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争锋:极地远征》(Master and Commander: 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是由彼得·威尔(Peter Weir)导演,帕特里克·奥布莱恩(Patrick O'Brian)、彼得·威尔(Peter Weir)和约翰·科里(John Collee)编剧,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保罗·贝坦尼(Paul Bettany)和比利·博伊德(Billy Boyd)主演的战争片,于2003年11月14日在美国上映, 2004年01月23日在中国上映。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怒海争锋:极地远征的:剧情简介、角色介绍、幕后制作、主要荣誉、发行与票房、影片反响等介绍

中文名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

英文名

Master and Commander: 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

别名

怒海争锋

原著

Master and Commander

最高票房

211,622,535美元

语言

英语、法语、葡萄牙语

影片片长

138 分钟

导演

彼得·威尔(Peter Weir)

主演

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

编剧

帕特里克·奥布莱恩(Patrick O'Brian)

制片人

小塞缪尔·戈德温(Samuel Goldwyn Jr.)

摄影

拉塞尔·波伊德(Russell Boyd)

剪辑

李·史密斯(Lee Smith)

配乐

伊娃·戴维斯(Iva Davies)

制片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制作成本

约150,000,000美元

画面色彩

彩色

拍摄日期

2002-06-17-2002-11-11

拍摄地点

厄瓜多尔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时间

2003-11-14(美国)

简介

电影讲述了1805年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军舰惊奇号与法国军舰交战的故事。惊奇号面对火力和装甲都占优势的法国军舰地狱号,不断地采用各种不同的计谋,最终与地狱号进行了激烈的最终决战。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获得了奥斯卡奖的2个奖项和英国电影学院奖的4个奖项,共计了23个电影奖项及90个奖项提名。

剧情简介

1805年,拿破仑的法国海军称霸海上,英国军舰惊奇号在舰长杰克·奥布里(罗素·克劳饰)的指挥下奉命去消灭法军军舰地狱号。一天的大雾中,见习军官霍洛姆(李·恩格里比饰)发现有船只的黑影短暂出现,他在犹豫片刻之后拉响了战斗警报,但是没有发现威胁,当舰长杰克用望远镜观察四周时,遭到法军军舰地狱号的突袭,惊奇号无法对地狱号造成有效的伤害,舰长杰克命令舵手巴勒特·邦登(比利·博伊德饰)操纵军舰躲入浓雾,成功撤退。

舰长杰克命令一边修理惊奇号,一边追击地狱号。而军医斯蒂芬斯·马图林(保罗·贝坦尼饰)在救治伤员,他成功地治好了一名脑部负伤的水兵,还给年轻的见习军官布莱克尼(马克思·珀基斯饰)负重伤的右臂进行了截肢。此时舰长杰克从见过地狱号建造的水兵那里得知了地狱号的结构和性能是完全超过惊奇号的。军官们认为赢不了,但舰长杰克说服了部下,命令继续追击。不久后地狱号占据了上风位置向惊奇号开火,惊奇号在拉满风帆在舵手巴勒特·邦登操纵下避战,到了夜里,惊奇号放出举着灯的筏子作为诱饵吸引地狱号的火力,再次成功撤退。但是,惊奇号不久后遇到风暴,舰长杰克下令砍断桅杆,牺牲了桅杆上的水兵保全了军舰。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

舰长杰克命令前往加拉帕戈斯群岛,去找英国捕鲸船队,还允许军医马图林去岛上探索各种动植物。但他们在群岛附近救起了几个英国捕鲸船的落水水手后得知地狱号在附近出没,于是放弃登岛,继续追击,期间惊奇号遇到了罕见的无风和炎热天气,许多水兵认为见习军官霍洛姆是灾星,水兵约瑟夫·内格尔(布赖恩·迪克饰)不向霍洛姆敬军礼且公开顶撞了他,舰长杰克命令逮捕内格尔并判处鞭刑,并斥责霍洛姆心肠软弱。霍洛姆相信他自己就是灾星,不久后抱着炮弹跳海自尽。令人惊异的时候,不久后就起风下雨了。

军医马图林在观察一种海鸟的时候被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军官误伤,有生命危险。舰长杰克权衡思考后命令放弃追击地狱号,登上加拉帕戈斯群岛给马图林做手术,马图林借助镜子对自己进行手术,取出了体内的子弹康复了。他与布莱克尼在岛上考察动植物时偶然发现了地狱号,于是立即返回军舰,并给舰长杰克展示了竹节虫。杰克见识到竹节虫的拟态之后,将惊奇号伪装成捕鲸船诱使地狱号上钩,然后抓住地狱号的弱点打断了对方的主桅杆,采用跳帮作战和近距离炮击击败了地狱号,从自称随舰军医的人那里并得知地狱号舰长阵亡,俘虏了剩下的法国水兵。最后,舰长杰克把地狱号交给大副汤姆·普林斯(詹姆斯·达西饰)带人控制,命令这艘军舰前往瓦尔帕莱索,自己指挥惊奇号前往加拉帕戈斯,不料在与军医马图林的闲聊中得知地狱号的军医早已病故,杰克意识到有诈,又调头追赶地狱号,踏上新的征程。

角色介绍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杰克·奥布里;(Jack Aubrey)罗素·克劳饰英国海军军舰惊奇号的舰长,曾追随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作战,想出许多计策对付法国军舰,遇到强敌坚持作战,规矩部下的意见想出了作战部署,和军医保罗·贝坦尼是好友,作战时身先士卒怒海争锋:极地远征斯蒂芬斯·马图林;(Stephen Maturin)保罗·贝坦尼饰英国海军军舰惊奇号的军医,与舰长杰克·奥布里是好友。被军舰水手误伤之后指导助手对自己成功地进行了手术,喜欢自然科学,对海岛生物的研究使得舰长杰克获得了作战部署的灵感怒海争锋:极地远征巴勒特·邦登比利·博伊德饰英国海军军舰惊奇号的舵手,长年在军舰上服役,在与法国军舰地狱号的对决中按照舰长的命令出色地操纵惊奇号进行机动

幕后制作

剧本改编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改编自小说家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奥布里与马图林系类小说。这个系列的小说共20部又3章,以英国皇家海军军官杰克·奥布里与海军军医斯蒂芬斯·马图林的海上冒险为主线,刻画了19世纪初的海军风貌。20世纪福克斯公司为了这个系列投资1.35亿美元拍摄。当然也有说法是1.5亿美元。

小说中的设定是1812年英国与美国的海战,而电影改成了1805年英国海军与法国的海战。电影的剧本是采用了奥布里与马图林系类小说《大师与指挥官》和《世界的另一边》中关于对付私掠船的情节,将《大师与指挥官》中海战情节和《世界的另一边》中的海上追逐融合在了一起。原著里,见习军官霍洛姆没有自杀,而是在登上加拉帕戈斯群岛之后再也没有返回惊奇号军舰,他可能被炮手霍纳谋杀,原因是霍纳得知霍洛姆和自己的妻子私通并使其怀孕了。编剧曾考虑为罗素·克劳饰演的杰克船长添加爱情戏份,并邀请凯拉·奈特莉出演这些戏份,但是这一设定最终没有实现。

摄制过程

剧组为了再现19世纪初期的海军,买下了当时正在出售的老帆船玫瑰号,并且设法从英国海军部获得了1796年服役的英国海军惊奇号的图纸,把买来的玫瑰号改装成惊奇号的样子。为了进行内景拍摄,从在墨西哥巴哈片场的船池,,也就是拍摄《泰坦尼克号》的船池里按历史图纸1:1建造了一艘固定的惊奇号,这艘舰被安装在巨型液压常平架上,能做出纵摇和横摇等航行姿态。另外,剧组在摄影棚里搭建了一段惊奇号的炮甲板来拍摄室内场景,还委托维塔工作室制作了惊奇号的1:6实物模型和电脑3D模型。这四个模型的交替拍摄,完成了荧幕上的惊奇号。剧组在船池里还制作了法国巡航舰地狱号的一部分船体,1:8实物模型和3D模型。而法国军舰地狱号的是仿照的是拿破仑时代的美国军舰宪法号,剧组在宪法号上拍摄了许多照片和视频,通过电脑特技完成了电影里地狱号的镜头。由于拿破仑时代的绳索是左旋的,而现代的是右旋的,剧组专门使用了27英里(约43公里)长的绳子制作了左旋的绳索来表现这一细节。剧组还委托宝玑(breguet)手表公司按照历史上的图纸制作了部分道具。

剧组对现代西方演员的长相并不满意,认为他们的生活条件比拿破仑时代的英国水兵好多了,为了正确表现当时水兵的长相,剧组从生活水平较低的波兰聘请了12名演员拍摄戏份。大部分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都去了英国朴茨茅斯参观胜利号军舰,体验和学习19世纪初的海军知识。为了融入角色,所有的演员在片场都穿上各自角色的军服,军官穿深蓝色军服,见习军官穿浅蓝色,海军陆战队穿红色,其他人穿白色,住在远离其他剧组人员的特殊区域,这个特殊区域是没有电视之类的现代设备,外号“猴子酒吧”。根据罗素·克劳的建议,扮演海军的演员经常一起打橄榄球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扮演海军的演员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学习了在拿破仑时代的军舰上使用绳索、击剑、操纵和发射火炮。而扮演医生的保罗·贝坦尼则前往伦敦皇家外科学院,学习使用 18 世纪的手术器械。

片中的暴雨场景是为实地拍摄,是在仿古帆船奋进号穿越合恩角的时候完成的。剧组为了准确地表现出剧本中的情节,派出两名摄影师到该艘船上拍摄,让奋进号帆船按照剧本中的航行路线行驶,还让船上的水手们穿上电影里的道具服装进行拍摄。

音效设计

开炮的音效是用真正的古董大炮在美国密歇根州国民警卫队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时录制的。

这部电影的插曲采用了一些古典音乐,包括:《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K.216》(作曲:莫扎特)、《G小调大协奏曲:为圣诞夜而创作》(作曲:科雷利)、《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吉格舞曲 BWV 1007》(作曲:巴赫)和《C大调弦乐小五重奏"马德里夜间的街头音乐"》(作曲:博凯里尼)

虽然是由专业人士演奏的,但是主演罗素·克劳在镜头前正确演奏了这些音乐。

主要荣誉

截止到2023年3月10日,《怒海争锋:极地远征》在国际上收获到了23个电影奖项及90个奖项提名,以下是部分主要奖项的列举。

年份

评奖机构

奖项

提名主体

结果

2003

巡回赛社区奖

二等奖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

获奖

英国电影摄影师协会

最佳摄影奖

拉塞尔·波伊德

获奖

波兰金蛙奖

金蛙奖

拉塞尔·波伊德

提名

2004

奥斯卡奖

最佳摄影奖

拉塞尔·波伊德

获奖

最佳音效奖

理查德·金

获奖

最佳影片奖

小塞缪尔·戈德温 彼得·威尔邓肯·亨德森

提名

最佳导演奖

彼得·威尔

提名

最佳剪辑

李·史密斯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威廉·桑德尔罗伯特·古尔德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温迪·斯蒂特斯

提名

最佳化妆

爱德华·F.·恩里克斯约兰达·塔辛

提名

最佳混音

阿特·罗彻斯特 保罗·马瑟道格·亨普希尔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斯蒂芬·范米尔丹尼尔·萨迪克内森·麦克基尼斯 罗伯特·斯特罗姆伯格

提名

金球奖

最佳剧情片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

提名

最佳导演

彼得·威尔

提名

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罗素·克劳

提名

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艺术指导

威廉·桑德尔

获奖

最佳服装设计

温迪·斯蒂特斯

获奖

最佳音效奖

阿特·罗彻斯特理查德·金保罗·马瑟道格·亨普希尔

获奖

大卫·里恩导演奖

彼得·威尔

获奖

最佳影片

彼得·威尔小塞缪尔·戈德温邓肯·亨德森

提名

最佳男配角

保罗·贝坦尼

提名

最佳摄影奖

拉塞尔·波伊德

提名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

斯蒂芬·范米尔丹尼尔·萨迪克内森·麦克基尼斯 罗伯特·斯特罗姆伯格

提名

美国电影学会奖

年度最佳电影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

获奖

青年艺术家奖

国际电影最佳青年演员

马克思·珀基斯

获奖

最佳家庭故事片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

提名

发行与票房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于2003年11月14日在美国上映,2003年11月21日在英国上映,2004年01月23日在中国上映,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和环球影业发行。

统计截止至2023年3月10日,影片在上映地区创造了超过2.1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影片在部分国家/地区的公映时间及累计票房如下:

国家/地区

公映时间

累计票房

美国

2003年11月14日

93927920美元

英国

2003年11月21日

13265370美元

中国

2004年1月23日

2454581美元

澳大利亚

2003年12月4日

10396176美元

日本

2004年2月28日

9279812美元

影片反响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电影上映之后在专业影评人中获得了不俗的评价,其中部分如下:

我们觉得自己和片中人物相处的很好,奇怪的是,我们会嫉妒他们充实而充满盐渍的生活。——《纽约客》

令人惊讶的是,《怒海争锋》是一部人物形象饱满且炮战场面精彩的人文冒险电影,是克劳或威尔有史以来最好的作品之一。——《奥斯汀记事报》

《怒海争锋》宏大而令人赞叹,对人物的关注感人至深。——《芝加哥太阳报》

负面评价

但也有部分专业影评人对影片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及质疑,例如:

拍摄的场景太狭隘了,无法给人一种海洋史诗的广阔感觉,也无法在其角色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系。——Princeton Town Topics

即使在战争时期,军舰在海上的日常生活也如电影所述——大部分是无聊的苦差事,不会经常进行激烈的作战,但这种真实不能直接搬上电影荧幕。——ReelTalk Movie Reviews

大众评价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在各评分网站上收获到的观众评分如下:

点评网站

豆瓣电影

IMDb

烂番茄

观众评分

7.9/10.0

好于 85% 战争片

好于 80% 剧情片

7.4/10.0

新鲜度: 85%

爆米花指数:80%

评分人数

33802

226000

专业影评人:219

大众评分: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