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广东科技学院前身为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的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2015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截至2022年12月,广东科技学院占地133.0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32935人,专任教师1579人、外聘教师502人。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14个。
历史沿革
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9月,东莞南博专修学院创建。
2004年9月,东莞南博专修学院升格为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学院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0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升本评估。

广东科技学院
2011年4月,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 。
2015年,学院通过了广东省学位办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评审。
2017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成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12月,学院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9月,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总校区正式开学 。
2021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广东科技学院新增6个本科专业。5月25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下发《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粤学位函〔2021〕3号),学校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3年2月,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CSA)跨境电商综试区示范型产业学院在学校成立。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广东科技学院分为二级学院和教辅机构。二级学院11个,教辅机构12个,有45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专业类型覆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
各学院专业设置如下表:
学院 | 专业 |
计算机学院 | 本科专业: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
|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专科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
财经学院 | 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工程、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资产评估、经济与金融、互联网金融等8个专科专业: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
管理学院 | 本科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6个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现代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
外国语学院 | 本科专业: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日语 专科专业:商务英语 |
艺术设计学院 | 本科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通识教育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创新创业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学科建设
广东科技学院于2015 年取得学士学位授 予权。2018 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 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内设4个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机械 | 电子信息 | 工商管理 | 会计。)校有1 个国家级一流专业 /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软件工程),3 个省级一流专业(网络工程 | 财务管理 | 物流管理),4 个省级特色培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 商务英语 | 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3 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软件工程 | 汽车服务工程 | 财务管理)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81人,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91%。先后有24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4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900余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20余部
教学建设
网络工程等3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培育专业;汽车服务工程等3个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专业正开展IEET工程教育认证;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等15个专业正开展ACBSP国际商科专业认证;22门课程入围省一流课程、精品课程。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3项;与华为、西门子、腾讯云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建有11个产业学院,与东莞证券、莞通股份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了89个创新班。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学校交流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先后与美、英、澳、加、日、韩、泰、西、意、匈等国及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同开展合作项目,以及双向交流、短期文化交流项。先后有160余名优秀学子考取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贝勒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硕士研究生。
科学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配置电脑80台,有馆藏图书38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65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电子期刊1.1万多种,光盘音像资料7万余件。2022年订购纸质期刊600种,纸质报纸100种。
南城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设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英语语言专题书库、计算机专题书库等七个大型书库,期刊、报纸、工具书、电子阅览室、新书阅览室等七个功能各异的阅览室,680座的大型学术报告厅一个,共拥有阅览座位1866个。
松山湖校区过渡图书馆现设置于3号实验楼二、三楼(四、五楼预留),二楼为借书处,三楼为综合阅览室,提供舒适阅览座位356个。电子阅览室配置电脑80台,免费向读者开放。
学术期刊
《广东科技学院·应用大学研究》原名《广东科技学院学报》,为学校内部期刊,设有高等教育研究、学生工作研究、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人文社科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栏目。
科研平台
计算机学院建有云终端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鲲鹏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智能楼宇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展示厅、移动互联实验室、华为网络实验室等62间专业实验(实训)室。并建有IT技术应用与研发中心、网络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物联网研发与应用中心。
管理学院建有工商沙盘实验室、网络营销实验室、港口物流实景模拟实验室等30间校内实验实训室。
机电工程学院建有机械设计实验室、金相实验室、液压与气压实验室、PLC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高频电子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电力仿真实验室等72间实验室,以及机械加工中心、汽车工程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等。其中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工程中心被定为省级实训教学基地。
财经学院建有校内金融工程实验室、银行业务综合实验室、成本管理分析实验室、财务报表分析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电子单证实验室、资产评估实验室、云财务实验室、经济博弈实验室等46间校内实验实训室。
外国语学院建有同声传译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笔译实验室、国际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室、现代化数字语言实验室等先进实验实训室共29间。
艺术设计学院建有美术基础实验室、服装设计工作室、服装工艺及制板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视觉传达设计实验室、装饰材料及模型制作实验室等26间实验室。
学术成果
截至2022年,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4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900余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20余部,三篇学术论文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奖励,八篇学术论文获2015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多项奖励。
学校荣誉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先后获得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单位(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广东职业教育学校竞争力评估”课题成果)、广东省社会组织先进党委、广东省“‘两新’百强党组织”、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两新’百强党组织”、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单位、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等荣誉。2021年,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023年,广东科技学院申报的“东莞市社科名家陈标新数字经济工作室”成功获批东莞市社科名家工作室。
文化传统
校徽
广东科技学院校徽主色调为深蓝色,校徽外框呈圆形,外框内第一部分上部为学校全名,下部为校名的英文翻译。中英文校名与外框互为同心圆。

校徽中间部分的彩色几何图形为核心主图案。校徽的核心主图案是由多个彩色等边三角形和菱形模块化元素组成的抽象几何图形。模块化元素呈阶梯状排列,体现了我校对近代科学独立性和实践性的理解,同时喻示学校2003年建校以来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奋力前行迈上新的阶梯。
主图形中四大模块化元素紧密衔接又独立存在的组合形式,体现广科校训“崇德、尚学、精艺、笃行”四大理念之间相互促进,互为加速度的逻辑关系。同时,核心图案又呈“大雁”飞行排列的样式,凸显“广科人”齐头并进、展翅高飞、不断向前、奋发有为的特性 。
校训
广东科技学院校训为“崇德 尚学 精艺 笃行”。
“崇德”即推崇高尚的品格。
“尚学”即崇尚学习。
“精艺”即精通技术、技能
“笃行”即行为淳厚,崇尚实干,践行理想。

校歌
广东科技学院校歌如下,由梁军作词,广科院基础部作曲。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校长 | 梁瑞雄 |
党委书记 | 吴念香 |
副校长 | 吴念香,吴立平,刘志扬,陈标新,孙建 ,刘熹,李才,赵惠华,毕会东 |
党委副书记 | 梁瑞雄,陈标新,毕会东 |
省政府督导专员 | 吴念香 |
常务副校长 | 周二勇 |
党委委员 | 吴立平,孙 建,赵惠华,王宏武 |
工会主席 | 赵惠华 |
校长助理 | 王宏武 |
注:以上内容来自广东科技学院官网,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