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商业大学,(英文名称: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UC),简称哈商大,法定校址为中国黑龙江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学校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中央与地方共建。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也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于2012年学校入选了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2013年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校友情况、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哈尔滨商业大学

英文名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别名

哈商大

成立日期

1952年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230000424101403N

地址

松北校区: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

办学性质

公立院校

主管部门

黑龙江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截至2022年11月,114.43万平⽅⽶

教师人数

截至2022年11月,1169人

前身

哈尔滨商业中学和黑龙江省财政干部学校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孙先民

校庆日

9月10日

知名校友

蒋三努、李春光、金磊、司马南、王威东等

校训

求真至善、修德允能

校歌

《诚信歌》

主要院系

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等

院校代码

10240

国家重点学科

截至2022年11月,经济学、制药工程等

主要专业

截至2022年10月,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工程等

专业数量

截至2022年11月,共有68个本科专业

学制

四年

博士点

截至2022年11月,有4个⼀级学科博⼠学位授权点、20个可设置⼆级学科博⼠学位授权点

硕士点

截至2022年11月,14个⼀级学科硕⼠学位授权点、72个可设置⼆级学科硕⼠授权点、18个专业类别硕⼠授权点

本科生人数

截至2022年11月,有23437人

研究生人数

截至2022年11月,有硕⼠研究⽣2662⼈

博士生人数

截至2022年11月,博⼠研究⽣291⼈

简介

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两所学校,它们分别是建于1952年的哈尔滨商业中学和建于1956年的黑龙江省财政干部学校,两校都几经易名。2000年,教育部将前哈尔滨商业中学改制成的黑龙江商学院和前黑龙江省财政干部学校改制成的黑龙江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现在的哈尔滨商业大学。

截止到2022年11月,学校共有松北和道里两个校区,占地⾯积114.43万平⽅⽶。学校共有18个院系,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级学科博⼠授权点、20个⼆级学科博⼠授权点;14个⼀级学科硕⼠授权点、72个⼆级学科硕⼠授权点、18个专业类别硕⼠授权点、68个本科专业。截止2022年11月,学校有普通本科在校⽣总数为23437⼈,硕⼠研究⽣2662⼈,博⼠研究⽣291⼈;有教职员⼯1541⼈,其中专任教师1169⼈。

历史沿革

黑龙江商学院

1952年,哈尔滨商业中学建立。1953年,又在该中学的基础上创办哈尔滨商业学校。自此,学校经历了多次更名。第一次更名是在1955年5月1日,学校改名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商业学校。第二次更名是在1956年3月28日,校名改为黑龙江省哈尔滨百货及文化用品商品专门技术学校。第三次更名发生在1957年5月14日,校名改为哈尔滨工业商品学校。1958年9月11日,经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黑龙江商学院正式创立并招收本科生。学校于1982年开始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学校被授予硕士学位授予权。

黑龙江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

1956年3月,黑龙江省财政干部学校获批成立。成立后,学校也经历了多次改名。首次改名是1960年,学校改称为黑龙江省财会专业学校。第二次改名发生在1972年5月,学校恢复黑龙江省财政干部学校原名。第三次更名是1973年3月13日,学校改名为黑龙江省会计学校。1978年3月8日,学校进行第四次更名,更作黑龙江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1992年,学校被财政部授予全国财政系统先进教育单位称号。1995年又被财政部选定为全国财政系统培训干部的定点基地。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00年10月24日,黑龙江商学院与黑龙江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哈尔滨商业大学。这是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

学校于2004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直到2006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后,才于2007年开始独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0年,学校获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推免资格。2012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该工程被坊间称为小“211”同年,学校申请全国商科院校首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功,同时也是黑龙江省第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次年,即2013年,学校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并与浙江工商大学签署本科生互派交流、学分互认协议。学校于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哈尔滨省当年唯一获此荣誉的高校。2020年获批为黑龙江省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11月,哈尔滨商业大学共有18个院系,共计68个本科招生专业。

院系

专业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经济统计学、统计学、经济学、商务经济学、数字经济

金融学院

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保险学、

法学院

法学、社会工作、家政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财政学、税收学、行政管理、动与社会保障

基础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

外语学院

英语、俄语、商务英语

轻工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

管理学院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物联网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土木工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药学院

制药工程、药学、中药学

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旅游烹饪学院

烹饪与营养教育、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商务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展经济与管理

会计学院

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

体育学院

体育经济与管理

设计艺术学院

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英才学院

招收以上专业,但专业培养方案为本硕班

师资情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1541名教职员⼯,包括专任教师1169⼈,外聘教师228⼈。其中,拥有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1名省(部)级优秀专家,以及17名省级教学名师、41名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和后备带头人、15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称号

姓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辛嘉英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辛嘉英

省级教学名师

赵春雨、温红梅、张劲松、张培茵、孔微巍、张林、胡文、李晓燕、项义军、张莉、侯雪筠、郑昌江、孙智慧、周游、白世贞、张晓丹、孙东生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石长波、李文兰、辛嘉英、王曙光、白世贞、石彦国、唐现杰等

龙江学者

李文兰、阎力君、辛嘉英、姚凤阁、白世贞等

表格信息查询时间:2023年3月28日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3个博⼠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后科研工作站;在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学校有4个学科博⼠学位点(⼀级)、20个可设学科博⼠学位点(⼆级),14个学科硕⼠学位点(⼀级)、72个可设学科硕⼠学位点(⼆级),18个专业类别硕⼠学位点。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拥有4个省级⼀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第三产业发展与创新);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评为B类,2个学科被评为B¯类。

博士后教育层次

博后科研流动站

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后科研工作站

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东北亚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会计学、旅游管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防经济、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数量经济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劳动经济学、食品科学、水产品加工、工学及贮藏工程

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动力工程机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法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药学、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国际贸易学、法学理论、国民经济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军事法学、财政学、金融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工程热物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统计学、民商法学、机械电子工程、药剂学、区域经济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色工程、数量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国防经济、劳动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化工过程机械、药物化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史、动力机械及工程、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制冷及低温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法律史、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质量管理与智能决策(自主设置)、会计学、企业管理、生药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电子商务(自主设置)、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中药学、诉讼法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刑法学、车辆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热能工程、食品科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授农学学位)、食品环境与安全(自主设置)、流体机械及工程、烹饪科学(自主设置)、药物分析学药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专硕学科授予点

金融、能源动力、资产评估、生物与医药、审计、工商管理、机械、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国际商务应用统计、中药学、税务、法律、新闻与传播、艺术、旅游管理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科

⼯商管理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科

应⽤经济学、⻝品科学与⼯程

4个省级⼀级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工商管理

参考文献:

表格信息查阅日期:2023年3月28日

教学情况

截至2022年11月,在课程设置方面:哈商大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8部国家级规划教材、4门国家级⼀流课程;49门省级精品⼀流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9部省级优秀教材。

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哈商大拥有拥有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试点项⽬,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试点项⽬,1个省级特⾊应⽤型本科示范专业集群;15个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级特⾊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

在教学、教育基地与平台建设方面: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对俄经贸⼈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虚拟教研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

烹调技术(高职)、科学烹饪(1~5讲)、科学合理用药(1~5讲)等

省级精品课

管理学、基础会计学、经济数学、哲学、烹调技术(高职)、包装机械设计、商品学、药理学、经济法、证券投资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学、食品机械、旅游学概论、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财政学、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游泳、经济应用文写作、法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分析化学、中药鉴定学、中级财务会计、劳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英语写作、公共政策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成本会计等

省级一流课程

《质量溯源管理》《法律援助实践》《创业基础》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试点项⽬

旅游管理、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专业综合改⾰试点项⽬

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物流管理

省级应⽤型示范专业集群

绿⾊⻝品加⼯产业专业集群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经济学、包装工程、会计学、旅游管理、经济统计学、财政学、制药工程、金融工程、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审计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市场营销、审计学、质量管理工程电子商务、中药学、生物工程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现代企业商务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经管综合实践中心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食品与基础化学教学示范中心、旅游实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装与印刷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制冷与空调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

省级教学团队

经济学教学团队、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食品机械与包装机械教学团队、经管专业实践教学团队等

国家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经济学、商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

省级重点专业

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热能与动力工程、工商管理、制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财政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包装工程、经济学、电子信息工程

表格信息查询时间:2023年3月28日

学校交流

截至2022年11月,哈尔滨商业大学与英、美、俄、韩、⽇等27个国家地区的110所院校建⽴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出国留学培训基地、中国汉语⽔平考试(HSK)基地。2012-2022年十年来,学校培养了⻓短期留学⽣3000余名,学生来自韩、俄、日、法等50多个国家;已培训96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管和教师2000余名,涵盖地区包括亚、⾮、南美和加勒⽐海地区、南太平洋地区和独联体。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2022年9⽉,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积达到50651㎡,阅览室座位数625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55.92万册,⽣均纸质图书83.49册;拥有电⼦期刊107.37万册,学位论⽂530.72万册,⾳视频199086.02小时。2021-2022年当年新增纸质图书6912册,⽣均纸质图书83.49册;2021年图书流通量达到5.62万本册,电⼦资源访问量7201.63万次,当年电⼦资源下载量460.05万篇次。

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术期刊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商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期刊为双月刊,定位为理工科综合类学术期刊。期刊有制药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等栏目。被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商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期刊为双月刊。它有市场经济论坛、流通经济、财务与会计、管理天地、三农问题研究等主要栏目,刊载研究和反映经济领域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文章。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扩展版)期刊(2021-2022),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

《商业研究》,创刊于1958年。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哈尔滨商业大学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期刊为月刊。刊文涵盖经济学多项领域,着重研究和追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前沿和实践热点、难点及基础性问题,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刊登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动向。《商业研究》杂志目前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6-2020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21-2022)经济类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应用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来源期刊。同时,《商业研究》还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科技部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科技部《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抗肿瘤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抗肿瘤药物天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标准样品定值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2个、拥有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中小企业研究中心1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2个、省社会组织和社会建设培训基地1个技术创新中心1个。

平台级别

名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抗肿瘤创新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中心

国家教育部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创新型智库

黑龙江省公共政策与现代服务业创新智库

省级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电子商务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谷物食品与谷物资源综合加工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肿瘤预防与抗肿瘤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预防与治疗老年性疾病的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包装工程与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肿瘤预防与抗肿瘤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中心

黑龙江省抗肿瘤创新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黑龙江省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商业大学绿色食品加工与贮藏省级工程实验室

参考资料:

表格信息查询时间:2023年3月28日

学术成果

2017年至2022年,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项⽬、教育部项⽬等纵向项⽬900余项,各类横向项⽬3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和实⽤新型专利500余件,授权18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出版著作300余部,发表论⽂5000余篇。

学校于195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食品机械。1960年,首创中国三大会计记账法之一“财产收付复式记账法”。同年,“七字一条龙”教学法研究在中国文教群英会上受到表彰并予推广。1981年,最早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圈协作开发的学术理论。1988年研制出中国国内首台电脑自动加油机。1996年,建成了高校第一所金融货币博物馆。1999年,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商业自动化技术集成示范工程”。

项目

负责人

名称

项目类别

入选年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张娜

热处理协同pH诱导下熔球态大豆蛋白形成与稳定机理

面上项目

2018

汤姿

碳排放约束下旅游企业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及低碳引导政策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8

曹文萍

缺陷偶极子诱导BNT基陶瓷可逆应变及窄滞后机理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8

阎新佳

基于靶点“钩钓”策略的连翘苯乙醇苷类抗黑色素瘤药理靶点鉴定和抑制剂的快速发现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8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

张小峰

双循环新格局下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路径研究

年度一般项目

2022

杨光

黑龙江沿岸世居民族传统物侯历研究

2022

魏胜

农耕文化与乡村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2022

詹帅

数字化供应链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靶向式信用监管机制研究

年度青年项目

2022

石贤平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

2022

郑秋月

彰显文化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

2022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

李彤彤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基因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

2022

韩雪

大思政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研究

高校辅导员研究

2022

白世贞

数字化赋能,现代流通体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后期重大资助

2022

校园文化

校徽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校徽标识整体造型为圆形,内环为“商大”篆字,外环上部为校名英文全称“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下部为学校的建校年份“1952”,颜色为绿色,基准色值:CMYK(90,40,100,35)。

校训

求真至善、修德允能

“求真”,是用孜孜不倦的精神,以百折不回的求知欲望,去顽强探索,寻求真理、真知、真实、真诚,真正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做人、务事之真谛。

“至善”,不仅学究天人,而且品德高尚,达于世事、社会与自然之和谐,掘弃小我,达于大我;不仅独善其身,而且胸怀圜宇,兼济天下。

“修德”是品行所求,“君子以厚德载物”,生生不息。

“允能”者容纳、允许能者为先之意也。有兼容、开放、平等之寓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为大同。

校歌

学校校歌是曲振涛作词、声洋作曲的《诚信歌》以下是歌词:

诚信歌

人生旅途非等闲

扬帆起航靠信念

诚为舵信是帆

商道人理航向莫偏

信以立命避风险

诚可宏志克艰难

觅真谛探本源

修德允能求真至善

诚为舵信是帆

商道人理航向莫偏

觅真谛探本源

修德允能求真至善求真至善

校旗

学校校旗旗面为绿色,旗面中心为学校标识,下部为学校中文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孙先民

校长

郑秋鹛

党委副书记

田成义

刘吉昌

副校长、党委常委

姜国峰

李晓梅

李景义

王巍

赵大伟

纪委书记、党委常委

卢伯松

参考资料:

表格信息查询时间:2023年3月28日

历任领导

姓名

职务

任期

参考文献

曲振涛

校长、党委副书记

2001.01—2014.01

曲振涛

党委书记

2014.01—2017.01

李殿钧

黑龙江商学院时期院长

——

辛宝忠

校长

——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2月,哈尔滨商业大学设有松北和道里两个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16.5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4.51万平方米。

松北校区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也称北校区,该校区主要有行政办公处、研究生院、经济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法学院、英才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基础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轻工学院。

道里校区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138号,也称南校区,该校区主要有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旅游烹饪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理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校友情况

哈商大校友众多,在此处仅列举部分:

姓名

职务

蒋三努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金磊

SZ-5(神舟五号)、SZ-6(神舟六号)宇宙航天飞船宇航员食品研制者

吴桂兰

全国劳动模范

尹静

感动中国人物

高庆国

前桦南县财贸委秘书

李春光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总裁

陈长青

天津中草药杂志社总经理兼总编

郑树国

黑龙江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

司马南

社会评论家

付功义

上海交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副主任

黄春华

儿童文学作家

吕志宁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冯建华

《中国果菜》杂志主编

陈长青

天津中草药杂志社总经理兼总编

参考资料:

查询时间:2023年3月28日

所获荣誉

2006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

2013年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

2014年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