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发展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关于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人类学专业学科门类为法学,属于社会学类,专业代码为030303T,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学制为四年。
培训标准
培养目标
人类学专业培养掌握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和优良人文素质的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人类学专业学生兼修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四方面的课程,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调查方法技术的训练,注意提高研究技能以及进行应用研究的能力。
课程体系
人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总体上包括理论教学类课程和实践类教学课程。理论类教学课程体系包括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践类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实践类课程和环节、专业实践类课程和环节。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授课内容 |
通识课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军事理论、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生命科学(或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信息科学)等 |
公共基础课程 | 世界(近代)历史、中国(近代)历史、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法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心理学概论、伦理学概论、逻辑学概论、民族学概论、统计学等 |
专业基础课程 |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文化(社会)人类学概论、女性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等 |
专业核心课程 | 人类学概论、民族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理论、民族志研究方法、中国民族学、中国民族史、语言人类学、考古学导论、政治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宗教人类学、质性研究方法 |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人类学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公共实践类课程和环节、专业实践类课程和环节。公共实践类课程和环节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与社会服务、课外社会实践、创业实践活动、各种学科竞赛等;专业实践类课程和环节包括课程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专业实习、毕业创业实习、课程论文、学年(期)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创新创业讲座与策划等。课程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包括社会统计软件应用实验课、电话访问调查实验课、行为科学实验课、社会个案工作实验课、小组工作实验课、创新创业实践课。专业实习包括社会调查实习、田野调查实习、社会工作实务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多种形式。
毕业写作
人类学专业的毕业写作一般采用论文形式进行。第一,在选题要求上要聚焦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社会发展、社会历史中的实际现象和问题,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体现社会学类专业的理论视角或理论基础。第二,在内容要求上包括中英文题目和摘要、问题的提出、相关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基本结构和讨论、主要参考文献,正文的字数一般在7000字左右,其他部分根据需要决定,遵守学术规范,结构安排合理,逻辑严谨,行文流畅。第三,在指导要求上指导教师应在选题、文献阅读、理论构思、概念化和操作化、田野调查、数据(资料)分析、写作规范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面谈、电子邮件、网上沟通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讨论,必须认真通读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每名教师同时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能超过五人。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保研、考研或出国,继续人类学方面的学习深造,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和教学。
就业方向
人类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社会团体,从事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师资队伍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专业应建立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队伍应按生师比不高于18:1的标准配备,实验室应配备专职的管理员或实验员。教师的专业背景为所任教专业的比例不低于40%,或专业背景为社会学类专业、心理学专业、社会保障专业的比例不低于80%。各专业教师所担任的教学课程或环节应相对稳定,并具备与所承担教学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实务经验。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必须严格遵守基本教学规范和环节,切实加强教学互动和学生学习过程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条件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专业所在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须达到教育部公布的指标要求。首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专业所在院系应有教材选用和使用效果评价方面的制度,将国家政策要求、教师的教学体会以及学生的学习体会和评价作为选定教材的重要依据。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综合性本科高校的生均图书量应不少于100册,生均年图书量应不少于四册,纸质专业期刊不少于20种。图书资料室或教务部门应保存各类教学文件、学生论文、资料。其次,为教学提供充足数量和功能的教学设施。专业必须有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专业实验室,能够为专业教学课程、环节提供必要的实验设施和设备。专业应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能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能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最后,要保证充足的教学经费投入。教学经费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所规定的标准,保证各项教学环节工作的正常进行。
开设院校
地区 | 开设院校 |
北京 | 北京大学 |
福建 | 厦门大学 |
山东 | 山东大学 |
云南 | 云南民族大学 |
参考资料
注释
[a]以上课程内容来源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b]以上开设院校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