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安徽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学术研究、校园文化、校园情况、现任领导、校友情况、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安徽工程大学

英文名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成立日期

1935年

所属地区

芜湖市

地址

校本部: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

办学性质

公办

占地面积

73.3万平方米

学生人数

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

教师人数

教职工1800余人

前身

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张志宏

知名校友

罗爱华、钱神恩等

校训

尚德敏学·唯实惟新

校歌

《安徽工程大学之歌》

院校代码

10363

专业数量

60余个

本科生人数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

研究生人数

在校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2100余人

邮政编码

241000

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成立于1935年,最早为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后经包括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芜湖电力学校、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在内的多个办学阶段,2010年,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截止到2023年6月,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总计72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在校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2100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学校设有60余个本科专业,有1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个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

历史沿革

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时期

1935年9月,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建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1938年,学校更名为芜湖市私立内思中学,校址定于安徽省芜湖市雨耕山顶。在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停办。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学校重新复校,新校分高职部和初职部。1946年、1949年,学校先后更名为芜湖市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和皖南区芜湖市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

1951年春,学校与教会分离,由政府收回自办。同时,芜湖市立高级职业学校的工科并入到皖南区芜湖市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并在原址上成立皖南区芜湖工业学校。学校设电工学、电机学、发配电、电力网、机电保护等中专专业。1955年10月, 芜湖工业学校更名为芜湖电力学校,归安徽省工业厅领导。

芜湖机械学校时期

1972年,芜湖电力学校更名为芜湖机械学校。1977年,学校成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1978年,芜湖机械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安徽机电学院,保留中专部,隶属安徽省教育厅领导。

1986年6月, 安徽省政府决定恢复芜湖机械学校。同时,安徽机电学院迁往新址;在雨耕山原址上,以一部分教职工为主体,恢复中专学校,校名为“芜湖机械学校”,恢复中专学校后,学校增加了专业设置,例如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电机制造、工业电气自动化等专业。

安徽工程大学时期

2001年12月,安徽机电学院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03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2020年9月26日,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正式启用,学校的机械类、电气类、电子类、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进驻该院。2019年-2023年初,安徽工程大学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截止2023年5月,安徽工程大学为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截止到2023年5月,安徽工程大学有16个学院(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开设60余个本科专业。

学院(学部)

本科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交通工程

人工智能学院

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服装表演方向)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拔尖班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工艺美术、动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环境设计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理与金融学院

数学、系统科学、金融、物理

人文学院

电子商务及法律、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外国语学院

日语、英语

体育学院

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

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师资规模

截止到2022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50余人。截止2023年5月,学校聘请数名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并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

中科院院士(外聘)

邹志刚、严加安等

工程院院士(外聘)

李培根、王焕庭等

安徽省教学名师

许德章、唐铃凤等

注:上表仅列出学校部分师资规模

教学建设

截止到2022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4个;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个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课程方面,学校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72门。

截止到2023年5月,学校获批国家级、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0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5项;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推广中心;学校教师中,有90余人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78人在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纺织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金融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自动化

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车辆工程等

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等

长三角新文科认证专业

工商管理

国家级一流课程

《创新创业模拟》《服务营销》等

注:上表仅列出学校部分教学情况

学科建设

截止到2023年5月,学校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上,学校有I类高峰学科3个,II类高峰学科3个,高原学科5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化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美术学、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金融、社会工作、体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艺术

I类高峰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

II类高峰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

高原学科

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食品科学与工程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截止到2022年9月,学校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此外,学校还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校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奇瑞控股集团、古井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芜湖长信科技等国内大型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合作。

国际合作

截止到2022年9月,学校与美、英、法、德、意、韩、日、泰、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和中国台湾的3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以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止到2023年5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165万册,纸质期刊1197种;此外,图书馆在电子资源方面,有中外文数据库59个,电子图书115.37万册,电子期刊89.52万册。

学校有两个图书馆,分别为校本部图书馆和国际工程师学院图书馆。校本部图书馆总面积达为3.3万多平方米,设有9个各类型阅览区;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图书馆面积为10483平方米,设有6个阅览区。

科研平台

截止到2023年5月,学校有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还有2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学校的分析与测试中心具有省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注: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实验室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设计艺术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术成果

截止到2023年5月,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450余项。获奖方面,学校从2019-2023年,连续四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从2022-2023年,学校连续两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科类)1项;学校连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前20强。

校园文化

校徽

安徽工程大学

校徽释义:校徽主体图形采用三角形金字塔造型。基本造型结构是将英文校名中的“A”“U”和汉字“工”字笔画,通过变化,构成一个“A”(即整体为“A”,下端为“工”,工字的底端两翼连接 “A”则成“U”字),整体代表安徽工程大学。校徽顶端是一个汉字“人”字,内含星星。“工” 字上端呈平行展开状。“1935”字样为学校的创办年号。整体为圆形,周围采用“安徽工程大学”汉英文字环绕,外圈采用双线装饰。

校训

尚德敏学·唯实惟新

安徽工程大学

校旗

安徽工程大学

注:校旗参考资料来源:

校歌

学校校歌为《安徽工程大学之歌》,由亦健创作。

歌词(节选):沐风雨,经沧桑,历久弥香,向未来,描锦绣,做大做强。呵,安徽工程大学,皖南热土上的高等学府,复合人才的神圣殿堂。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桃李芬芳,四海名扬。披荆斩棘,一路高歌。

校园情况

截止2023年5月,安徽工程大学设有两个校区,分别为本部校区和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此外,安徽工程大学还保留有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雨耕山顶。

本部校区

学校本部校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校本部设有设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学院。

在校本部A座行政楼北侧的广场附近的建筑群中,有一个“源泉雕塑”,雕塑整体设计结合“天圆地方”的理念,采用外圆内方,方圆结合的造型。

安徽工程大学

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

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梦溪路。学院处于方特梦幻王国和芜湖国家机器人产业园之间。设有教学区、科研区、创业(产业)孵化区、生活服务区,分两期建成。

安徽工程大学旧址(内思楼)

安徽工程大学旧址(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雨耕山顶。由芜湖天主教堂出资建造,西班牙籍传教士蒲庐设计监造。占地面积4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83平方米,总面阔约94米,总进深约64米。建筑整体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格。

安徽工程大学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张志宏

党委副书记

卢平、苏国红

党委常委

费为银、郑健、程双四

校长

卢平

副校长

叶常林、费为银、郑健

学术副校长

高彦峰

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程双四

督导员

徐柳凡

资料来源:

(以上统计信息截止2023年5月)

注:截至2023年5月,安徽工程大学未公示出学校历任领导信息,故不列出

校友情况

领域

姓名

任职/事迹/荣誉

学术界

罗爱华

美国工程院院士

截止2023年,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集成系统工程系终身教授、轻质材料和制造研究所主任

曾因在轻金属加工、合金研发及汽车应用方面的贡献,获得查尔默斯奖,是第二个获此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钱神恩

加拿大联邦政府太空总局终身制高级科学家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文艺界

刘宗红

高级工艺美术师

截止2016年,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设计师高级考评员、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高级会员

作品中国画《小萍》获安徽省女教师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贴画《奉献》获安徽省女画家美术作品展三等奖

中国画《观音读经图》入选2016国际艺术品博览会

刘勇

LIUYONG品牌创始人

2004、2006年获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

2014、2015年度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

2014APEC会议官方认定领导人服装核心设计师之一

所获荣誉

2015年,安徽工程大学获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2017年,安徽工程大学获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