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据2018年5月《农业机械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农业机械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93人,其中中国籍编委83人,外国籍编委10人。据2018年5月中国知网显示,《农业机械学报》出版文献共12667篇,总下载次数2827305次,总被引次数15253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2.59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1.748。据2018年5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农业机械学报》载文量为9889篇,被引量为103630次,下载量为648726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2015年影响因子为1.9。
历史沿革
1956年2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筹备委员会在京成立后,首先成立了编辑委员会;在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1956年5月,成立了由28人组成的《农业机械学报》编委会,曾德超任主任委员,王万钧任副主任委员。经过一年多申报审批、创刊号论文组稿等一系列的筹备工作,1957年12月,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机械学报》第1卷第1期正式公开出版发行。
1978年10月,科协转发了国家科委关于同意10种刊物复刊的批文。经国家科委、全国科协批准,《农业机械学报》于1978年底复刊,1979年正式出版发行,刊期为季刊,每季末月25日出版。
1986年12月,国家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中国国家中心分配给该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1298。1987年,正值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为了刊登报道有关农机化发展战略、技术经济分析、可行性分析和时常分析等农机软科学方面的内容,开辟了“农业机械化论坛”专栏。
从1993年6月起,国际著名检索机构EI的EI Page One数据库开始收录该刊,至今仍一直被EI Compendex Web数据库收录。1994年1月,《农业机械学报》由铅字排版印刷改为激光照排、胶版印刷。1994年5月,清华大学图书馆转发了由美国国际CODEN中心确认该刊CODEN代码为NUYCA3的通知。从1997年起,为了缩短论文的出版周期,缓解稿件积压现象,1999年1月《农业机械学报》改为双月刊,页码112。这是办刊40多年来的重大突破。
2000年1月,《农业机械学报》改为大16开本。2002年起,封面改为彩色印刷,对栏目也进行了调整和改版,设置了能源动力与车辆工程、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自动化与环境控制、技术基础理论、综述、研究简报等栏目。2003年8月,建立了学报网站,实现了作者的投稿在线查询和刊出论文查询。
2003年8月建立了学报网站,在网上除了及时公布编辑部各种通知公告之外,还实现了网上投稿查询、刊出论文查询和EI收录结果查询等功能,为广大作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投稿查询系统深受广大作者和读者欢迎,学报网站平均日访问量130多次。从2007年第11期开始,可以实现每期论文的全文下载。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栏目介绍
《农业机械学报》主要刊登农业机械、农业工程、农用动力和能源、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机械、农机化以及有关边缘学科的基础理论、设计制造、材料工艺、测试仪器与手段的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同时还将及时提供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举办的国内外学术活动信息,可供农机乃至机械行业中、高级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科研单位的有关人员阅读参考。
主要栏目:能源动力与车辆工程、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自动化与环境控制、技术基础理论、综述、研究简报、短文与论坛
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农业机械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农业机械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93人,其中中国籍编委83人,外国籍编委10人。
《农业机械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2018~2021) |
中国籍编委 | 丁为民 | 马旭 | 王俊 | 王相友 | 王春光 |
付强 | 冯仲科 | 权龙 | 刘木华 | 刘荣厚 |
江连洲 | 汤方平 | 何勇 | 汪小旵 | 杨洲 |
李道亮 | 李久生 | 李耀明 | 李瑞川 | 李红 |
张晓辉 | 陆海燕 | 陈龙 | 陈巧敏 | 陈海涛 |
易维明 | 岳德鹏 | 周志立 | 屈忠义 | 苑进 |
郭玉明 | 姬江涛 | 姬长英 | 徐惠荣 | 黄文江 |
蒋雪松 | 贾洪雷 | 张兆国 | 尚松浩 | 薛新宇 |
毛恩荣 | 李民赞 | 衣淑娟 | 王金武 | 杨学军 |
俞高红 | 王德成 | 王福军 | 刘成良 | 何东健 |
尚书旗 | 朱艳 | 刘瑞雯 | 李萍萍 | 陈建 |
张全国 | 李建桥 | 李成华 | 邹小波 | 苑严伟 |
李洪文 | 张本华 | 沈明霞 | 陈立平 | 黄冠华 |
朱德海 | 坎杂 | 陈坤杰 | 赵燕东 | 魏新华 |
王绍金 | 赵凤敏 | 赵武云 | 曹成茂 | 王全九 |
蒋恩臣 | 韩英 | 韩志武 | 雷廷武 | 刘东红 |
董红敏 | 蔡焕杰 | 廖庆喜 | | |
外籍编委 | Bill Stout | Vilas M.Salokhe | Naiqian Zhang | Zhongli Pan | Yubin Lan |
| Shujun Zhang | Ning Wang | Heping Zhu | Tadeusz Juliszewski | Qin Zhang |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第一届编委会主任委员 | 曾德超 |
第二届、三届编委会主编 | 王万钧 |
第四届、五届编委会主编 | 胡中 |
第六届编委会主编 | 冯炳元 |
第七届编委会主编 | 诸慎友 |
第八届编委会主编 | 任露泉 |
主要成果
出版发行
1957-1959年,每年出版1期;1960年出版了3期;1961年停刊一年;1962年出版2期;1963-1964年,每年出版4期;1965年出版5期;1966年出版3期,1966年6月停刊。《农业机械学报》的第一个十年中只出版了9卷、24期,发表了280篇论文。
在1986-1987年间,创下了《农业机械学报》的最高公开发行量,达4500多册。
1979-1989年间,学报年刊登论文数从1979年的34篇增加至1989年的92篇,增加了2.7倍;每期刊出论文的信息密度大大增加,从1979年的平均每篇论文接近14页降低到1989年的平均每篇论文不到5页。
1990-1998年间,年刊登论文数从1990年的97篇增加至1998年的241篇,增加了2.5倍;每期刊出论文的信息密度大大增加,从1990年的平均每篇论文接近4.7页降低到1998年的平均每篇论文不到3.8页。1999年,因改双月刊后减少了页码,故刊出论文数较上年有所下降。
在改双月刊6年之后的2005年,再次缩短刊期,改为月刊,并且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收录。期刊的厚度逐年增加,2005-2007年页码依次增加为160、176、216页。
截至到2007年底,学报共出版38卷180期,刊登论文5440篇。发表的各种基金论文已从10年前的20%提高到70%。
截至到2017年底,学报共出版正刊48卷300期,刊登论文10363篇,发表的各种基金论文比例已从10年前的70%提高到100%。
据2018年5月中国知网显示,《农业机械学报》出版文献共12667篇。
据2018年5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农业机械学报》载文量为9889篇。
收录情况
《农业机械学报》已被EI(工程索引)、SCOPUS(文摘与引文数据库)、CA(化学文摘)、CSA(剑桥科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为中科院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及其数据库的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收录期刊,农业工程类的权威性检索刊物《中国农业工程文摘》一直将该刊列为首选期刊,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该刊一直在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中名列前茅。另外,《农业机械学报》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全文收录。
影响
在2000-2007年间,年刊出论文数增加了近3倍,影响因子增大了3倍以上,被引频次增加近7倍,基金论文的比例也提高了30个百分点。
年 份 | 卷数 | 刊出期数 | 刊出论文篇数 | 影响因子 | 被引频次 | 基金论文比例 |
2000 | 31 | 6 | 228 | 0.163 | 169 | 39% |
2001 | 32 | 6 | 231 | 0.175 | 183 | 44.6% |
2002 | 33 | 6 | 246 | 0.27 | 244 | 39% |
2003 | 34 | 6 | 296 | 0.268 | 386 | 58% |
2004 | 35 | 6 | 336 | 0.297 | 506 | 66% |
2005 | 36 | 12 | 530 | 0.305 | 618 | 69% |
2006 | 37 | 12 | 606 | 0.559 | 1156 | 69% |
2007 | 38 | 12 | 642 | | | |
据2018年5月中国知网显示,《农业机械学报》总下载次数2827305次,总被引次数15253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2.59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1.748。
据2018年5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农业机械学报》被引量为103630次,下载量为648726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2015年影响因子为1.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74名;农业工程(39种)中排第2名。
获得荣誉
《农业机械学报》是农业工程类中文核心期刊。1981年12月,被国家农业机械部授予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992年荣获中国科协首届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1997年,又荣获中国科协第二届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从1997年起,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专项资助。2001年经有关权威部门评定,该刊被列入“中国期刊方阵”,为双效期刊。在中国科协组织的四届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本刊在2003、2005、2006年度推荐的3篇论文荣获科协百篇优秀学术论文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精神理念
《农业机械学报》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一贯认真贯彻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选题范围符合农业工程领域学术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深度和创新,又能应用于生产实际,同时重视新学科及边缘学科的发展。严格坚持三审制,充分依靠并发挥专家、学者及编委会的作用。
社会评价
《农业机械学报》始终站在学科的发展前沿,她记载了几代农机科技工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跟踪展示了农机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培育了本学科的院士、专家和学者,为推动农机科技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业机械协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