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临江汉平原,西接四川盆地,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西端入口。所在景区创建面积为4.7平方公里。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公孙述公元25年称帝后改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百姓兴建白帝庙纪念他。白帝城由外部的城墙、城门和内部的白帝庙组成,白帝庙内包括前殿(托孤堂)、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白楼、东西碑林和望江亭等。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许多著名诗人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比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杜甫的《登高》;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的美誉。

1998年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白帝城及周边范围进行了长达7年的考古工作,勘探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2006年,白帝城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白帝城被评为重庆市首批历史名园。2022年7月,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白帝城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环境、重要景点、文化活动、开发与保护、相关文化、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白帝城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城市

重庆市奉节县

地址

重庆市奉节县夔门街道办事处瞿塘峡社区白帝城景区

景区类别

人文景观

建造年代

西汉末年

文保级别

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明良殿、武侯祠、西碑林、东碑林、观星亭、托孤堂

官方网站

http://www.bdcqtx.com/外链

名称由来

白帝城,原名为“子阳城”。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蜀地建立子阳城,公元25年公孙述自立为帝,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便借此自号白帝,将子阳城改名白帝城。经过历史变迁,在六朝时期,白帝城又泛指白帝山及其附近山头。如今,白帝城专指白帝山和白帝庙。

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

西汉末年公孙述来到蜀地,见瞿塘峡口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以此为城进行扩建。公元36年,刘秀入川与公孙述争夺天下,公孙述战死,白帝城被毁。因公孙述称帝期间治理得当,白帝城一带甚少战乱,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

明朝时期

明正德八年(1513年)四川巡抚林浚毁掉公孙述像,并将白帝庙改为三功祠,用来拜祭江神、土地神和马援像。

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四川安抚司副使张俭又更名为“义正祠”, 改供刘备、诸葛亮像。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川巡抚段锦以“明君良臣,千秋垂范”为意改名为“明良殿”,并增塑关羽、张飞及诸葛亮祖孙三代像。

清代时期

第一次大修是在清康熙年间,川湖总督蔡毓荣对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十分推崇,盛赞刘备托孤乃“君臣之极致,古今之盛轨”,见白帝庙“殿宇颓圮,象设仅存,风雨摧剥”,于康熙十年(1671年)三月至九月对明良殿进行了较大的修缮,且“前构拜殿,旁置两庑”。第二次大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因白帝庙“久未修理,檐楹倾颓,金碧剥落”,住持和尚三悦向文武官员、乡绅客商化缘维修。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一次民间维修。此次维修“增其旧制,正殿三楹,阅三载而落成”。第三次大修是在清咸丰二年(1852年),夔州知府、蒙古人恩成重修白帝庙。第四次大修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夔州知府鲍康、奉节知县吕辉维修明良殿,并增修前殿、厢房、东西配殿、观星亭等,形成了白帝庙今天的格局。

近现代

1977年,白帝城文物管理所成立,随后对白帝城进行了大的维修。2015年和2017年,重庆考古队分别对小北门遗址、大北门遗址和关山口一字墙进行了清理和发掘 。2022年1月22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在2021年三峡后续大遗址保护项目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在奉节白帝城遗址内,发现一处明代瞿塘卫右千户所大型建筑基址。这是重庆境内首次发现明代卫所建筑,将为业界研究明代卫所制度、卫所公署建筑布局与营造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白帝城

地理环境

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白帝山顶,距奉节城东8公里,距重庆市区451公里。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端入口。

白帝城

白帝城地势险要,易卫难攻,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即没,秋时方出。谚云:滟滪大如象,瞿唐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唐不可下。盖舟人以此为水候也。”古时顺江可控荆楚,逆水则扼巴蜀,因此在历朝历代都将其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楚夺此地而得以西进,西汉公孙述据此地而割据一方,蜀汉刘备退守白帝城托孤而汉室得存,南宋筑山城而抗御蒙元,故白帝城有镇守三峡、拱卫巴楚之称。特别是在宋元战争时期,白帝城是南宋政权西线山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庆城、合川钓鱼城、渝北多功城、南川龙崖城、泸州神臂城等城市一起构建了防御体系。直至明清时期,白帝城仍然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军事堡垒。

白帝城

重要景点

白帝城外部由城墙与6个城门组成, 东,西,北各一门,靠近长江的南方有大小不同的两座城门,另有水门—座。

白帝城

白帝庙位于白帝山顶上,从东至西分别为东配殿、明良殿、武侯祠、西配殿、白楼与后门围墙围合成为后院。东西碑林分布在殿、祠左右,观星亭观星亭位于前殿西侧,外侧有望江亭。院子的北边和东边,有部分管理用房由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临时加建。

白帝庙

白帝庙位于半岛最高处,占地面积约4950平方米,东西长约100米,南北进深约58米,用280余米红棕色砖砌围墙围合而成,呈不规则形状。庙内有前殿(托孤堂)、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白楼等古今建筑,有东碑林、西碑林、文物陈列室、悬棺陈列室等景点,白帝庙北侧有三峡第一碑林——竹枝园。庙内建筑总面积2086平方米,其中清代古建筑1276平方米,近代民国建筑195平方米,现代文物管理部门临时加建的管理用房615平方米。经考证,现存白帝庙大体保留了明代时期的总体布局,建筑应为清代所建。

白帝城

白帝庙现存山门位于整个庙院南北中线偏东4米处,建在1.65米高的台基上,台阶共11级,台基下台阶两旁放置本地青石雕刻的石狮一对。白帝庙大门是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代,前为砖砌牌楼式石拱门洞,后为木结构单坡式门殿,大门正中“白帝庙”三个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孟伉1957年题写,牌楼两侧为“八字”照壁,东西两侧画降龙云气图案和宝瓶云气图案。门洞竖匾上三周为五龙围绕的浮雕图案,沿袭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明良殿

明良殿是白帝城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处于整个白帝庙的中轴线上,是白帝庙的正殿,建筑面积200多平米。建筑风格与中国南方的古典建筑风格相似,殿内最早供奉的是白帝公孙述,现在殿内供奉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明良殿正上方悬挂“汉代明良”牌匾,现被收录至《中华名匾》。

白帝城

武侯祠

诸葛亮生前曾被刘备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凡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庙都叫“武侯祠”。白帝庙内的武侯祠大概是全国最小的武侯祠,位于明良殿西侧。仅60余平米的祠内,供有诸葛亮及其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祖孙三代的塑像。祠内有对联:“三代英才千秋扼腕,蜀中相业百代留芳。”

白帝城

西碑林

西碑林共陈列20通碑刻,其中最有名的为《隋代金轮寺舍利塔下铭碑》《元代加号大成殿碑记》《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三通碑刻。

白帝城

东碑林

东碑林陈列碑刻多是历代文人墨客游览白帝山川或为官夔州时留下的手迹,侧面反映了白帝城及夔州的历史人文情况,描绘了白帝城周围的独特风光。出名的有《竹叶碑》《康熙皇帝六言诗碑》《凤凰碑》。

白帝城

观星亭

观星亭位于前殿西侧,共两层,底层12 根木柱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上层由6根木柱支撑着,代表天、地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亭上有一古钟高悬,亭中石桌、石墩上镌刻着杜甫的著名诗篇《秋兴八首》。

白帝城

相传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战略战术,观星亭由此得名。

托孤堂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章武元年(221年)7月,蜀主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及群臣劝告,亲自率数十万大军顺江东下,攻打东吴,史称“夷陵之战”。结果蜀军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而归。刘备退至白帝城后,急火攻心,在永安宫一病不起。章武三年(223年)4月,其预感不久于人世,急诏丞相诸葛亮与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等赶到永安宫,将国事、家事一起托付给诸葛亮,历史上称作“刘备托孤”。

白帝城

托孤堂位于白帝庙前殿。为21尊仿真人高度的彩色玻璃钢塑像,再现“白帝城刘备托孤”历史,此堂为纪念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品格,1984年,由著名雕塑家赵树同设计、制作了“刘备托孤”雕塑,并在此展出。

悬棺陈列室

悬棺,故名思义,就是将死人的棺木葬在人迹罕至的悬崖裂缝之中。我国悬棺葬主要分布在川南珙县,闽赣武夷山,江西龙虎山以及长江三峡这一带,奉节悬棺分布在长江沿线和天坑地缝区域,大约都是葬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间,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白帝城

白帝城

白帝城景区的三峡悬棺馆内的悬棺,为二次葬悬棺。所谓二次葬就是人死后,先浅葬地下,若干年后将遗骨收检存放在此棺材内后再放置悬崖之上。并且,这里的二次葬悬棺是一种合葬的形式,里面有两人遗骨。该展厅内有一副大的悬棺、两幅小的悬棺以及遗骨。其中,小的悬棺则是二次葬悬棺。据工作人员介绍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大的悬棺却是上千年了,约有两千多年。游客见“棺”发财,千年悬棺的玻璃保护罩内留下了无数纸币。

相关文物

白帝庙内陈列有瞿塘峡悬棺内的文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以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其中还有著名的春秋战国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工艺精湛。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

白帝城

白帝城

白帝城内的出土物以南宋兵器为主,主要为各类铁箭镞、铁矛、铁镦、铁雷、铜弩机、礌石等。

文化活动

白帝城举办有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白帝城登梯邀请赛,旗袍秀文化活动,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

2018年9月27日,奉节县首届旗袍秀文化活动开幕。该活动展示了奉节 “自然秀美、人文优美、发展壮美、社会和美”的城市品牌。

2021年12月4日,由县文化旅游委、县体育局主办,县体育发展中心、县体育总会、白帝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白帝城登梯邀请赛圆满举办。此次登梯邀请赛在白帝城·瞿塘峡风景区举办,不仅让大家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体验到了别样的登梯乐趣,景区美好的自然生态风光更是给参赛选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们流连忘返。

2021年12月5日,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重庆奉节站)暨年度总决赛在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落幕。此次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重庆奉节站的比赛落地于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重庆奉节站的连续顺利举办,将助力推进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的品牌创建与升级。

2022年12月26日,第六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在“中华诗城”重庆奉节举行。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由市文化委、奉节县委县政府主办,首届于2017年10月25日至30日举行,以“三峡之巅诗·橙奉节”为主题,期间,将举行夔州诗词名家谈、将军书画交流、“三峡之巅山水风光”摄影展等系列活动。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78年,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宗旨,对白帝城进行重点保护开发,白帝城是1978年长江沿岸首批对外开放的景区之一。1991年至1999年,政府投资600万元,修建白帝城旅游索桥、竹枝园,修复白帝城至风箱峡的2500米古栈道和赤甲楼、古炮台。2007年至2015年,重庆长江三峡旅游开发公司对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提档升级,投入资金8.29亿元(天坑地缝部分)。实施白帝城风雨廊桥及其配套工程、夔门至白帝城景区入景道路白改黑油化工程、白帝城忠义广场景观和出师表工程、白帝庙提档升级工程、白帝城游客接待中心改建工程。2016年,奉节县国有企业赤甲集团投资建设项目56个,其中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以“归来三峡”山水实景剧演艺项目和“三峡之巅”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归来三峡》是由奉节县和张艺谋团队联合打造的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项目,是一台诗词文化体验式旅游节目,演出以夔门、瞿塘峡、白帝城为背景,以中华诗词为主线,以山水为载体,秉承生态环保理念。将在唯美诗意中同时领略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景观,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诗城”奉节浓厚的文化底蕴,再现“行到三峡必有诗”的盛景。

奉节将全县4087平方公里当作一个开放式大景区来规划打造,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民俗等串联起来,让全域资源成为全域景观。通过创建白帝城·瞿塘峡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白帝城世界文化遗产、天坑·地缝世界自然遗产,以重点带全局,推动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

2016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旅游峰会上透露,作为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内最大的文物保护项目,白帝城大遗址保护工程已顺利启动,遗址范围涉及25.6平方公里,工程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7个项目,总投资3.8亿元人民币。

2017年,对奉节白帝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3090平方米,通过这次发掘,基本了解了子阳城遗址的整体布局,并进一步完善了遗址的历史演变过程。

保护

白帝城景色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白帝城的保护、利用及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白帝城启动了三峡大遗址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白帝城大遗址保护工作,目的是为了系统、科学的保护和管理白帝城,合理、适度利用白帝城文化遗产价值,引导白帝城大遗址区发展成为长江三峡流域以“江峡景观”“古城文化”“诗城文化”为主题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遗产展示区。

2004年至2007年,奉节县白帝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对白帝城红墙内外基础设施、山体绿化、峡口畅通工程进行维护。此外,以不破坏遗址保护为前提,结合现状建筑,当地将设立一处白帝城遗址保护展示中心,以图片、文字、沙盘和视频影像等方式集中展示白帝城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考虑到白帝城大遗址突出的自然风光观赏价值,当地将选择16处地点设置遗址展示平台,并设置展示步道,让游客体验和观赏白帝城中的古城墙遗址。

相关文化

许多著名诗人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甚多,展出的文物及工艺品就有1000余件。李白的一首《早发白帝城》,让名不见传的白帝城闻名天下;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时,深受当地民歌的感染,写下《竹枝词》;杜甫登上白帝城最高台一览夔门,于是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年一叹;李白挥挥衣袖,泛舟东下,诞生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

白帝城相关文学作品

朝代

作者

文学作品

李白

《早发白帝城》《上三峡》

杜甫

《白帝城最高楼》《夔州歌十绝句》《八阵图》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

白居易的

《竹枝词四首》

于鸽

《巴女谣》

羊士谔

《和萧侍御监祭白帝城西村寺,斋沐览镜,有怀》

苏洵

《题白帝庙》

苏轼

《永安宫》

曾慥

《白帝城》

陆游

《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

程公许

《连日驻白帝城怀古感事阅陆放翁诗集追和其韵》

王十朋

《白帝城》

陈文烛

《白帝城》

清朝

王士祯

《晚登夔府东城楼望八阵图》

刘光第

《滟滪石》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1982年,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被批准为长江三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9年,白帝城获得奉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2006年,白帝城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白帝城获得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

2021年,奉节县白帝城被市城市管理局评为重庆市首批历史名园。

2022年7月,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23年5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之一·长江风景揽胜之旅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