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渭南市下辖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北部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界蒲城县、渭南市临渭区,南接西安市阎良区,西连三原县、铜川市耀州区,北与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毗邻。地处东经108°57'~ 109°26',北纬34°41'~35°06'之间,县境南北长47.65千米,东西宽34.45千米,总面积1242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富平县有户籍人口785790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富平县的:名称、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民族、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富平县

英文名

Fuping County

面积

1242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理位置

陕西省关中平原中北部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地理坐标

东经108°57'~ 109°26',北纬34°41'~35°06'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陕西省

所属市

渭南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辖2个街道办、14个镇

行政区划代码

610528

人口

785790人(2021年,户籍人口)

方言

中原官话关中片

GDP

223亿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22723元(2021年)

邮政编码

711700

政府驻地

富平县莲湖大街1号

电话区号

0913

火车站

富平火车站、张桥火车站

简介

富平县地形以山区、洪积扇、黄土台塬和河谷阶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起伏不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气候分明。富平自秦始设频阳县治,迄今已有2460余年,其间,因朝代更替,先后设置过频阳县、怀德县等,虽县名屡更,县治数迁,但疆域范围与今富平县辖地大体相当。截至2023年,富平县下辖2个街道办、14个镇,268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富平县莲湖大街1号。

富平县交通便利,富(平)阎(良)连接线贯通县域南北,境内有包茂、京昆2条高速,咸铜、西延、西韩、梅七4条铁路穿境而过。富平县文化深厚,有唐陵5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16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此外,富平县还有中国国家AAAA级景区陶艺村景区,中国国家AAA级景区金粟山森林公园景区、温泉河景区、石川河景区、到贤金地景区。

富平县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有品牌农业、农副产品加工、重工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2022年,富平县生产总值完成223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列陕西省19位;2021年富平县生产总值完成214.66亿元,三产比例为 23.8∶38.3∶37.9。此外,富平还被称为“中国柿子之乡”“奶山羊之乡”“早中熟苹果之乡”。

名称

富平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夏、商时期,今富平县一带属雍州。

西周时期,今富平县一带属畿内地。

东周时,今富平县一带归属秦国。

秦汉至南北朝

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在频山之南,频水以北设频阳县 (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秦统一全国后,以频阳县属内史。

汉初时,仍为频阳县。后在县境南部设置怀德县(治所在今华朱乡怀阳城一带)。两县均属内史。东汉时,将怀德县并入频阳县,属左冯翊。后王莽改制, 改北地郡为“威戎”,富平县为“特武”。王莽所改县名,具有浓厚的战争色彩。东汉初年,恢复原郡县名。

西晋时期,自彭原界(今甘肃省庆阳市北)徙富平县治于怀德县故址,与频阳县并存,属北地郡。富平之名关中始此,取富庶太平之意。东晋时期,富平一度为苻秦所统治,曾于频阳县境内设置土门护军(故址在今薛镇土木坊一带)。

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撤土门护军,将其辖地并入同官县(故址在今铜川市王益区);迁北地郡至泥阳县所属通川(故址在今流曲镇);后又并泥阳县于富平县。宣武帝景明元年,撤频阳县建置,并划同官县一部分,另建土门县(故址在今 薛镇),隶北地郡。

北周孝闵帝元年,在中华原置中华郡(故址在今杜村镇石佛原一带),将富平县划归该郡管辖。武帝建德四年,裁中华郡,将富平县改属左冯翊,但在黄巾起义和西北少数民族起义的冲击之下, 左冯翊自顾不暇, 北地郡治富平县迁至彭阳。

隋唐至明清

隋朝时,隋文帝开皇三年,富平县改属京兆郡。炀帝大业二年,将土门县并入华原县(故址在今铜川市耀州区),属京兆郡。恭帝义宁二年,又从华原县划出原土门县辖地,恢复土门县,属宜君郡。

唐朝时,唐高祖武德元年,设置富平道。不久,改富平道为玄武军。太宗贞观十七年,废土门县。高宗咸亨二年,于富平、华原两县内各划出一部,在原土门县故址建美原县。玄宗开元年间,徙富平县治于义亭城(故址在今华朱乡旧县村 一带),隶属京兆府。哀帝天祐二年,划出美原县,设置鼎州,隶属耀州(二州不同级)。

五代时,后梁恢复美原县,仍属耀州。末帝贞明元年,改鼎州为裕州,隶属崇州。后唐复以富平县改属耀州。美原县初属同州,继属耀州。

北宋时,哲宗元祐三年,富平、美原二县同属耀州。建炎四年 (1130年) 宋金“富平之战”,是宋军自金军入侵中原以来第一次主动以集团军方式与金军展开的决战,宋军大败。

金皇统二年,撤富平县,以其地并入美原县,隶属耀州。

元初时,恢复富平县制,与美原县同属耀州。元世祖至元元年,将美原县并入富平县。

元末明初,富平县治由义亭城迁至窑桥寨(今老县城),属西安府。

清代,富平县亦属西安府。

中华民国

民国初,富平县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二十三年,富平县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富平县改属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4日,富平解放,归属三原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富平归属咸阳专区。

1953年初, 富平县改属渭南区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富平县并入铜川市,县下属各区、乡全部撤裁,建立富平、庄里、流曲、美原、刘集等5个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富平县从铜川市划出,恢复富平县治,隶属渭南地区。

1970年5月,富平县委、县政府由窑桥寨迁至城区人民路北端。

1994年12月,渭南地区改为渭南市,隶属不变。

1995年,富平县属渭南市至今。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北部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08°57'~ 109°26',北纬34°41'~35°06'之间。东界蒲城县、渭南市临渭区,南接西安市阎良区,西连三原县、铜川市耀州区,北与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毗邻,县境南北长47.65千米,东西宽34.45千米,县域总面积1242平方千米。

富平县

气候

富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雨热同期,气候分明。年均日照时数2472小时,年平均气温13.1℃,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4℃,年平均降水量533.2毫米,主要集中在6、7、8、9月。富平县农业气候可分为北部山地温和半湿润易干旱林、果、牧、粮区和中南部川、原温暖半干旱粮、棉、果、蔬区。

地质

富平县位于渭河盆地中段。渭河盆地发育在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形型前弧与秦岭东西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盆地东部受新华夏系干扰复合,故县境内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疏松沉积层所覆盖,前第四纪基岩仅在北山和黄土台塬切割冲沟中鲜有露头。其中,“祁吕贺山”字型前弧东翼南段在县境内表现出北东60°左右的褶皱,伴随着一些逆冲断层,通常一、二级黄土台原和各级洪积平原的地形陡坎即多与这些断层相对应,造就了由南而北的阶梯状抬高地貌。北山山前(南侧)两条主要的张扭性断裂,走向均呈北东,向南微凸出,构成弧形(见富平县地质矿产图)。其北升南降,把奥陶系连同石炭系抬 起成山。另外,在北山一带还有一系列走向北东45°~60°左右的高角度正断层,导致出 一些小型的地堑地垒。北西西向断裂县城西南石川河断层控制了河水流向,改造了那里的川原形态。断层南西侧形成陡峭的黄土台塬,北东侧形成的却是低矮的河流阶地。

地层为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第三系、第四系,其中奥陶系岩性有灰岩、泥质灰岩、燧石灰岩、含砾页岩、钙质砾岩、砾状灰岩;石炭系岩性为灰黑或黑色页岩、砂质页岩、薄层泥 灰岩、铝土质页岩、赤铁矿夹层等;二迭系岩性为紫红 色厚层砂岩、砂质页岩及页岩、含砾杂色页岩;第三系岩性为橘黄色砾岩、砂岩和 棕黄色砂质泥岩、棕红色泥岩。

地形地貌

富平县位于渭河盆地中段,地貌以山区、洪积扇、黄土台塬和河谷阶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且南北相对高差达900米左右,相差悬殊。其中低山丘陵分布在县境北部,横亘约360.55平方千米,较大的山峰有频山、金粟山、月窟山等5处;黄土台塬分布较广,海拔400~783米,面积309平方千米,县境内较大的有北原、中山原、浮原等7处;县境较大的沟壑峪道分布于北部低山丘陵地带,共有大小峪道13条;县境内较大的河谷有顺阳川、卤泊川、温泉河谷地、石川河川道。县境平均海拔900米,最低处380米,最高处1439米。

水文水利

富平县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有石川河、温泉河、赵氏河、顺阳河季节性河流4条。其中石川河每年7、9月为汛期,境内流长33千米,流域面积为132.4平方千米;温泉河以山洪为水源,流量不定,常在旱季断流,境内流长25千米,均宽4米,流域面积601平方千米;赵氏河境内流程16.5千米,河谷狭深,岸均宽8米;顺阳河全长33.5千米,流域面积约159.7平方千米,主流长24.2千米,后重新疏通,主流长29.17千米,河口宽6米,深1.8至2米。县域水系平均年径流量为2359.7万立方米,其中山区1006万立方米,原区1010.3万立方米,河川区343.4万立方米。

富平县

富平县

富平县有三寨、贺兰、南阳等水库10座;东雷二期抽黄、交口抽渭、抽泾扩灌和桃曲坡水库四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44.67平方千米;东干、西干、民联等水渠若干。其中,桃曲坡水库管辖桃曲坡、红星、尚书、街子四座水库,总库容6940万立方米,农业灌溉涉及渭南市富平县、铜川市耀州区、咸阳市三原县15个乡(镇、办事处),设施灌溉面积43万亩。

土壤

富平县土壤主要有淤土、垆土、黄土、褐土、红土、潮土、沼泽土、草甸土、盐土九类。其中淤土分为洪淤土、灌淤土、河淤土三个亚类,广泛分布于山前洪积扇和赵氏河、石川河、温泉河、顺阳河流域,是富平县主要的农业土壤,总面积37179.71公顷,占富平县土地总面积的30.13%;垆土分为垆土和垆土性土两个亚类,主要分布在淡村、杜村、王寮、刘集、留古等乡镇,是富平县第二大农业土壤,总面积33848.96公顷,占富平县土地总面积的27.68%;黄土性土可分为黄增土、白增土和油增土三个土属,主要分布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低山丘陵、沟壑、原坡、山脚跟下以及原面各大小壕里,几乎遍布富平县,总面积29605公顷,占富平县土地总面积的23.84%;此外,还有褐土、红土、潮土、沼泽土、草甸土、盐土等零星分布于县境各地。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富平县境内主要有石灰石、墨玉石、黏土、砂卵石、煤炭、铁、铝、堆土、芒硝、碘盐矿等。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筑材料居冠,石灰石、墨玉石、砂卵石储量较大,金属矿产仅有褐铁矿小矿点。石灰石多分布在县境北山及山前的小孤丘处,总储量达1303亿立方米,山区裸露部分为131亿立方米;墨玉石储量313万立方米;砂卵石储量42亿立方米;黏土主要分布在白庙乡坩泥塬等地;芒硝、碘盐矿分布于县境东部刘集镇卤泊滩;煤矿分布在县境北山一带,且仅有孤立小露头,分为瘦煤、贫煤煤种;褐铁矿主要分布于白庙乡坩泥塬北的铁牛岭、薛镇赵老峪娘娘庙和峪岭乡宝塔山北一带。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富平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为多种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繁殖生长条件,动物资源主要包括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野生动物以兽类、禽类、爬行类和昆虫类为主,有野猪、狐、黄鼠狼、松鼠、狼、瘴子、黄鹏、鹰、乌鸦、水鸭、啄木鸟、猫头鹰、翠雀、土元、蝎子、红蜘蛛、金针虫等。饲养动物主要是家禽、家畜,优良品种有奶山羊、秦川牛、关中驴,畜禽还有骡、马、猪、鸡、鸭、鹅、兔、貂,另有人工育养的狗、猫、蜜蜂。

植物资源

富平县植物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多是杂草和树木,人工植被以人工植树造林和人工植物栽培为主,其中农作物87种,除有淀粉、纤维、油脂、中草药等以外,还有营养丰富的蔬菜、果品等。

药材资源

富平县药材繁多,清光绪《富平县志》(樊志)卷三记载富平县中药材有麻黄、防风、薄荷、苗香、香附、车前、陵苓香等33种。后经普查,富平县有各种中药材315种,以植物药材为主,有200余种,分为野生类、家种类、动物类和其他种类。其中,野生类有防风、柴胡、丹参、茵陈、芒硝等205种;家种类有生地、山药、白术、菊花、板蓝根等13种;动物类有土元、全虫、蛇壳、蝉退、牛羊猪胆汁等42种;其他种类有瓦松、石榴皮、茄子杆、梨瓜把等55种。

水资源

富平县属贫水干旱县份,水资源主要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基本属于淡水资源,适宜于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水资源总量17799.53万立方米,可利用量17217.16万立方米。

地表水

富平县地表水分为地面径流和客水。地面径流平均理论产流量2359.7万立方米,其中山区1006万立方米,原区1010.3万立方米,河川区343.4万立方米,中部原区占57.6%,南部水灌区占42.4%。客水总计8805.6万立方米,可利用量7435.8万立方米,主要来源于桃曲坡水库、东方红抽渭工程、石川河、山区外及温泉河、赵氏河上游集雨,其中桃曲坡水库每年平均供水4565.5万立方米,东方红抽渭工程每年平均供水1508.8万立方米,石川河每年进入2450.3万立方米,可利用量1080.6万立方米,山区外及温泉河、赵氏河上游集雨面积平均每年产径流281万立方米。

地下水

富平县地下水分为浅层地下水、山泉涌流和深层水。浅层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川原区,水总量为9496.98万立方米,其中淡水8795.76万立方米,微咸水701.22万立方米,可开采量8586.16万立方米;山泉涌流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总水量为460.29万立方米,其中每年平均泉水出流67.6万立方米,河沟基流64.8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55.8万立方米,地下径流272.09万立方米;其它深层地下水、承压含水组,因埋层过深,水量不详。

土地资源

根据2020年《富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富平县有耕地47168.52公顷,其中以水浇地为主要耕地,占比73.74%,旱地次之,占26.17%;有园地28941.46公顷,林地20499.57公顷,草地3001.30公顷,湿地7.4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675.3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10.99公顷。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富平县境内检测到各类野生动物30目82科331种,以兽类、禽类、鳞介类、爬行类、昆虫类为主,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鹳、大鸨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红脚隼等。

富平县

富平县

富平县

富平县

植物

富平县野生植物以杂草居多,主要杂草有40多科、200余种。其中菊科有40多种,禾本科30多种,十字花科、莎草科、豆科和苋科等各有10余种;林木树种达230有余,用材林树种40种,经济林树种30种,灌木160多种,另有天然草场11274.7公顷。

富平县

富平县

富平县

自然保护地

富平县有国家级湿地公园一处,即富平石川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石川河河道及支流赵氏河区域,总面积为174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83.7公顷,湿地率50.8%,湿地保育区面积1001公顷。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完好,有野生动物20目38科15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鹳、大鸨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等,共计7种,另有植物31科58属88种,种类有野大豆、芦苇、香蒲、白毛、莲藕等。

富平县

富平县

富平县

此外,富平县实施《渭南湿地保护条例》,组建巡护队,对辖区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巡查,自实施以来在保护野生动植物、拆除违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方面起到显著效果。

自然灾害

富平县自然灾害以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为主,其中气象灾害有主要有水灾、旱灾、雹灾、风灾、霜冻灾害;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地裂缝三种。根据《富平县志》记载,富平县水灾多为雷雨所致,来势猛,强度大,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容易造成山洪暴发、房屋倒塌,冲毁设施,人畜伤亡;旱灾平均每年都有1~2次干旱出现,连续时间长,发生几率高,其中春旱和伏旱危害较重,夏旱和秋旱次之,但均影响农业活动;冰雹灾害有局地性、突发性、短时性等特点,常伴有大风暴雨等灾害;风灾为8级以上的大风,自1984年后,县境大风明显减少,最多的一年只有4次;霜冻平均2~3年一遇,历年平均结束于3月30日。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5月,富平县有1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驻富平县莲湖大街1号。

街道/镇

下辖政区

街道

城关街道、东华街道

梅家坪镇、庄里镇、刘集镇、张桥镇、留古镇、宫里镇、曹村镇、齐村镇、淡村镇、薛镇、老庙镇、流曲镇、美原镇、到贤镇

表格最后更新日期:2023.5.29参考来源: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富平县委员会

书记

赵林斌

渭南市富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杜占全

渭南市富平县人民政府

县长

景军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富平县委员会

主席

王永丽

参考来源:

表格最新更新时间:2023年5月29日

人口民族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底,富平县户籍人口为785790人,其中男性400986人,占比51.03%,女性384804人,占比48.97%;富平县常住人口为642452人,其中,0~4岁人口为111517人,占17.36%;15~59岁人口为378801 人,占58.96%;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2134人,占23.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05472人,占16.42%。人口出生率7.33‰,死亡率5.11‰,人口自然增长率2.2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4.98%。

民族

富平县是多民族杂居地,截至2005年,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等21个民族,以汉族为主。截至2021年7月,汉族有641756人,占总人口的99.89%;各少数民族人口有696 人,占总人口的0.11%。

语言

富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从东汉、魏、晋、南北朝,至宋、金、元、明、清各代,因战乱灾祸频发,百姓流离迁徙。中国西北与北方的匈奴、羯、氐、鲜卑、契丹、蒙、满等少数民族,多次大量流落富平境内,他们与当地汉人在长期的杂居生活、生产过程中互相沟通, 融为一体,逐渐形成独特的富平方言。有土语、俚语、民谚、歇后语等,列举最富地方特色的土语如下:

富平县俚语(部分)

日鬼匠

Ri Gui Jiang

爱琢磨、喜欢钻研的人

日弄

Ri Nong

捉弄人、胡弄人

尸气鬼

Shi Qi Gui

缺乏生气;无精打采

折货

She Huo

调皮捣蛋;二流子

踅马歪道

Xue  Ma  Wai Dao

指不讲理、不守规矩人的行为

夜猫子

Ye Mao Zi

形容喜好晚间活动的人

表格最新更新时间:2023年5月31日 参考来源:

宗教

富平县道教、佛教、天主教等宗教派系源远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富平县道教逐渐消亡, 一贯道、瑶池道等邪教组织被取缔,唯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有所发展。1989年,富平县信教人数5274人,其中天主教教徒1772人,基督教教徒3224人。90年代后,信教群众逐渐增多,2005年,天主教教徒1772人,基督教9889人,伊斯兰教470人。截至2022年末,富平县宗教场所47处。

经济

综述

2021年,富平县实现生产总值214.66亿元,列渭南市第12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1.1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82.1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81.31亿元,三产比为23.8∶38.3∶37.9。

富平县重点产业有品牌农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和旅游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是富平县主导产业。农业品牌为“富平柿子”和“富平奶山羊”,是富平县特色产业。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型建材等轻工业和旅游业是重点发展产业,其中,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型建材等轻工业围绕“航空之城”建设,已形成产业集群;旅游业拥有华郡、陶艺村和四大文化基地吸引游客。

第一产业

2021年,富平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41亿元,位列渭南市第8位。其中,农业产值64.66亿元;林业产值1.73亿元;畜牧业产值21.96亿元;渔业产值0.0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4亿元。

富平第一产业有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其中,以种植业为主,同时发展畜牧业,形成了以“富平柿子”和“富平奶山羊”两大特色农业品牌带动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制乳业、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富平柿子”建成三产融合示范园2个,产品出口韩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全产业链产值65亿元;“富平奶山羊”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形成乳制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包括红星乳业二期、圣唐乳业二期、美可高特项目、样样祥10万吨液态奶项目、20个奶山羊健康养殖小区等。

富平县

富平县

第二产业

2021年,富平县实现总产值240.24亿元,位列渭南市第9位。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累计完成产值72.82亿元,占富平工业总产值的30.3%;重工业累计完成产值167.42亿元,占富平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9.7%。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6.6亿元;食品制造业完成产值32.7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完成产值52.2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7.4亿元;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完成产值57.2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17.3亿元。

富平县第二产业有重工业、轻工业和新型工业。其中,重工业是富平县的主导产业,有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轻工业主要围绕“富平柿子””富平奶山羊“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制造。新型工业是富平县的重点发展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特色轻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有神华集团、中航工业、中国建材等央企省企入驻建设。此外,富平县计划打造“航空之城”,依托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西飞公司、试飞院等航空领域优势资源,引进航空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低空经济。

第三产业

2021年,富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完成81.31亿元,位列渭南市第12位。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5亿元,其中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6.19亿元;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0.8;零售商品价格指数为101.5。

富平县第三产业有商业贸易和旅游业。其中,商业贸易以电子商务为主,县内结合当地文化、农副特产发展直播电商,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富平苹果、酥梨等农产品。2022年,富平县电子商务交易额41.09亿元。特色旅游业是富平县重点发展产业,已形成了红色文化产业基地、陶艺文化产业基地、石刻文化产业基地、斩城文化产业基地四大文化旅游基地,还拥有网红打卡地中华郡、陶艺村等旅游资源。2022年,富平县共接待游客675万人次,综合收入22.32亿元。

经济功能区

富平县目前建立多个经济功能区,主要有工业园区、农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庄里工业园区、凯盛富平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基地等。其中,富平高新区(富阎产业合作园区),聚焦高端高新产业,重点发展航空制造和维修、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和云计算、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庄里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形成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精细化工三大产业为主及物流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的工业集群。

富平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富平县有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高中职中、特殊教育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252所,其中普通高中两所、中学3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小学84所、幼儿园13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职公办教师6846人,在校学生及幼儿共10.13万人。2023年,怀德初中等7所学校开工建设。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富平县有体育场馆9个,镇、行政村(社区)体育惠民健身工程303套,170千米全民健身路径。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富平县有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202523册,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6个,城市书房137处。

富平县图书馆是国家三级图书馆,隶属富平县文体广电局,业务受省、市图书馆指导。图书馆始建于1924年,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集古籍珍藏研究,文献借阅、电子阅览、讲座展览和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旧址位于老城正街13号,属县级文物保护建筑,于2000年搬至城关镇杜村东街育英巷2号。

富平县文化馆是国家二级文化馆,隶属县文化和旅游局下属副科级事业单位,位于富平县南韩大街,场馆面积约8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800余平方米,担负着富平县群文工作的业务辅导、艺术培训、艺术创作、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等工作。

医疗事业

截至2021年末,富平县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41个,其中,医院23个,包括6家综合医院,5家中医医院,12家专科医院12家;基层医疗机构414个,包括24家卫生院,4个门诊部,268个村室,22个社区卫生室22个,9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富平县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6774人,卫生技术人员5722人,医疗机构床位数5120张。富平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7.25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62.99万人,城镇职工参保4.26万人。

富平县医院(二级甲等及以上)

名称

等级

平县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富平县医院

二级甲等

富平朱老二骨伤医院

二级甲等

富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二级甲等

表格最后更新日期:2023.5.30

参考来源:

人居环境

截至2021年末,富平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有19垃圾处理站,13套污水处理设施,71套废气治理设施。2022年,富平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8天,改善率位列渭南市前列,石川河沿线7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桥山南麓生态修复1617亩,富平县植树造林3.5万亩,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通过省级验收,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功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富平县拥有庄里敬老院、康馨养老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等9家养老机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36228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952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4422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29830人,城镇职工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672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375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9518人。此外,富平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433户,20776人。其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121户,2014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12户,631人。

交通

综述

富平县交通便利,富(平)阎(良)连接线贯通县域南北,境内有包茂、京昆、西禹高速,咸铜、西延、西韩、梅七4条铁路穿境而过,距西安咸阳、渭南均半小时车程。截至2023年初,富平县广惠路中段、富昌路北段等10条道路竣工通车,富淡路改造全面完成,西禹高速“四改八”右幅全线竣工,西延高铁富平段开工建设,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公路

富平县有包茂高速、京昆高速、富永高速、西禹高速、G108国道、G210国道过境,,还有S302、S106省道2条。截至2021年末,富平县公路总里程为2668.25千米,农村公路总里程2498.8千米,包括县道264.8千米,乡道398千米,村道1836千米。客运交通运输枢纽有富平客运站和庄里汽车站,其中,富平客运站位于富平县富平东站街198号,于2021年重新改建;庄里汽车站位于富平县庄里镇314县道。

2022年,根据《富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富平县至2035年重点建设工程有京昆高速蒲城至涝峪高速富平段、S20大凤高速公路富平段出入口建设;G108富平段、G210富平段(淡村至耀州区)、S311富平至张桥公路等国省道3改建工程;交通综合枢纽建设项目;客运站迁建、高铁富平综合枢纽南站及周边道路等项目。

富平县

富平县

富平县

铁路

富平县有咸铜、西延、西韩、梅七4条铁路穿境而过。铁路交通枢纽有富平火车站、张桥火车站,其中富平火车站为货运站,位于富平县站南街道;张桥火车站位于富平县张桥镇。

2019年,西韩城际铁路开建,线路长度约175.7千米,预计工期48个月,项目正在建设中;2020年,西延高铁开工,全长300千米,途径港务区东(越行)、栎阳、富平南、铜川、铜川北、宜君、黄陵西、洛川、富县北、甘泉北、延安站预计工期4.5年,项目正在建设中。此外,富平待建成项目还有富平南站(高铁站),位于富平县富阎开发区南端。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末,富平县公交实有营运路数23路,公交营运车辆125辆,实有出租汽车188辆,城市公交旅客运输量约210万人次。

人文

概述

富平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有元陵、永陵等唐陵5座,富平万斛寺塔、法源寺塔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还有老庙老鼓、阿宫腔、宫里石刻等8个项目入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富平县风景优美,有中国国家AAAA级景区陶艺村景区,中国国家AAA级景区金粟山森林公园景区、温泉河景区等。此外,在历史发展中,富平人民与其他民族杂居生活,形成独特的方言体系和美食特产。

文物古迹

富平县是陕西省分布唐陵最多的县,拥有元陵、永陵等唐陵5座,其中以定陵为代表,元陵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境内还有富平万斛寺塔、法源寺塔等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

富平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时代

地址

分类

等级

批次

永陵

南北朝

富平县

古墓葬

国保

第四批

元陵

富平县

古墓葬

国保

第五批

简陵

富平县

古墓葬

国保

第五批

章陵

富平县

古墓葬

国保

第五批

定陵

富平县

古墓葬

国保

第五批

丰陵

富平县

古墓葬

国保

第五批

李重俊墓

富平县

古墓葬

国保

第七批

北周成陵

南北朝

富平县

古墓葬

国保

第七批

法源寺塔

富平县

古建筑

国保

第七批

富平万斛寺塔

富平县

古建筑

国保

第八批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5.30参考来源:

富平万斛寺塔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万斛寺塔位于老庙镇万斛寺故址的万斛山巅,建于唐代,为正方形七层密檐式砖塔,通高26.7米,底层每边长4米。塔身底层特高,南面辟券门,二层以上壁面作仿木结构三间,以砖隐出倚柱、阑额、斗拱,设置假门、窗。层间叠涩出檐较长,施菱角牙子。塔顶平砖攒尖,置宝瓶式塔刹。整个塔体逐层收缩,骤变低矮,呈现自然缓和锥形,比例适度,造型简洁。古塔历时千年,体现了大唐时期佛教文化的兴盛,且在佛教文化考究和古建筑研究等方面具有借鉴价值。2003年,万斛寺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万斛寺塔进行了一次修复。

富平县

元陵

元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北部的檀山之阳,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代宗李豫的陵墓。元陵因山为陵,坐北向南,元陵陵域南北长3.3公里,东西2.5公里。元陵垣墙为夯筑,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四面各辟一门,门外各置石狮1对,筑阙台1对,乳台、四门阙台遗址尚在。东西两神门相距2500多米,南北神门相距2700多米。城垣四隅建角楼,南神门外设神道,长600余米,其南端筑乳台1对,再向南约2公里处筑鹊台1对。神道石刻今存翁仲1尊、翼马1件,北神门处尚存仗马5件。下宫遗址位于陵园西南3公里元陵村村北。陪葬墓史书无载。地面建筑仅存一些建筑遗迹和为数不多的石刻造像。此外,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下宫1号建筑基址,是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唐代陵园建筑基址。2001年,元陵被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平县

中国传统村落

富平县国家级传统村落有城关镇莲湖村、老庙镇笃祜村,省级传统村落有庄里镇西关村、美原镇美原村、老庙镇笃祜村。

富平县传统村落

名称

级别

批次

参考来源

富平县城关镇莲湖村

国家级

第二批

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

国家级

第五批

富平县庄里镇西关村

省级

第一批

富平县美原镇美原村

省级

第二批

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

省级

第三批

表格最后更新日期:2023.5.30

城关镇莲湖村

莲湖村位于富平县政府驻地西北1公里处,自元末明初至1970年,为富平县城所在地,北临温泉河,东临新县城,西临连城,南临西禹公路。村落选址在中山原余脉之上,四周川原相间,地势中间高四周略低,三面环水,居住环境优美。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老城为不规则长方形,长520米,宽350米,占地约280多亩。城内主要古建筑有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望湖楼、图书楼、魁星楼等,还有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斩城。

富平县

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

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处于富平和蒲城交界处,明代忠臣杨爵的故里,建有杨爵祠。村内以焰火,花炮,造纸,农业为主。据老人讲,笃祜村在古时候只有一人居住,被称为独户村,后来村民逐渐增多,取名笃祜村,意为得天独厚,福禄吉祥。

富平县

历史文化古镇/街区

富平县有3个省级历史文化镇,2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富平县传统村落

名称

级别

批次

富平县美原镇

省级

第一批

富平县曹村镇

省级

第一批

富平县宫里镇

省级

第一批

富平县古城南街

省级

第五批

富平县古城正街

省级

第五批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6.16 参考来源:

富平县宫里镇

宫里镇位于富平县城北约10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境内山、原、川并错,有北周文章成陵,唐中崇定陵及唐太子李重俊等10多座陪葬墓,文化遗产丰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里石刻”的发源地。

富平县美原镇

美原镇为富平县东北名镇,是秦大将军王翦故里,距今有2440余年历史,相传美原镇为秦始皇赐王翦 (原千口村今该镇八联村人)美田千顷之封地,频水流经,土地肥沃,故称美原。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年),今美原镇设频阳县,并先后作为频阳、美原、土门等县的县衙驻地统辖富平东北乡一带。镇内北有金要山风景区,中心街有千年古塔。2001年12月,原雷古坊乡合并入美原镇。2016年,美原镇入选陕西旅游特色名镇。

富平县

富平县

富平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富平县有阿宫腔、宫里石刻等3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太后饼、老庙老鼓等5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富平县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

级别

批次

参考来源

阿宫腔

国家级

第一批

朱氏正骨术

国家级

第五批

宫里石刻

国家级

第四批

太后饼

省级

第二批

老庙老鼓

省级

第一批

柿饼制作技艺

省级

第四批

琼锅糖制作技艺

省级

第四批

吴东无底鸳鸯秋千

省级

第三批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5.29

阿宫腔

阿宫腔是秦始皇阿房宫的遗音,一直由灯影(即皮影)保留在民间。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传入渭北和富平一带。阿宫腔的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许多历史和民间故事,剧目的唱词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厚,现存400多种曲牌,有流传剧本达300多本。阿宫腔不仅具有独特的唱法,吹打乐也别具一格,开场必奏“十样景”,是由十多种曲牌合奏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其中阿宫腔的乐器分为文场面和武场面两大体系。阿宫腔角色行当生、旦、净、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袭了秦腔程式,并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动作,显得独特别致。2006年,阿宫腔被公布为第四批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富平县

宫里石刻

宫里镇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北部。宫里石刻历史悠久,宫里镇附近的桥北、三凤、凤西等10多个村子里,刻工艺。宫里石刻的两千多年历史,为当地的无数石刻文物所证明。宫里石刻工艺的基本程序依次是选料和采料、取坯、加工。采料时以山势和石头的天然形态为基础,顺窝,再插入铁钎用力向外张,石块即可顺纹路取下,然后再精细加工。富平县的石刻文物中,有魏晋南北朝的造像碑10多通;三原县的唐高祖献陵,礼泉县的太宗昭陵、乾县的乾陵、富平县的中宗定陵、代宗元陵、蒲城县的睿宗桥陵、玄宗泰陵、让帝惠陵以及散布各地的《李勋墓》《李靖墓》等文武大臣和众多太子公主墓,都有富平宫里的石刻文物,对考古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富平县

习俗

宴席礼仪

富平县在请客宴请方面,宴席一般先上5~9盘下酒菜,继而6~12道各有名称的浑素菜,俗称"上菜"。上菜亦有讲究,鸡肉开头(喻之吉祥),丸子殿后(喻菜已上完),最后为四菜一汤,俗称吃饭。宴席开始时,上座尊长者先语示"捉起"、“抄菜”后,众客方能启筷;席间,不能随意离开,等大家酒足饭饱停箸后,同时退席,以表敬意。富平县群众喜爱吸烟喝茶,烟以大叶子旱烟(烟瘾大者吸小叶子)、兰州水烟、四川什邡卷烟为主, 茶以玉兰、毛尖、陕青、贡尖、珍眉、砖茶为主,来客先灌茶(奉茶),宴席上更不能少,乡村老年人早起喝茶,已成定习。

节日庆典

富平县节庆习俗与陕西省其他地区大致趋同,只在节日庆典活动内容上根据地方特色略有不同。如春节正月初十后,亲朋相互拜年送灯接近尾声,各村堡社火四起,昼夜不停,一般为白天耍“车故事”“马故事”、走高跷、抬芯子、跑旱船、演大戏等;晚上耍 “狮子”“跑走马”、舞龙灯、“扑蛾”“大头和尚戏柳翠"等。其中刘集的“芯子”高约数丈,上有公鸡驮人、手挑多人、空中秋千、孙猴抡棒等,惊险玄妙;卧龙村的“合字灯”拼字组形变化无穷,还有老庙的“老鼓”、到贤的“龙灯”、庄里的“扑蛾”、城关的“狮子”“走马”等各具特色。

饮食

富平县饮食拥有北方饮食习俗特色,主食以白米细面为主,菜色荤素搭配,而且随饭而定,有炒菜、烩菜、凉菜、鲜菜、荤菜、营养菜等,日常饭食以稀饭、 面条、饺子、蒸馍、油饼、煎饼、锅盔、麻食、臊子碱面、面皮、饴铬、包子等“改样饭”居多。

富平菜卷

富平菜卷又叫“富平孜卷”,深受富平人喜爱,是汉族民间常见食品。富平菜卷做法简单,由小麦面粉、鸡蛋、韭菜、粉条、虾皮等制作而成,菜卷里的菜馅根据当地的时令菜而定,比如白菜粉条菜卷、苜蓿菜卷、菠菜菜卷等。

面辣子

富平辣面子是当地民间传统美食,最初,富平县的面辣子多是在蒸馍时顺便做的,通常在蒸馍时顺便用盆或老碗和些面糊糊,里边拌些食盐、辣椒面、生姜沫、蒜片、豆腐丁、粉条及调料等,即可随馍上锅而蒸,待馍蒸熟,面辣子也好了,就可以分别品尝到两种美味。

煎饼

煎饼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美食,制作煎饼时,先要和稀稠适度的面水,等面水饧好后,将面水蒸或者摊,为了让煎饼更好吃,人们往往采些花椒叶洗净切碎放进去,这样摊出来的煎饼就有种淡淡的香味。当地人还会炒几样菜诸如洋芋丝等,用煎饼卷着吃,配以蒜泥辣子醋水,在夏季深受人们喜爱。

富平县

富平县

富平县

特产

富平县具有地域特色的特产众多,有富县苹果、富县油糕、柿子酒、太后饼、柿饼等。

富平柿子酒

富平尖柿含水、含糖量高,不易保存,为了留住这份“甜美”,富平人探索了多种柿子加工方法,酿柿子酒就是其中之一。传统的柿子酒是以柿子为酿酒原料,将柿子捣碎,拌以酒曲,发酵或蒸馏而成。其制作最大特点是不用粮食,属于果酒。2023年5月18日晚,习近平主席夫妇为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此次国宴的菜单上,富平柿子酒也在其中。

富平县

太后饼

富平太后饼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富平县志》记载,薄太后因其子刘恒体弱,薄太后亲自下厨,将面粉和板油和在一起,揉搓成条,放在碳火中烤熟,刘恒吃后非常喜欢,于是这种后来叫做火曲的粗制食品,便成了当时宫廷的一道美味。后来汉宫烤饼,落户民间,故取名“太后饼”。太后饼制作需选用优质猪板油,撕去皮膜,撒入少许盐、桂皮面、大料面、花椒面,用刀背砸成油泥。将上等白面和成水面团,擀成长方片,把油泥均匀地抹在上面,卷成圆圈,旋转制成圆饼。将蜂蜜用开水化开,抹在圆饼上,用三扇鏊烤至金黄色即成。太后饼的用料、加工工艺以及造型,既适应宫廷消费需要,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酥、脆、软、绵、油香不腻,外型焦黄,内层分明,“满口没牙都能吃”,经久不衰。

富平县

风景名胜

综述

富平县景点有国家AAAA级景区陶艺村景区、中华郡景区,国家AAA级景区金粟山森林公园景区、温泉河景区、石川河景区、唐丰陵文化旅游景区、到贤金地景区等。此外,富平县还有堑城正街、南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曹村镇太白村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富平县A级景区

景区名称

等级

评定时间

地址

参考来源

富平陶艺村

AAAA

2011年

富平县城以北

富平中华郡景区

AAAA

2021年

富平、阎良、三原之间

圣唐乳业工业旅游区

AAA

2020年

富平富阎新区

富平石川河国家湿地公园

AAA

2018年

富平县

温泉河景区

AAA

2016年

富平县北部温泉河城区段

金栗山森林公园

AAA

2012年

富平县城东北

唐丰陵文化旅游景区

AAA

2022年

陕西省富平县东北20公里

到贤金地景区

AAA

2017年

富平县到贤镇古镇区北部

米家窑地下交通站

AAA

2022年

富平县梅坪镇岔口村

表格最后更新日期:2023.6.24

重要景点

富平陶艺村

富平陶艺村历史文化悠久,盛唐之际为圣瓷官窑。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城以北,依托于唐鼎州窑遗址,是目前国内首家以陶艺为主题集国际陶艺文化交流、国际陶艺作品展览、陶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玩泥体验、餐饮住宿、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一个多元化国际陶文化旅游景区。富平陶艺村已历经了20年的国际陶艺文化交流,全球各个国家500余位艺术家曾驻地创作,为1000余位艺术家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2011年,富平陶艺村被公布为中国国家AAAA级景区。

富平县

富平中华郡旅游景区

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富平、阎良、三原之间的荆山,景区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发源地及荆山铸鼎历史文化为背景,富平荆山原生态地形地貌为基础,形成集精品住宿、特色餐饮、主题文化展示和人文体验、中华文化研究、艺术家论道基地及景观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基地。景区内有中华美食街、温泉水世界、蚩尤水寨(欢乐水世界)、欢乐园、黄帝文化博物馆、颂祖祈福广场、中华姓氏鼎、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刘少椿纪念馆等项目。此外,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破晓之地,更被史书称为中华民族的“人间砥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脉之一。2021年,中华郡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国家AAAA级景区。

富平县

金粟山森林公园

金粟山森林公园位于富平县城东北约三十多千米处。"以粟如金故名",又因山巅唐代即建立高禖(求子之神)祠,有龙泉水藏于深沟,也叫菩萨山、灵泉山、紫金山。总面积15000余亩,主峰海拔1240.7米。山上植被丰厚,物产富饶,尤其以天然太子参最为名贵。2012年,金栗山森林公园被评为中国国家AAA级景区。

富平县

重要人物

人名

简述

参考来源

习近平

(1953年~至今)

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习仲勋

(1913年10月15日~2002年5月24日)

生于陕西省富平县,1928年春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2002年5月于北京逝世,享年89岁

王贲

(生卒年不详)

字典,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秦朝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之子、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又作武陵侯)。公元前219年,随秦始皇东巡。其后事迹不详

盖吴

(417~446年)

卢水胡人(匈奴左沮渠部后代),生于北地郡(治今富平县东北古义亭城)。北魏时期关陇人民大起义首领

王佛宗

(1899~1927年)

乳名甲申,又名世尊。1899年8月19日出生于富平县杜村镇莲湖村,自幼家庭贫困。1919年,考入省立师范学校。一生致力于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28岁积劳成疾病逝

表格最后更新日期:2023.5.30

重要荣誉

授予荣誉

授予单位

参考来源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

省级森林城市

陕西省林业局

表格最后更新日期:202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