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亚运会(Guangzhou 2010)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010年11月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举行。这是中国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后,第二次承办亚运会。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申办之路、筹备工作、基础设施、项目设置、参赛队伍、火炬传递、赛会日程、成绩奖项、赛会保障、场外事件、亚运遗产等介绍

中文名

2010年广州亚运会

英文名

Guangzhou 2010

吉祥物

乐羊羊

开幕时间

2010年11月12日

闭幕时间

2010年11月27日

赛事项目

42大项476小项

主办地区

中国广州

参赛人数

9704

参赛队数

45

获奖最多队伍

中国(199枚金牌、119枚银牌、98枚铜牌,总计416枚奖牌)

赛事周期

15天

简介

2004年7月1日,时任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宣布广州获得2010年亚运会主办权。经过2300多天的筹办工作,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11月12日宣布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开幕。

广州亚运会共设置42个大项476个小项,其中大项包括26个奥运项目和16个非奥运项目。由于亚奥理事会从2014年仁川亚运会开始进行项目缩水,使得广州亚运会成为竞技项目最多的一届亚运会。总计有来自45个国家的9704名运动员参加了广州亚运会,对赛事进行转播报道的媒体人员有10026名,赛会志愿者人数则为60000人。

经过为期15天的角逐,中国队以199枚金牌、119枚银牌和98枚铜牌,总计416枚排名奖牌榜第一。韩国队夺得232枚奖牌位列第二,日本队则凭借216枚奖牌排名第三。此外在广州亚运会上,共有2人3次超3项世界纪录、1人1次平1项世界纪录、1队9人14次打破12项亚洲纪录。

申办之路

广州最早萌发申办亚运会的念头是在1987年,当时第6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广东赢来一片赞誉。但是,由于北京已经获得了1990年第11届亚运会的主办权,广州暂时放下了申办亚运会的想法。2002年9月,时任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在接受采访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广州申办亚运会的想法,并得到了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的认可,广州也由此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2003年年底,广州市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申办2010年亚运会的报告。2004年3月31日,广东申亚代表团赴科威特亚奥理事会总部,正式递交了2010年亚运会申办报告书。

2010年广州亚运会

除了广州之外,当时有意申办2010年亚运会的还有约旦安曼、韩国首尔和马来西亚吉隆坡。安曼和首尔率先放弃申办,没有递交申办报告,因此与广州竞争的只剩下了吉隆坡。2004年4月14日,马来西亚奥委会宣布放弃申亚,这使得广州成为唯一候选。2004年7月1日,时任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宣布广州获得2010年亚运会主办权。

筹备工作

亚组委成立

2005年7月23日,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在广州正式成立。 组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组委会执行主席、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为亚运会组委会揭牌。组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广州亚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的全面启动。

2006年4月,成立了组委会工作委员会及其9个工作部门。同年9月,组委会第二次执委会会议决定,工作委员会及其部门正式过渡为组委会工作部门。广州亚组委先后组建了18个工作部门和机关党委,分别承担70多个领域的筹办任务。

2010年广州亚运会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办会理念

来自全中国的1738条应征作品,历经9个月的征集、精心筛选和再锤炼,亚组委于2007年3月9日公布了“激情盛会、和谐亚洲(Thrilling Games, Harmonious Asia)”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官方理念。

“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既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又体现了亚运会的宗旨,表达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情盛会”一是指广州人民将用最大的热情来迎接全亚洲的运动健儿;二是广州亚运会将是一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盛会,能充分体现动感亚洲这一意义。“和谐亚洲”则道出广州人民、中国人民对亚洲的期待,希望前来参加亚运会的各国、各地区人民,不分社会制度、不分肤色、不分语言,以相互之间的友谊,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亚洲。

从2006年6月8日开始,广州面向全国征集亚运会理念。截至2006年8月15日,共收到理念作品1738条。经过评审专家三轮讨论和投票评选,5条理念成为入围作品。亚组委召集广州的社科专家进行了研讨,再评审和构思创作,最后提出了3个方案,并最后修定为“激情盛会,和谐亚洲”。这一理念的发布,是广州亚运会筹办的重要里程碑。

2010年广州亚运会

会徽

2006年11月26日,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2010年亚运会会徽发布仪式,由广州设计师张强设计的象征“羊城”广州的会徽设计方案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该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

广州亚运会的会徽以广州著名景点“五羊石像”为灵感。“羊”在中国古代文字中与“祥”相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羊”是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因此,取“羊”的创意,不仅极具地域特征,同时也寓意着广州人民以最美好的姿态迎接2010年亚运会,把最美好的祝愿献给世界各国人民。同时,会徽还有“亚运光芒照耀羊城”与“体育健儿争当领头羊”的含义。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吉祥物

2008年4月28日,第16届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在广州揭晓。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取名“乐羊羊”,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传达了运动会“和谐、激情”的理念。

吉祥物设计风格以方中带圆,柔中带刚为表现手法;以奥林匹克明亮绚丽的五环色彩,精神抖擞的神态刻画为表现特点。时而带着憨笑,时而咬紧牙关,时而全神贯注,表达在各项运动中全力以赴,力争上游的神情。吉祥物体育动作造型以强烈的透视、倾斜的重心、舒展的肢体动作,使竞技运动定格在饱含视觉冲击力的瞬间,呈现出时尚活力的神韵。

2010年广州亚运会

2010年广州亚运会

体育图标

 广州亚运会体育图标的创意灵感源自亚运圣火,与会徽一脉相承。体育图标的设计以柔美流畅的线条勾勒出55个身材健美、从事各种体育运动的“火人”轮廓。跳跃的火焰代表生机、活力。“火人”的55种姿态体现不同运动项目的鲜明特征。灵动、飘逸的形象表现体育运动的优雅和美感。火人“的形象,象征体育健儿如同一团团熊熊的火焰,在亚运会大舞台上燃烧生命的激情和梦想,挑战运动极限。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官方制服

广州亚运会的制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分运动装和正装。运动装以“墨舞挥彩”为主题,分志愿者、工作人员、技术官员三个系列。三个系列都用带有岭南彩墨画风格的核心图形装饰,只是色调不同。创作者是华南农业大学金惠教授及其团队。官方制服以岭南画派彩墨画风格为灵感源,采用浑厚、苍劲的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流畅细腻的线条造型演绎第16届亚运会的核心图形。图案以不对称造型表现灵动的韵律,体现了当代广东既有浑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的时尚气息,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

2010年广州亚运会

会歌

在历时超过3年的征集评选活动后,亚运会会歌2010年9月30日在广州正式发布。由捞仔作曲、徐荣凯作词的《重逢》当选广州亚运会会歌。《重逢》突出了亚运会的理念:亚运会不仅是亚洲的体育盛会,也是亚洲兄弟姐妹四年一次的友谊聚会。歌词“眼睛和眼睛重逢”,“珠江弯弯伸手相牵”、“隔山遥望,跨海相约”寓意深远,表明亚洲虽然地域辽阔,但亚洲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缩短了彼此的距离。“珠江弯弯伸手相牵”音乐部分用广东童谣《落雨大》作为前奏,突出了浓浓的广东特色。

志愿者招募

2008年9月10日,出生于广州番禺、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首金的举重冠军陈燮霞正式完成注册,成为广州亚运会第0000001号志愿者。

2009年4月21日,第16届亚运会广州地区志愿者招募暨青少年迎亚运系列活动动员大会在广州大学城举行。晚9时,第16届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市场营销

特许商品

由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授权生产的首批广州亚运会特许商品,于2008年1月25日起在广州的亚运特许商品专卖店面市。首批面市的亚运特许商品包括五金徽章、毛绒玩具、文具、箱包、服装和贵金属6大类共130多款产品。

2009年9月23日,广州亚运会特许商品旗舰店在广州活力天地国际运动名店城正式开业。

赞助商

广州亚运会的赞助商规模创下历届亚运会之最,总计53家赞助商的赞助金额超过30亿元,赞助金额是2006年卡塔尔多哈亚运会的5倍、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的3.5倍。赞助商名单包括众多中外知名企业,其中广汽集团的赞助费达到创纪录的6亿元,三星电子、361°的赞助费用也在2亿元以上。

基础设施

比赛训练场馆

广州亚运会共使用70个体育场馆,包括53个比赛场馆、17个独立训练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2处。这些场馆主要分布在广州市,还有4个场馆分别设置在佛山、东莞、汕尾。

2010年广州亚运会

新建场馆

序号

场馆

项目

容量

1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体操、台球、壁球

6233

2

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

自行车、轮滑

4000

3

广东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

游泳、跳水、现代五项的游泳项目

4411

4

南沙体育馆

卡巴迪、武术

8042

5

广东奥林匹克网球中心

网球

12000

6

广体体育馆

羽毛球、篮球

7000

7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

射击

3000

8

黄埔体育中心体育馆

篮球

4933

9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篮球

18000

10

广东重竞技综合馆

摔跤、柔道

-

11

海珠体育中心

藤球

1742

12

广州棋院

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

-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原有场馆

序号

场馆

项目

容量

13

越秀山体育场

足球

30000

14

广东体育馆

跆拳道、空手道

2800

15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

足球

27096

16

广东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田径

80012

17

黄村体育基地

现代五项

2000

18

奥体射击馆

射击

1500

19

奥体射箭场

射箭

2600

20

奥体棒球场

棒球

4200

21

奥体曲棍球场

曲棍球

5000

22

天河体育场

足球

56000

23

天河体育馆

羽毛球

9000

24

天河网球学校

软式网球

2400

25

天河棒垒球场

垒球

3000

26

天河保龄球馆

保龄球

300

27

广州体育馆

乒乓球、排球

10018

28

广东国际划船中心

赛艇、皮划艇

600

29

黄埔体育中心

足球

10000

30

亚运城沙滩排球场

沙滩排球

3030

31

大学城主体育场

足球、橄榄球、铁人三项

50000

32

大学城铁人三项赛场

铁人三项、自行车、田径

2648

33

中山大学体育馆

排球

5000

34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场

足球

5634

35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馆

摔跤、柔道

1500

36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馆

手球

3000

37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馆

手球

3204

3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馆

排球

4415

39

广东药学院体育馆

排球

4986

40

广州大学体育馆

击剑

3712

41

广东工业大学板球场

板球

5000

42

大夫山自行车场

自行车

289

43

英东体育场

足球

14818

44

英东体育馆

篮球

2499

45

花都体育场

足球

13395

46

九龙湖高尔夫球会

高尔夫球

临时

47

增城体育馆

体育舞蹈

2300

48

增城龙舟场

龙舟

668

49

广州马术场

马术

4000

2010年广州亚运会

2010年广州亚运会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广州外场馆

城市

序号

场馆

项目

容量

佛山

50

岭南明珠体育馆

拳击

8324

51

世纪莲游泳跳水中心

花样游泳

2800

东莞

52

东莞体育馆

举重

4000

汕尾

53

广东海上运动中心

帆船

-

2010年广州亚运会

独立训练场馆

序号

场馆

项目

1

工人体育场

足球

2

燕子岗体育场

足球

3

广州市羽毛球中心训练场

羽毛球

4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训练基地

游泳、跳水、水球、现代五项、艺术体操、击剑、摔跤、体操、柔道、空手道、蹦床、田径、卡巴迪、武术、跆拳道

5

广东重竞技馆

摔跤、柔道

6

广州市第86中学

曲棍球

7

大学城中山大学体育场

足球

8

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场

板球

9

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游泳馆

游泳、铁人三项

10

大学城广州大学体育场

橄榄球

11

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馆

排球

12

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场

板球

13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场

田径

14

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场

足球

15

大学城广东药学院体育场

足球、橄榄球

16

番禺体育训练基地

足球、排球、手球

17

增城仙村中学

曲棍球

2010年广州亚运会

亚运城

2007年11月26日,广州亚运城正式开工建设。和历届亚运会不同,广州亚运会没有延续“亚运村”的概念,而是打造了一座亚运城,而运动员村则是亚运城的核心。运动员村位于亚运城内,总建筑面积59.1332万平方米。运动员村共有49栋公寓楼、3598套公寓、9272间客房。

2010年11月5日,广州亚运会运动员村开村仪式暨中国亚运代表团入村升旗仪式在迎宾广场举行。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媒体中心

2010年11月1日,第16届亚运会主媒体中心揭幕仪式在亚运城主媒体中心东侧广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第16届亚运会主媒体中心从即日起正式向媒体开放。广州亚运会主新闻中心是亚运会历史上最大的新闻中心,也是广州亚运会注册文字、摄影记者工作的大本营,它包含了大堂服务区、商业服务区、新闻发布区、记者工作间、亚运新闻服务办公室、租用空间等功能区,主要提供新闻采访、媒体交通、餐饮、新媒体等服务,具有涵盖面广,服务类别多等特点。

2010年广州亚运会

交通保障

2009年11月20日,广州亚组委官员在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亚运会筹备进展情况中披露,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时,广州地铁交通线网总里程将达222公里,覆盖八成比赛场馆。

为了更好地在亚运会期间提供公共交通管理和服务保障,广州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引进了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广州亚运会公共交通平行管理系统”。

项目设置

2010年广州亚运会共设置42个大项476个小项,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其中奥运项目26个大项,非奥运项目16个大项。

奥运项目(共26项)

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拳击、篮球、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赛艇、帆船、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举重、摔跤

非奥运项目(共16项)

棒球、垒球、保龄球、台球(斯诺克)、板球、体育舞蹈、壁球、武术、棋类(围棋、象棋)、藤球、橄榄球、轮滑、空手道、卡巴迪、高尔夫球、龙舟

参赛队伍

亚奥理事会全部45个会员国家和地区均派遣队伍参加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运动员总人数达到9704人。其中,科威特政府因为干预国内奥林匹克运动而遭到国际奥委会禁赛处罚,使得科威特运动员只能以个人名义参加广州亚运会。在亚运会赛场上他们不能升科威特国旗、奏科威特国歌,只能使用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旗和国际奥委会会歌。在亚运会所有的信息系统里,都统一使用“科威特运动员代表队”的称谓。

阿富汗

孟加拉

不丹

巴林

文莱

柬埔寨

中国(东道主)

朝鲜

中国香港

印度尼西亚

印度

伊朗

伊拉克

约旦

日本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韩国

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运动员代表队

老挝

黎巴嫩

中国澳门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蒙古

缅甸

尼泊尔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宾

巴勒斯坦

卡塔尔

新加坡

斯里兰卡

叙利亚

泰国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东帝汶

中华台北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乌兹别克斯坦

越南

也门

火炬传递

火炬造型

2010年3月3日,广州亚组委正式对外发布2010亚运会火炬形象“潮流”及火炬传递路线。火炬“潮流”以水的和谐与火的激情交相凝聚为理念,整体造型剔透玲珑,融汇着木棉火红的英雄气与珠江壮阔的岭南情。

2010年广州亚运会

传递路线

北京→广东中山→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山东海阳→广东珠海→广东东莞→广东深圳→广东惠州→广东汕尾→广东汕头→广东揭阳→广东潮州→广东梅州→广东河源→广东韶关→广东清远→广东肇庆→广东云浮→广东茂名→广东湛江→广东阳江→广东江门→广东佛山→广东广州。

圣火传递

2010年10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南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仪式上亲手点燃主火炬,宣布第16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开始。中国游泳运动员张琳成为第一棒火炬手。当天,火炬搭乘专机抵达亚运会举办城市广州。13日在广东省中山市进行第一站传递,10月14日、15日,亚运火炬将先后在哈尔滨、长春和海阳市进行展示性传递。10月16日至11月4日,火炬将在广东省内其余19个城市传递,每个城市传递活动时间为1天。

在结束了北京、哈尔滨、长春和海阳四座城市的传递之后,亚运圣火于2010年11月5日来到广州。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从火炬护卫队员手中接过第一支潮流火炬并点燃火种盆。11月6日至8日,火炬将在广州市的10个区和从化、增城两个市进行展示性传递。11月9日至11日,先后在广州市区、广州市番禺区大夫山、广州大学城传递。11月12日,亚运圣火在亚运会开幕式会场——— 广州海心沙点燃主火炬。

亚运会火炬传递共选拔火炬手2010人,包括一批体现亚运精神的时代人物,在各行各业取得突出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人士及优秀代表。广东省内除广州外的每个传递城市的火炬手为80名。

2010年广州亚运会

赛会日程

开幕式

2010年11月12日晚,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海心沙岛隆重开幕。开幕式以珠江为舞台、城市为背景;以、珠江巡游为序曲,一江欢歌,举城同庆;文艺表演以“水”为题,演绎了绚丽多彩的中国岭南文化和亚洲多元文化。独具匠心的创意,无以伦比的场地设计,精彩绝伦的表演,壮观绚丽的焰火,别出心裁的的点火方式,无不让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为之震撼和赞叹。广州因此一夜成名。

21时13分,运动员入场式开始。亚奥理事会所有4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按照英文字母顺序先后入场,共享亚运大团圆的喜悦。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最后入场,担任旗手的是北京奥运会女子赛艇冠军金紫薇。中国体育代表团由1454人组成,其中参赛选手977人,创中国历届亚运会参赛人数之最,也是本届亚运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代表团。

2010年广州亚运会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广州亚组委执行主席黄华华、广州亚组委主席刘鹏、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先后致辞。李小鹏、杨伯镛、孟关良、黄建刚、王丽萍、陆元盛、高崚、贾占波共8位体育界优秀代表作为执旗手,手持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在亚奥理事会会旗前,中国运动员付海峰、中国裁判员燕呢喃分别代表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宣誓。

22时19分,亚运圣火抵达开幕式现场。在经过了吴国冲、陈一冰、容志行、邓亚萍四棒火炬手依次传递后,最后一棒火炬手何冲手持火炬,跑到主会场的火炬塔下。在两名少年指引向了主火炬塔下的一枚巨大的礼花,这枚巨大的礼花点燃后喷出五彩火焰奔向正上方的圣火盆,装满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圣水的主火炬塔开始熊熊燃烧。

2010年广州亚运会

金牌日程

项目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总计

田径

6

6

8

4

11

10

2

47

赛艇

7

7

14

羽毛球

2

1

2

2

7

棒球

1

1

篮球

1

1

2

拳击

6

7

13

皮划艇

2

2

6

6

16

自行车

1

3

2

4

2

2

2

1

1

18

马术

1

1

2

1

1

6

击剑

2

2

2

2

2

2

12

足球

1

1

2

体操

1

1

2

5

5

14

蹦床

2

2

艺术体操

1

1

2

举重

2

2

2

2

2

2

3

15

手球

2

2

曲棍球

1

1

2

柔道

4

4

4

4

16

摔跤

3

3

3

3

3

3

18

游泳

6

6

7

7

6

6

38

花样游泳

1

1

1

3

跳水

2

2

2

2

2

10

水球

1

1

2

现代五项

2

2

4

垒球

1

1

跆拳道

4

4

4

4

16

网球

2

1

2

2

2

3

2

14

乒乓球

2

3

2

7

射击

6

4

8

4

6

4

4

4

2

2

44

射箭

1

1

1

1

4

铁人三项

1

1

2

帆船

13

1

14

排球/沙排

1

1

1

1

4

壁球

2

2

4

板球

1

1

2

保龄球

1

1

1

1

2

4

2

12

橄榄球

2

2

高尔夫球

4

4

卡巴迪

2

2

空手道

5

4

4

13

龙舟

2

2

2

6

轮滑

4

2

3

9

棋类

2

2

1

4

9

台球

2

2

1

1

2

1

1

10

藤球

2

2

2

6

体育舞蹈

5

5

10

武术

2

2

2

2

7

15

总计

28

35

31

36

40

32

36

39

22

27

30

28

39

48

5

476

闭幕式

2010年11月27日晚,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等出席闭幕式。

闭幕式文艺表演的主题是《请把你的歌留下》,与开幕式主题《启航》遥相呼应。文艺表演结束后,伴随着欢快优美的音乐,旗手们手持各参赛代表团的旗帜走进会场。运动员和志愿者代表也相继入场。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致辞,并宣布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广州亚组委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从执旗手手中接过会旗,向全场观众挥动,然后交给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艾哈迈德亲王将会旗交给下届亚运会举办城市仁川市市长宋永吉。

21时45分许,在歌曲《温暖》依依惜别的优美旋律中,熊熊燃烧了16天的亚运圣火徐徐熄灭。在欢乐祥和的音乐与歌声中,各国、各地区运动员挥手道别,相约四年后仁川再相聚。

2010年广州亚运会

成绩奖项

奖牌榜

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收获奖牌。其中,中国队以199金、119银、98铜,奖牌总数416枚的成绩连续第8次登顶亚运会奖牌榜,中国队同时还创造了在历届亚运会取得金牌、银牌和奖牌总数之最。此外,中国澳门(贾瑞,男子刀术棍术全能)和孟加拉(男子板球)各自夺得历史上第一枚亚运会金牌。

排名

国家或地区

金牌数

银牌数

铜牌数

奖牌总数

1

中国

199

119

98

416

2

韩国

76

65

91

232

3

日本

48

74

94

216

4

伊朗

20

15

24

59

5

哈萨克斯坦

18

23

38

59

6

印度

14

17

34

65

7

中华台北

13

16

38

67

8

乌兹别克斯坦

11

22

23

56

9

泰国

11

9

32

52

10

马来西亚

9

18

14

41

11

中国香港

8

15

17

40

12

朝鲜

6

10

20

36

13

沙特阿拉伯

5

3

5

13

14

巴林

5

0

4

9

15

印度尼西亚

4

9

13

26

16

新加坡

4

7

6

17

17

科威特运动员代表队

4

6

1

11

18

卡塔尔

4

4

7

15

19

菲律宾

3

4

9

16

20

巴基斯坦

3

2

3

8

21

蒙古

2

5

9

16

22

缅甸

2

5

3

10

23

约旦

2

2

2

6

24

越南

1

17

15

33

25

吉尔吉斯斯坦

1

2

2

5

26

中国澳门

1

1

4

6

27

孟加拉

1

1

1

3

28

塔吉克斯坦

1

0

3

4

29

叙利亚

1

0

1

2

3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0

4

1

5

31

阿富汗

0

2

1

3

32

黎巴嫩

0

1

2

3

33

伊拉克

0

1

2

3

34

老挝

0

0

2

2

35

尼泊尔

0

0

1

1

36

阿曼

0

0

1

1

焦点项目

田径

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苏炳添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出色的表现夺得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和亚运会纪录。这是中国接力队时隔20年再次称霸亚洲,“中国飞人”让人看到了希望。

足球

2010年11月25日19点,第16届广州亚运会男子足球决赛在天河体育场进行。经过90分钟激战,日本队1-0小胜阿联酋历史上首次夺得亚运会男足比赛冠军。铜牌争夺战中,韩国队在先丢两球的情况下上演大逆转,以4比3击败伊朗队夺得铜牌。

2010年11月22日19时,广州亚运会女足决赛开战,日朝两强继小组赛交手后在决赛会师。双方经过90分钟激战,日本队以1-0战胜朝鲜摘得金牌,这也是日本女足首次获得亚运女足金牌。2010年11月22日15点30分,第16届广州亚运会女足比赛展开铜牌争夺战。在天河体育场,中国女足以0-2不敌韩国队仅获得第四名无缘奖牌,从而再破底线创造了参加亚运会以来的历史最差排名,同时这也是中国女足(常规时间内)20年来首次在本土不敌韩国女足。

篮球

2020年11月26日,2010广州亚运会男篮进入冠军争夺战。在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进行的比赛中,中国男篮以77-71战胜韩国男篮,喜获8连胜的同时卫冕成功,这是中国队历史上赢得的第7个亚运会男篮冠军。广州亚运会男篮铜牌争夺战于2010年11月26日在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打响,结果伊朗男篮以74-66战胜日本男篮,获得铜牌的同时也报了小组赛1分惜败对手的一箭之仇。

2020年11月25日,2010广州亚运会女篮进入冠军争夺战。在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进行的比赛中,中国女篮以70-64战胜韩国女篮,喜获五连胜的同时实现亚运会三连冠霸业,此外这也是中国队历史上第5次赢得亚运会女篮冠军。铜牌争夺战中,日本女篮以73-61战胜中华台北女篮,获得第三名。

排球

2010年11月27日,中国队在女排冠亚军争夺战中遭遇老对手韩国,结果中国女排在0-2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特别是在决胜局中连续两次挽救赛点,加分16-14胜出,拿到四连冠。而中国男排则位列第五名,男排金牌被日本队夺得。

个人荣誉

中国羽毛球选手林丹荣膺广州亚运会MVP奖,这是该奖项自1998年曼谷亚运会设置以来,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当选。广州亚运会上,林丹不仅带领中国男团卫冕金牌,而且在男单比赛中,林丹先后战胜波萨那、阮天明、朴成焕以及李宗伟等顶尖高手,最终拿到冠军,并且成就了职业生涯的全满贯。

2010年广州亚运会

此外,韩国游泳选手朴泰桓和中国游泳选手唐奕分别当选广州亚运会最佳男女运动员。朴泰桓夺得了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这三项的金牌,1500米自由泳的银牌,以及4x100米和4x200米自由泳接力的铜牌。唐奕则拿到了100米自由泳、4x100米混合泳接力、4x100米自由泳接力、4x200米自由泳接力的金牌,以及200米自由泳和50米自由泳的银牌。

2010年广州亚运会

2010年广州亚运会

世界纪录

广州亚运会上共有2人3次超3项世界纪录、1人1次平1项世界纪录。

序号

姓名

国家或地区

大项

小项

成绩

1

李萍

中国

举重

女子53公斤级抓举

103公斤

2

李萍

中国

举重

女子53公斤级总成绩

203公斤

3

金优镇

韩国

射箭

144支箭世界纪录

1387

4

翟羽佳

中国

射击

男子10米移动靶

590(平世界纪录)

亚洲纪录

广州亚运会上共有1队9人14次打破12项亚洲纪录。

序号

姓名

国家或地区

大项

小项

成绩

1

张仙軩

韩国

自行车

男子个人追逐赛

4:27.992

2

张仙軩

韩国

自行车

男子个人追逐赛

4:26.089

3

韩国

韩国

自行车

男子团体追逐赛

4:06.598

4

姜帆

中国

自行车

女子个人追逐赛

3:37.497

5

姜帆

中国

自行车

女子个人追逐赛

3:37.105

6

李慧诗

中国香港

自行车

女子500米计时赛

33.945

7

吴景彪

中国

举重

男子56公斤级抓举

133公斤

8

王明娟

中国

举重

女子48公斤级抓举

91公斤

9

王明娟

中国

举重

女子48公斤级抓举

95公斤

10

翟羽佳

中国

射击

男子10米移动靶

590(平世界纪录)

11

朴泰桓

韩国

游泳

男子200米自由泳

1:44.80

12

赵菁

中国

游泳

女子200米仰泳

2:06.46

13

赵菁

中国

游泳

女子100米仰泳

58.94

14

孙杨

中国

游泳

男子1500米自由泳

14:35.43

赛会保障

志愿服务

 赛会期间,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微笑、得体、专业的服务给参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了参会人员和广大市民、观众的高度赞扬。广州亚运会共有6万名赛会志愿者、50万名城市志愿者。他们的服务,为本届亚运会的圆满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亚奥理事会主席、广东省政府主要领导都曾专门抽出时间慰问志愿者。国际奥委会主席和著名运动员也为志愿者题词、签名。

亚组委与多所高校合作建立了53个志愿者培训基地,组建了736人的志愿者培训讲师团,编写和制作了志愿者培训教材。组织了430多个场次的培训讲座、培训班。同时,开通了志愿者在线培训系统。经过通用知识培训的志愿者分配到各个竞赛场馆团队、非竞赛场馆团队或专项工作团队后,由团队负责组织对其进行岗位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熟悉自己所处的场馆或者团队,掌握工作所必需的专项知识和技能。

赛会服务

广州为注册参会人员提供的各类服务。广州亚运会运动员村坐落在亚运城,能容纳12000多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居住。组委会还在从化、花都和汕尾各设了一个分村,分别为马术、高尔夫、帆船项目的参赛人员服务。运动员村于2010年10月25日预开村,11月5日正式开村。运动员村为入住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住宿、餐饮、交通、洗衣、注册制证、竞赛信息、医疗、健身娱乐、购物、邮政、宗教以及各种会议、来访接待等等。

餐饮

运动员村内的主餐厅有3892个座位,设置了东亚、东南亚及次大陆、西亚、欧陆、西式快餐、非清真区和冷餐台等八大主题区域。菜单5天一循环。几个非清真餐区的食谱中包括广州特色茶点。

交通

组委会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抵离、开闭幕式、比赛、训练、观赛等交通服务以及村内穿梭巴士,还为各代表团提供专用车辆和租车服务。

总部酒店

 组委会在花园酒店设立了亚奥理事会总部酒店,在白云宾馆设立官方酒店,为亚奥理事会官员及贵宾、各国(地区)奥委会主席及其贵宾、高级赞助商及其贵宾等提供住宿、餐饮、交通、注册制证、会议、办公等各种服务。

医疗卫生

本届亚运会指定了38家定点医院,在运动员村设立医疗门诊部,各场馆设立医疗服务站,提供紧急救护服务。

媒体服务

本届亚运会为50个国家和地区889家媒体机构9950媒体人员提供了专业、周到、细致的服务。组委会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广播电视主播机构、国际广播中心,提供国际公共信号并为持权转播商服务。亚运会转播时数达3000多小时。组委会在亚运城设立主新闻中心,各比赛场馆设有新闻分中心,为文字、摄影记者和非持权转播机构人员提供服务。

安保

广州亚运会的安保工作由国务院专门成立的安保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各级公安部门负责。广东周边省和自治区,民航、海关、边检等部门以及众多普通市民均为广州亚运会做出了贡献。军队、武警派出力量参与了场馆安保、核生化监测、水下清障、空中警戒等工作。

注册制证

本届亚运会按照国际惯例,为参会人员提供身份注册卡服务。对境外参会人员来说,身份注册卡具有签证功能,与有效护照一同使用,可作为进出中国的临时签证。身份注册卡同时又是进出各类场馆和住地特定区域的通行证。本届亚运会共为各类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制作身份注册卡24万多张。

语言服务

英语是亚奥理事会章程规定的工作语言。组委会招募了大批懂英语的志愿者,分布在各个场馆和服务场所。专门组建立语言服务团队,提供英语、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俄语、泰语、柬埔寨语、印尼语、越南语等语种的现场翻译服务。同时设了一个多语言服务中心,开通了20条口译热线。

宗教服务

宗教服务中心,分别设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活动室和一个静修室,另外还为穆斯林备有一个露天活动场地,足以容纳3000人。此外,广州市区范围内各类宗教场所对参会人员开放,提供服务。

气象服务

为了保障赛会顺利举行,气象部门动用大批先进设备,包括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以及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气电场仪、能见度仪等等,提供了准确的气象预报服务。

电力保障

为了确保亚运电力供应,广州亚运会赞助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赛前全面检修线路和设备,赛时期间从所辖各省市电力部门调集了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部署到所有亚运场馆和服务点。

场外事件

兴奋剂事件

2010年11月19日,亚奥理事会医务委员会主席叶加森宣布,乌兹别克斯坦男子柔道选手绍基尔·穆米诺夫成为广州亚运会首位被查出使用兴奋剂的选手。他在男子81公斤级柔道决赛中获得银牌,赛后例行尿检的尿样被查出含有甲基己胺这一违禁成分。穆米诺夫已被剥夺参加广州亚运会剩余比赛的资格,他的成绩也将被取消,银牌也将被收回。

2010年11月24日,亚奥理事会在媒体中心召开发布会,宣布广州亚运会发现第二例兴奋剂事件,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摔跤运动员贾·穆米诺夫在赛前检测中被发现检测呈阳性,服用的禁药为甲基己胺。

2011年1月24日,亚奥理事会宣布又有两名运动员在广州举行的第16届亚运会上兴奋剂检测呈阳性。其中,卡塔尔男子标枪选手阿·赫布的尿样外源性睾酮含量超标,巴勒斯坦男子800米跑运动员阿·阿布达纳瑟尔的尿样则是去甲雄酮含量超标。亚奥理事会在声明中称,上述两人均已被取消了比赛成绩,赫布获得的亚运会男子标枪银牌也已被收回。

争议事件

保龄球场馆限制

2010年11月13日,亚洲保龄球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刘掌珠(Vivien Lau)宣布,由于天河保龄球馆空间有限,除了参加比赛的队员及教练员外,只允许两名随队官员在比赛现场,观众则无法亲临赛场观看保龄球比赛。此决定引发参赛选手及选手亲属不满。

体操改分事件

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担任裁判的邵斌在没有通知完成分裁判长或是评审委员会的情况下,擅自改动了中国选手张成龙的完成分数,使得张成龙得分追平韩国选手金洙眠,并列获得冠军。2011年8月30日,国际体操联合会在官方网站上宣布对邵斌广州亚运会擅自改动比赛分数行为的指控成立,邵斌的裁判级别被降为第四级,邵斌还被判承担7200元瑞士法郎的诉讼费。

杨淑君违规事件

2010年11月17日的广州亚运会跆拳道比赛中,中华台北选手杨淑君在对阵越南选手时被发现使用了违规的电子脚套,从而被竞赛监督委员会取消比赛资格。竞赛监督委员会同时认定,杨淑君与教练不服决定,在赛场滞留,影响了比赛的进程。2010年12月23日,世界跆拳道联合会作出判罚,杨淑君被禁赛三个月,她的教练刘聪达则被禁赛20个月,中华台北跆拳道协会被罚款5万美元。

围棋“耍赖”事件

2010年11月20日的亚运围棋混双赛第二轮比赛,中国刘星七段/唐奕二段组合执黑对阵韩国朴廷桓八段/李瑟娥初段组合。棋局接近尾声时,朴廷桓、李瑟娥在没必要下棋的地方不断落子,足足进行二三十手之多。裁判长吴玉林六段看到此情况后,行使裁判长权力,暂停这盘比赛,并叫来裁判委员会的韩国金秀壮九段。金秀壮看到此局面,和朴廷桓、李瑟娥沟通后,两位韩国棋手随即宣布认输。

亚运遗产

形象提升

广州亚运会在申办到举行的具体过程中,城市形象不但在整体层面上进行了有效的提升,从道路和建筑物的整修美化,绿树红花相互映衬的软质景观,经过统一装饰的公交车辆和各种旗帜、气球、标语,到精心设计的城市照明,一个美轮美奂的城市面貌给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体育官员和观看比赛的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其中,承担亚运会转播任务的广州塔(俗称“小蛮腰”)更是成为了广州的城市地标。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场馆利用

广州亚运会共使用53个比赛场馆、17个独立训练场馆。其中,改造升级58个,新建12个,分布在10区2县,场馆规格高、设备先进,配套齐全,为广州留下了一笔雄厚的场馆遗产。广州亚运会后,许多场馆设施也得到再利用,如作为开闭幕式主场馆的海心沙亚运场馆就被改造为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博物馆。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广州亚运会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就是从化马场。鉴于香港赛马会有协助北京奥运马术项目成功举办的经验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获邀支持举办广州2010年亚运会马术比赛。香港赛马会除了斥资兴建比赛场地外,同时提供兽医和马匹运送服务,更协助建立内地首个获国际认可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令外国马匹可以顺利进入内地参赛,因而获授予“广州2010年亚运会马术项目重要贡献机构”的名衔。

2019年3月23日,香港赛马会在广州从化马场隆重举办了首项纯演示性速度马术比赛,这是香港赛马会第一次将世界级速度马术比赛引入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马兴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张晓明,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广东省副省长欧阳卫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从化区委书记庄悦群等领导到场观看比赛,与1700余名观众共同见证粤港合作的重要时刻。

2010年广州亚运会

此外,承办2010年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的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还于2023年3月25日至26日举办了因疫情延期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游泳比赛。本次大湾区游泳比赛不仅是为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事业添砖加瓦,为粤港澳三地青少年游泳爱好者提供享受运动乐趣的平台,更期待以赛事更好服务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助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型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为大湾区经济发展作贡献。

2010年广州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