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阴白斑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病变,是临床皮肤病之一。女阴白斑发生于女性的外阴。女阴白斑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基因、自身免疫、性激素缺乏或性激素受体下降等。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可能与外阴潮湿、分泌物长期刺激导致外阴瘙痒而反复搔抓有关系。近年认为是抑素(一种细胞因子)可致外阴组织的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性改变。女阴白斑的表现有外阴奇痒、分泌物增多,局部烧灼感、刺痛、皮肤和黏膜变白等。女阴白斑采用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女阴白斑不仅引起皮肤病变,还可导致剧烈瘙痒,使患者坐立不安,心理负担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女阴白斑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就诊科室

  • 皮肤性病科、妇产科

病因

  • 外阴白色病变的确切病因不明。

  •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基因、自身免疫、性激素缺乏或性激素受体下降等。

  •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可能与外阴潮湿、分泌物长期刺激导致外阴瘙痒而反复搔抓有关系。

症状

  • 外阴奇痒,瘙痒剧烈程度不分季节与昼夜。

  • 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色素减退,常有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

检查

  •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诊断

  • 医生依据临床表现再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

  • 增生型营养不良:发生于30~60岁的妇女,外阴奇痒为主要症状,瘙痒剧烈程度不分季节与昼夜,病变呈湿疹样变,表面暗红色或粉红色,夹杂界限清楚的白色斑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感觉瘙痒更严重。

  • 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岁左右妇女,皮肤和黏膜变白、变薄、干燥易皲裂,阴蒂多萎缩,小阴唇平坦消失,晚期阴道口挛缩仅容指尖。幼女常于大便或小便后觉外阴及肛周不适,可见锁孔状珠黄色斑块状白色病损,青春期时可自行消失。

  • 混合型营养不良:外阴发白,局灶性皮肤增厚或隆起。

  • 如伴有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会更多,局部烧灼感、刺痛与瘙痒所致的皮肤黏膜破损或感染有关。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 硬化苔藓型:表皮角化过度及有角栓,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均一化变性。。

鉴别诊断

  • 白癜风

  • 白化病

  • 老年外阴生理性萎缩

  • 特异性外阴炎

  • 这些疾病也会出现与女阴白斑类似的皮疹表现。若出现这些症状不能自行判断用药时,应及时就医。

治疗

治疗方针

  • 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刺激性的药物和食物。

  • 对症治疗瘙痒,给予镇静、安眠和抗过敏。

  • 酌情采用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常用药物有丙酮酸油膏、复方维生素A膏及黄体酮油膏。

  • 糖皮质激素类软膏或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

  • 仅适用于病情严重、反复药物或物理治疗无效者。

  •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怀疑恶变时需行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 物理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

  • 微波治疗,二氧化碳激光及氦氖激光,波姆光,高频电刀,局部电灼治疗以及液氮局部冷冻治疗等。

危害

  • 女阴白斑不仅引起皮肤病变,还可导致剧烈瘙痒,使患者坐立不安,心理负担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预后

  • 外阴硬化性苔藓用药物可改善症状而不能痊愈。

预防

  • 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