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贞(856年-924年),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官至凤翔、陇右节度使,封岐王。唐末至五代时期统领一方的军阀。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李茂贞的:人物生平、政治影响、人物关系、人物评价、轶事典故、后世纪念、相关作品、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李茂贞

正臣

原名

宋文通

所处时代

唐朝末期,五代十国初期

籍贯

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

民族

汉族

出生时间

856年(唐宣宗大中十年)

去世时间

924年(后唐同光二年)

终年

69岁

陵墓

大唐秦王陵

谥号

忠敬

封号

岐王(901年-924年 )、秦王(924年 )

主要成就

称霸陇右数年,一度劫持唐昭宗;受封岐王,自立一国。唐末有力的藩镇之一

主要官职

武定军节度使、陇西郡王、凤翔节度使、岐王、秦王

任职开始时间

885年(光启元年)

简介

李茂贞原名宋文通,初为博野军队长,唐光启元年(885年),击退黄巢起义军,因功拜为武定军节度使,获赐”李茂贞“之名。唐光启三年(887年)击杀叛军李昌符,拜凤翔陇右节度使,昭宗即位,获封陇西郡王。唐大顺二年(891年)不顾朝廷诏令击杀杨守亮,得山南西道,势力逐渐强盛。唐昭宗对他不满,于唐景福二年(893年)率兵讨伐,被李茂贞击败。唐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率军进犯京师,被晋王李克用击败,李茂贞杀掉继子向昭宗投诚,仍被封凤翔节度使,得到河西大多郡县。唐天复元年(901年),李茂贞晋爵岐王,与宣武节度使朱温起战,山南西道被西川节度使王建趁机夺得,实力有所损失。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建梁,李茂贞扩建王府,出入仿造天子依仗。后梁贞明元年(915年)开始,藩镇混战,李茂贞只剩凤翔、泾原两镇七州。后梁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灭梁,建立后唐。李茂贞上表称臣,被封为秦王。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四月十一日,李茂贞逝世,享年六十九岁,谥号“忠敬”。次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迁葬于大唐秦王陵(现为宝鸡市陈仓区先考大墓)。

李茂贞出身行伍,由武力走向割据,成为唐末诸藩镇中的一方军阀。虽在唐末藩镇混战时,仅剩凤翔、泾原两镇,但他辖境内的百姓生活较为安定。唐亡后,他对后梁上表称臣,保住了最后的势力范围。晚年的李茂贞崇尚佛学,修缮法门寺,主持佛学活动。

人物生平

护驾有功

李茂贞,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本姓宋,名文通。早年他隶属于河北镇州的博野军,负责巡逻,升迁为队长。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进犯长安,李茂贞率领本部在龙尾坡击败尚让的部队,因功被提拔为神策军指挥使。

光启元年(885年),唐僖宗李儇为躲避战乱,被迫逃出长安(今陕西西安),次年到达兴元(今陕西汉中)。李茂贞以击退叛军追击,护驾有功,僖宗授他武定军节度使,赐姓名为“李茂贞”,字正臣。

割据一方

光启三年(887年),李茂贞护送僖宗回长安,车驾到凤翔停留时,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放火焚烧行宫,发动叛乱,兵败逃走。僖宗任命李茂贞为陇州(今陕西陇县)招讨使,前去讨伐,李昌符被击败。因宫授李茂贞为同平章事、凤翔节度使。大顺元年(890年)唐昭宗即位,封其为陇西郡王。至此,李茂贞据有凤翔、陇西,实力大增,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大顺二年(891年),宦官杨复恭因得罪唐昭宗,逃奔兴元,投靠其养子山南西道(今陕西郑县)节度使杨守亮,然后举兵叛乱。李茂贞想趁机攻占山南西道,遂上表朝廷,要求出师讨伐,希望再授给自己一个山南西道招讨使的官职。朝廷唯恐李茂贞得到山南西道后难以控制,没有答应。但李茂贞不听诏命,擅自兴兵讨伐。次年二月,唐昭宗为安抚李茂贞,只好任命他为山南西道招讨使。七月,李茂贞连克凤州(今陕西凤县西北)、洋州(今陕西西乡)和泾原(今甘肃泾川北)三州。八月,李茂贞攻克兴元,杨复恭、杨守亮逃走。李茂贞在这些新占领的地区,都安排自己的子弟镇守,然后上表朝廷,要求亲自镇守兴元。唐昭宗任命他为山南西道兼武定节度使,使其控制了关中西部和山南15个州以上的土地。同时令宰相徐彦若为凤翔节度使。

权势日盛

李茂贞不遵守诏令,还上表为自己辩论,声称是担心军情会发生变动,不能控制军队的话会让百姓蒙难。并且说如果陛下的车驾远行,又能去哪里避难。昭宗不能忍受李茂贞不恭敬的话语,于是召宰相杜让能前来商议,想要讨伐李茂贞。杜让能劝阻昭宗,凤翔离京师很近,不应与他结下仇怨。昭宗生气地表示,不能懦弱地坐着忍受凌辱。宰相崔昭纬和李茂贞暗中勾结,早上在京师说的话,晚上身在岐州(今陕西凤翔)的李茂贞就会知道。李茂贞派人集结党羽,围在观军容使西门君马前声称,不应该征讨李茂贞。西门君回应,称是宰相下令,他无法更改。景福二年(893年)八月,唐昭宗责令杜让能整治军队,任命覃王李嗣周为京西招讨使,率禁军三万讨伐李茂贞。李茂贞与邠宁(今陕西彬县)节度使王行瑜合兵近六万相拒。李茂贞的军队都是守边疆的兵,身经百战。而禁军皆是新募的市井少年,一触即溃。李茂贞遂乘胜逼进长安,并且要求斩杀杜让能。唐昭宗无奈,只得答应李茂贞的条件,赐死宰相杜让能等人,李茂贞这才收兵。

乾宁二年(89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去世,他的儿子王珂和王珙相互争夺节度使之位,李茂贞支持王珙,昭宗却将节度使给了晋王李克用的女婿王珂。李茂贞为此不满,联合对朝廷有怨的节度使王行瑜和韩建,率领三镇军队侵犯京师,策划废掉昭宗,拥立吉王李保。李克用见状率兵前来支援昭宗,击败了王行瑜。李茂贞见状杀掉了宰相韦昭度、李候,命他的养子李继鹏率兵两千在宫中值宿警卫后,自己回到凤翔。七月,李克用率兵到达河中,昭宗怕被挟持,于是逃往南山。王行瑜被李克用抓住后,李茂贞很是恐惧,于是杀掉李继鹏向唐昭宗谢罪。李克用请求昭宗继续攻打李茂贞,朝廷大臣劝谏昭宗,杀掉李茂贞后,会使李克用的权力更大。昭宗于是放过了李茂贞,李茂贞经此战获得了河西的大多数州县,成为唐末的又一强藩。

天复元年(901年),李茂贞晋爵岐王。随着势力的增强,李茂贞日益骄横,动辄干预朝政,经常兵临长安,和当时的强藩宣武节度使朱温偏不相让,两镇之间爆发争战。天复二年(902年),朱温率兵包围凤翔,李茂贞每战必败,闭城不敢出,关中城镇一时丧尽,西川节度使王建趁机派兵攻取兴元,尽占山南西道。李茂贞坐守孤城,粮草俱竭,只好请和,把被宦官劫持来的唐昭宗交出。经过这场战争,李茂贞实力有所损失。

自立一国

唐天复四年(904年),昭宗被杀,其子李柷即位,即昭宣帝。开平元年(907年),朱温迫使昭宣帝禅位,自称皇帝,国号大梁。当时只有河东(今山西西南部)、凤翔、淮南、西川(今四川)四镇不服,依旧用唐朝年号。不久,西川节度使王建也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蜀。李茂贞因兵弱地小,不敢称帝,只是扩建岐王府,设置文武百官,把自己住的地方称作宫殿,妻子称皇后,令部下上书称笺表,其他方面也多仿照帝王的形式。

后梁贞明元年(915年)四月,李茂贞养子李继徽的假子李保衡,以邠宁降梁。同年五月,李茂贞派彰义节度使刘知俊率军夺回宁州(今甘肃庆阳),进围邠州(今陕西彬县)。八月,蜀主王建伐岐,蜀军一路攻克秦州(今甘肃定西)、阶州(今甘肃陇南)、成州(今甘肃成县)。十月,蜀军进击陇州,李继岌率众弃城降蜀。李茂贞于是废保胜军,将陇州并隶凤翔镇。十一月,刘知俊久攻不下邠州,听闻秦州之困,连夜率军投奔蜀军。李茂贞的领地多没于蜀,势力更弱。义胜节度使李彦韬见李茂贞兵败地失,带其管辖的耀州(今陕西铜川)、鼎州(今河南灵宝)两地降梁。李茂贞所管辖之地只剩凤翔、泾原两镇七州之地。

上表称臣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后唐庄宗李存勖灭梁,进入大梁。以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为兄弟为由,遣使致书于李存勖,以季父的名义祝贺他灭梁。不久,李存勖迁都到洛阳,岐王李茂贞听说后,忧心唐兵西伐,于是派儿子李继曮到洛阳进贡,上表称臣。李存勖认为岐王乃唐朝遗老,尊敬礼待他,在诏书中只称岐王而不称名。李继曮看到唐甲兵甚盛,回凤翔后作了汇报,李茂贞感到害怕,再次上表要求把自己作为藩臣对待。李存勖仍下诏不允许他解职,并于龙德四年(924年)进封李茂贞为秦王爵位。

逝世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四月十一日,李茂贞在凤翔府邸去世,时年六十九岁,谥曰忠敬。其子李从曮袭爵、袭凤翔节度使职。次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迁葬于宝鸡市陈仓区先考大墓(今陕西宝鸡市金台区金河镇陵原村大唐秦王陵)。

政治影响

割据一方

李茂贞

光启三年(887年),李茂贞被封为凤翔、陇右节度使,从此开始占据陇右地区。大顺元年(890年),李茂贞受封为陇西郡王,势力得到更大一步的扩展,合、宁、郦、坊各州都依附他。景福元年(892年),李茂贞出兵山南,相继攻克凤州、洋州、泾原三地。势力范围离京师长安更近,他开始染指中央政府的施政。此举也引起唐昭宗对他的讨伐,结果昭宗战败,李茂贞得到了河西的大多数州县,势力更加壮大,因此受封岐王。此后,李茂贞还曾一度与其他藩镇军阀争夺山南道、剑南东川,但没能占据多久便被夺回,在此过程中,自身实力也受到损失。但巅峰时期,他的势力至少占据四十五州以上,其割据的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宁夏南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一带。

崇佛修庙

李茂贞

据法门寺《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碑文记载,会昌五年(845年)法门寺曾遭到严重毁坏,天复元年(901年),李茂贞开始对法门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先后修建房舍四百余间,以及铸铜炉、修佛塔等等。直到天祐十六年(922年)才宣告完毕,历经二十多年。此外,李茂贞还多次向法门寺高僧赐紫、赐号,并且亲自前往法门寺进行礼佛,支持法门寺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同时,李茂贞还在他的凤翔府邸内设有专门的主持僧,方便早晚礼佛,听讲佛法,他的妻子儿子也受到佛法影响。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

简介

祖父

宋镡

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尚书右仆射,赠右金吾大将军

祖母

张氏

封清河县太君

父亲

宋端

官至右神策军先锋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赠太尉

母亲

卢氏

封燕国太夫人

哥哥

李茂庄

官至山南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尉、兼侍中,赠太师

弟弟

李茂勋

鄜州节度使,累官至兼侍中

妻子

刘氏

生于唐乾符四年(877年),卒于后晋天福八年(943年)一度称“皇后”,后封秦国夫人

儿子

李从曮

原名继曮,袭父职

李从昶

历检校太保、左龙武统军

李从照

历陇州刺史、诸卫大将军

李继暐

前凤翔衙内都指挥使

女儿

五人,分别嫁柳氏、卢氏、卢氏、裴氏、郭氏、路氏

养子

李继侃

天复三年(903年)迎娶唐昭宗女平原公主

李继鹏、李继徽、李继远、李彦韬、李继臻、李继瑭、李彦询、李彦琦等

人物评价

唐末藩王李克用曾说:不除掉李茂贞,祸患无穷。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著《新五代史》认为:李茂贞宽厚仁慈、爱惜财物,当地百姓较为安定。

宋代学者陆游著《南唐书》认为:李茂贞不重文士,以擅长狗马、驰射、博弈而自豪。

宋代学者唐庚所著《三国杂事》称:李茂贞挟持昭宗至凤翔,假借名号发动诏令,被天下诸侯群起攻之。因为这样的人没有功劳取信天下,却有劫主之名的负面名声在诸侯间传播。

清朝学者蔡东藩称:李茂贞、王行瑜、韩建,同为晚唐逆臣。

英国学者崔瑞德著《剑桥中国隋唐史》评价李茂贞:朝廷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对手是李茂贞,此人从八百八十七年起便是凤翔的节度使,他在关中西部的势力已在迅速增长。他对软弱的朝廷极为藐视,因为它既在不明智的进攻李克用的战役中战败了,又未能清除宦官的权势。

轶事典故

禁止月亮

李茂贞曾因土地窄赋税少,下令专卖油。并且禁止城门放松柴进城,因为松柴可以做火炬,有艺人讥诮称:请求禁止月亮发光。李茂贞听后只是微笑,却没有生气。

粉碎流言

李茂贞性格宽宏,有人诬告他的部下符道昭谋反,李茂贞亲自到符道昭家里,撤掉守卫的士兵,在他的家中熟睡了一夜。流言不攻自破,使人信服。

后世纪念

李茂贞

李茂贞及其妻子逝世后葬于今陕西宝鸡市金台区金河镇陵原村,即现今的大唐秦王陵,是宝鸡市内的AAA景区。2001年4月至9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对此墓穴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清理,该墓是按“同茔不同穴”的墓葬形式合葬的,这种两座地下宫殿的形式在全国墓葬中都属罕见。进入地宫还可见世界罕见且保存完整的砖雕飞檐古端楼,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开青砖形成勺状的“地面天象图”,2003年被陕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作品

2014年上映的剧情武侠动画《画江湖之不良人》中,李茂贞在第一季第34集初登场,在第三季第37集中死去。

注释

[a]

在《旧五代史》记载中,李茂贞先攻占兴元,再占领凤州、洋州和泾原。

[b]

今江苏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