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的天体表面相对光滑,陨石坑比预期的少得多。它外表很红,科学家认为,这种红色色调由其表面有机物质的改变引起,这在柯伊伯带中很常见。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天涯海角的:发现历史等介绍

中文名

天涯海角

别名

2014MU69

拼音

tian ya hai jiao

外文名

Ultima Thule

分类

小行星

组成部分

岩石和冰物质

发现者

朱进

基本信息

2020年2月13日,在西雅图举行的发布会上,西南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还表示,“天涯海角”的规模大致相当于一座城市大小。据此前报道,“天涯海角”由两个截然不同的小天体组成,巨大的扁平体(“天涯”)和圆圆的小天体(“海角”)通过“颈部”连接在一起。

形状结构

叶瓣状结构,较大叶瓣结构——“天涯体”,存在相邻的高地特征,较小叶瓣结构是“海角体”。

天涯海角

发现历史

美国宇航局(NASA)“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一个昵称为“天涯海角”、形似雪人的太阳系边缘天体一年后,目前仍在距离地球40亿英里的地方。

“新视野”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1日飞越“天涯海角”,并陆续传回数据。其位于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一串由冰冻物质组成的盘状区域,它环绕太阳运行的距离比第八大行星海王星要远20多亿公里,也比“新视野”号在2015年造访的矮行星冥王星还要远出15亿公里。

尽管天体上存在冻结的甲烷,但目前仍未发现水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