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
有一种说法认为,虎斑猫由非洲野猫驯化发展而来,其祖先是一种古埃及猫。单词“atabi”在17世纪90年代首次用于描述带条纹的猫,在英文中被称为“tabby”,也就是虎斑猫。1871年,伦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上第一次猫展上记录了一只9.5千克重的“英国虎斑猫”,而虎斑猫的驯化史可达近一万年。
形态特征
虎斑猫的标志性特征是皮毛上的条纹图案,基本特征包括额头上有“M”形花纹,眼周颜色较深,嘴唇和爪子颜色深,下巴和腹部较身体其他部位颜色更浅,腿部和尾巴存在环状条纹。根据斑纹的形状和分布,可将虎斑猫的花纹分为5种常见类型;根据颜色,可以将虎斑猫分为4种常见颜色。
按条纹分类
1.经典纹(Classic Tabby):经典纹虎斑猫皮毛上的虎斑图案由大量的漩涡形状组成,花纹类似大理石。许多美国短毛猫都属于这种类型。

2.鱼骨纹(Mackerel Tabby):鱼骨纹虎斑猫的条纹平行于身体的侧面,同时穿过腹部,腿和尾巴周围有环状图案,[1]沿着脊柱有一条实心的深色条纹,旁边有更多的条纹分支,这种图案类似于鱼的骨架,因此得名。鱼骨虎斑猫是最常见的类型。

3.斑点纹(Spotted Tabby):斑点纹虎斑猫身上除了条纹状或漩涡状的图案,还分布着各种大小的椭圆形斑点。

4.麻纹(Ticked Tabby):麻纹虎斑猫的额头上有标准的“M”形斑纹,脸上也带有条纹,腿部和尾巴分布有不同颜色的条纹带,但从远处看,皮毛的其余部分为纯色。

5.玳瑁纹(Tortoiseshell):玳瑁纹虎斑猫全身有棕色和红色的混合斑块,脸部和腿部的条纹图案最明显。

按颜色分类
1.棕色(Brown Tabby):棕色虎斑猫的身体呈奶油色或白色,条纹颜色从棕褐色到黑色不等,部分个体耳朵上有深棕色硬毛。

2.橙色/红色(Red or Orange Tabby):这种虎斑猫身体呈红色或橙色,身上覆盖深红色斑纹,腹部和爪子可能呈白色。

3.银色(Silver Tabby):银虎斑身体颜色由浅灰色到深灰色不等,身上斑块和条纹较为明显,与明亮的底色形成对比。

4.印花色(Calico Tabby):印花虎斑猫额头有明显的“M”形花纹,身上有白色、橙色和黑色三种颜色,因看起来像印花棉布而得名。

性格特征
虎斑猫性格友好聪明,活泼外向,与人类和许多动物相处融洽。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虎斑猫会竭尽所能讨好人类,但是如果在家庭中有求必应,虎斑猫很容易“被宠坏”,脾气变得反复无常。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当虎斑猫发现猎物时,会放低身体,肚皮贴地匍匐前进,脚爪上的肉垫能让它们走路无声。虎斑猫进食后常要“ 洗脸,就是用舌舔舐左右前肢内侧腕掌的被毛,然后再用腕掌在脸上从耳部至吻部擦拭。


节律行为
虎斑猫属于晨昏性动物,在傍晚和清晨最为活跃,一只正常的虎斑猫每天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睡觉,成年猫每天会睡14~16个小时左右,幼年猫则是每天睡20个小时左右。


交流行为
虎斑猫会通过动作和叫声与同类或人类交流,与同类交流时较少发出声音,而与人类交流时,虎斑猫会更多地通过声音与人类互动。

身体部位或动作 | 释义 |
尾巴 | 尾巴整体笔直,末端卷曲表示快乐 甩动尾巴表示处于兴奋或焦虑的状态 尾巴翘起来,表示感到兴奋、好玩或感到威胁 尾巴炸毛且位置放低,表示处于进攻状态或感到害怕 尾巴放低,收缩在后面,表示感到害怕 |
眼睛 | 凝视表示信任 光线不变的情况下瞳孔放大,表示兴奋或害怕 |
叫声 | 发出呼噜声表示安逸和舒服 发出吼叫、嘶叫和尖叫声,表示怀有敌意 处于发情期的猫会发出尖细的类似于婴儿啼哭的叫声 |
耳朵后仰 | 表示害怕、焦虑或对新事物感到好奇 |
在主人身上摩擦头部、腹部、尾巴 | 进行气味标记,表示占有 |
踩奶、舔舐和轻轻啃咬 | 表示信任和爱 |
饲养照料
日常护理
虎斑猫的日常饲喂应以猫粮为主,为保证营养均衡,应选择营养均衡、适口性好的品种,为了虎斑猫的健康,应避免饲喂生鸡蛋、洋葱和葡萄。虽然生活在室内,但是虎斑猫仍然需要2~3个月洗一次澡,并定期清洁口腔、清洗眼睛、剪指甲和梳理毛发。同时,应根据不同品种进行针对性护理,比如:短毛虎斑猫梳毛的频率只需一周2次,而长毛猫(如虎斑缅因猫)需要经常刷牙和梳毛。
运动训练
虎斑猫出生后的2~3个月是最佳训练时机,训练时间不宜太长,一次15分钟,每天两三次即可。训练场所要保持安静,主人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耐心,最好采取多种训练和刺激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如果要纠正虎斑猫的不良行为,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制止,将虎斑猫带到现场,并作出适当的惩罚,但应避免体罚。
繁育
虎斑猫包含众多不同的品种,为保证品相良好,在配种前要先进行虎斑基因稳定性的筛查。需要注意的是,母猫第一次发情时不能进行交配,猫的品种不同,发情时间也不一样,短毛品种的母猫到1周岁左右可配种,长毛猫需要1.5~2岁才可配种。
虎斑猫的发情周期分为不排卵期(前情期和发情)、以假孕或怀孕为结果的间情期及发情期(无发情周期)。前情期母猫的表现为亲近人、在地上反复打滚,但不接受交配,该阶段会持续1~2天。进入发情期后,母猫会出现踏步、鸣叫、弓背、打滚、触摸臀部等表现,该阶段持续1周左右,此时应密切关注母猫状况,准备交配。
母猫成功怀孕后会出现喜静、呕吐的行为特点,在配种后第3周左右,乳头变红变大,体重增加,腹部逐渐增大,怀孕期平均为65天。此时需要给母猫提供安静的环境,饮食中增加蛋白质类食物的占比,可以给怀孕母猫喂食幼猫粮和不添加油盐等调味品的鸡汤和鱼汤。
病害防治
杂交品种的虎斑猫通常较为健壮,但是许多纯种虎斑猫的免疫力比较低下,存在健康问题。虎斑猫的常见疾病包括病毒性鼻气管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蛔虫病、猫耳螨病、蚤病、急性肠胃炎。
病害 | 症状 | 防治 |
病毒性鼻气管炎 | 患猫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出现阵发性咳嗽和打喷嚏症状。同时鼻腔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口腔糜烂溃疡,进食困难,口腔不断流出黏性分泌物,有臭味 | 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在症状不严重时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严重时应及时送往宠物医院治疗 |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 几个月的幼猫体温会升高到40℃以 上,呕吐,很多猫不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猫口腔及眼、鼻有黏性分泌物,粪便黏稠样,后期带血,严重脱水,贫血 | 注重食物营养均衡,保证矿质元素、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摄入量 |
猫蛔虫病 | 患猫胃肠功能紊乱,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粗乱,营 养不良,呕吐腹泻 | 避免给猫喂食生食,不要让家猫食用从外面抓来的野生动物 |
猫耳螨病 | 患猫摇头不安,耳道中有棕黑色的分泌物及表皮增生现象。严重时会导致中耳炎和脑炎 | 按时给猫洗澡,定期用棉签清理耳道 |
蚤病 | 患猫表现为经常 啃咬搔抓,蚤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猫贫血,消瘦,皮毛检查时可见毛根部有跳蚤爬动 | 做好猫的毛发清洁,定期进行猫窝灭虫工作 |
急性肠胃炎 | 患猫表现出呕吐,腹泻,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脱水等症状 | 避免给猫喂食不干净的水和食物 |
主要价值
虎斑猫性格友好随和,活泼聪明,且比较容易饲养,能成为很好的家庭伙伴。
相关文化
神话传说
据《圣经》中记载,耶稣在马厩出生,一只小虎斑猫依偎在他旁边给予他温暖,圣母玛利亚非常感激,把自己名字的首字母“M”印在虎斑猫的额头上,形成了虎斑猫的标志。
在埃及的《死者之书》中,太阳神拉(Ra)有时也会以斑点虎斑猫的形象出现。
文艺作品
动画作品《加菲猫》(Garfield)中,喜欢吃和睡的胖猫主角是一只虎斑猫,其友好外向、喜欢冒险的性格很符合虎斑猫的形象。

动画电影《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的主角猫是一只橙色虎斑猫。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插画中,柴郡猫一直被描绘成虎斑猫,后来在迪士尼动画中为一只具有粉紫色条纹的虎斑猫。
英国画家Horatio Henry Coudery创作了很多关于虎斑猫的作品,将它们描绘成淘气而好奇的可爱形象。
百老汇音乐剧《猫》中,有一只名叫Munkustrap的银色大猫,扮演这只猫的演员头戴假发,模拟虎斑猫标志性的“M“形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