药房”,这是会泽最早的一个西医药房,主要诊治教堂所属人员和附属机构人员以及其教友,并一律免费治疗。全县有基督教堂2所,分别是金钟镇城区基督教堂和矿山镇小街基督教堂,共有信教群众165人。

天主教

天主教清咸丰六年(1856年)传入会泽,光绪八年(1882)五月,法国古神甫(姓名无考)在县城东门外购置地产建天主堂,发展教徒百余人。继而在丰乐街开办一所育婴堂。古神甫死后,民国35年(1946)意大利人马斯道、梅崇德、李尚仁等8人先后来会泽传教,李尚仁主持教务,成立会泽灵医会。全县有城区天主教堂、金钟镇交支沟天主教堂、娜姑镇白雾村天主教堂共计3所,娜姑白雾村的圣若瑟堂,为光绪年间天主教所建。

道教

道教传入会泽,主要在汉族和彝族等部分群众中得到发展,清代和民国时期曾有云游道人到县内传教,大都在寺庙中寄宿。会泽道教有正一派和俗家道士之分。正一派道士以《道德经》为经典,吃斋、不婚配,不办会火。俗家道士又称“火居道士”,以画神像和扎纸火为职业。会泽道教场所主要有湖广会馆、金钟山文昌宫、娜姑白雾三圣宫等。

经济

综述

会泽县是云南省2021年度县域经济10强,2021年位居曲靖市第4位、云南省第20位,2021年首次进入西部百强县、排第68位。农业是会泽县传统产业,以马铃薯产业为主导,工业为重点产业,以卷烟、铅锌、建筑建材等为支柱产业,文旅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22年,会泽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89亿元,同比增长5%。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4.8:31.2:44。

第一产业

会泽县特色农业产业为马铃薯、优质燕麦、软籽石榴、夏季草莓等,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451个,家庭农场948个,富天科技等3家企业入选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阿穆尔集团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2022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70.85亿元,同比增7%。

会泽县是中国最大的夏季草莓生产基地、铃薯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截至2023年3月,会泽县共建成马铃薯基地80万亩,共发展夏季草莓8.1万亩,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盐水石榴5.5万亩,“会泽盐水石榴”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优质燕麦15万亩。

会泽县为云南省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会泽联农带农示范区,肉牛羊存出栏均居云南省第一。2022年出栏肥猪207.57万头、肉牛24.15万头、肉羊76.85万只,肉类总产23.87万吨、畜牧业总产值107.4亿元。

第二产业

会泽县工业传统产业为卷烟、铅锌冶炼等,绿色能源、绿色磷化工等为新兴产业,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户。2021年,会泽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9.1%。

会泽矿产开采规模大开发早,会泽铅锌矿是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之一,是中国近现代有色金属工业、中国现代铟锗工业摇篮之一。境内有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滇北工贸有限公司等大型工矿企业。2021年,会泽县实现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5064万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6596万元。发电量18.51亿千瓦时,水泥150.52万吨,商品混凝土27.62万立方米,硫酸36.54万吨,黄磷4483吨,锌17.69万吨,铅6.26万吨。

烟草工业是会泽工业支柱产业之一,境内有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泽卷烟厂,是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烟草加工业第69位、中国烟草加工业最佳经济效益第69位、云南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第8位。2021年,烟草产能突破30万箱。

食品加工业为会泽县新兴工业产业,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鲟鱼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年产鲟鱼籽酱30吨。境内有绿色食品加工园区、轻工业园区、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园区、饲料加工厂、生猪屠宰加工厂和燕麦植物奶生产线。

第三产业

截至2023年6月,会泽县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个。2021年,会泽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会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22年11月,共有A级旅游景区4个,境内古城街区和白雾街区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大桥杨梅山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是滇东北旅游片区、滇贵旅游线核心区之一。2022年,会泽县全年接待旅游人数5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8.8亿元。

经济功能区

会泽产业园区位于会泽县金钟镇钟屏东路,成立于2008年12月,园区总体规划总面积为13.08平方千米,空间结构为“一园两片”布局:金钟-五星片区、者海片区655公顷,产业定位以冶金深加工、精细磷化工、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及高新技术五大产业为主。2018年园区企业户数57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户。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7.26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9.3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6.64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会泽县高中教育教学位于云南省县市区前列,集团化办学“会泽模式”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优秀改革案例并在全国推广。截至2022年,全县7所高中进入省级重点高中行列,其中3所高中晋升为省一级二等高中,1所高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中,有各级各类学校717所,其中7所高级中学和1所职业技术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7.2万人,在校教职工10659人,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85.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1%。

境内主要学校

类别

学校

地址

高级中学

会泽县第一中学校

-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

-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

会泽县东陆高级中学

-

初级中学

会泽县第二中学校

会泽县者海镇

会泽县第三中学校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索桥社区陈家村

会泽县第五中学校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五中学校

会泽县第四中学校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待补镇待补社区

资料来源:

会泽县第一中学校

会泽县第一中学校建于1926年,占地278亩,校舍建筑面积5083平方米,有教职工354人,学生5328人,为云南省一级二等普通高完中,是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会馆,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泽文庙,容家祠堂均位于校园内。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于2004年8月建成招生,于2021年2月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普通高中,有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83人,研究生15人。

医疗事业

2022年,会泽县传染病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新创建省级重点专科3个,并入选首批国家“千县工程”示范单位,县中医院杨泽红工作室申报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娜姑镇卫生院入围全国500强卫生院。截至2022年,会泽县共有3个县级医院,12个民营医院,25个乡(镇、街道)卫生院,314个村卫生室。

会泽县人民医院建成于1951年1月1日,为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占地面积198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1500张,有职工1078人,有临床科室22个、医技科室6个、中心6个、职能科室17个,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

科技事业

2021年底,会泽县科技研发投入0.5487亿元,申报省级科技型企业4家,国家级科技型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通过3家,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成功申报认定21人,云南禾农食品有限公司申报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申报专家工作站13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11个。2022年,会泽县组织申报各项知识产权专利68个,与企业合作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申报国家重大专项5个,直接承担科技示范县、科技示范村的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各1个。截至2023年6月,有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一年四熟”丰产栽培技术通过省级验收。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底,会泽县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23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25个,博物馆1个:唐继尧故居博物馆,公共图书馆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会泽县先后培养输送4个世界冠军、31个全国冠军,创建4个国家级、1个省级后备人才基地以及省级运动队预备队,会泽县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竞走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国家赛艇会泽训练基地。境内毛家村水库为国家赛艇高原训练基地,有会泽县体育馆等体育场所。

人居环境

2022年,会泽县娜姑镇大闸村二道沟五组被命名为省级“绿美村庄”、待补镇被命名为省级“绿美乡镇”、会泽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盐水沟、花渔洞水库被评为市级美丽河湖,完成营造林6.55万亩、草原修复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47%。

社会保障

2020年11月,会泽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2022年,会泽县实现转移就业45.2万人,扶持创业就业1118户,新增城镇就业36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

交通

综述

会泽县位于三省八县交界,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G85银昆高速、沾会高速穿境而过,建设中的渝昆高铁过境会泽,并在会泽境内设置了迤车、会泽、田坝3个站,规划建设云南会泽港、会宣高速、会巧高速。境内2007年建成的江底特大桥是当时亚洲第一高公路桥。

公路

截至2022年,会泽县通公路总里程9802.751千米,其中列统里程5000.191千米,未列统库外道路4802.56千米;按行政等级有国道有4条443.042千米、省道3条136.897千米、县道33条836.748千米、乡道288条2118.866千米、村道1087条2007.304千米,其中国道为G248国道、G213国道等,全县25个乡镇、街道通油路率100%;381个行政村通畅率100%,通客车率100%。2021年,宣威至会泽高速公路获批开始建设。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会泽境内农村客运线路50条,覆盖381个行政村。农村客运车辆477辆,城市出租汽车179辆,城市公交车38辆。477辆农村客运车辆许可讫点区域化经营;城市公交车、出租车覆盖6个街道的主城区及城郊48个村委会(社区)。已建使用的客运站:二级站1个、三级站1个、招呼站160个。

人文

综述

会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钱王之乡、会馆之城、铜商古都、万里京运第一城的美誉,有具有特色的滇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及民间文化,以铜商文化而著称,是彝族起源和发展的中心区域,彝族共祖阿普都木的“向天坟”和彝族“六祖分支”故址均在会泽。有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有洞经音乐、元宵节舞龙舞狮、彝族海腔、小唱灯等。民族节日众多,有苗族的耍花山节、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开斋节、汉族的“二月二”耍山节等。立体气候明显,孕育多样的农特产品,众多世居少数民族衍生了丰富的餐饮文化。1935年红军长征时,以罗炳辉为军团长、何长工为政委的红九军团过会泽,1500余名会泽群众参加红军,境内有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1月,会泽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项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2项;有馆藏文物8291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1件、国家三级文物96件(套)。

类别

名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泽会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继尧故居、水城古墓群、蒙姑坡铜运古道、会泽文庙、大佛寺与火神庙建筑群、白雾三圣宫、金钟山文昌宫

国家一级文物

明代开炉纪念币“嘉靖通宝”

国家二级文物

汉代陶屋模型

会泽会馆

会泽会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含八大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贵州会馆、云南会馆、江南会馆、福建会馆、陕西会馆和四川会馆。会泽会馆大部分由门楼戏台、主殿和后殿等部分组成,并沿中轴线纵深分布。会馆的主殿往往建造得气势雄伟,两边一般还有东西偏殿,里面供奉着各路神仙。以湖广会馆规模最大,由门楼戏台、禹王宫、东岳宫、寿佛殿、东西偏殿、两厢以及韦陀等建筑群组成。坐南朝北,沿中轴线对称排布。

会泽县

白雾三圣宫

三圣宫,俗称文庙,位于白雾街中段北侧。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32亩,房屋建筑面积155035平方米。沿中轴线分别建有门楼、牌坊、魁星阁、大成殿。两侧建厢房、书房、偏殿等配套设施,共三进大小七天井,整个建筑群体,疏密合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传统风格。门楼临街而建,一楼一底面阔三间,通面阔117米,硬山穿斗结构,前檐置半装饰性斗拱;明间为通道,面阔3米,较左右次间窄12米,穿门楼达第一进天井,上台阶达第二进院。台阶顶端原建有木石结构的高大牌坊。第二进天井系一操场,东西宽约35米,南北长约17米。

会泽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6月,会泽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67个,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26项、县级36项;共命名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9个,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5人、市级9人、县级24人。

类别

项目名称

国家级

斑铜制作技艺

省级

洞经音乐、会泽海腔、毛毡制作技艺(会泽擀毡技艺)、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加味三乌胶配方及制作技艺)

斑铜制作技艺

斑铜是指通过手工锻打使铜制器皿表面呈现若干点状和不规则块状,形成又极富立体感的斑纹,似镶嵌进若干赤金色晶体。秦汉时期,朱提、堂琅等地生产的“朱提洗”“堂琅洗”等铜器行销各地。会泽斑铜采用会泽天然铜,用冷锻成型方法制作而成,铜中夹杂有的金银等金属因无法全然融合,既而形成辉斑,颜色赤红、金黄或红楬色,成品表面抛光后,形成在古铜色底色上,构成斑彩熠熠的独特效果。

会泽县

会泽擀毡技艺

会泽擀毡需经过“选毛、弹毛、铺毛、揉毡、画毡、煮毡、染毡、洗毡、晒毡”等工序制作而成,每个环节手工操作完成。其中耗时最多的是揉毡和画毡。图案创作主题多围绕花鸟虫鱼,或刻画“龙飞凤舞”,或书写“福禄寿喜”,色调为红毡、花毡。2022年12月,毛毡制作技艺(会泽擀毡技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会泽县

民俗

会泽水龙

会泽的“水龙”起源于明清时期,是在久旱不雨之年,群众为了求雨而举行的一种带有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每逢春夏之交,遇到干旱,城边的边河村、挖泥寨、石鼓村等地村民就会自发组织请龙王活动。在县城西郊的龙王大殿举行请龙王仪式,再由热衷民俗活动的领头人带领,来到以礼河边,摆香案,焚香烧纸,念咒语,拜请水龙。祈祷完毕,众人挑起水龙,在河中连打三个滚,然后上岸,到会泽古城街头开始泼水耍龙。2005年10月,会泽水龙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圣谕”宣讲

“圣谕”宣讲为会泽县白雾村习俗,“圣谕”宣讲始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当地人称为“以平民之口,发神圣之言”,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为宣讲日,时间为1小时左右。宣讲的主要内容为《圣谕十六条》: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完料钱以省催科,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等。

会泽县

艺术

会泽海腔

海腔低音与高音之间,拖腔很长。不容易听清词意,劳动妇女于田间劳作时集体唱,流行于金钟海坝,称抬海腔。海腔是居住在会泽坝子的彝族在水田里劳作时,在栽秧、薅秧、收谷、打谷时传唱的一种民歌,唱词每首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内容多为歌颂劳动、赞美爱情、抒发情感,演唱时一般由“歌王”先领唱一曲的海腔,然后为小彝腔、彝腔、四平腔、过河调、爬山调、以扯河调等,由领唱发展成合唱、对唱。2022年12月,会泽海腔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堂琅古乐

会泽堂琅古乐,又名洞经音乐,原是从中原传入会泽的道教音乐,后随着会泽铜商文化和庙馆文化的发展,逐渐演变为兼容儒、释、道音律且具地方韵味的堂琅古乐,主要流传于曲靖会泽县城及金钟、者海、娜姑等地。会泽洞经音乐演出的曲目主要有三通鼓、将军令、小鹧鸪、开经赞、倒拖船、锁道龛、新卦腔、拟告、赞腔、老卦腔、大成赞等。2006年,会泽洞经音乐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会泽县

饮食

会泽县众多世居少数民族衍生了丰富的餐饮文化,有猪肉老八碗、羊八碗、虹鳟鱼全席等大餐,还有荞麦粑粑、稀豆粉、洋芋西施、白雾凉粉等地方特色小吃。

会泽稀豆粉

稀豆粉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经水泡、磨浆、过滤后煮沸,稀稠适中,配以荞丝、油条,佐以芫荽、芝麻油、花椒油、姜泥、蒜泥、糊辣椒面、葱丝等调味品即可。稀豆粉铺一般都备有一口铜锅和一口铁锅,再设置一块和面的案板。铜锅用于熬制碗豆粥,会泽人称稀豆粉;铁锅用于炸油条;门前是烧饵块的小摊。

会泽县

羊八碗

羊八碗系列名菜,是由明末清初地方民间菜发展起来的,由王姓家族把外地饮食文化与当地饮食结合起来,创造了“羊八碗”名菜。羊八碗其原材料选自乌蒙山高山河谷生态地区优质黑山羊,对所需部位进行分割,洗净、调味、辅料配搭、烹饪、出锅、装盘装碗,采用蒸、煮、炒、炸、炖、焖等多种烹饪技法,将羊八碗系列名菜的制作完善到9个主要工艺环节和18道工艺程序。羊八碗的菜品有八道菜。特色菜系有“峰浪望月”“羊干巴”“葱芫杂碎”“黄焖羊肉”“红烧羊肉”“香葱肉末”“四季水煮”“糊辣炒肚”八道名菜,故称“羊八碗”。

会泽凉粉

会泽凉粉种类较多,包括用豌豆制作的豌豆凉粉,用荞子制作的荞凉粉,用蚕豆做的蚕豆凉粉等。会泽的凉粉吃法比较讲究,佐料中的酱油和酸醋多为土法制造的东川酱油或者海醋,香、甜、酸、辣、麻味和脆感均齐全。

会泽县

特色产品

截至2022年5月,会泽县累计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66个,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火红黑山羊、乐业辣椒、会泽大洋芋、会泽宝珠梨、盐水石榴,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44个、有机农产品10个。

类别

产品名称

无公害农产品

大蒜、辣椒、番茄、南瓜等

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火红黑山羊、乐业辣椒、会泽大洋芋、会泽宝珠梨、盐水石榴

资料来源:

盐水石榴

盐水石榴,云南省会泽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盐水石榴果个大,平均单果重450克,最大果重1100克;果实近圆球形,纵径6.85厘米,横径7.87厘米,成熟后果皮光洁明亮,果面有片壮红晕,阳面鲜红至浓红,萼筒较短、闭合;籽粒大,百粒重50-56克,汁液多,味纯甜,果实成熟后,籽粒中的簇壮放针明显,核软,耐贮运。2012年8月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盐水石榴”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入选2020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

会泽县

火红黑山羊

火红黑山羊,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火红黑山羊以产肉性能好、屠宰率高、板皮优良著称,肉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肉质鲜美细嫩,膻味轻,无异味,板皮厚软,细腻,俗称“棉花皮”。2012年8月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火红黑山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会泽县

乐业辣椒

乐业辣椒,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乐业辣椒,果长10-19厘米,果肉厚0.1-0.2厘米,平均单果质量5-12克,果实长羊角形,果面光滑,先端渐尖、微弯,色泽鲜艳,油亮红润、透明,外表光滑、成熟果鲜红或深红色,辣味纯正适中。2012年8月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乐业辣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会泽县

传统村落

白雾村为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下辖行政村。西汉时期,白雾村是军商往来的要道驿站,明朝中后期,被誉为“万里京运第一站”。白雾村建筑主要垂直或平行于街巷布置,白雾古戏台布置在传统村落中心位置,有得胜桥、圣若瑟堂、三圣宫、寿福寺、郭家祠堂、陈氏民居、古戏台、四方古井等古建筑和景点。2005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12月获首届发现中国魅力小城(镇)“田园乡村魅力奖”,2012年入选全国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会泽县

风景名胜

综述

会泽县是滇东北旅游片区、滇贵旅游线核心区之一。会泽县古城街区和会泽县白雾街区上榜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大桥乡杨梅山村入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截至2022年11月,会泽县共有A级旅游景区4个,其中,大海草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雨碌大地缝、会泽古城、娜姑白雾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重点景点

大海草山

大海草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乌蒙山之巅,海拔在3500米至4017米之间,位于会泽县城西南42千米的大海乡,有草场20万亩,内部有大海草山国际滑雪度假区造雪面积12万平方米。

会泽县

以礼河风景区

以礼河,原名“以尼河”,出自彝语。“以”为水,“尼”为柳,即河边插柳的意思,故又称“柳树河”。以礼河风景区1996年被列为云南省风景名胜区。由于地形切割和海拔高低的悬殊,整条河流跌宕起伏。以礼河水从毛家村水库流出后,进入平缓地带,河床较为宽阔,柳树夹岸,浓荫蔽日。

会泽古城

会泽古城位于县城核心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明清时期,各省商会在会泽建盖会馆、寺庙、祠堂共计108座,现保存完好的还有36座,古民居民宅117处,称“会馆之都”。主要景点有江西会馆、湖广会馆、楚黔会馆、云南会馆、四川会馆、福建会馆、吕祖阁、大佛寺、火神庙、藏经阁等文物古迹。

会泽县

雨碌大地缝

雨碌大地缝,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会泽县城东南61千米的雨碌乡,因上亿年地壳的升降,“山”字形地层错落而形成,是中国最长最窄的地缝,有着“天下第一缝”的美誉。沿途有“大思想者”“石猴”“生命之门”“一线天”“神泉”“生命之根”等景观。地缝内天然形成了许多溶洞,洞内怪石林立,像大象、像莲花、像擎天柱。

会泽县

重要人物

姓名

简介

刘君辅(生卒年不详)

字翰功,曾参与平定缅甸侵扰边境战争,官至湖广提督

李汝楫(生卒年不详)

字济川,曾任四川保宁知府

骆成骧(1865年-1926年)

字公骕,会泽县金钟镇锁水阁人,清代四川唯一状元,中国近代教育家、文史学家

唐继尧(1883年-1927年)

字蓂赓,号东大陆主人,中华民国时期滇系军阀首领、军事家、政治家,先后参与云南河口起义、重九起义,参与策划昆明的重九起义,策划、组织和领导护国讨袁运动,参与护法、靖国战争

黄毓英(1885年-1912年)

字子和,先后参与云南河口起义、重九起义

邓泰中(1886年-1928年)

字和卿,中华民国时期陆军上将,同盟会首批四十一名会员之一,曾参与护国讨袁运动

詹文斌(1886—1966)

字秉忠,又字质斋,曾参与重九起义,中华民国时期云南铸币厂厂长、云南省财政厅副厅长、云南省警察厅厅长

刘尧民(1898年-1968年)

名治雍,又字伯厚,笔名林不肯,九三学社昆明分社副主任兼秘书长

施莉侠(1911年-1993年)

原名琴仙,又名咏霞,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参议员

平开富(1916年-2011年)

任浙江省重工业厅办公室副主任、副处长

黄少勇(1917年-1999年)

原名李本善,先后任西藏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政委,四川省江津军分区第三政委等职

重要荣誉

2013年,国务院批准会泽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8年,会泽县获得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

2019年10月,会泽被中央文明委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

2020年3月,会泽县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5月,会泽县获得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7月,会泽县获得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长征片区)称号。

2021年1月,会泽县获得第六批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称号。2月,会泽县获得2021年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第60名。3月,会泽县获得2021年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第97名。

2023年4月,会泽县获得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注释

[a]

今四川成都

[b]

今贵州贵阳、黔西等地

[c]

今四川西昌

[d]

两地为今东川区辖地

[e]

不含烟厂

[f]

1项8处,含江西会馆、湖广会馆、贵州会馆、江南会馆、云南会馆、福建会馆、四川会馆、陕西会馆

[g]

今云南昭通市、东川县、会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