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为湖南省电力技工学校,长沙电力学校,1984年、1985年和1996年,湖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长沙电力学校培训中心相继在校内成立。2005年,学校升格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之前三所学校相继撤销。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395.29亩,建筑面积13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78亿元,有教职工3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18人,“双师型”教师115人。学院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机构、团中央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以及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高校、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高校”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学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为湖南省电力技工学校、长沙电力学校,2005年升格为高职院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先后开设电力类、动力类、经管类和计算机类等30多个专业。目前,学院核心专业包括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类别 | 专业 |
电力技术类(专)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供用电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输配电工程技术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 |
热能与发电工程类(专) | 发电运行技术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 |
电子信息类(专)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办学理念先进:学院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办学定位;构建了“校企一体、教培共融”的办学模式和基于“校企合作”的“135”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了“传授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传授技艺,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确立了“立德立能,日学日新”的校训;形成了“严明严谨,求实求效”的校风,“博学善教,敬业爱生”的教风,“勤学善思,苦练躬行”的学风。
就业前景广阔: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为电力系统及社会输送了各类毕业生35000多名。毕业生遍布全国21个省市,分布在湖南省电力系统所有单位、三峡水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深圳供电局等大中型企业。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有的成为技术或管理专家,有的担任了企业的领导,在各自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届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2.29%和94.64%,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科建设
建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电力系统PLC与变频器技术》《变配电所运行与维护》《电力电缆施工运行与维
护》《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等15门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其中《变配电所运行与维护》获得省级在线精品课程验收认证。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有教职工3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18人。近年来,学院依托企业办学优势,持续开展校企人才双向交流,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显著增强,20余名教师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奖项,2个团队分别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同时,学院常年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现场专家、知名教授为兼职教师。
合作交流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倡议与重大举措。学院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双高"建设目标,制定了适应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对国际人才的培养来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22年学院共获得电力行业供用电科技创新成果金奖、省电力公司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等科技奖项6个,其中《面向电网降损的异常用电行为检测方法研究》项目于2022年6月首次获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为提升学院科研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荣誉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荣获“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国家电网公司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进集体,以及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园环境
学院座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395.29亩,建筑面积13余万平方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禹军 | 院长、党委副书记 |
浣世纯 | 党委书记、副院长 |
方鹏、梅其建、冯兵 | 副院长、党委委员 |
吴学斌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
陶明、龚敏 | 二级咨询员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