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心理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主要通过观察人类的行为、表情来描述、解释和预测其心理活动。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可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等方向就业。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心理学的:专业发展、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发展方向、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开设院校等介绍

中文名

心理学

英文名

psychology

专业层次

本科

学科门类

理学

专业类别

心理学类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

071101

开设院校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

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等

专业发展

国内最早的心理学系为北京大学开设,是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其心理学本科教育始于1900年。1917年, 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校长倡导下,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即为心理学系的前身。

199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心理学(071501)由心理学(理科1401)和心理学教育(师范0005)合并而来

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心理学专业代码由071501调整为071101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心理学专业被归为心理学类,专业代码为071101。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心理学专业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基本研究方法;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在指导下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具备基本的专业写作和交流能力,能在指导下开展研究和应用工作,能胜任有关心理学的初级培训、教学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

课程体系

心里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属于心理学类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三部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专业教育课程包含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以及其他自选活动等。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授课内容

公共基础课程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专业教育课程

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

通识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创新创业等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心理学

主要包括专业类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和实践训练等。可釆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

毕业写作

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实习(实训)、创新训练体系,确定相关内容和要求,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教学内容。应用心理学专业应当提高实习(实训)的教学要求,加强实践训练的教学,师范类专业应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或者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形成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应安排在第四学年,原则上不少于1个学期。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选择专业为心理学(专业代码077100),研究方向有语言与认知、认知与语言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等。

心理学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组织管理、学校教育、咨询临床等领域从事心理学应用相关的职业,也可报考各省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岗位、监狱的罪犯管理职员等岗位的公务员。

师资队伍

本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应不高于18:1。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2名专任教师,以及至少1名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在120名学生的基础上,每增加20名学生,须增加1名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在编的主讲教师均应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

应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积极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类工作任务。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国国际视野,清晰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提出前沿性学术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掌握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熟悉学生的特点和情况;具有熟练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的能力;具有把科研成果融进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以及较强的服务社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和关心学生成长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生活、生涯发展提供必要指导的能力。

教学条件

心理学类本科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综合类和师范类的合格标准执行。心理实验应保障拥有常用传统心理实验仪器设备、综合心理实验台和常用心理测量工具,以满足开设实验课种类和数量的需要,仪器设备完好率要保证在95%以上,各高校须建有能够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基地,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与科研院所、学校、医院和行政企事业单位等加强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每个专业至少建有3个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提供专业见习与实习的条件,并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参与完成专业见习与实习指导工作,每年提供不少于5周的专业实习时段。

开设院校

地区

院校名录

北京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河北

河北师范大学

廊坊师范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张家口学院

山西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

忻州师范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呼伦贝尔学院

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

通化师范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哈尔滨学院

上海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

安徽

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龙岩学院

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

上饶师范学院

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济宁学院

河南

新乡医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广东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韶关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重庆

西南大学

四川

西华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乐山师范学院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

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甘肃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新疆

新疆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课程内容来源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册。

[b]

以上信息来自阳光高考,仅展示部分院校,数据截止日期为2023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