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是由阿方索·卡隆执导的奇幻电影,改编自J·K·罗琳的小说,由史蒂夫·克洛夫斯编剧,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等演员主演,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第三部作品。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影片亮点、主要荣誉、发行与票房、反响与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英文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别名

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逃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原著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主要角色

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最高票房

797,660,766美元(全球)

电影类别

奇幻 / 冒险

语言

英语

影片片长

141分钟

获得奖项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特别表彰

导演

阿方索·卡隆 Alfonso Cuarón

主演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编剧

史蒂夫·克洛夫斯 Steve Kloves

制片人

克里斯·哥伦布 Chris Columbus

摄影

迈克尔·塞莱辛 Michael Seresin

剪辑

史蒂文·温伯格 Steven Weisberg

服装

简尼·特米梅 Jany Temime

配乐

约翰·威廉姆斯 John Williams

艺术指导

斯图尔特·克雷格 Stuart Craig

制片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制作成本

1.3亿美元

画面色彩

彩色

拍摄地点

英国苏格兰等地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

上映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时间

2004年5月31日(英国)

简介

影片讲述因为小天狼星布莱克的越狱事件,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笼罩在摄魂怪的阴影之下,升入三年级的哈利·波特在这个学期得知了父母去世的更多真相。他发现布莱克是背叛他父母的罪人,但在见到布莱克后,本应是仇人的布莱克,却成为了他在魔法世界唯一的亲人。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于2004年5月31日在英国首映,收获了7.97亿美元票房的全球票房,次年在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获最佳视觉效和最佳原创配乐两项提名,在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获得了观众选择奖,以及最佳英国影片等四项提名。

影片剧情

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饰)即将升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三年级,暑假期间,因为不堪忍受亲戚对亡父亡母的言语羞辱,哈利提前独自离开了一直令他厌恶的德思礼一家。误打误撞之下,他从麻瓜世界回到了魔法世界,在破斧酒吧偶遇了好友罗恩(鲁伯特·格林特 饰)和赫敏(艾玛·沃森 饰)。三人一同乘上了前往霍格沃茨的列车,旅途中,来自阿兹卡班监狱的看守摄魂怪出现,无故袭击了哈利,幸得一个男人及时出现,及时赶走了摄魂怪。开学典礼上,校长邓布利多(迈克尔·甘本 饰)公开介绍了这个男人是学校新聘请的黑魔法防御课教授卢平(大卫·休里斯 饰),而因为一名叫小天狼星布莱克(加里·奥德曼 饰)的犯人逃离了阿兹卡班,这一学期摄魂怪将会在学校周围巡视,以防小天狼星进入学校。传闻小天狼星是伏地魔的信徒,而哈利因为父母的牺牲和守护下打败了伏地魔,小天狼星有可能会找到哈利,替伏地魔复仇。

新学期就在紧张不安的氛围中开始了。从钥匙看守员变成了神奇生物课教授的海格(罗彼·考特拉尼 饰)在课上展示了名叫巴克比克的鹰头马身有翼兽,哈利经过海格的教导成功骑上了巴克比克飞翔,心生妒忌的马尔福(汤姆·费尔顿 饰)急于求成,结果被巴克比克所伤,海格和巴克比克因此也陷入到了麻烦之中。到了三年级,学生可以前往霍格莫德村,但哈利因为和亲戚闹掰,没有监护人的签字,只能无奈留校。不过他和卢平教授有了额外的时间相处,交谈中得知了卢平是他父母的好友。转眼到了冬天,为了进入霍格莫德村,哈利利用他的隐形衣偷偷溜了过去,期间他听到了教授们的谈话,发现当年是小天狼星背叛了他的父母,才导致父母被伏地魔杀害。而且,小天狼星还是他的教父。回到学校哈利寻求卢平的帮助,卢平教了哈利“呼神护卫”咒语,这咒语可以用来对付摄魂怪。

因为马尔福的状告,海格饲养的巴克比克被判处死刑。哈利和赫敏、罗恩一同看望海格,但海格不希望他们看到血腥的场面,提前赶走了他们。他们离开没多久,罗恩养了多年的老鼠斑斑突然乱走,三人一同追上,罗恩刚抓到斑斑,却被一只黑狗拖走。哈利和赫敏追了上去,紧急之中跌落到了尖叫棚屋。屋内,黑狗现身变成了小天狼星,哈利见到失去理智,扑了过去要为父母报仇。但及时卢平却制止了哈利,和小天狼星拥抱了起来。卢平告诉了哈利真相,背叛哈利父母的并不是小天狼星,而是小矮星彼得(蒂莫西·斯波 饰),小天狼星指出彼得其实就是罗恩的老鼠斑斑。不等罗恩反应,彼得就想逃走,结果卢平和小天狼星制服。正当众人要利用彼得还小天狼星一个清白时,卢平却因圆月而变身成了狼人,对所有人进行了无差别攻击,彼得趁机成功逃跑。小天狼星和狼人卢平搏斗身受重伤,和哈利被突然出现的摄魂怪围攻,幸好不远处有人放出呼神护卫咒救了二人。

从昏迷中醒来的哈利并不好过,罗恩大腿受伤,巴克比克已经被处死,彼得逃跑,小天狼星无法证明清白,被捕后也要被处死。好在经邓布利多提醒,赫敏想到了她本用于同时上所有选修课的时间穿梭项链。她带着哈利返回到了巴克比克被处死之前的时空,偷偷救走了巴克比克,然后继续观察着此前发生的事情重演。哈利一度以为当时救下他和小天狼星的人是他复活的父亲,于是暗中等待着父亲出现,可最终他发现只能是自己挺身而出,释放呼神护卫咒,救下了自己和小天狼星。随后哈利和赫敏带着巴克比克救出小天狼星,小天狼星骑着巴克比克离开了学校,他们赶回到穿越回去的时间和地点,顺利完成了任务。

离开学校后的小天狼星送给了哈利最新款的飞天扫帚,从此,哈利在魔法世界重新拥有了一位亲人。

演员与角色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三年级学生,父母双亡,因作为唯一从伏地魔的阿瓦达索命咒下存活的巫师,被称作“大难不死的男孩”,这年结识了父母好友卢平,并学会了呼神护卫咒,战胜了对摄魂怪的恐惧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赫敏艾玛·沃森饰霍格沃茨三年级学生,哈利的好友,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依靠着时空穿梭项链同时学习多门选修课,利用项链穿越救下了巴克比克和小天狼星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罗恩鲁伯特·格林特饰霍格沃茨三年级学生,哈利的好友,饲养了一只老鼠斑斑,却没想到斑斑是背叛哈利父母的小矮星彼得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卢平大卫·休里斯饰霍格沃茨新任黑魔法防御术教授,一直隐藏着狼人的身份,是哈利父母的好友,对哈利照顾有加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小天狼星布莱克加里·奥德曼饰哈利的教父,被小矮星彼得陷害入狱,逃出监狱后寻找哈利,在卢平的帮助下消除了哈利对自己的误解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海格罗彼·考特拉尼饰原霍格沃茨钥匙看守员,本学期成为神奇生物课教授,但因饲养的生物巴克比克失控伤了学生马尔福而陷入了麻烦之中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邓布利多迈克尔·刚本饰霍格沃茨校长,强大的魔法师,暗中为哈利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马尔福汤姆·费尔顿饰霍格沃茨三年级学生,哈利的死对头,因自负被巴克比克所伤,利用父亲的权力告发海格,令巴克比克背叛死刑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小矮星彼得蒂莫西·斯波饰伏地魔追随者,背叛了哈利父母,导致哈利父母被杀,多年来变成老鼠斑斑,潜伏在罗恩的身边

影片制作

导演更变

由于作为系列前两部电影导演的克里斯·哥伦布不再担任导演,转而作为制片人参与项目,《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曾邀请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和马克·福斯特执导,但他们分别选择了执导《地狱男爵》和《寻找梦幻岛》而拒绝了邀约,另外肯尼斯·布拉纳、卡里·科瑞也是导演人选,而最终接任者为《衰仔失乐园》导演阿方索·卡隆。克里斯·哥伦布认为,阿方索·卡隆有着与青少年演员的沟通能力,对故事的叙事能力,《衰仔失乐园》有着对青少年成长的细致刻画,这些能力正是拍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所需要的。另一位制片人大卫·海曼认为,《衰仔失乐园》角色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主角处在相同的成长阶段,阿方索·卡隆对于青少年心理很有研究,且他的风格与克里斯·哥伦布不同,他的执导可以为影片带来原著中更深沉、更成熟的变化。在接任之前,阿方索·卡隆对于哈利·波特并不熟悉,但在看过原著小说以及编剧史蒂夫·克洛夫斯的剧本,他认为故事有着很大的讲述空间,除了魔幻元素,还涉及了成长与友情、社会与种族等许多议题。

对于原著小说,阿方索·卡隆对哈利和卢平教授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间旅行的情节印象深刻,并想要把时间旅行拍得真实且合理。原作者J·K·罗琳不要求他太严格地按照小说内容拍摄,并鼓励他在忠于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创新,但拒绝了他在片中加入侏儒的提议。

选角

因为扮演邓布利多的演员理查德·哈里斯在《哈利·波特与密室》后逝世,邓布利多被迫重新选角。在《指环王》中扮演甘道夫的演员伊恩·麦克尤恩受到了邀请,但因为理查德·哈里斯曾公开批评他的表演缺乏感情,他不想接替一个不认可他演技的演员所留下来的角色,所以婉拒了邀约。另外克里斯托弗·李、理查德·阿滕伯勒也受到了邀请,而最终2003年2月,迈克尔·甘本确定成为邓布利多的接任者。

电影中小天狼星布莱克的饰演者为加里·奥德曼,他愿意出演《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理由是因为三个孩子都是“哈迷”,而且,“拍摄《哈利·波特》只要六周,之后7个月都可以待在家里。”该演员也因《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收获了颇多人气。

由于剧组未能找寻到合适的亚裔演员,在小说中出现的哈利·波特初恋对象张秋未能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亮相。

取景拍摄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主要取景地包括英国苏格兰高地,英格兰伦敦市和萨里郡、赫特福德郡等地。其中“骑士公车”的戏份在伦敦拍摄,部分雨景在苏格兰科峡谷取景,导演阿方索·卡隆更多采用了广角镜头拍摄,服装和灯光都基于影片的阴郁风格而故意设计得比较暗淡。在苏格兰拍摄雨景时恰逢下雨天气,这让剧组的拍摄非常顺利。在后期制作中,阿方索·卡隆为了亲自监督,从而拒绝了继续执导续作《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拍摄花絮

为了让哈利·波特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更好地把握角色情绪,导演阿方索·卡隆在开拍前要求他先观看了法国导演弗郎索瓦·特吕弗的电影《四百击》。他还让所有青年演员写一篇关于各自角色的文章,结果三位主演和各自角色性格一致,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刚好写了一页,艾玛·沃森写了16页纸,鲁伯特·格林特并未交卷。在实地考察了英国学校的学生打扮后,阿方索·卡隆让青少年演员自由穿搭服饰,以凸显出青春期年龄段的角色个性。

特效制作

导演阿方索·卡隆希望用一种缓慢的动作来表现摄魂怪的恐怖和飘渺感。特效团队寻求了与美国木偶大师巴兹尔合作,利用木偶在水中的飘扬效果,以达到阿方索·卡隆的要求,并最终耗时6个月才打造出了影片中的摄魂怪。

影片中的鹰头马身有翼兽,特效团队除了耗费了1年时间研究其外形,还考虑到了这只怪兽飞翔的时候,羽毛要与真正的鸟类羽毛一样会随风摆动。

“骑士巴士”由一辆旧巴士改装而成,拍摄时以30公里每小时行驶,其他车辆和行人则以极为缓慢的速度移动,好让巴士看起来速度很快。为了呈现整个人被膨胀的效果,玛姬姑妈的演员穿着重达25公斤的戏服完成了演出,期间她无法走动和饮食。

背景音乐

影片中的原声音乐《双重麻烦》(Double Trouble)是围绕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文本创作的“海德薇主题”的旋律调皮的近亲,成为电影配乐其余部分的基石,并成功让儿童合唱团热烈欢迎回到了霍格沃茨,该音乐将这些中世纪的主题与 19 世纪晚期罗西尼式的叙事、疯狂的爵士大乐队和 20 世纪的音乐了结合起来。

影片亮点

风格表现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是一部更加“黑色”的电影,整部影片一改前两集的明亮欢快,充满了灰色、压抑的调子,很有点哥特式风格,导演阿方索·卡隆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效果和更睿智的电影风格,他所关注的细节更多的集中在角色和丰富的视觉效果,影片一改前作的色调,以暗色为主,音乐更加使人感觉萦绕心头。魔法的表现有了更大的趣味性,比如打人柳枝条舞动时积雪落在镜头玻璃上,会让观众感到趣味盎然。

主要荣誉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具体奖项

获奖主体

结果

2005年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视觉效果

蒂姆·伯克

罗杰·盖耶特

比尔·乔治

约翰·理查森

提名

最佳原创配乐

约翰·威廉姆斯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观众选择奖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获奖

电影奖 最佳英国影片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提名

电影奖 最佳化妆/发型

尼克·杜德曼

阿曼达·奈特

恩雅·芬奈尔

电影奖 最佳艺术指导

斯图尔特·克莱格

电影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

约翰·理查森

比尔·乔治

蒂姆·伯克

罗杰·盖耶特

卡尔·穆尼

第31届土星奖

最佳奇幻电影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提名

最佳导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年轻演员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最佳特效

蒂姆·伯克

罗杰·盖耶特

比尔·乔治

约翰·理查森

最佳男配角

加里·奥德曼

最佳编剧

史蒂夫·克洛夫斯

最佳配乐

约翰·威廉姆斯

最佳化妆

尼克·杜德曼

阿曼达·奈特

最佳服装

简尼·特米梅

第31届人民选择奖

最受欢迎续集电影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提名

最受欢迎反派电影明星

加里·奥德曼

2011年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特别表彰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获奖

参考资料

数据截至2023年4月

发行与票房

官方宣传

2003年11月,《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发布官方预告及一批剧照,迈克尔·甘本版的邓布利多首次亮相。

2004年5月23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在美国纽约举办了世界首映礼,导演阿方索·卡隆领衔丹尼尔·拉德克里夫一众主演出席,该活动吸引了多达6000位粉丝参与。同年5月31日,该片伦敦首映礼举行,除电影主创外,原著作者J·K·罗琳也有出席。

发行信息

制片公司

主要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盛日影业公司

1492 Pictures

P of A Productions Limited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上映信息

主要上映国家、地区

上映时间

英国

2004年5月31日

爱尔兰

2004年5月31日

立陶宛

2004年6月1日

比利时

2004年6月2日

法国

2004年6月2日

荷兰

2004年6月2日

德国

2004年6月3日

俄罗斯

2004年6月4日

加拿大

2004年6月4日

美国

2004年6月4日

中国台湾

2004年6月4日

瑞典

2004年6月9日

澳大利亚

2004年6月10日

日本

2004年6月26日

中国内地

2004年9月10日

参考资料:

票房

国家、地区

票房收入

全球票房

797,660,766美元

北美

250,105,651美元

中国内地

2,500,000美元

日本

121,600,000美元

法国

46,969,203美元

英国

84,878,350美元

德国

48,684,339美元

澳大利亚

23,194,733美元

西班牙

19,996,675美元

墨西哥

14,683,454美元

数据截至2022年4月

参考资料:

反响与评价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详情

评价人数

豆瓣电影

8.9/10

709719人评价

时光网

7.7/10

达到1.2万人评价

烂番茄

86/100(观众指数 AUDIENCE SCORE)

超过25万人评价

IMDb

7.9/10

达到65.3万人评价

统计日期:2022年12月17日

正面评价

导演阿方索对少年心理的把握让人赞叹。影片开头他展现出哈利冲动暴躁的青春期男孩叛逆性,在主剧情的冒险中哈利学会了克服恐惧,确立了新一代魔法精英的形象。而赫敏则变得更加强悍的同时,还透露出青春期微妙的女儿情怀。——国际先驱导报

一部更深入更黑暗,视觉效果更引人注目,情感上更令人满意的J.K. 罗琳文学改编作品。影片忠于原著精神,同时不乏电影表达技巧。——好莱坞报道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迈克尔·雷希特沙芬(Michael Rechtshaffen)

这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风格的一次巨大转变。不同于擅长家庭影片的导演哥伦布,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更善于把握青春期少年焦躁迷茫的内心。和前两部奇妙温暖的童话色彩相比,《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更显奇异诡秘,影片摆脱了童话的课题,紧凑到让人屏住呼吸的节奏和诡异忧郁的旋律,令电影更像是一部剧情片了。——新浪娱乐,编辑袁贺娟

负面评价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致力于讲述哈利父母的过去以及小天狼星的谜团,这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但影片删去了原著中的许多细节,虽然剧情主线更加明朗,但一些人物之间的关系交代得不够清晰,对于没有读过小说的观众,有些地方应该交待得更清楚一些。——南京日报,记者章杰

这是一部冗长的电影,一个阴郁平淡,沉闷乏味的故事,整体上无法令人鼓舞。——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安·霍纳德(Ann Horna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