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是由渝州大学和重庆商学院这两脉合并而成。原渝州大学的历史最早可回溯到1952年成立的重庆机电工业学校,历经重庆机器工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渝州大学等发展阶段。重庆工商大学的历史最早可回顾于1963年成立的重庆市财贸干部学校,历经重庆财贸学校、重庆商学院发展阶段。在2002年进行了合并,成为了现在的重庆工商大学。
截止至2022年6月29日,重庆工商大学共有合计18个教学学院,本科专业共计80个,本科生27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教职工约有2500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是一所财经类应用研究型大学。
历史沿革
图示总述


前身
渝州大学
1952年11月12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以工教(52)发字第249号文批准在重庆设立重庆机电工业学校。1953年9月25日,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建立了重庆机器工业学校,此由原重庆机电工业学校、成都机器工业学校、万县工业学校和五通桥工业学校四所学校合并而成。

1953年11月15日,重庆机器工业学校更名为重庆机器制造学校。1958年9月8日,学校改名为重庆第二机器制造工业学校,由四川省重工业厅领导。
1963年6月,为恢复财贸系统的学校建立了重庆市财贸干部学校。1970年11月,撤销重庆第二机器制造工业学校。
1972年4月,正式批准成立重庆财贸学校,校址为南岸区五公里(现南岸校区)。同年,重新恢复重庆第二机器制造工业学校,并更改校名为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1975年重庆市第二机械工业学校和重庆磨床厂作为单位下方,由重庆市领导与管理。1978年10月9日,中共重庆市委以渝函【 1978 】309号文批准成立渝州大学,隶属于重庆市管理。1981年,重庆市第二机械工业学校(简称重庆机校)与筹建五人领导小组:周振亚、朱宝泉、张仲明、林琳、周建业的渝州大学合并。
1984年12月8日,批准渝州大学为重庆市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次年的7月24日,增设江北区董家溪校区(现江北校区),其中仍由重庆市委管理。形成了由渝州大学沙坪坝区井口和江北区董家溪两地一起进行办学的情况。1986年,渝州大学校部从沙坪坝区井口先锋街迁往江北区董家溪,先锋街校部改为渝州大学分部。1989年,重庆市教委批复同意建立渝州大学理工分部和文财分部。
1997年,重庆市教委批准将渝州大学两个分部更名为渝州大学理工学院和文财学院。
重庆商学院
1963年6月,重庆市财贸干部学校成立,直属市委财贸政治部领导。1964年7月,重庆市供销职业学校成立。1965年5月,成立重庆市第二商业半工半读学校。
1965年6月,重庆市第一商业半工半读学校成立,直属市第一商业局领导。
1972年,将重庆市财贸干部学校、重庆市供销职业学校、重庆市第二商业半工半读学校和重庆市第一商业半工半读学校合并重新成立重庆财贸学校。校址选在南岸区五公里,直属重庆市委财贸部领导。1985年5月15日,国教委同意在重庆财贸学校基础上筹建重庆商学院。
1987年12月1日,国教委批准同意重庆商学院成立,隶属于商业部,同年以北京商学院的名义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重庆工商大学合并发展时期
2001年5月1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以渝府【 2001 】79号文同意渝州大学和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重庆工商大学(筹)。2002年1月4日,同意渝州大学和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重庆工商大学,明确了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开启重庆工商大学的新篇章。年4月23日,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领导代表重庆市委、市政府来校宣布组建学校领导班子,两校正式合署办公。2002年6月6日,重庆工商大学正式挂牌。2005年3月,教育部教发委函【2005】 44号文件,同意正式建立重庆工商大学,同时撤销渝州大学和重庆商学院建制。
2007年,学校获批第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学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9年,成功取得MBA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2015年,“智能制造服务国际合作基地”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8年,建立“重庆工商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2019年12月,学校与中国高教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共同主办第十届中国高等财经教育校长论坛。2021年,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入选首批重庆市新型重点智库。2021年打造高端智库。2022年4月,批准重庆金融科技研究院登记成立。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至2022年,重庆工商大学下设18个教学学院(含马克思研究生院),本科专业共计80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
序号 | 学院名称 | 设置专业 |
1 | 金融学院(重庆金融学院) | 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金融工程 |
2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财政学、税收学 |
3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4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 |
5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管理 |
6 | 公共管理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 |
7 | 文学与新闻学院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8 |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 法学、知识产权、社会学、社会工作 |
9 | 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物理学 |
10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包装工程 |
11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12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经济统计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计算及应用 |
13 | 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动画、广播电视编导 |
14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法语、商务英语 |
15 | 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
16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17 | 国际商学院 | 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语 |
1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参考资料: |
师资情况
截止至2022年6月29日,学校现有教职工约有2500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近900人,博士学位教师近950人,博士专任教师比例接近50%。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4名;拥有近百人的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显现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一批优秀教师代表。
类别 | 名字 |
国家“万人计划”人选 | 董帆、李敬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李敬 |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 | 李敬 |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李敬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李敬、孙芳城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董帆 |
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 | 董帆 |
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 | 孙芳城 |
院士专家工作站 | 蒋庄德、董涛、韦学勇(柔性引进)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共设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拥有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2个市级“一流学科”,14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类别 | 学科/专业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应用经济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数学、软件工程、城乡规划学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 金融、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会计、税务、审计、应用统计学、国际商务、社会工作、法律、新闻与传播、体育、艺术 、保险、翻译、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工程管理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流动站 | 应用经济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干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重庆市“一流学科” |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
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 |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 |
市级重点学科 | 理论经济学、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律、材料与化工艺 |
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 | 智能商务、智能金融 |
参考资料: | |
教学情况
截止至2022年12月12日,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类特色专业5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市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个、课程思政示范团队3个。市级虚拟教研室2个、市级高水平新文科建设学校(培育)项目1个、市级基础学科人才培育示范基地项目1个、市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2个(培育1项)。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项目1个。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1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市级“一流学科”即为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市级立项建设人工智能+学科群即为智能商务和智能金融。1个市级培育人工智能+学科群即为智能会计。获批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引进院士专家团队1个;重庆市重点新型智库机构1个;获批省级创新团队21个。
优势学科及专业一览表
类别 | 专业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经济学 | 市场营销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会计学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经济学 | 财务管理 |
金融学 | 物流管理 |
贸易经济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工商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市场营销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会计学 | 环境工程 |
社会工作 | |
重庆市“一流专业” | 经济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会计学 | 社会学 |
市场营销 | 社会工作 |
贸易经济 | 投资学 |
金融学 | 审计学 |
工商管理 | 广播电视学 |
物流管理 | 经济统计学 |
财务管理 | 商务英语 |
土地资源管理 | 体育教育 |
知识产权 | 工程管理 |
统计学 | 电子商务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法学 |
环境工程 | |
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 | 经济学 | 环境与资源化学 |
工商管理 | 智能制造与服务 |
社会学 | |
重庆市特色专业 | 经济学 | 广告学 |
会计学 | 广播电视学 |
市场营销 | 审计学 |
贸易经济 | 物流管理 |
应用化学 | 金融学 |
工商管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社会工作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财务管理 | 机械电子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环境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参考资料: | |
国家级实验(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环境与资源化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交流
截至2022年6月29日,有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31个国家(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平均聘请20余个国家的近百名外专外教。累计招收来自30多个国别学生,约有3700余名。建有海外孔子学院和海外语言文化中心。开设国际特色项目班。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市高校国际化人文特色建设院校,是重庆市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与贵州、山东等多地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多个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NIIT、新道公司等200余家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与法国雷恩商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重庆工商大学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成功引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全国首批开展此项目的高校之一;持续开展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线学术课程项目、CIS高校线上联合科研项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线学术课程项目、新加坡公立大学线上国际通识课程、海外名校教授研究型项目、赴澳门(地区)名校名企访学实践项目等线上和线下课程项目,以及“体验中泰•大开眼界”等线上文化交流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知名学术期刊
名称 | 创刊日期 | 主管与主办 | 备注 |
《西部论坛》 | 1989年 | 重庆市教委会主管、重庆工商大学主办 | 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年 | 重庆市教委会主管、重庆工商大学主办 | 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3年 | 重庆市教委会主管、重庆工商大学主办 | 2022年12月,进入Q1分区。影响力指数(CI)为134.799 |
馆藏资源



包括南岸校区图书馆、兰花湖片区图书馆和江北校区图书馆三个馆舍,分布在南岸校区、兰花湖片区和江北校区,总建筑面积达 7.7万平方米,可容纳 5100 余人阅览、学习。
截至到2023年3月,图书馆有纸质图书 325 万余册、订阅刊报 800 余份、电子图书 175 余万册,并购有 ScienceDirect、Springer、中国知网、维普、超星电子图书等 68 个中外文数据库,以支撑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此外,馆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天一阁藏历代方志汇刊》《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等大型文献和地域特色鲜明的、珍贵的重庆地方志以及统计年鉴等,还打造了翠湖学者文库和诺贝尔文学奖、经济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作的特藏书库,并提供研修间、多媒体阅览、影音欣赏、书吧休闲阅读、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和新型阅读体验等多种服务,方便校内专家、创新团队和学生科研小组进行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
科研平台
科研机构
据2023年3月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共建)1个、市高校咨政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工程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市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重庆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商委重点实验室1个、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应用中心1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市文化委员会研究中心1个、市级众创空间6个、市级高校众创空间2个、联合共建科研机构6个。
机构名称 | 名称 | 部门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国家 |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工程研究中心 | 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区域经济研究院 | 重庆市 |
产业经济研究院 | 重庆市 |
企业管理研究中心 | 重庆市 |
重庆廉政研究中心 | 重庆市 |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共建)重庆市 | 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 重庆市 |
高校咨政平台 | 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 | 重庆市 |
重点实验室 | 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重庆市 |
催化与环境新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重庆市 |
制造装备机构设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重庆市 |
经济社会应用统计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重庆市 |
工程实验室 | 检测控制集成系统重庆市工程实验室 | 重庆市 |
2011协同创新中心 | 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重庆现代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 | 重庆市 |
展示为部分内容,具体参考官网。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截止于2022年6月29日,拥有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1个科技部、教育部和重庆市级科研机构。近5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前5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项。2017年以来,新增5,400余项各类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31项,教育部项目80项,省级科研项目1,130余项,科研经费13.85亿元。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4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公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7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10余部;承担各类横向咨询项目700余项;108项咨询报告获得中央或省部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其中50余项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专利授权27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238项科技创新成果实现转移转化,转化金额3,857余万元。2015年入选武书连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让100强。
校园文化
校名
2002年6月6日,重庆工商大学成立,由许嘉璐挥毫题写校名。

校徽

重庆工商大学的校徽轮廓为圆形,类似金币的模样,体现出“工商”二字。其图像又像一枚太阳,犹如太阳缓缓升起,隐喻学校是知识的传授者。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在重庆,而重庆又名作“山城”。故校徽中间图案由山字和水字结合而成,体现出地理位置,也显示出学校环境优美。其中水字似波浪。水字也像无数双手,大家一起合力建设好学校。“山”字的设计由六条参差不齐的垂直平行线与六条交汇的水纹组成,代表学校是具有多学科性的大学。每一条垂直平行线也似帆船,希望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整体看“山”字,也像一本书,体现出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质,也表达出开卷有益的思想。整个标志是由蓝色和白色的图案构成。
校训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体现学校希望师生员工不但要学会做人,还要学会做学问,对于职工也要学会干事业。这些要求是重庆工商大学校园文化多年来的沉淀,也是这个学校的精神凝结。
校歌
重庆工商大学的校歌为《大路漫漫其修远长》,由谢安庆作词、付林作曲。
从昨天走到今天,坚实的脚步留在路上,留在路上
从今天走向明天,坚定的方向刻在心上,刻在心上
山城魂铸就执着,两江水激荡理想
上下求索,兴我工商
大路漫漫,其修远长,其修远长
让厚德博学的种子,把巴渝沃土中生根成长,生根成长
让求是创新的硕果,在华夏大地上到处飘香,到处飘香
用实践书写历史,用智慧建造殿堂
培育栋梁,富国兴邦
大路漫漫,其修远长,其修远长

校风学风教风



爱国、诚信、和谐、奋进的校风为治理学校和教育学生的作风与品格。勤学善思、求真笃行的学风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中敏而好学、坚持不懈,勤加思考,不断追求真理。明德循理,精业育才的教风希望教师目光远大、恪尽职守自觉履行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截至2023年3月,现任领导名单如下。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李志雄 |
校长 | 温涛 |
党委副书记 | 宋豫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周航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陈运超、张波、李国军、李敬、柏群、赵骅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时期 | 姓名 | 职务 |
重庆机电工业学校 | 李训 | 校长 |
重庆机器工业学校 | 雷洪 | 党支部书记、校长 |
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 | 雷洪 | 党支部书记、校长 |
重庆第二机打制造工业学校19589 1959 | 雷洪 | 党支部书记、校长 |
重庆第二机器制造工业学校 | 游文便 | 党总支部书记、校长 |
重庆第二机器制造工业学校1959 1970 (期间1962, 1966年未 招生,1970年后停止招生,1972年恢复招生 并史名为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 | 游支便 | 党支部书记、校长 |
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1972- -1979.3 | 苏文便 | 党支部书记、校长 |
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1979.3- 1981(1981年 并入浦州大学) | 丁克中 | 党支部书记、校长 |
仅展示部分名单。详细参考资料: |

校友情况
截止到2023年3月,统计了部分校友情况,如下表格所示。
姓名 | 职位与荣誉 |
傅建锋 | 现任职重庆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担任渝北区侨联(兼职)副主席 |
陈伟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福建江夏学院副教授 |
周盈 | 现担任华龙网融媒体新闻中心主管,首席记者 |
肖战 | 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获“第六届中国电视好演员优秀演员”荣誉称号 |
所获荣誉
2022年获评重庆市文明校园。
2021年获评重庆市第一批市级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
学校排名
在2022年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中,重庆工商大学位居第27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