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肇庆市辖县。地处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粤、桂、湘结合部。境域总面积3554.0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怀集县下辖16个镇、2个街道、1个民族乡,常住人口79.67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怀集县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文化、风景名胜、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怀集县

英文名

HuaijiCounty

面积

3554.07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10°51'09"~112°30'49”,北纬23°28'07"~24°23'30"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广东省

所属市

肇庆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16个镇、2个街道、1个民族乡

行政区划代码

441224

人口

79.67万人(2022年常住人口)

方言

粤语勾漏片

GDP

294.68亿元(2022年)

人均GDP

36775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24920元(2022年)

著名景点

怀集燕都旅游景区、华辰玫瑰景区等

邮政编码

526400

政府驻地

怀集县怀城街道府前一路1号

电话区号

0758

火车站

怀集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huaiji.gov.cn/外链

简介

怀集县处于粤西隆起带,总体为山地丘陵地貌。境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春比秋长。河流均为珠江流域河流,除燕岩河(金装河)外,其余均为珠江流域北江支流。境域早在4000年以前便有先民在这繁衍生息,古时属百越地。隋开皇九年至大业十三年(589~617年)属南海郡。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隶广西梧州府。1950年3月6日,成立怀集县人民政府。1952年3月划归广东省。1988年,撤销肇庆地区,设立地级市,怀集属肇庆市管辖。纵观怀集历史沿革,其隶属为“七百余载属广西,八百多年隶广东”。

怀集县已融入珠三角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形成以食品加工为主,机械制造业、生物制药业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体系。怀集有“岭南蔬菜之乡”的称号,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蔬菜68万吨,包括菜心、包心菜等优势品种。截至2022年末,怀集县地区生产总值为294.68亿元。生产总值排肇庆市辖肇庆高新区和8个县(市、区)中的第4位,增速排肇庆市第1位。三次产业结构为40.66:23.25:36.09。

怀集县人文底蕴深厚。桥头地区曾发现鹿、大熊猫等古脊椎动物化石。有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的文昌院阁。唐代六祖惠能在怀集顿悟佛法15年。有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烈士邓拔奇、钱兴等。此外,怀集县的“贵儿戏”“龙鱼舞”“春牛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3年6月,怀集县共有燕都旅游景区、华辰玫瑰景区、寻源谷景区等6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5月,怀集县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取为2023年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

怀集县地处广东西北隅通桂达湘的要道,是国内大西南川、滇、黔三地通粤而达港澳沿海的门户,泛珠三角的咽喉。已形成“三高一铁”交通格局。

名称

怀集县名始见于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当年为宣示其安抚绥怀而和集此地居民的政策,遂取“怀集”之名。另,怀集之名由来有三说:一说县城以西有怀高岭而得名;二说县域内民瑶杂居,欲长民者绥怀而聚集;三说县城西部有“怀溪水”,沿其意而称。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怀集县境域早在4000年以前便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从事农耕和渔猎生产。其古时属百越地。

秦至南北朝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定百越后置四会县,怀集是其辖区之一,隶南海郡。

三国时期,吴黄武五年(226年),建置沿东汉,大部分属广州,少部分属交州。时北部(现怀集县一带)属荆州临贺郡。东晋永和七年(351年),置16县,分隶4郡,统属广州。

南北朝时期分属广州、湘州。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分四会县银屯乡立怀集县,属绥建郡。刘宋年间(424~453年)分封阳县立永固县,地望为今县南、西南部。南齐年间(479~502年)分封阳县立洊安县,属临贺郡,地望为今县西部和北部。梁天监六年(507年),升高要县为高要郡,并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郡。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九年至大业十三年(589~617年)怀集县属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齐州、威州分别设治于洊安县、怀集县。贞观元年(627年),怀集县、洊安县属南绥州。开元二年(714年)并永固县入怀集县,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四会、怀集、化蒙、洊安4县隶广州;唐至德二年(757年)改洊安县为洊水县。五代时期,怀集县、洊水县属南汉兴王府(今广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并洊水县入怀集县,自此形成今怀集县的基本境域。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怀集县隶广州。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怀集县改隶湖广中书行省贺州。

明清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隶广西梧州府。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初,诗洞三合会首领孔八、孔庆云等人并联络四会、广宁、蓝山等地三合会准备起义。诗洞团绅钱永寿密告知县,县派兵镇压,三合会众占据诗洞墟。不久后,诗洞三合会联合广宁县三合会员共900余众,竖大元帅旗,称洪英年号,后南下古水墟,与广宁三合会众3000余人攻打广宁县城,围攻3昼夜未克,反遭怀集援军突袭,义军战败。后孔八等被缉捕杀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怀集县由梧州府改隶平乐府信都厅。清朝宣统三年九月三十日(1911年11月20日),以梁村梁培骥等人为首率领800余人的民军攻打县城,推翻清王朝在怀集的统治。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改隶广西梧州府,翌年6月广西废府置道,怀集改属苍梧道。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隶属广西平乐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辖于广西第一区。1944年9月6日至15日,侵华日军1个加强营自清远珠坑墟出发,沿山涧溪谷,穿过广宁,窜扰怀集。

1949年5月,曾在国民党任职蔡灿光召集邓锡光、苏达章、黄栌等人在广州召开了“广州会议”。这次会议主要策动到会人员顺应历史潮流,弃暗投明。同时,商讨发动、组织武装队伍和制订解放怀集的计划。会后,他们回到怀集与共产党的秘密人员接上联系。9月,绥贺支队政委叶向荣派出郭毅宏、姚世荫等人组成了怀集工作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24日中午,共产党员梁钟琛领导下的西区部队首先向县城发起了进攻,晚上九时左右,县城战斗结束,国民党残部向北部的中洲方向逃窜。11月26日,解放怀集起义部队把国民党溃逃残部消灭在下帅乡山奢村罗力寨高浪顶,怀集宣布解放。

1949年12月下旬,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区党委批准,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地委所在地—贺县八步镇宣布建立中共怀集县委员会。1950年1月上旬,广东西江专署派欧新、黄江率等,中共广西平乐地委派陈钜、黄秉等先后到怀集进行接收。3月6日,撤消“怀集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怀集县人民政府。

1952年3月划归广东省后,先后属西江专员公署、中区行政专员公署、高要专员公署。1958年11月,怀集县与开建县合并称怀建县。1959年1月复称怀集县,属江门专员公署。1961年4月分出开建县,仍称怀集县。而后怀集县先后隶属肇庆专员公署、肇庆地区革命委员会、肇庆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撤销肇庆地区,设立地级市,怀集属肇庆市管辖。2003年11月17日,撤销泰来镇并入中洲镇。自此境域未有变动。怀集置县至今,其隶属为“七百余载属广西,八百多年隶广东”。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怀集县地处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粤、桂、湘结合部。位于东经110°51'09"~112°30'49”,北纬23°28'07"~24°23'30",北回归线北侧。境域东接阳山、广宁两县,南连德庆县,西界封开县和广西贺州八步区,北邻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辖区南北最大距离102.43千米,东西最大距离68.34千米,总面积3554.07平方千米。

气候

怀集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春比秋长,气候季节具有春、夏偏迟6~11天,秋、冬偏迟1个月以上的特点。境域多年平均气温20.80℃,每年的月气温从2月份开始,逐月上升,至7月达最高值,7月平均气温28.3℃。多年平均湿度80%,湿度分布以北部林区最大,南部中部次之,西部略小。县域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近1800毫米,但年际和月际变化较大,区域分布也不均匀,具有北部降雨多于南部的特点,是肇庆市区域雨量最多的县。暴雨(降水量等于或超过50毫米)主要出现在4—6月的前汛期,占暴雨日数的70%。如受台风低压等特殊天气系统影响,在冬季也有强降水出现。大风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4—8月盛吹东南风,9月至次年8月盛吹东北风,间吹西北风和西南风。县累年总日照时数为1319.4—1951.9小时,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0.2小时,月均日照方面,2月最少为46.3小时,9月最多为213.3小时。多年平均霜日11天。

地质

构造

怀集县的大地构造因早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发生褶皱隆起而从海底上升为陆地,属粤西隆起带。自泥盆纪(距今3.3亿~4亿年)以来已露出海面成为古地块。古生代晚期的海西(华力西)运动期间(距今2亿~3亿年)曾经下陷,接受泥盆纪和石炭纪(距今2.85亿~3.3亿年)的沉积物。中生代印支运动以形成褶皱断裂带为主,怀集大断裂的方向受加里东构造控制。燕山运动(距今1.4亿~1.95亿年)在怀集县主要表现为断裂运动,形成北东—南西方向为主的断裂体系,并沿着印支运动所形成的褶皱隆起地区侵入大量的花岗岩。在本地的花岗岩侵入构造上,沉积有中生代红色岩系。此时,地望内大部分地区及周围还是一片汪洋。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距今0.25亿~0.7亿年)在怀集县不强烈,所起作用主要为断裂和挠曲,使谠山形成了断块山地,地壳再次上升。此后,怀集县地域再没有下沉运动。

地层

怀集县内出露的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县域总面积的69.5%,所保存的地层发育情况残缺不全。按时代划分,出露最老的地层为寒武系,其上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下统、侏罗系、白垩系上统及第四系。寒武系和白垩系上统分布最广,是主要地层,其次为第四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统和侏罗系为零星出露,分布范围小。怀集县地层主要由细粒碎屑物质组成,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类。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洽水、中洲、下帅、蓝钟和东部的凤岗、甘洒及南部的永固、诗洞等镇,约占全县面积的38%。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约占全县面积的30%。沉积岩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约占全县面积的20%。

地形地貌

怀集县处于粤西隆起带。地域总体为山地丘陵地貌,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地貌大致分为西部盆地区,中部、南部低丘区和高丘区,东部、北部、西北部山地区等三部分。其中,盆地面积710多平方千米,西部盆地最大,约400平方千米,怀城盆地、中洲盆地次之。西部盆地为中生代凹陷的红岩盆地,一般由平原、阶地、台地组成,地面坡度一般为5~20度,且普遍有1~2米高的残丘。境内丘陵面积1350多平方千米。除下帅乡、新岗林场外,其他各镇均有丘陵,海拔一般为80~400米。其中,桥头镇的丘陵多属岩溶地貌,海拔高度一般为200~400米,沿北东构造线分布,洞内景观别致,尤以穿洞燕岩为著。县境山地面积1500平方千米,主要在县境内东北部和西北部。东北部山地为燕山运动造成,地势北高南低,总面积713平方千米。县内山地地势起伏大,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座,其中北部53座。洽水镇与阳山县交界的大稠顶山海拔1626米,为肇庆市最高峰,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头岳、二岳和三岳等山连绵重叠。境域内最低点为坳仔镇,海拔45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怀集县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河流,除燕岩河(金装河)属珠江流域的西江支流(流人贺江)外,其余属珠江流域北江支流。主河流绥江发源于连山县擒鸦岭,怀集段干流长93千米,界内流域面积344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30立方米/秒;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绥江一级支流有上帅河、太平水、马宁水、柑洞水和凤岗河5条。其中,凤岗河在县境内全长102千米,流域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是最大的一条河;燕岩河(金装河)发源于县境内的大帽顶,境内流长43千米,流域面积189平方千米。怀集自古水运发达,当地人称作“一江汇两河聚二十一水”。

水利

怀集县有144宗中小型水库,包括中型水库有6座,分别为三坑水库、湖朗水库、下竹水库、高塘水库、新湾水库、长调水库。其中,三坑水库建于1958年,位于冷坑镇北部,集雨面积66平方公里,最大库容4464万立方米,它的投入使用承担了下游6万亩农田灌溉和满足15万人的饮用水需求,是一宗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供水、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此外,怀集县水力资源充足,总蕴藏量3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30万千瓦。截至2023年6月,怀集县共有249个水电站。其中,怀集新湾水电站是怀集县引进香港中华电力集团开发白水河梯级电站工程的最后一级水电站,总投资约8亿元,总装机容量7.59万千瓦,2008年全部建成投产,它是当时广东省最大的小水电引资建设项目。

土壤

怀集县内土壤分水田土壤、旱地土壤和山地土壤三类,共13个土类17个亚类40个土属115个土种。其中,水田土壤中的水稻土是长期以种植水稻为主而发育形成,占耕地面积的83.79%。全县各区、场都有分布,是高产水田。特点是耕作历史长,熟化程度高,灌溉条件好,有比较完全的土壤剖面层次。旱地土壤分布在淹育型水稻土之上,宜种植旱粮作物和经济作物。山地土壤主要有黄壤、红壤、赤红壤、红色石灰土等。其中的红壤土类一般在海拔600米以下500米以上的低山区和丘陵区,是北部山区中的主要土壤,占山地面积的42.26%。分布在洽水、凤岗、下帅、蓝钟等区。大部分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3%以上。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怀集县有耕地31645.39公顷。其中,水田23986.75公顷(35.98万亩),占75.79%。冷坑镇、大岗镇、桥头镇等3个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29.61%;园地7087.27公顷。其中,果园6464.21公顷,占91.21%。园地主要分布在冷坑镇、凤岗镇、蓝钟镇,占全县园地的33.57%;林地283754.94公顷。其中,乔木林地236588.67公顷,占83.38%。林地主要分布在洽水镇、诗洞镇、凤岗镇;草地2174.99公顷。湿地只有内陆滩涂143.45公顷。湿地主要分布在洽水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498.92公顷(24.7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125.4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共9483.45公顷。

矿产资源

怀集县是肇庆市矿产资源种类最丰富的县,也是广东省矿产资源大县之一。境域内已发现矿产33种,矿产地94处。包括能源矿产有地下热水、泥炭土2种,矿产地5处;金属矿产有铁、金、钨、钴、铋等12种,矿产地53处,其中,铁矿储量有4831万吨、矿品位在60%以上;非金属矿产有磷、砷、水晶、钾长石、云母等17种,矿产地33处;水体矿产有矿泉水、地下热水2种,矿产地3处。怀集县矿产种类多,规模以小型为主,铁矿、地下热水、建筑用花岗岩为怀集县优势矿产。矿产主要分布在北部洽水、连麦、中洲、汶朗、凤岗5个镇。

森林资源

怀集县森林资源丰富,相应的林副产品也众多。怀集县森林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海拔(植被垂直带)、地形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植被群落的多样性,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山矮林草坡、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芒其草坡、竹林等。其中,乔木用材树主要是松树与杉树,共占山林总面积的60%以上。截至2021年,全县林地面积27.1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514.5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3.43%。可采集的林副产品有松脂、山苍子、油桐子、油茶子、山稔、树种、竹笋、芒秆、木柴和茅草等。

水资源

怀集县河溪多年平均径流量40.51亿立方米,过境客水7.96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产水量10.07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为裸露型及第四纪地层覆盖的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还有大面积的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总面积548平方公里,径流模数10~13升/秒/平方公里,年平均产水量2.12亿立方米。基层裂隙水总面积3025平方公里,径流模数2.5~16升/秒/平方公里,年平均产水量7.95亿立方米。此外,怀集泉水遍布,温泉群有6个,其中兴华、白竹、谿村、热水坑4个温泉的水温为43℃—60℃,出水量0.08—1.82升/秒,属偏硅酸钠、含氢温泉水。新湾、湖两泉水温度达50℃。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怀集县

怀集县

怀集县

怀集县境域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有258种,隶属71科27目。野生动物主要有兽类的野猪、黄猄、狐狸、猴子、野山羊等20多种,以及穿山甲、山瑞与蛇类等;鸟类有山鸡、鹧鸪、雉鸡、乌鸦、麻雀、燕子等数十种;鱼贝类有鳖、蛙、虾、蚌、塘虱、泥鳅、鲮鱼、乌龟、黄鳝等。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32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动物总数117种的27.4%。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黄腹角雉和蟒蛇;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猕猴、穿山甲、苏门羚、白鹇、虎纹蛙、地龟、三线闭壳龟、短尾猴、水獭、小灵猫、斑林狸、凤头鹃隼、赤腹鹰等。此外,境内的挂墩后棱蛇为广东省内首次发现。

植物

怀集县

怀集县

怀集县

怀集县境域仅在县东北部洽水镇大稠顶、望军山、雷公球山、韩信点兵山和西北部蓝钟镇岳山等尚未完全开发的边远深山存活种类、数量不多的野生动植物。其中,大稠顶立属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的山地,山地内有维管植物1100多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有喜树、桫椤、野茶树、普洱茶、野生荔枝、八角莲等,其中喜树群落连片分布,在广东省内罕见;在海拔1600米处的蔷薇科水叶红果树为广东省首次发现,是该物种向南分布的新纪录。此外,截至2022年9月,怀集县建档在册的古树名木共477株,包括古树474株(一级2株,二级69株,三级403株),名木3株。其中,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中的古树“红锥树王”,围径约9米,树冠33米,树高25米,树龄已达1300岁。是国内已知同类树种树龄最大、胸径最大的红锥。

生态功能区

广东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怀集县冷坑镇、马宁镇、梁村镇三镇交界地带,总面积520多公顷,包括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两个湿地类,草本沼泽、库塘、稻田三个湿地型,是中国南方低丘地区典型的库塘森林复合型生态系统。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151科498属774种,包括金毛狗、水蕨、樟树和花榈木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脊椎动物28目87科225种,其中,蟒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和小灵猫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9年12月,怀集燕都湿地公园建设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怀集县

自然灾害

怀集县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暴雨、冰雹等,还常受锋面低槽和台风影响。其中,县内干旱、洪涝出现率分别为10%、66%;大暴雨(日雨量超过100毫米)年发生概率为60.70%,连续阴雨5天以上天气为年平均2.70次、10天以上平均1.10年一遇;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常出现洪涝、山体滑坡、初春低温阴雨、夏秋风雨雷雹严冬低温霜冻或春旱、秋旱等灾害性天气。冰雹年平均0.30次。2022年6月21日,怀集县大象水文站所在的中洲河上游18日至21日降水约364毫米,20夜间降水约156毫米,21日15时洪峰水位为7.51米(警戒水位5.60米),超警戒水位1.91米,为该站建站以来实测最高水位。21日19时30分,怀集水文站洪峰水位为53.13米(警戒水位50米),超警戒水位3.13米,为该站历史第四大洪水。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9月,怀集县下辖16个镇、2个街道、1个民族乡。共有村(居)会326个。县政府驻怀集县怀城街道府前一路1号。

怀集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区号

邮政编码

下辖地区

怀集县

441224

0758

526400

怀城街道、幸福街道、连麦镇、中洲镇、洽水镇、凤岗镇、坳仔镇、诗洞镇、桥头镇、大岗镇、梁村镇、岗坪镇、马宁镇、冷坑镇、汶朗镇、甘洒镇、永固镇、蓝钟镇、下帅壮族瑶族乡

参考资料:

政治

怀集县领导班子

中国共产党怀集县委员会

书记

于晓军

怀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冯永忠

怀集县人民政府

县长

陈腾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怀集县委员会

主席

程云区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8.17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底,怀集县常住人口为79.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27万人,城镇比重为29.21%。2022年全县出生人口12236人,出生率10.26‰;死亡人口6315人,死亡率5.30‰;自然增长人口5921人,自然增长率4.96‰。其常住人口较第七次人口普查的805177人约减少8477人。七普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13144人,占51.31%;女性人口为392033人,占48.6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39;0-14岁人口为223448人,占27.75%;15-59岁人口为460029人,占57.13%;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1700人,占15.1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7927人,占10.92%。

怀集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镇(乡、街道)常住人口

地区

常住人口数(人)

比重(%)

怀城街道

137187

17.04

幸福街道

72177

8.97

坳仔镇

26140

3.25

汶朗镇

10036

1.25

甘洒镇

16776

2.08

凤岗镇

24180

3.00

洽水镇

22842

2.84

梁村镇

59746

7.42

大岗镇

59984

7.45

岗坪镇

28362

3.52

冷坑镇

92045

11.43

马宁镇

36725

4.56

蓝钟镇

15646

1.94

永固镇

34946

4.34

诗洞镇

49552

6.15

桥头镇

44540

5.53

中洲镇

37633

4.67

连麦镇

29451

3.66

下帅壮族瑶族乡

7209

0.90

参考资料:

民族

怀集县是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域。截至2020年11月,怀集县共有汉族797151人,少数民族有8026人。少数民族主要有壮族、瑶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有5332人、瑶族有1404人,世居下帅、中洲等地。此外,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是壮族、瑶族、汉族三个民族的聚居地。是广东省七个民族乡之一,也是肇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2023年1月,下帅壮族瑶族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是当时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民族乡。

语言

怀集县汉语方言属粤语勾漏片,在地理分布上,该片方言涉及43个县市,基本连成一片。勾漏片方言的特点主要有古全浊声母不分平仄声调,今一律读不送气清音;止摄开口齿音各组字韵母多数方言合为一类;无舌尖元音韵母等。怀集县是使用粤语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域。由于地域广阔,造成语音和语调有很大差异,习惯上分为上坊话、下坊话两大系。梁村、大岗、岗坪、冷坑、马宁、蓝钟等地说“上坊话”;怀城街道、幸福街道、坳仔、甘洒等地说“下坊话”。虽语音、语调有差异,但词汇和语法基本相同,并不影响交际。此外,怀集境域说的标语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一种独立的少数民族语言,讲标语的人集中在县境西南部的诗洞、永固、桥头3个镇和大岗、梁村2个镇的部分地方。标语因地域不同,在语言、语调甚至词汇上都有差异,可分为诗洞、永固、桥头、大岗4个语支。

宗教信仰

怀集县境宗教主要为佛教。的“道中有佛,佛中寓道”是旧时宗教的一大特色。千余年前,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弟子慧能,并为慧能躲避追杀赠言“遇怀则止,遇会则藏”,其中的“怀”就是指怀集县。随后六祖便在“龟嘴岩”面壁修禅15年。唐长庆年(821—824年),洊水县(旧怀集古县名)建华光寺,尊崇六祖,后寺废。万历甲午(1594年),上海丞梁允玳(怀集梁村人)等重建华光寺于花石道士岩前,有六祖禅室,后经历明、清、民国,1958年被拆毁。2012年5月,“六祖惠能顿悟之地”在怀集奠基,此项目以“六祖禅宗”宗教场所为主体,配套建设禅宗文化展区等,包括六祖殿、大雄宝殿等大型建筑。

经济

概述

怀集县已融入珠三角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形成以食品加工为主,机械制造业、生物制药业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体系。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是怀集产业发展两大集聚平台。怀集坚持“一县一园一主业”的布局,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2年末,怀集县地区生产总值为29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6%。生产总值排肇庆市辖肇庆高新区和8个县(市、区)中的第4位,增速排肇庆市第1位。一、二、三产业结构为40.66:23.25:36.09。按常住人口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775元,同比增长4.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20元。

第一产业

怀集是传统农业大县,是广东优质大米的主要种植区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粮食产业基地之一。是蔬菜、水果、生猪、木材、中药材等优质农产品的主产区。已形成蔬菜、水稻、生猪三大主导产业,推广“公司+大户+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怀集立足丝苗米、谭脉西瓜、魔芋等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优质化。怀集有“岭南蔬菜之乡”的称号,怀集年产蔬菜68万吨,包括菜心、包心菜、娃娃菜、小毛瓜、茄瓜、凉瓜等优势品种,种植面积达25万亩。此外,怀集水稻、果蔬、生猪、特禽等产业集聚发展。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截至2022年末,怀集县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9.81亿元,增长3.6%。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总产值分别为75.69亿元、42.25亿元、42.12亿元、5.03亿元亿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3.7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6.99万亩;水果年末实有面积18.41万亩;茶叶年末实有面积1.64万亩。粮食产量29.47万吨;油料产量1.28万吨;蔬菜产量66.96万吨;水果产量53.54万吨;茶叶产量0.26万吨。生猪年末存栏量57.40万头,生猪出栏量95.75万头,饲养家禽2118.42万只;肉类总产量11.0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3.08万吨。

第二产业

怀集县积极引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其“一主两辅”产业体系中,食品加工业主导产业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逐渐形成超30亿元食品饮料加工产业集群。首次引进投资额10亿元单体制造业——莱檬(肇庆)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并以莱檬生物为龙头招引项目,打造食品饮料加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国东铜材为龙头招引项目,打造金属加工产业集群。以恒基木业项目为龙头,围绕木材等优势资源,招引特色项目。

截至2022年末,怀集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8.52亿元,增长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63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12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4.48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11亿元;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4.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4.22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5.01亿元。

第三产业

怀集正着手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发展专业型运输物流、仓储型物流、综合服务型仓储物流业,推广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怀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怀集创业孵化基地等的加快发展,让怀集逐渐变为粤桂湘省际物流枢纽中心。 物流方面,怀集县包括坳仔、中洲、下帅、凤岗等10个乡镇运输服务站,整合县域现有客运、农业、电子商务、供销、邮政的物流资源,实现县、镇、村三级物流节点全覆盖。文旅方面,怀集开发农业观光游、田园观光游、古村落文化游等乡村旅游项目,“农旅结合”带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

截至2022年末,怀集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6.35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71亿元。商品销售额、营业额合计102.64亿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为29.44亿元;零售业销售额为62.03亿元;住宿业营业额为1.03亿元;餐饮业营业额为10.14亿元。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856万元,共接待游客387.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25亿元。

经济功能区

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位于怀集县,选址于2012年3月,2014年1月升为省级发展战略。总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分现代工业产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片区、生态农业示范片区三个功能区开发建设。合作区起步区已开发利用土地11400多亩,分A、B区同时开发建设。A区重点发展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B区重点打造成为以食品加工为主,医药制造业为辅的食品产业园。截至2022年8月,其现代工业园区累计入园工业企业163家,其中投产企业102家;包括园区高新技术企业22家,规上企业34家。园区已引进峰之雪食品、奇美食品、汇清科技、世纪钜能等项目,机械制造业、生物制药等三大产业项目占比55.2%。

怀集县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1年末,小学34所,专任教师1658人;怀集县共有普通中学32所,专任教师4053人;职业学校1所,专任教师17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022年,怀集县有在校学生(不含职业教育)17.48万人,其中小学生8.89万人,初中学生4.44万人,高中生1.42万人。有1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七普时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为17976人,文盲率3.09%。此外,怀集县职校城北校区、县职校二中校区相继投入使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被遴选为肇庆市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和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梁村镇中心小学被评为第一批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怀集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含个体诊所、卫生站)775个;医疗单位病床数338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41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46人。2022第一季度,县域内住院率为88.1%,排在肇庆市第1名,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怀集县主要医疗机构有县人民医院新院、县中医院新院、县妇幼保健院新院等,为解决病患住院难问题,自2018年起,上述机构与第三人民医院的新院建设,总投入资金约18亿元。其中,怀集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31年,是“三级综合医院”,拥有医生497人,已开放床位1300张。2018年4月,被定为全国第二届“蓝色县城”项目单位。

怀集县主要医院

名称

等级

地址

怀集县人民医院

三级综合医院

怀城街道怀城社区红旗路139号

怀集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怀城街道怀城社区红旗南路52号

怀集县妇幼保健院

/

怀城街道怀城社区工业大道二路72号

科技

2021年,怀集县拥有科研人员231人,申请74件,发明专利13件。2022年,怀集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59家。怀集县与华南农业大学以及广东省农科院合作,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肇庆分院、怀集县岭南蔬菜之乡研究院落地,为蔬菜产业发展带科技支撑。

文化

截至2021年末,怀集县有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含美术馆)1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2.3万册。怀集县已实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曾举办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展”,作品类型包括国画、书法等,形式多样。

怀集县博物馆位于怀城镇登云路,成立于1993年7月。博物馆共6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展厅面积9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陈列展览部、藏品保管部等。馆藏文物445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101件。馆内收藏有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谭盛发因打败鞑靼军而获明宪宗皇帝的敕命一轴。还有西晋独木舟、战国铜鼓、明成化圣旨、出土陶器以及唐宋明清时期的古钱币等。

体育

怀集县已建设了全民健身广场和100多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社区体育公园等体育场地。其中的怀集体育馆位于怀集县城新城区,县新城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全馆占地达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50多平方米,设有高级别篮球馆、综合训练馆、羽毛球馆和其它功能室,拥有观众座位近3000个,可满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国内单项体育比赛需求,也可以为开展文娱活动等提供优质场所。

怀集县除成功举办了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跆拳道和拳击赛事、第十四届广东省攀岩锦标赛等重大赛事外,还在体育竞技上代表国家获得世界冠、亚、季军44人次,涌现出青奥会田径女子100米冠军梁小静、世界军人运动会拳击冠军高林志、黎家赵、世界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三级跳远冠军谭秋娇等一批世界及国际冠军。2022年,怀集县体育健儿在各种大比赛中获得国际赛金牌1枚,全国赛金牌2枚,省赛金牌19枚。

环保

2022年,怀集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27,在肇庆市排名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9%,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8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5微克/立方米、8微克/立方米,臭氧(O3)第90百分位浓度为128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第95百分位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2021年怀集县各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其中凤岗河水质排名多次获肇庆市第一。此外,怀集县森林覆盖率73.43%。

怀集县,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企业现场指导帮扶,涉VOCs排放企业分级管理等措施减少VOCs排放;县工地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扬尘管控措施施工。还投运了秸秆禁烧智能化监控平台,有效覆盖秸秆重点禁烧区域。怀集县基本实现河长常态化巡河,累计清理漂浮物共4.5万吨。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怀集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6882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9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293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5.7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8254人。参加失业保险32476人,其中,城镇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6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099人。城镇新增就业5017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登记150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登记231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64亿元。

交通

综述

怀集县地处广东西北隅通桂达湘的要道,是国内大西南川、滇、黔三地通粤而达港澳沿海的门户,泛珠三角的咽喉。正式形成“三高一铁”交通格局。怀集以县城为中心,1小时抵各乡镇(街道)、2小时抵周边地级市、4小时抵周边省会城市的交通圈,乡高速快捷、进村入组畅通。

公路

截至2022年末,怀集公路通车里程2844.1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25.23千米,国道202.5千米,省道267.37千米,县道435.33千米,乡道1001.6千米,村道812.14千米,公路密度为80.03千米/百平方千米。境域内二广、昆汕、怀阳三条高速公路在县城交会贯通。S263线、S265线和S349线等省道在县城设有出口路段。此外,天湖西路、金龙三路、产业大道、绿博城1号路等项目相继建成通车,使县境内公路网络逐步完善。

铁路

怀集县随着贵广高速铁路在2014年底的开通营运,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贵阳至广州的高速铁路在怀集段的里程有58公里,途经蓝钟、马宁、岗坪、冷坑、怀城、坳仔6个镇。境域内的怀集站是贵广高速铁路在怀集县设立的客运火车站点,上行方向与广宁站相邻,下行与贺州站相邻,是贵广铁路线上的21个客运站之一。日均客流量在2000人左右。

航运

怀集自古水运发达,两百多年前的绥江上,数万斤茶杆竹被“放排”,经四会、三水顺流而下,漂泊约20天抵达广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各地。境域内主要码头有坳仔码头、绥江与凤岗河交界处的象角古庙码头、龙湾码头、三江口码头、梁村圩码头等。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10月,怀集县共有城市公交车55辆,开通怀集粤运车站、高铁站、秀林,大成岗,梁村等站点的公交线路11条。累计开通通村客运线路56条,投入农村客运车辆149辆,建成候车亭344个;投入7座镇通村小型客车50辆,实现全县301个建制村100%通班车。怀集县为完善园区公交线网络布局,开通县城区悦景康城、玖珑湾至工业园区B区2条公交车专线。此外,怀集县为促进旅游服务,开通怀集⇋福堂⇋南乡西溪温泉旅游巴士专线,为南乡镇、福堂镇及怀集县居民出行提供便捷。

文化

概述

怀集县人文底蕴深厚。桥头地区曾发现鹿、大熊猫等古脊椎动物化石。绥江及其支流沿岸曾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还有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的文昌院阁,建于明清时期的梁村的华光寺和冷坑的双禄寺等古建筑。此外,怀集县的“贵儿戏”“龙鱼舞”“春牛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代六祖惠能在怀集顿悟佛法15年。有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烈士邓拔奇、钱兴等。以及1985年前为革命英勇牺牲的274名英烈志士。

饮食

怀集县人习惯一日三餐,上午9—10时吃早餐(俗称“吃朝”),下午2—3时吃午餐(俗称“吃晏”),晚上7—8时吃晚餐(俗称“吃夜”)。一般以大米饭、米粥为主食,杂粮为副食,食品量增款多;菜色除以时蔬瓜豆为主,兼以肉类外,各家各户还以萝卜、豆角、鲜笋等为料腌制酸菜。山区居民喜欢饮酒,男女皆然,一般以当地酿制的低度米酒为主。怀集地方特色美食主要有岗坪切粉、炒三酸、梁村云吞、酸水豆腐、怀集猪浸等。此外,洽水清煮八洞鸭、红烧诗洞黄沙鳖入选2022年肇庆市“十大名菜”。

岗坪切粉

岗坪切粉是岗坪镇美食,其历史悠久,清朝、民国年间,岗坪镇就有用大米加工切粉的传统。岗坪切粉呈四方扁平状,中间有一定的弯度,色泽自然,米味清香;米粉丝粗细均匀,无并条,少断条。把切粉从泡发盆里夹起,放进一旁的煮面炉,三分钟即可食用,糊汤不断条、口感韧滑爽脆。他早已成为怀集的美食名片。

怀集县

炒三酸

炒三酸是怀集特色美食,其中三酸是指酸豆角、酸牛角豆、酸笋、酸姜、酸芋荅酸菜选三样配伍而成,其味鲜、香、嫩、脆、爽口,深受大众喜爱。

怀集县

洽水清煮八洞鸭

怀集八洞村多矿石。相传,一矿工的妻儿看望丈夫时,小孩在厨房玩耍时,把碗里的鸭红打散,倒在已斩件的鸭肉里搅拌玩耍,厨工无奈把这些鸭肉下锅爆香,竟鲜味清香四溢。洽水清煮八洞鸭褐黄光润。入口肉香味醇甘美,肉质酥烂细腻,软而不滑。清煮的鲜美滋味比笋干焖鸭、萝卜焖鸭等等配制煮法更为美味鲜香,酥嫩爽口。

怀集县

习俗

喜庆习俗

怀集县人喜庆习俗较多。在寿诞方面,下坊居民较为看重,习惯生日时加菜或到酒店设宴祝贺,邀朋呼友,以定做蛋糕、唱生日歌的方式庆祝。在新居喜庆方面,进宅(俗称“新屋入伙”)习惯选择良辰吉时,并在当天由亲朋携贺联、镜屏等贺礼到访。外家来贺需有稻谷、粽子、大油糍和小木槌等,上坊一带还习惯送锅碗等厨具食器。来贺人员中,一般由外家来客先进新宅。

春节习俗

春节是怀集县人一年中最隆重、时间延续最长的节日。人们在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置办年货,一些人还要还愿、还福和送灶君上天等。下坊一带习惯吃过团年饭后贴门联和“利是钱”,上坊一带则习惯于元日(即年初一)清早贴。另外,怀集县大部分地区在初一早餐吃素,且不探亲戚。年初二开始劏阉鸡,烧焖大块猪肉祭拜祖先、天地庙社、石母等,以示“开年”。年初四,下坊凤岗一带的风俗是给男孩“上灯”。年初五,上坊称“放马”,普遍吃豆腐酿。年初七,下坊将其称“人日”。过了“人日”,节日气氛也逐渐变淡。正月十五元宵节,县城、圩镇居民及下坊村民吃汤圆、宰鸡鸭过节,下帅乡还举办各种活动闹节日。正月二十日,俗称“补天穿”之日。此日后,春节算完全过完。

“牛王诞”

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是壮、瑶、汉三个民族的聚居地。农历四月初八日是壮族大节,俗称“牛王诞”。节日由来传说是壮族的祖先在打猎中生捕一头野牛,某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牛生的公牛犊经驯养后能犁田,而后繁衍成群代替人力拖犁,减轻人民犁田负担。壮族人民为了铭记公牛犊的功德,称它为耕牛的“始祖”,并这一天庆其生日。在下帅地区,庆“牛王诞”需先举行三敬仪式,即请出“牛王”,为“牛王”洗身子(脚、身、背、头、尾),为“牛王”戴上大红花。随后,富有民族特色的春牛舞、扁担舞、壮牛戏春等节目轮番上演。演出后,下帅乡人民会准备长桌宴,让游客及与当地三族人民品尝酸水豆腐、农家土猪、黄米饭等特色美食。“牛王诞”是下帅乡三族人民预祝繁盛,粮食丰收的美好寄托。

怀集县

传统村落

怀集县的凤岗镇孔洞村、大岗镇扶溪村、中洲镇邓屋村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其中,孔洞村位于怀集县东部凤岗镇的山岭中,与清远市阳山县交界。建于清朝顺治初年(约1652年)。孔洞人并不姓孔,有成、何、黄、陈等姓人家,其中成姓居多。全村3万多亩面积中80%为山地,人口1400多人。整体布局以舞龙山下的德惠成公祠、观音堂为核心,分东、西两翼,分别以孔乡书院、裕后楼为主调,呈“品”字结构。这些古建筑普遍使用青砖、灰瓦、杉木、石柱、石墩等。建筑呈长方形,左右对称。此外,楷书、篆书、花草、动物各种图案与建筑有机地相结合。孔洞村村民秉承祖传的家风家训,栽树种果,全村七成农户种植沙糖桔,种植面积3000多亩。

怀集县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4月,怀集县有134处地点被列入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怀城文阁、钱兴故居、邓拔奇故居、怀集县立图书馆旧址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型。此外,还有文字记载的古驿道共2条。

怀城文阁

怀城文阁位于怀城街道兴贤居委会沿江东路绥江河北岸,又名文昌阁、文昌书院,是一座“塔院合一”的古建筑。其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成于天启元年(1621年),至今具有400多年历史。文昌书院属于中国传统式四合院建筑,硬山顶、灰塑博古脊、石门框,面阔三开间,两进两廊。文昌塔就座落在后院正中,塔高25米,共分五层,塔体从底层开始都呈六角形。正门上方书“梯云”,每层窗口由下而上依次书“得禄”“桂籍”“参天”“文阁”字样,是怀城文阁的主要标志。2008年11月,怀城文阁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怀集县

怀集县立图书馆旧址

怀集县立图书馆旧址位于解放中路68号。该馆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是当时广西较早建立且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图书馆之一。主体建筑立面成“中”字形,平面为“山”字形,取纪念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之意,故人们也称之怀集“中山图书馆”。县立图书馆旧址是怀集县首座钢筋混凝土建筑,占地面积568.6平方米,楼高二层,首层楼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门窗和梁架为木结构,屋顶为四面坡,上盖琉璃瓦,地面铺设花阶砖。2019年4月,怀集县立图书馆旧址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怀集县

怀梧古驿道桥头段

怀梧古驿道桥头段起点于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岩旺村,终点于桥头镇岑元村寻源谷,与封开接壤,长约10公里,沿线有保丰村石拱桥、岩旺莲花巷口石拱桥、岩旺鼎建岐岭路记碑等古迹,清代桥头镇境内有两驿铺,分别为下埠铺和旱迳铺,此段古道是怀集通往梧州的官驿邮路。2021年,怀梧古驿道桥头段被选为“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

怀集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怀集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重点立项44项非遗。其中“贵儿戏”“龙鱼舞”“春牛舞”列入省非遗名录,“凤舞”“壮狮舞”“徒手攀岩”列入市非遗名录。“壮狮舞”入选《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全集》,“贵儿戏”入编《广东省珍贵戏曲大典》。

贵儿戏

贵儿戏,又称“舞春色”或“率年宵”,是怀集县桥头镇濒临失传的民间戏剧,被列入中国三百多个地方剧种之一。其约起源于清朝末叶,是在当地民间歌舞和说唱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小剧种。贵儿戏的特色是重铺陈故事,不讲究舞台陈设,戏班往往在村头、田野、晒场等地将一横两竖的三幅式彩布挂起,置八仙桌、二三条板凳后“开唱”。代表节目有《贤妻谏赌》《燕岩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贵儿戏对研究民间戏曲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07年,“贵儿戏”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徐兆忠是该项目传承人。

怀集县

龙鱼舞

怀集龙鱼舞是怀集县凤岗镇龙凤村“石积善堂”石氏的先辈从东南沿海地区传入的,清道光年间已在县内多个地方流传,距今有160多年历史。龙鱼舞道具均为笏扎纸糊加彩绘而成,龙具造型只有龙头而没有龙身。表演时演员身穿黄色唐装,腰扎红绸带,头戴红布捆边黄布巾,一人举龙珠,一人举龙鱼,8人分别举金鱼、鲤鱼、青衣鱼等,两人举日月灯,多人举幡旗、彩旗,伴以锣鼓钹和吹奏乐。怀集龙鱼舞取“龙”寓意龙马精神,取“鱼”寓意生活宽裕,多在春节演出,深受喜爱。龙鱼舞显示了其人文内涵所特具的精神价值。2007年,龙鱼舞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家中成为该项目(龙鱼舞)传承人。

怀集县

春牛舞

春牛舞是怀集县壮族瑶族乡以及周边群众在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活动。从广西贺县传入,起源于清朝光绪二年(1874年)。春牛舞是以打击乐为伴奏乐的民间舞蹈。主要乐器有小京鼓、小京钹和小京锣等。锣鼓按用处可分为闹棚锣鼓、演员出场锣鼓、念白锣鼓、表演锣鼓、结束入场锣鼓等五段鼓点伴奏音乐。春牛舞的主要道具有“春牛”“犁”,一般由三个演员参与,两人扮舞牛,一人扮演农夫。农夫一边吟唱一边犁田,把农夫勤劳善良、耕牛乐为主人的农耕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春牛舞带有古代岭南农耕文明的明显特征,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具有较为独特的研究价值。2009年,春牛舞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建邺是该项目传承人。

地方特产

怀集是传统农业大县,其地方特产以农林产物及衍生物为主。主要有新岗红茶、汶朗蜜柚、谭脉西瓜、岗坪切粉、怀集茶秆竹等。此外,县域内的金丝燕窝、燕窝酒、怀集兰花、怀集奇石亦颇具特色。

怀集茶秆竹

怀集县

茶秆竹是怀集县特产,茶秆竹因其竹色如茶而得名。其生产经营历史悠久,自清道光年间畅销英国市场后,客商沿怀集县绥江而上收购,并建立竹庄专营收购和加工外销。20世纪50年代,美国当地商人利用怀集茶秆竹的坚韧特点制成钓鱼杆,价值很高。怀集茶秆竹以其通直、壁厚、环细、坚韧、光滑、弹性强、耐腐蚀、不易虫蛀等特点驰名中外,被国外行家誉为“钢竹”“竹中之王”。2010年9月,怀集茶秆竹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汶朗蜜柚

汶朗蜜柚是怀集县汶朗镇特产。汶朗人种植“汶朗蜜柚”历史悠久。据民间传说,清康熙年间在现汶朗镇的汶塘、草朗等地已有蜜柚种植。以前,“汶朗蜜柚”以散种为主。后在政府和农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品质,形成“汶朗蜜柚”的独特品质和风味。汶朗蜜柚保持一般柚子的基本特征,其果形呈葫芦或近梨形,果顶略平坦或微凹,常有古铜钱状印环,俗称“金钱印”,蒂部狭窄而延长呈颈状;外观色泽黄色或金黄色,果肉甜脆无渣,可食率高,汁多,香蜜味浓,瓢襄10-15或多至19瓣,汁胞白色或乳黄色。2015年12月,汶朗蜜柚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怀集县

“六十日”黄菜

“六十日”黄菜以其以生长期命名,故称“六十日”。适宜在村前村后的沙滩地、水源短缺的单造田种植,粗生易管,栽培上一般以施农家肥为主,是一种无公害蔬菜。它从播种到采收仅两个月,采收后经晒、泡、榨,然后清洗进行腌制,无需任何添加剂。怀集县大多数乡镇都有种植和加工“六十日”黄菜的传统和技术,产量也比较高。

怀集县

风景名胜

怀集县旅游资源丰富。明朝时便有南溪古渡、笔架文峰、燕岭樵歌等“怀阳八景”。2009年,县人民政府公布新“怀集八景”评选结果,它们分别为燕岩洞天(燕岩省级风景区)、文阁塔影(文昌阁与塔山森林公园)、新岗叠翠(新岗林场及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禅岩佛光(冷坑上爱岭六祖岩及六祖禅院墙遗址)、三岳仙泉(蓝钟岳山风光和双兴温泉)、洊江榕景(县城一河两岸百年古榕及燕城、燕都广场)、大同竹韵(坳仔厘竹江景水色和六德堂)、下帅春晖(下帅壮瑶族乡民族风情、古战场和春天景色)。截至2023年6月,怀集县共有燕都旅游景区、华辰玫瑰景区、寻源谷景区等6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怀集县主要旅游景区

景区名称

等级

景区地址

评定时间

怀集燕都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怀集县冷坑镇红胜村

2019

怀集华辰玫瑰景区

怀集县幸福街道前途村

2020

怀集寻源谷景区

怀集县桥头镇岑元村民居委会共和地块

2022

怀集红霞湾牛仙谷景区

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黄翰村

2022

怀集塔山森林公园景区

怀集县幸福街道塔山森林公园

2022

怀集宿安红色景区

怀集县永固镇宿安村委员会

2022

参考资料:

重要景点

怀集华辰玫瑰景区

怀集县

景区位于幸福街道辖区内,占地面积3070亩。该园区以种植玫瑰花卉及特色农作物为基础,“美丽、健康、爱情”为主题,再造玫瑰花海景观。景区不仅有玫瑰花园、向日葵园、薰衣草花海、百香果园、瓜果山等农业种植观赏体验,还设有文化创意体验项目,其中包括“热气球升空览胜”“天空之境倩影打卡”“越野车赛道体验赛”“游船桨板”等游乐体验。景区是集休闲、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娱乐等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旅游区,是广东省生态农业公园、广东省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2020年,怀集华辰玫瑰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怀集宿安红色景区

怀集县

景区所在的宿安村位于永固镇圩镇。宿安村是革命老区村,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宿安红色景点包括永固宿安革命陈列馆、植启芬故居、陈如杰故居、永固宿安革命烈士红色公园等景点。为了更好地宣讲宿安的红色故事,永固镇以宿安村“宿安群星”红色景点为依托,开展“人人都是讲解员—走进宿安群星”为主题的培训活动,让游客在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辈时,能通过讲解充分的感受红色文化魅力。2022年,宿安红色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著名人物

名字

生卒年

简介

葛洪

284-363

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家。葛洪曾到怀集花石采砂炼丹

惠能

638—713

唐新州(今广东新兴)人。俗姓卢,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南派创始人,禅宗六祖。惠能曾在怀集顿悟佛法15年

阮悉

1562—1623

怀集县人。阮悉在万历四十年任广东雷州通判。万里四十六年在广东徐闻、钦州任职。阮悉一生政绩破著,徐州、钦州两地人士曾立碑作志

黄维清

1841—1892

佛灯堡(现属怀城区)谭勒村人。黄维清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历任清朝时期阳江、恩平、澄海等县正堂。黄维清为官清廉,忠于职守

邓拔奇

1903—1932

怀集县甘洒乡高富村人。邓拔奇是怀集县早期农民运动的发动者和领导者。1932年10月,邓拔奇在粤东大南山惠来县林樟村反“围剿”战斗中,不幸牺牲

黄凡元

1924—1948

甘洒地区罗密乡人。民国27年(1938年)黄凡元与同学一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36年8月他与武工队员到甘洒筹粮借枪,归途中被敌包围,不幸牺牲

邬邦生

1935—2021

怀集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之一。《中国书法艺术库》编委、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湖南省书协常务副主席,湖南省画院副院长。他的国画《课余》《离村时》《守纪模范》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邓培程

1996—

怀集县人。邓培程患有先天性脑瘫。2021年的9月4日,他在东京残奥会男子100米-T36级决赛中夺得冠军

重要荣誉

授予时间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部门

2006年10月

中国竹子之乡

原国家林业局

2008年5月

中国攀岩之乡

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

2008年12月

广东省林业生态县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09年11月

中国金融生态县(市)区

第四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组织委员会、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网

2013年4月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全国绿化委员会

2013年8月

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

2018年6月

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全国普法办

2020年12月

广东省文明城市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

2021年9月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3年5月

2023年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注释

[a]

不含过境客水的588平方千米

[b]

截至2022年9月

[c]

第七次人口普查

[d]

后来,当地百姓将其改称“六祖岩”

[e]

以鱼肉与葱蒜剁烂做馅,油炸豆腐为皮

[f]

相传是日为人的生日

[g]

1952年以前怀集县属广西管辖

[h]

掌管粮运及农田水利的官员

[i]

现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