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邓中翰主要从事芯片设计技术研究。1987年9月到1992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8月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先后获物理学和经济学的硕士、电子工程学的博士学位。1999年10月起为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同时担任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邓中翰是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系统设计技术及产业化主要开拓者之一。带领团队推动了芯片领域15项核心技术突破,研发出5大芯片技术体系。先后获评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邓中翰1968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5年到1987年在南京大厂高级中学学习。1987年9月到1992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0年,邓中翰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用量子力学解释外太空射线对地球矿物质影响的论文。1992年8月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5月硕士研究生毕业。1993年8月到1997年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并顺利毕业。1996年1月到1997年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并顺利毕业。
工作经历
邓中翰1997年8月到1998年9月在国际商业机器(IBM)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1998年9月到1999年10月担任美国硅谷半导体公司Pixim Inc 创始人、首席科学家。1999年从美国硅谷回到中国,在工信部(原信息产业部)、财政部、科技部和北京市等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下,承担起“星光中国芯工程”,担任工程总指挥,组建了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关村创立中星微电子公司。邓中翰在十余年来,带领“星光中国芯工程”团队研发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于计算机、手机和安防监控等领域,被苹果、三星、索尼、惠普、联想、华为等采用,该成果占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份额第一。1999年国庆前夕邓中翰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邀请他回中国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的信,回到北京,受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1年自主创新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一号”芯片;6月到2002年6月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做访问教授。2003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同年研究成果“星光”系列数字影像芯片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获评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研究成果“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率领中星微电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芯片设计企业,并获2006年全球半导体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结束了“中国无芯”历史,并在同一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首都杰出人才奖。2006年获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起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研究成果电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获评中国改革功勋人物、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到2016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13年起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6年起挂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了“星光智能”系列人工智能芯片。2017年研究成果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SoC芯片的研发与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起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同年研究成果公共安全数字化网格联动大数据平台技术与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研究成果公共安全数字化网格联动大数据平台技术与应用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邓中翰带领团队推动了芯片领域15项核心技术突破,申请3000多项专利,研发出5大芯片技术体系,包括“数字多媒体”“应用处理器”“安防监控”“传感网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星光多媒体”系列产品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极大增强了中国集成电路企业自主研发和争取市场成功的信心。
“星光”系列数字影像芯片是一组高性能超大规模CMOS数字图像处理芯片,分别为是“星光一号”、“星光二号”、“星光三号”和“星光四号”。“星光一号”是中国首枚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图像处理芯片,“星光二号”是全球领先的视频音频同体同步的双模式数字图像处理芯片,“星光三号”是应用于世界最尖端科技-手机控制机器人的人工智能视觉芯片,“星光四号”是应用于彩信手机的多媒体处理芯片。其中“星光一号”芯片是2001年3月由中星微率先研发出的中国第一颗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该芯片首次被世界知名企业主流品牌采用,成为第一个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片。

发明专利
邓中翰带领团队推动了芯片领域15项核心技术突破,申请3000多项专利,以下为部分专利:
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人 |
CN200910241773.8 |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方法及中央管理服务器 | CN101710979A | 20100519 | 20091207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蔡醒诗邓中翰 |
CN03136757.7 | 一种出租车互动管理系统 | CN1524736 | 20040901 | 20030521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邓中翰俞青金兆玮 |
CN03100597.7 | 带有应用程序的多功能数码摄像装置和方法 | CN1520158 | 20040811 | 20030120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邓中翰张韵东张辉+1 |
CN02158528.8 | 移动通信终端上图像的显示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 CN1510951 | 20040707 | 20021225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张韵东邓中翰 |
CN201610874553.9 | 牌号冒用/伪造的智能监控方法和系统 | CN106412509A | 20170215 | 20160930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邓中翰杨帆 |
CN201610876540.5 | 道路监控方法及道路监控装置 | CN106448163A | 20170222 | 20160930 | 广东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杨晓东邓中翰杨帆 |
CN02146340.9 | 网络可视电话跨网关解决方法 | CN1492680A | 20040428 | 20021024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匡学庆薛天雄邓中翰 |
CN201610874554.3 | 车辆流量监控方法和系统 | CN106297323A | 20170104 | 20160930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邓中翰杨晓东杨帆 |
CN03261253.2 | 一种车载无线终端 | CN2633664 | 20040818 | 20030521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邓中翰俞青金兆玮 |
CN02253719.8 | 多媒体自动监控系统 | CN2596680 | 20031231 | 20020906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张韵东邓中翰金兆玮 |
CN200810240714.4 |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报警联动的方法及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 CN101764998A | 20100630 | 20081223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高春东邓中翰金兆玮 |
CN01116564.2 | 通过时间-索引方法实现宽动态范围的多次取样 | CN1340962A | 20020320 | 20010222 | 派克西姆公司 | 邓中翰杨晓东 |
CN200710178829.0 | 一种图像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1187984A | 20080528 | 20071205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邓亚峰黄英王浩+5 |
CN200810239858.8 | 监控系统中数据加密保护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1448130A | 20090603 | 20081219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邱嵩邓中翰金兆玮+1 |
CN03261252.4 | 一种用于出租车上的远程监控系统 | CN2651078 | 20041027 | 20030521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邓中翰俞青金兆玮 |
|
|
|
|
CN02291163.4 | 带有摄像头的移动通信终端装置 | CN2666061 | 20041222 | 20021217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张韵东邓中翰李国新 |
主要论文
邓中翰共有48篇论文被中国知网收录,以下为部分论文。
论文名称 | 作者 | 刊载于 | 发表时间 |
建立国家科技报告体系势在必行 | 冯长根;饶子和;王陇德;姚建年;邓中翰 | 科技导报 | 2011年7月28日 |
中国21世纪的高科技产业──从硅谷的成功看市场经济下的民族高科技产业 | 邓中翰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 1998年9月30日 |
如何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 | 邓中翰; 沈春蕾 | 中国科学报 | 2019年12月19日 |
数码影像技术——中国信息产业的突破口 | 邓中翰 | 中国电子商情 | 2003年5月15日 |
将“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 邓中翰 | 中国政协 | 2019年7月15日 |
为江苏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 | 邓中翰 | 群众 | 2017年6月5日 |
通过标准化战略拉动创新 | 邓中翰 | 大众标准化 | 2014年1月15日 |
不妨多办几个“清华”“北大”促进地方发展 | 冯长根;邓中翰;谢克昌;黄伯云;杨乐 | 科技导报 | 2014年6月28日 |
以“标准化战略”推动自主创新 | 邓中翰 | 中国科技产业 | 2013年4月15日 |
创新的“硅谷模式” | 邓中翰 |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 2011年4月25日 |
人才培养
邓中翰致力于推动中国青少年的科普知识和教育普及,经常参加各种科普活动,多次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做报告,鼓励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成才,报效祖国。同时为数十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了"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
社会任职
时间 | 职务 |
2010年8月24日 |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
2011年—2016年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
2013年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
— | 欧美同学会副学长 |
— | 建设中关村领导小组成员 |
— |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首届理事 |
— | 北京党外高级知识联谊会副会长 |
— |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时间 | 奖项 |
2003年 | 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 |
2003年 |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
2004年 |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
2005年 |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2005年 | 全国劳动模范 |
2005年 | 首都杰出人才奖 |
2005年 | 中国青年科技奖 |
2005年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2006年 |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
2008年 | 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 |
2008年 | 中国改革功勋人物 |
科研获奖
时间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2003年 |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星光”系列数字影像芯片 |
2004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 |
2013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电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
2017年 |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SoC芯片的研发与应用 |
2018年 |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公共安全数字化网格联动大数据平台技术与应用 |
2019年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公共安全数字化网格联动大数据平台技术与应用 |
人物评价
北京工业大学表示:“邓中翰在‘光中国芯工程’中做出了突出成就,被业界称为‘中国芯之父’。”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一文中表示:“邓中翰院士对中国自主研发核心芯片,打造中国创新体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邓中翰被授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的理由是:“为研制世界上第一台CMOS单芯片网络摄像机和中国监控视音频编码国家视频标准做出贡献。”
神州学人编辑部用“打造中国芯的星光舞者”高度评价邓中翰。
人物关系
关系 | 姓名 | 介绍 |
妻子 | 谭晶 | 1977年9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侯马市,国家一级演员 |
女儿 | — | 2014年春季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