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剧情 影片开头把观众带到1999年春节,沈涛(赵涛 饰)被梁子(梁景东 饰)和张晋生(张译 饰)同时喜欢着。梁子是一名矿厂工人,只能偷偷把对沈涛的爱藏在心底。张晋生是一个富商老板,手里经营着加油站,还准备把梁子所在煤矿厂买下来。春节过后,三人一起开车游车河,张晋生向沈涛表明了心意但没有得到沈涛的正面回答。随后,张晋生买下梁子所在的煤矿厂,想通过给梁子安排好的职位换取他主动放弃对沈涛的喜欢。梁子拒绝了张晋生,并从厂子里辞职了。辞职后的梁子在沈涛家的电器铺帮忙,两人亲密无间的举动让张晋生感到愤怒,他直接表示让沈涛在他和梁子之间做出选择。经过一番犹豫,沈涛选择了张晋生。沈涛亲自去给梁子送请帖,但梁子已经准备远走他乡了,他把请帖放在床上,家里的钥匙扔到房顶,准备再也不回来了。梁子走了,沈涛和张晋生日子照样要过下去。不久后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张到乐。
转眼间来到了2014年。这时的沈涛和张晋生已经离婚,张晋生带着儿子在上海生活。梁子在异地也已经娶妻生子。但由于长时间在矿厂工作,梁子患上了尘肺病后又发展成了肺癌,他回到家乡,想寻求朋友的帮助遭到了朋友的拒绝。他的妻子小露(刘陆 饰)找到了沈涛,沈涛得知后拿着钱和梁子的家门钥匙去看了梁子。沈涛的父亲要去看望他的战友结果在候车室去世了。因为父亲的葬礼,沈涛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但儿子和她很陌生。为了儿子能有更好的生活,她坐着火车把儿子送回了上海。在火车上沈涛将家里的钥匙给了张到乐,告诉他想回家随时都可以回来。
时间飞逝,到了2025年。由于2014年反腐兴起,张晋生带张到乐(董子健 饰)到澳洲生活,一呆就是十一年,张晋生和张到乐时常争吵,张晋生也并没有真正融入澳洲生活,张到乐也早已对沈涛记忆模糊。或许是缺少母爱,也或许是青春叛逆,张到乐喜欢上了比自己大40岁的中文老师米娅(张艾嘉 饰)。在两人交谈中老师发现到乐脖子上一直带着一副钥匙,询问后,到乐给老师讲了钥匙的来源,老师听后说陪他一起回家乡看他的母亲。两人到旅行社订票时被认成了母子,这让张到乐无法接受。两人来到海边重新面对这段感情,到乐看着海浪想起了母亲,轻喊了一声“涛”。远在家乡的沈涛仿佛听到了儿子叫自己,扭头发现没有人。这时的沈涛孤身一人,只有一只狗与他作伴。影片最后,沈涛在大雪中跟着熟悉的音乐扭动着,虽然动作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利落,但她依然沉浸其中,像是怀念着曾经的故人。
演员与角色 沈涛赵涛饰恋家,注重感情。年轻时被张晋生和梁子同时喜欢,然后选择了张晋生,三人决裂。两人生了一个儿子,但由于两人观念不一样,一个想留在故乡,一个喜欢出去闯荡,所以后来两人离婚了。她为了儿子能有更好的生活让儿子跟着张晋生生活。梁子后来有难,沈涛毫不犹豫伸出援手。之后沈涛没有找过别找过别人,自己生活。 张晋生张译饰骄傲、固执、一心向钱的富商。年轻时和梁子一起追求沈涛,赢得沈涛芳心,两人结婚又离婚,离婚后带着儿子到上海生活,反腐兴起后又带着儿子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却始终没有融入澳大利亚,心里思念着故乡,但有家不能回。 梁子梁景东饰踏实做事的矿厂工人。一直喜欢着沈涛,张晋生和沈涛在一起后一气之下远走他乡,在外娶妻生子。本想再也不回故乡的他生了重病回到家乡,得到了沈涛的帮助。 张到乐董子健饰张晋生和沈涛的儿子,一直跟随父亲生活,缺乏母爱,对母亲印象模糊。长大后的他喜欢上了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中文老师,但自己无法接受别人的看法。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2006年,贾樟柯的父亲去世,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家庭,《山河故人》是他那时整理的情感体验的总和,也是他将自己的大部分生活经历融入其中的影片。贾樟柯曾认为给妈妈买更好的东西,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就可以不那么担心她了。但他发现这样做其实是忘记了真正重要的事情。这种惊人的认识促使他制作了一部关于情感的电影。
贾樟柯表示,他觉得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这期间,新的东西不断涌现对人们的感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之所以把影片起点放在1999年,是因为1999年之后互联网出现,逐渐影响着私人感情领域。为了场景的真实贾樟柯做了很多资料收集像街道的改造,对白的形式以及移民问题等等。
选角 贾樟柯对张晋生这个人物期望很高,他希望能有人把张晋生既野蛮又单纯的劲儿演出来,在看到《亲爱的》中张译的表演时,就觉得他可塑性很强,又搜了张译很多照片,于是确定张译就是他要的张晋生。
贾樟柯表示并不是专门为妻子塑造的沈涛这个角色,在写剧本的时候都是不和赵涛商量的。剧本写完后和团队一起去定人物。赵涛拿到沈涛这个角色都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贾樟柯第一次见到董子健是在上海电影节上,他当时就在董子健身上看到很多中国演员没有的对镜头的自由感。就很想和董子健合作,于是在没有试戏的情况下贾樟柯就定下了董子健这个角色。
取景 影片在山西汾阳和澳大利亚两地进行拍摄。贾樟柯表示自己有故乡情结,他的多部影片都是在山西汾阳取景。贾樟柯表示,他在选择张晋生等人移民地方的时候,想写一个在心理距离上偏远的地方。到了澳大利亚后发现它在南半球,季节和中国相反,这样的反差带来电影美学上的疏远感。最终决定在澳大利亚西岸一个很小的城市拍摄。
影片亮点 主题与人物 电影以时间为轴描述了小地方同一群人在不同时代下的变化,讲述了这群人与故乡之间的经历。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三段故事的讲述,突出“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的叙事主题。而这些人物实际上也是芸芸众生的缩影,小地方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贾樟柯只作单纯的叙事,让观众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影片中除沈涛外将其余人都被刻画成了不同程度的流浪者,以此来更加深刻的表达文章的主题。梁子是流浪者中的代表人物,表面上他因为不想看着心爱的人和别人在一起而远走他乡,实际从张晋生想拿炸药报复他体现了他远走他乡也是被迫的。但由于他始终是社会底层,因而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因病又回到家乡,他代表了被时代撞倒的那部分人。
在影片中张晋生在离开汾阳后越走越远,看似他拥有财富,远走他乡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由于对金钱的贪恋做出了违背道德的事,导致他必须要远离他乡。远在异国他乡他只能靠与有同样山西口音的老乡交流来抚平自己对家乡的想念。张晋生代表了在精神世界中迷失自己的那部分人。
沈涛与张晋生截然不同,她从始至终守在家乡,始终守着同一首歌、同一只舞,正是这样预示着她和张晋生的婚姻必是失败的。沈涛经历了1999年的“寻找”,2014年的“回归”,2025年的“解脱”,她这个人物形象鼓舞着青年人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内心。
符号的隐喻 影片极其注重对符号的使用,用符号解读了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并通过对符号的使用表达着人物情感的变化还用符号将社会风貌的变迁呈现给观众。
影片中用黄河这个景物符号来代表家园。在影片中多次出现黄河炸冰的场景,本来把冰炸开意味着新希望的开启,而在影片中1999年,张晋生在黄河边上放烟花来显摆他的金钱,还有一次用想报复梁子的炸药炸冰。2014年,在沈涛和儿子即将分别时出现炸冰。这都代表即将与家乡分别。2025年,黄河的表述变成了张晋生挂在墙上的《黄河颂》,以此来表现张晋生对家乡的思念。影片中用塔和火车站来表示逝去的时光。在影片中塔是沈涛的根,见证着她的点点滴滴,1999年的青春和爱情,2014年与儿子离别的痛,2025年在雪花中追忆时光。
影片中出现了多个道具符号,这些道具符号也有着深刻的暗指。张到乐始终将母亲留给他的钥匙挂在胸前,而经常丢失澳洲家里的钥匙,钥匙这个符号表现了张到乐对母爱的缺失,以及没有根基的孤独。影片中在1999年时,导演用空镜头拍摄了一辆运煤车,但倾斜的煤车四处洒落。这暗示了煤炭经济的不稳定,也预示着梁子在这个背景下的悲惨结局。
影片中多次出现“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表达,代数问题在影片中暗指梁子和张晋生在经济上的巨大差距,而沈涛最终选择富有的张晋生。几何问题则是对他们三个呈现三角关系的暗示。
文化内涵 山西是贾樟柯导演的故乡,影片中贾樟柯将山西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从头到尾的山西方言就是一种鲜活的文化标志。它不仅塑造了人物形象,更代表了导演对地域文化表示肯定的态度,不仅传播了山西地域文化,也是对方言保护的表现。影片中同时出现山西方言、普通话、英语,是文化侵袭与同化的一种过程与结果。
影片中包含了很多东西,有亲情,有爱情,有地方文化,实际上,这所有内容都指向了文明的传承和流失。出生在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张到乐,被刻上“美元”的名字,被安排在澳洲,只会一点普通话,和父亲的交流还要用翻译器来进行,但他从未被澳洲文化接受过。由张到乐一人反映着从小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而忘记我国文明的部分年轻人群体。引发公众对文明流失问题的深思。
影片中还展现了许多中国元素像热气腾腾的麦穗饺子、热闹的舞龙、悲痛的葬礼,这些元素都展现了我国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现如今越来越多人重视影视剧中的中国元素,实质上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影片中张晋生虽居住在国外但仍坚持自己的生活习惯,他不接受西方文化,陷入困境。张晋生的困境是他拒不融入西方文化带来的后果,告诉我们对西方文化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
幕后花絮 影片中沈涛把钥匙给孩子的情节取材源于贾樟柯的亲身经历。
在拍摄影片时贾樟柯和赵涛经常有争执,比如在拍2014年的情景时贾樟柯出于保护演员的角度认为赵涛应该化妆,而赵涛为了表现时过境迁的沧桑感认为不应该化妆。在拍沈涛父亲在候车站去世后的情节时,贾樟柯认为沈涛不应该哭,赵涛觉得对于中国女性来说遇到这样的事哭才是正常的。最后,贾樟柯都采取了赵涛的建议。
在影片中张译需要用山西方言对话,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他就请人用山西话把台词都录了一遍,像学外语一样天天听,后来又把台词加注音标,坚持不懈练习,又通过和山西人对话来练习直到有人把他认作了老乡。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15年
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山河故人》
提名
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山河故人》
提名
最佳原创剧本
贾樟柯
获奖
最佳导演
贾樟柯
提名
最佳女主角
赵涛
提名
最佳摄影
余力为
提名
最佳音效
张阳
提名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半野喜弘
提名
第6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公众大奖
最佳欧洲电影
《山河故人》
获奖
第12届国际影迷协会奖
最佳女演员奖
赵涛
获奖
2016年
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山河故人》
提名
第十届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编剧奖
贾樟柯
获奖
最佳影片
《山河故人》
提名
最佳导演
贾樟柯
提名
最佳女主角
赵涛
提名
第23届北京大学 生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
贾樟柯
获奖
制片与发行 制片公司
1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2
北京西河星汇影业有限公司(中国)
3
北野武工作室(日本)
发行公司
1
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影视发行分公司(中国)
2
四海电影发行联盟(中国)
3
Ad Vitam(法国)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法国
France
2015年05月20曰
(戛纳电影节)
中国
China
2015年06月18曰
(上海国际电影节)
捷克
Czechia
2015年07月06曰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以色列
Israel
2015年07月06曰
(耶路撒冷电影节)
波兰
Poland
2015年07月27曰
(新视野电影节)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15年07月31曰
(墨尔本国际电影节)
加拿大
Canada
2015年09月14曰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
Spain
2015年09月23曰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挪威
Norway
2015年09月24曰
(柏林国际电影节)
德国
Germany
2015年09月26曰
(科伦坡影视展会和电视节)
冰岛
Iceland
2015年09月27曰
(雷克雅未克国际电影节)
美国
USA
2015年09月28曰
(纽约电影节)
韩国
South Korea
2015年10月3日
(釜山国际电影节)
瑞士
Switzerland
2015年10月4日
(苏黎世电影节)
比利时
Belgium
2015年10月15日
(佛兰德斯国际电影节)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声音
杜比
色彩
彩色
纵横比
1.37:1(1999年场景)
1.85:1(2014年场景)
2.35:1(2025年场景)
摄影设备
Arri Alexa XT M
Arri Alexa XT
电影格式
Codex
摄影规格
ARRIRAW (2.8K)(源格式)
DV(源格式)(某些场景)
Digital Intermediate (4K)(母版)Master Scope(2025场景)(源格式)
成片格式
D-cinama
反响与评价 综合评价 对影片持赞赏态度的评论者认为影片中“贾式符号”自然流转在三个时间段中,展现出二十余年沧海桑田的情感张力,堪称贾樟柯“从影20年来的集大成之作”。而在批评者看来,《山河故人》早已丧失《小武》、《站台》等贾樟柯早期影片中直击心灵的力量,在结构先行的意图下,涛儿、晋生、梁子、到乐等人物不过是响应影片主题的人形传声筒,在种种社会学符号的堆砌下,扁平地完成着各自的人物使命。
在2015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映后的采访反馈,8成以上的海外媒体对《山河故人》评价很高,曾看好它是“金棕榈的有力候选”。而当时一些中国媒体认为,《山河故人》的很多设置有些刻意,显得过于迎合电影节的喜好,在贾樟柯的作品系列中并无超越。
正面评价 法国《 解放报》评: “贾樟柯是当今世界在世的几位伟大导演之一。而《山河故人》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在于,他不会把我们从他的电影世界中排除出去。”
新京报评: “之所以说看完《山河故人》,对贾樟柯没有失望,是因为他基本上用这部电影快好省地做了本该纪录片做的事。”
收视情况 电影在上映四天就有了2000万票房。在观影人群中90后成为观影群众主力军,21-25岁之间的观众占43.45%,这些年轻观众在观看之后还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写观后感推荐网友观看。《山河故人》在当时成为贾樟柯最卖座的电影。
影片评分 豆瓣网
豆瓣评分:8.1分
好于91% 家庭片,好于 92% 剧情片
286471人评价
猫眼网
猫眼口碑:7.9分
69403人评分
1905电影网
评分:8.4分
655人评分
烂番茄网
AUDIENCE SCORE(观众评分):68%
500+人评分
IMDb网
评分:6.9分
5895人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