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规模
中国医药集团是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麻醉药品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医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等多家行业组织的会长单位,同时是全国药品交易会等重要会展的主办和支持单位,为国家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行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医药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建成涵盖医药行业全产业链的,具有行业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成为进入世界500强的第一家中国医药健康企业。
中国医药集团是9家医药行业组织的会长单位和中国医药医疗健康领域最大的展览、会议组织者。集团长期承担着国家医药物资储备与应急供应任务,为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促进行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为企业理念,以创建行业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集团为目标。在国内拥有生产企业、科研设计院所、药材种植基地和设在各大中城市基本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200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实行联合重组,至此,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36户调整为135户。
1、创业,不是企业初创才有。实际上,企业始终处于创业之中。
2、变化,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很少有人期待或自觉接受正发生在生活中的变化。让我们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帮助自己在变化的时代获得成功。
3、激情,是成功者的标志。激情不是浮夸张扬,而是某种内心世界的东西。优秀企业的标志是能够燃起员工的工作激情。
4、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这样才能建立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及银行、政府的良好关系。
5、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持,是成功创业者的必备的主要特质,这种毅力来自于创业者的人格特质和对于创业的信念。
6、数字,是成功的创业者始终关注和必须掌握的能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与利润相关的数字。把资金提供给每位不懂财务报表分析,不懂各项经营数字的"创业者",等于将方向盘交给一个瞎子。
组织框架
总部机构
办公室、规划发展部、人力资源部、投资管理部、运营管理部、工业发展部、国际合作部、法律事务部、财务部、审计部、信息部、企划部、行政部。

成员企业
中国国际医药卫生公司、国药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公司、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阳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国际合作
中国医药集团是医药行业与外资合作最早、最多和最成功的企业。从1980年开始,中国医药集团先后与国外的著名跨国医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华瑞制药有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苏州胶囊有限公司、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等22家中外合资医药生产企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医药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还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企业建立了贸易和合作关系,并在中国香港、越南、德国、法国、美国及非洲有关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或办事处。中国医药集团与越南有关企业共同出资兴建的,越南第一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GMP标准的现代化粉针制药企业于2006年正式投产,为集团跨出国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1年7月12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塞尔维亚政府、阿联酋G42集团共同签署《新冠疫苗合作生产备忘录》。
发展历程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各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着全国抢险救灾药品、中药材、医疗器械的中央储备、调拨和供应任务,在关键时期、危急时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作为国家防治非典指挥部后勤保障组成员单位,动员了集团系统一百多家企业,向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拨防治非典医药用品总金额为1.3亿元;向北京等重点地区供应了防治非典医药用品1.7亿元,圆满完成了中央援助香港、澳门3000多万元防治非典医药用品的货源组织和供应工作,受到了国资委和发改委的嘉奖。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中国医药集团快速反应,全力以赴,完成抗震救灾医药物资储备调拨金额达3亿元,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医药集团是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麻醉药品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药科研开发促进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等行业组织的会长或理事长单位,还是全国药品交易会、全国医疗器械博览会等重要会展的主办和支持单位。
2010年,国药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将建华中地区最大现代化中药制剂产业基地。
2012年12月15日,中国医药集团投资控股现代阳光体检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医药集团与北京现代阳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国药阳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980万。

2013年6月17日,成立国药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下辖5所医院,为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新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新乡市中医院,新乡市妇幼保健院。
2020年10月,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已经在北京和武汉开放预约接种。10月2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支灭活疫苗已纳入紧急使用范围,两支疫苗按照零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综合抗体阳转率均达100%。10月28日,太极集团对外公告,涪陵区国资委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等签订增资协议。增资完成后,太极集团实控人由涪陵区国资委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1月6日,第三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在第三届进博会展馆内举办,论坛上,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在谈及新冠疫苗相关话题时透露,目前已有数十万人紧急接种国药集团旗下两款新冠灭活疫苗,没有一例严重不良反应,接种后离境人数达5.6万人,目前无一感染。
2021年2月25日,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29)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集团)混改获通过,标志着太极集团历时一年的混改工作完美落幕,国药集团正式入主太极集团,成为太极集团实控人,加速太极集团迈上世界级医药产业集群新台阶,为太极集团传统医药产业开启全新的发展格局。4月24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究院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在河南商丘启动。4月3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包装生产的首批“长春造”新冠疫苗获得批签发正式上市供应,150余万瓶新冠疫苗已由冷链运输专车发往黑龙江、吉林、山东、辽宁等省市。5月3日(当地时间),国药集团与阿方相关企业就在阿根廷国内合作生产国药集团新冠疫苗达成共识,并决定将立即就有关技术细节问题展开协商,争取尽快开工生产。5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在疫苗研发上取得“五项率先”6月4日,国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党委副书记杨柳在长春与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会谈。8月17日,国机集团与国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8日3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9月25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复诺健mRNA疫苗产业化基地在上海嘉定正式开工。10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已在全球10个国家注册上市,全球112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批准紧急使用或市场准入,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应有贡献。
2022年2月27日,云南省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昆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月15日,新乡市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8月22日,兴业银行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8月25日消息,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月17日,中国医药发布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天方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阿加曲班注射液(规格:2ml:10mg、20ml:10mg)《药品注册证书》。11月消息,翰宇药业与中国医药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市场开发、项目合作、信息渠道等多维度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12月14日中国医药公告,公司与辉瑞公司签订协议,将在协议期内负责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R)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进口和经销。12月19日中国医药公告,公司在协议期内(2022年度)负责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截止2022年11月底,初步统计该项业务销售规模占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的比例未到1.5%,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未产生重大影响;鉴于上述供货协议期限已满,双方经重新谈判,公司于12月14日与辉瑞公司签订了进口分销协议,预计对公司经营业绩也无重大影响。
2023年3月15日,国药集团与中国旅游集团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月24日下午,秦皇岛市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月3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与国药医疗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月1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5日,复旦大学与国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月13日,贵州省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月15日,中国医药公告,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一份西他沙星片《药品注册证书》。国药集团与贵州省政府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月25日,中国医药公告,下属子公司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四份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
发展目标
国药集团确立〝贸、科、工〞为长期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集团主营业务销售收入599亿元。
第二阶段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集团主营业务销售收入1000亿元。
第三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进入世界500强。
国药集团的战略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做中国医药贸、科、工一体化的产业整合者。
公司文化
企业形象
结构:LOGO取用汉字“善”的上半部分,简化象形成涌动的水波纹,寓意国药集团如水般的胸怀与境界,泽被万物、谦逊包容;LOGO+中英文组合,整体呈“善”字结构,取义“上善若水”。
色彩:绿色、蓝色、湖蓝色相匹配,将绿地、蓝天、大海有机融合,寓意国药集团商贸、科研、工业三大体系协同共荣。
造型与寓意:
螺旋式向上生长的标志走势,宛如生命体中的基因DNA,凸显行业属性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整体设计呈现心形,它象征一颗集关爱、责任、创新与分享的生命之心,承载着无疆大爱。
LOGO设计充分体现了国药集团品牌“关爱、责任、创新、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上善:至善,最完美;
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并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
企业愿景
中国医药集团始终秉承“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企业理念,积极履行中央企业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获得荣誉
2003年人文关怀奖。

2003年无私奉献奖。
2003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荣列’2004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之列。
‘荣列’2005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之列。
‘荣列’2006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之列。
2006年优秀会员单位。
2006年度中国优秀诚信企业。
08中国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孺子牛奖。
2008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入选企业。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贡献奖。
2009年企业债公开发行暨上市。
2009年度第五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
2010年,中国医药集团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2016年8月,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5位。
2017年7月12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获国资委201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
2018年7月19日,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医药集团位列194位。
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中国医药集团位列第43;201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22位。
2019年12月,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排名第32位。
2020年7月20日,入选“2019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
2020年7月22日,入选到“2019年度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中。
2020年8月30日,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排行第3名。
2020年9月28日,“202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37位。
2020年11月19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主办“2020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19年度金牛社会责任奖。
2020年12月,2020中国医药工业100强发布,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4位。
2020年12月28日,《2020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榜单发布,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215位。
2021年1月3日,《2020中央企业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发布,97家央企海外传播力综合指数排名中,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8位。
2021年1月16日,名列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信用100强第20位。
2021年1月16日,位列2020中国企业信用500强榜单第106位。
2021年5月,在中国品牌价值榜(TOP100)中排名第86位。
2021年7月,2020年度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公布,包括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7月,入选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名单。
2021年8月2日,位居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109位。
2022年8月3日,位居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80位。
2023年6月,入选2022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企业名单。
2023年7月25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34位。
社会责任
中国医药集团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为企业理念,承担着国家抢险救灾药品、生物技术产品、中药材、医疗器械的中央储备、调拨和供应任务,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09年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0年玉树和舟曲抗震救灾的现场;在2008年奥运会、2009年国庆阅兵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医药物资储备与应急供应,以及2010年国家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都能看到国药人紧张工作的身影,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集团研发生产的疫苗出口到印度、泰国、韩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为当地民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公益
2020年2月24日,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信息显示,国药集团、新兴际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通用技术集团、中化集团、中国化工、中粮集团、华润集团、中储粮集团等10家中央企业作出承诺:疫情防控期间,全力以赴保障抗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不涨价。
研发疫苗
2020年12月1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2个灭活疫苗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2021年1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在中国、阿联酋、巴林获批注册上市,在中国、阿联酋、巴林、埃及获批紧急使用。
截至2021年1月4日,国内紧急使用已接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400多万剂次,中国生物已合计发运疫苗用于国内紧急使用1000多万剂。目前,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在大规模紧急使用中,未接到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2021年2月11日,国药集团与玻利维亚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和拉巴斯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玻利维亚国家药品与卫生技术局已正式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注册上市。当地时间4月4日,匈牙利药监部门——国家药品与营养研究院(OGYEI)确认,已向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颁发新冠灭活疫苗GMP证书(良好生产规范)。
2021年4月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究院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
2021年7月16日,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希沙姆表示,马来西亚药品监管部门决定有条件批准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在当地注册。
截至2021年8月28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全球生产供应达16亿剂。
2021年9月27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敬桢表示:截至2021年8月,国药集团北京、武汉、兰州、成都、长春、上海研发生产基地全系统新冠疫苗年产能已超过70亿剂。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已在10个国家获批正式注册,在107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接种疫苗人群覆盖196个国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