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炒的操作要领是什么?
滑炒的操作要领是什么?
-
谢邀回答。滑炒是烹调中常用技法,说到技法小伙伴们可能有些陌生,但是说到滑炒的菜品应该是耳熟能详,比如:滑炒里脊丝、滑炒鸡丝、滑炒鱼片、京酱肉丝等。
滑炒是将先经过精细加工的小型原材料上浆→滑油→再用少许油,旺火急速翻炒→最后勾芡或者不勾芡制熟成菜的烹调技法。
滑炒是烹饪技法“炒”的分支,多采用一些鲜嫩的原材料,如仔鸡、鱼、牛、羊、猪类,初加工成丝、片、丁、条等容易成熟的形状,先给原材料上一层糊状的薄浆,再入锅中加热制熟,最后裹汁成菜。滑炒的成品特点:光润饱满,鲜香滑嫩。
从滑炒的流程可以看出,滑炒是分为两个环节的,即“滑”和“炒”,将一次加热变为二次加热成菜。那么滑炒操作要领是什么?就要从“滑”和“炒”两个环节中来总结。
“滑”的操作要领
“滑”又分为上浆和滑油。上浆可以为原材料附上一层保护衣,可以起到改善原材料口感,使其质嫩、保持原材料水分、增加成品饱满度的作用。滑油又叫走油、拉油,是将上浆的原材料采用适合的油温将其滑熟的熟处理方法。
操作要领一:上浆要提前.上浆的作用是利用渗透的原理来进行,但是渗透的过程都很缓慢,所以上浆的原材料一般都要在正式走菜的半小时前进行。如果上完浆直接操作,成品会脱浆,达不到饱满度,并且保留不住本身的水分,从而改善不了口感。
操作要领二:原材料要吸入适量水分.特别是动物性食材,只要加入水分并使其充分吸收,才能达到质嫩效果。但是水并不是加入的越多越好,当食材达到一定吸收量时,便再也吸收不进了,所以水分要适量,原材料吸收水分时,还要不停搅打来促进水分的吸收。
操作要领三:淀粉添加要适量.上浆的最后一步就是入蛋清和淀粉,通过淀粉的糊化达到爽滑效果。并且淀粉具有一定碱性,可使原材料中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松弛,水分保持力增强,从而锁住水分。淀粉添加不可过多过少,淀粉多了不容易滑散,少了达不到保护衣的作用。淀粉添加的标准是以上完浆以后,原材料表面隐约看到纹络为最佳。
操作要领四:合理控制油温.根据原材料的质地和改刀形状,滑油的时间和温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油温控制在2-3成左右。温度太高会使原材料中的鲜味和水分快速挥发,质地变老,颜色变重,失去软嫩的特点。
“炒”的操作要领
滑炒中的“炒”和平时的炒菜的“炒”略有区别,炒菜中的“炒”一般讲究旺火速成,紧油包芡。而滑炒中的“炒”一般讲究少油、温火炒制、少颠锅翻炒、成菜勾芡或者不勾芡。
操作要领一:少油.因为第一次加热时需要滑油,难免食材表面会挂有油分,二次加热时的炒,油量就要适中,不可太多。有些成菜需要清爽的,一般后面还要再加入焯水的一个步骤,以去除多余油分。
操作要领二:温火炒制、少颠锅翻炒.滑油后的原材料质地很嫩,所以禁止旺火速成,要温火炒制,尽量少颠锅,防止破碎。
操作要领三:勾芡或者不勾芡.这个要根据成品要求合理调整。成品需要紧油包芡的就得勾芡,但是芡不需要太多,本身原材料表面是一层淀粉糊,芡多容易黏,比如制作京酱肉丝。成品需要清爽的就不需要勾芡,比如制作滑炒里脊丝。
只要掌握以上几个操作要领,就能将滑炒做好了。下面到了我的分享时间,把一道滑炒鱼丝的操作流程分享一下,希望题主参考。
~【滑炒鱼丝】~
原材料和调料:
黑鱼,青红辣椒,盐,味精,淀粉,冬笋,鲜香菇,色拉油等。
开始烹调:
第一步:黑鱼的初加工.取4斤左右的活黑鱼,先在鱼鳃后下方划断血管,重新放入水池中,使其流尽血液,然后再按常规方法宰杀制净。
黑鱼放在案板上,先切去头尾,将鱼身从中间片开,再去掉大梁骨和排刺,然后洗净放入冷冻冰箱,冷冻10小时左右。
第二步:切鱼丝.将冻好的鱼片拿出自然解冻,待快化完冻时,将鱼片切成2毫米粗、7厘米左右长的丝,取400克待用。
第三步:鱼丝上浆.切好的鱼丝放入盐100克,料酒少许慢慢抓匀,然后等鱼丝变黏出胶时,用水清洗干净。鱼丝重新沥干水分,加入葱姜水50克,盐5克拌匀,朝一个方向轻轻揉动,使其吸收完水分,然后打入半个蛋清,再加入玉米淀粉15克搅匀,最后倒入色拉油10克封油,再下入冰箱冷藏20分钟左右。
第四步:辅料的切配.鲜香菇两朵去蒂,从中间片开,顶刀切小条。青红椒切丝50克,冬笋切丝80克。将冬笋和香菇一起焯水至熟待用。
第五步:滑油.净锅中加入少许色拉油大火润锅,倒出底油重新加入色拉油1500克,待油温二成热时,下入鱼丝,用筷子快速拨散,等鱼丝浮起倒入青红椒丝和冬笋香菇一起滑油5秒,倒出沥油。
第六步:正式炒制.炒留底油,放入葱蒜末爆香,烹入料酒5克,加入清汤50克,然后入盐10克、味精5克,白胡椒粉3克调味,放入滑好的鱼丝和辅料,中火颠翻几下,用少许湿淀粉勾芡,待芡汁裹紧食材后,淋少许葱油,即可出锅装盘。
~【滑炒鱼丝制作之小技巧】~
1.黑鱼要选用3斤以上,5斤以下的,这样的鱼肉质不柴,并且切出的鱼丝整洁美观。
2.杀鱼之前要先放尽血液,鱼肉不仅洁白,而且腥味低。
3.鱼丝上浆前要先加入盐,将鱼丝抓至起胶,然后冲洗干净,这样成品比较筋道,鱼丝也洁白。
4.鱼丝上浆的动作要轻一些,特别是鱼丝吸水时,要用手掌心朝一个方向揉动,不能用手抓,防止抓碎。
5.鱼丝上浆调味时,盐不要太多,入底味即可,要给最后的调味留有余地。
6.鱼丝最后打入的蛋清,最好提前打发以后再加入,这样上好的浆比较均匀。
7.上浆后的鱼丝要放入冰箱冷藏,使鱼丝进一步吸收水分,不仅成品变嫩,而且不容易脱浆。
8.冰箱拿出的鱼丝滑油时,要再次轻轻抓匀,使其浆和表面油分融合。
9.滑鱼丝时一定要先将锅润透,不然鱼丝容易粘锅底。
10.润完锅以后,采用热锅冷油法下入鱼丝,这样油温大约控制在两三成,不会太高。
11.鱼丝滑油时,倒入的色拉油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油温不够,太少滑出的鱼丝不润滑,一般鱼丝和油比例控制在1:3。
12.最后成菜时,可以提前调一个碗芡。将所有调味品和芡汁、鲜汤一起倒入碗中,这样炒制爆锅后,倒入鱼丝和碗芡一同翻炒,避免鱼丝长时间在锅中翻炒,影响口感和颜色。
~【滑炒鱼丝制作之疑惑解疑】~
1.问:为什么黑鱼要提前冷冻呢?不是鲜的好吗?
答:黑鱼冷冻的作用有两个,①是可以将鱼丝切的更整齐。②是使鱼丝表面更光滑,如果不冷冻直接切制,鱼丝的表面像有很多小刺一样,浆出的丝不滑熘,冷冻以后方可就避免。黑鱼的肉质弹性好、吸水性强,不用担心冷冻将其肉质破坏。
2.问:滑炒的“滑”应该还包括滑水吧?滑油和滑水有什么区别?
答:确切的说“滑”包括滑油和滑水。这两种方法都比较常见,但是区别很大:
滑油时的温度一般很低,这就造成淀粉糊化后表面的油脂增多,从而导致菜品的油脂含量增高。但是如果菜品要求清爽的,也可以在滑油后再焯水去除一部分油脂。
滑水的特点和滑油相对,就是可降低菜品的油脂含量,使成菜更加的清爽,并且成本低,便于操作。但是滑水时,如果掌握不好水和原材料比例以及水温,上好浆的原材料容易脱浆,特别是在大批量加工时,尤为甚。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最终选择哪种方法可以根据自己成品要求合理运用。
3.问:400克鱼丝上浆就加入50克葱姜水吗?是不是太少?
答:鱼类和动物类食材的肉质不一样,鱼类纤维细嫩,吸水量少,动物性食材纤维粗,吸收的水分就多一些。所以上浆打入水量不可一概而论,最终的效果都是以鱼肉刚好吸足水分,而又不脱浆为宜。
写在最后
滑炒的操作要领还是很好总结的,只要多动手实验,完全可以轻松掌握。
好了,今天的干货就分享到这里,以上是我的真实经验,希望能带给大家参考作用。如果屏幕前的小伙伴在“滑炒的操作要领是什么?”中有不同的见解和补充,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喜欢作品记得点个赞,或者转发出去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并顺便关注一下木子小厨,我会继续为您分享烹调中的经验和技术干货。感谢观看。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0-01-11 23:37:11 -
滑炒,讲究的就是的快与保证菜品的鲜嫩。所以,掌握火候是关键,油温需要高一点,油要多一点。油热后。先放料头烹香,然后材料要快速入锅,不停翻锅,断生就出锅。
2020-01-10 12:43:10 -
煸,一般字典的释义与炒差不多,而煸炒和干煸,还是有较严格的区别的。 煸炒 煸炒在很多地方传统习惯上即指生炒,既用于动物性原料菜肴和动物性原料为主的主辅料菜肴的称谓,也适用于植物性原料生炒的称谓。根据本文对炒法分类的原则,一种炒法的名称其内涵应尽可能单一、有规律,避免与其他的众多称谓有各种或多或少的交叉现象,同时又是这个完整炒法系统的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这里“煸炒”只是指:将经过加工、切割成较小形态的动物性原料不上浆、不挂糊、不码味,直接投入锅中旺火为主的热油中,炒干水汽,投放调味品和辅料继续炒至咸菜标准,不勾芡直接成菜的炒法。其技法特别之处:一是适用于以动物性原料为主的菜肴;二是原料不允许上浆挂糊,也不可提前码味;三是原料不需要进行初步熟处理,直接入锅炒干水汽;四是不可勾芡。 煸炒法操作程序和要领如下: 原料选择:煸炒的原料选择基本与滑炒或小炒的选料相似,只是没有滑炒或小炒那样严格而已。 刀工成形:基本也与滑炒或小炒相似,除此之外,还可将动物性主料加工成肉末进行煸炒使用,如牛肉末炒芹菜。 煸炒烹制:主料不上浆、不挂糊、不码味,直接投入锅中煸炒至无水汽后,依次序投放调味品和辅料炒断生和入味后起锅装盘即可。 干煸 干煸亦称干炒,简称为煸,是川菜中独有的、极富特色的一种 烹调方法。它是在煸炒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经历代川菜厨师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方法。干煸是煸炒的变形,应归属于炒的范畴,它既适用于植物’性原料,也适用于动物性原料,是一种很特 殊的炒法。 干煸法是指将加工成丝、条、块等形状的原料,过油或不过油放入小油量、中火热油的锅中不断煸炒干水汽,至见油不见汁时,加调料辅料继续煸炒至干香,使之滋润成菜的炒法。其技法特点:一是主料是生的;二是原料不上浆挂糊、不码味直接入锅反复煸炒干水汽;三是成菜具有干香滋润、酥软或脆嫩无渣、亮润无汁的特点。 干煸法操作程序和要领如下: 原料选择:干煸要达到成品酥软干香和脆嫩爽口,选用原料是一个关键。动物性原料的选择应该是肌纤维较长,有一定韧性的原料,如牛肉、猪肉、兔肉、鱿鱼等;而一些纤维组织虽然很长,但质地过于细嫩的原料,如鸡肉、鱼肉就不能干煸,这是因为过于细嫩的原料在煸制时易断裂和软烂不成形。在植物性原料的选择上也应该选择纤维组织较长、质地脆嫩的原料,如冬笋、茭白、豇豆、芸豆、黄豆芽、胡萝卜、苦瓜、白萝卜等,而白菜、冬瓜、南瓜等就不能作为干煸的原料,因为其含水量太大,同时纤维较短。如果是配有辅料的动物性原料干煸莱肴,辅料应该选择宫含辛香味和质地脆嫩的原料,如蒜薹、芹菜、冬笋和绿豆芽等,以增加单煸菜肴的香味和口感。 刀工成形:干煸类莱肴的原料一般加工成丝、条、滚料块,形体较小的原料也可使用自然形态,这也需要根据原料的品质灵活掌握。但通常而言,干煸菜肴的原料成形要比其他炒法的成形尺寸大一些,如牛肉丝、猪肉丝、鲜鱼丝通常要切成头粗丝的规格;另外,植物性原料的成形要比动物性原料的成形大一些,比如牛肉切头粗丝,而冬笋要切为条或块。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干煸的加热时间比较长,原料水分流失比较多,原料形态自然要变小,所以在切制时必须将规格切得稍大一些,这样才能保证咸菜后菜肴的形态比较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 初熟处理:部分原料需要进行去除多余水分和异味的处理。如牛肉、猪肉、鳝鱼、胡萝卜、白萝卜、芥蓝等,在正式干煸之前,需要加入少量的盐腌渍,以去除异味或迫出多余水分,以保证成菜后获得 干香滋润的口感和质感。一般的动物性原料和部分植物性原料如冬笋、茭白、芸豆、豇豆等,在干煸之前往往先放入三到五成热的油锅中过一下油,使原料快速析出~部分水分,然后再干煸,这样可以缩短加热时间。另外,部分植物性原料,如豆芽、白萝卜、胡萝卜、苦瓜、芥蓝等不需过油,直接用旺火干煸即可。 干煸烹制:从下面两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火候运用。脱水需要依靠火力,一般情况下煸制时用旺火,但在操作过程中因原料的不同和成菜步骤的差异而有所调节,有个简单的公式可以看出煸制时火力调节情况,即:旺火——小火——中火,旺火是在原料入锅时使用,小火是在原料煸出色、味时使用,中火是在配料入锅时使用。在具体操作中,厨师一般不采取压火苗或调整阀门来调整火力,常常是移动锅来调节火力,把锅端离火口,使火力减弱,然后放入调料进行煸炒,等到色、味出来后,再将锅重置火口上,待
2020-01-10 12:18:58 -
炒是我国烹饪技术中使用广泛、变化较多的一种烹调方法,而滑炒却是其中最精细最有特色的一种技法。
选用质嫩的动物性原料经过改刀切成丝、片、丁、条等形状,用蛋清、淀粉上浆,用温油滑散,倒入漏勺沥去余油,原勺放葱、姜和辅料,倒入滑熟的主料速用兑好清汁烹炒装盘。因初加热采用温油滑,故名滑炒。
滑炒的原则
第一,必须将锅洗干净,烧热,并用油滑过。锅烧热,能使锅底的水分蒸发干净,用油滑过,可使锅底滑润,防止原料粘在锅底、要注意的是,锅不能烧的太热,否则原料下锅沉入锅底后骤遇高温,也会粘在锅底上。
第二,下料时要掌控油温的变化。原料数量多,油温也要高些;原料体型较大,易碎散的,油温应低些。
具体来说,容易滑散。且不易断碎的原料可以在温油烧至4、5成热时下锅,如牛肉片、肉丁、鸡球等;
容易碎散,体型又相对较大的原料,如鱼片,则应在油温二三成热时下锅,且最好能用手抓,分散下锅;
一些丝、粒状的原料,一般都不易滑散,有些又特别容易碎断,可以热锅冷油下料,如鱼丝、鸡丝、芙蓉蛋液等。
第三,下料后要及时滑散原料,防止脱浆、结团。油温过低,原料在油锅中没有什么反应,这时最容易脱浆。应稍等一下,不要急于搅动,等到原料边缘冒油泡时在滑散。油温过高,则原料极易粘结成团,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把锅端起来,或添加一些冷油。
第四,滑散的原料要马上出锅,并沥净油。形态细小的原料不太容易沥净油,要用勺子翻拨几次,倘若油沥不干净,很可能导致在炒拌和调味阶段勾不上芡,会影响菜的味道。
滑炒怎样勾芡
滑炒勾芡有三种方法:
第一,对汁芡
对汁芡及时将所有需要加的调料及粉汁一起放在小碗中搅匀,待材料滑熟,底油炝锅之后,倒入调料即迫入对好的芡汁,快速翻拌即成。
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所用原料不易散碎。数量不多的菜肴
第二,投料勾芡
投料勾芡就是将滑熟的原料下锅后依次加入调料,汤汁,烧开后淋入水淀粉勾芡。勾芡时汤汁要烧开,粉液要朝水泡翻滚处淋下——淋在汤水里,然后马上翻拌。
第三,勾芡投料
就是先将所有需要的调料及汤汁加在锅里,烧开后勾芡后再放入滑熟的原料。或者淋于原料上。这种方法多用于容易碎断的原料。应注意下芡前味道必须调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芡汁应略薄一些,待原料下锅后,卤汁中部分水分已发挥,芡汁薄厚恰到好处。
2020-01-10 13:56:16 -
虾仁滑蛋的做法,教你一小技巧炒出来特别滑嫩!
食材清单
虾仁200g
土鸡蛋3个
黄酒1汤匙
淀粉1汤匙
橄榄油适量
葱花适量
盐适量
清水2汤匙
姜汁几滴
烹饪步骤
步骤1
虾仁洗净沥水,放入少许盐、姜汁和淀粉抓匀,腌制十分钟。
步骤2
土鸡蛋打散,加入黄酒、清水、少许盐和葱花,搅匀。
步骤3
将1和2混合均匀。
步骤4
热锅热油。
步骤5
油温五六成热时,倒入3,换中小火。
步骤6
蛋液稍稍凝固时,用锅铲划散,继续翻炒至完全凝固关火即可。
步骤7
成品,由于加入了姜汁和黄酒,菜品无虾仁和鸡蛋的腥气,只有清香;由于鸡蛋加入了少许清水,所以炒出来滑嫩。装盘享用吧~
2020-01-10 12:09:24 -
滑炒
选用质嫩的动物性原料经过改刀切成丝、片、丁、条等形状,用蛋清、淀粉上浆,用温油滑散,倒入漏勺沥去余油,原勺放葱、姜和辅料,倒入滑熟的主料速用兑好清汁烹炒装盘。因初加热采用温油滑,故名滑炒。
中文名
滑炒
由 来
加热采用温油滑,故名滑炒
菜肴特点
菜肴色白,清汁,质嫩,滋味咸鲜
滑炒勾芡方法
对汁芡,投料勾芡,勾芡投料
介绍
滑炒是一种中式烹调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技巧,其实质就是将加工好的原料用少量油在火上急速翻炒,用这种烹调方法制作出的菜肴滑嫩柔软、色泽鲜艳、味美鲜爽。滑炒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实质上却不容易掌握,所以大家要经常练习,才能把滑炒的技巧掌握。
举例说明:
即选用质嫩的动物性原料经过改刀切成丝、片、丁、条等形状,用蛋清、淀粉上浆,用温油滑散,倒入漏勺沥去余油,原勺放葱、姜和辅料,倒入滑熟的主料速用兑好清汁烹炒装盘。因初加热采用温油滑,故名滑炒。如滑炒鸡丝,特点:菜肴色白,清汁,质嫩,滋味咸鲜。
技巧
1.用于滑炒的原料是制好菜肴的关键。
2.刀功处理技术的优劣也关系到了菜肴的成败。
3.上浆是滑炒技巧中至关重要的操作工序。
4.下锅的制作过程中必须掌握好滑炒的所有技巧。
5.制熟成菜一般要求色白、嫩滑、味多以咸鲜为主。
2020-01-10 14:27:24 -
转载给你[机智]
(1)快滑快出锅。原料入油锅后,动作要轻,速度要快,一旦滑至断生,迅即连油带料倒入漏斗,控净油脂,使原料尽快脱离高温环境,保证原料质地软嫩,成熟一致,清爽不腻。
(2)掌握油温。油温是关键,一般以五六成为宜。对质地细嫩的鱼丝、鱼片要小火低温,对质地较粗的肉丝,里脊丝,可适当高些,使原料既不断不碎,又要滑好滑透。对于蛋白质丰富的原料,油温不宜高,因为蛋白质凝固的最佳温度是80度,油温高后会脱水变硬,失去鲜嫩的特点。原料要分散下勺。
(3)滑后回锅调料时,与生炒方法相同,要做到旺火热锅,添加辅料要快,芡汁事先兑好,越快越好。
(4)锅要擦洗干净,加油后晃动几下,使油锅光滑,以防止糊锅粘铲
2020-01-10 12:38:16 -
滑炒是用质地细嫩、新鲜、柔软性原料经刀工处理或自然形体的小型原料为主料,上浆后温油滑至断生,再以少量底油炝锅,放主料、调料、汤汁,旺火或中火翻拌均匀入味勾芡成菜的烹调方法。下面就跟着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小编了解下滑炒的方法和技巧。
滑炒是餐馆、饭店较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在菜中占有很大比例。滑炒的菜肴选料广泛。以动物性原料为主,新鲜的鸡、鸭、鱼、肉、野味等,都选用较柔嫩的肌肉部位加工成片、丝、丁、粒等小型形状。为使原料在较多断层面与导热体接触,不致流失水分而倦缩变形变老,所以要上浆处理,以保持原料滑油后质地软嫩。浆的适度与否对成菜质量非常重要。植物性原料作配料,在色泽、形状、口味等方面以及质地上都有协调配合的要求。
滑炒菜肴成菜一般要勾芡,其成菜特点:色泽和谐、滑爽柔嫩、口味醇和、卤汁紧包。
2020-01-10 15:20:36 -
滑炒重要的是拉油勾芡
2020-01-11 21:07:56 -
滑炒是用质地细嫩、新鲜、柔软性原料经刀工处理或自然形体的小型原料为主料,上浆后温油滑至断生,再以少量底油炝锅,放主料、调料、汤汁,旺火或中火翻拌均匀入味勾芡成菜的烹调方法。滑炒是餐馆、饭店较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在菜中占有很大比例。滑炒的菜肴选料广泛。以动物性原料为主,新鲜的鸡、鸭、鱼、肉、野味等,都选用较柔嫩的肌肉部位加工成片、丝、丁、粒等小型形状。为使原料在较多断层面与导热体接触,不致流失水分而倦缩变形变老,所以要上浆处理,以保持原料滑油后质地软嫩。浆的适度与否对成菜质量非常重要。植物性原料作配料,在色泽、形状、口味等方面以及质地上都有协调配合的要求。滑炒菜肴成菜一般要勾芡,其成菜特点:色泽和谐、滑爽柔嫩、口味醇和、卤汁紧包。
1、滑炒的工艺流程
滑炒的工艺流程:
小型动物性原料上浆一一一净锅烧热置中等油量,烧至三四成热一-一下料滑油至断生沥油一一炝锅投入主料、配料一一加调料汤汁,旺火或中火迅速翻拌勾芡一一成菜装盘。
2、滑炒的操作要领
(1)选用质地新鲜、细嫩柔软的动物性原料为主料,要加工成细小形状或自然形体的小型原料,以畜禽、水产、野味原料的肌肉部位加工成片、丝、丁、粒、米等小型形状,要求均匀一致,厚薄适度,才能做到成熟一致。植物性配料切配要协调。
(2)主料须经上浆处理,程序是:原料置容器内,先加盐,逐次加清水搅拌,再加蛋清(或全蛋液)、淀粉搅拌均匀。如牛肉上浆则是先加生抽(或酱油)、嫩肉粉以及淀粉、清水、蛋液,还要拌入一些油脂。上浆要适度均匀,使原料滑油时有保护层,不致脱水,保持柔软鲜嫩的质感。
(3)原料滑油时必须将锅洗净,烧热并用油滑过。防止滑油时原料粘锅。滑油的油量与原料之比为4:1左右,油温一般要掌握在三四成熟,在100-130℃。原料形体较小、质地柔嫩的,滑油的油温应略低一些;形体较大、质地较老韧的,油温可略高些。不仅要根据原料的质地掌握油腽,下料后还要掌握油温的变化、滑油的时间。根据火力强弱、油温、投料数量、原料形状、原料质地等多方面的因素,掌握好火候。原料下锅后要及时划散。易碎的原料划拨时动作要轻,如油温过高会造成原料粘连结团、不易划散、颜色变深、外焦里生的现象;如油温过低则原料易脱浆、粘锅,原料内的鮮味、水分流失并使原料变老、油变浑浊。所以要掌握好油温。
(4)掌握好原料的成熟度。原料滑油以断生为度。原料上浮时即成熟。不可温度过高,滑油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造成原料质感变老,影响菜肴的色泽和质量。
(5)调味要准确。一般一次性投入调料或快速投放调料。炝锅时底油不可过多,要小火加热使佐料挥发出香味。根据菜肴的特点准确调整菜肴色泽和口味。
(6)滑炒有勾芡和不勾芡之分。所需勾芡的菜肴,汤汁要适量。勾芡要准确适度,芡汁以糊芡和包汁芡为主。芡汁不可过于稀薄或过分稠浓,翻拌要均匀,避免芡汁结团或粘底。不宜多次反复翻拌,以免影响菜肴的色泽和质感。淋明油,即在成菜前浇淋温油或凉油适量,不可过多或继续在热锅内反复翻炒,要求达到明油亮芡。
3、滑炒的应用
滑炒下芡的方式有三种:
(1)兑芡汁,就是将所需调料汤汁、粉汁一起放入小碗内拌匀。原料滑熟,炝锅后原料倒入锅中,一次加入调味芡汁,翻拌均匀。适用于原料不易散碎、数量不多的菜肴。
(2)投料勾芡,就是将滑熟的原料炝锅后下锅,依次加入调料汤汁,烧沸,淋水淀粉芡汁翻拌成菜。
(3)勾芡投料,就是炝锅后将所需调料汤汁加入锅内烧沸,用水淀粉勾芡后,再放入滑熟的原料翻拌均匀,这种方法适用于易散碎的原料或投料数量多的菜肴。一般讲,这类勾芡汁应薄些,使原料下锅,蒸发去一部分水分,芡汁能够恰当。滑炒菜的色泽、口味,根据菜肴富于变化。滑炒适用范围较广泛,某些特殊的调味料如面酱、蕃茄酱等应先进行炒制再与其它调料、原料翻炒均匀。
2020-01-10 13:25:18 -
一、准备滑炒肉时一定要用蛋清或者淀粉上浆。
二、滑炒用的炒锅或炒勺必须洗干净,第一部把锅烧干烧热,然后用油滑过才能使用。
三、食材必须是在油热的时候就下锅,然后边炒边加热,至油温达九成左右时出锅沥油。其中油温的掌握很是关键,油温过低容易把食材炒老,油温过高则容易造成糊锅。
希望您能喜欢我的答案
2020-01-10 11:33:37 -
今天我来分享滑炒的技术总结:
滑炒一般用来炒制动物性食材,改刀成你需要的形状后,再用蛋清或淀粉上浆,然后再放入温热的油里滑散,因为这种炒法是用温热的油将食材滑散,所以就被人们称为滑炒了。
滑炒能起到让动物性食材嫩滑好吃的作用,最关键的是食材下锅后必须让其散开,防止因挂糊而造成食材粘连成块。
滑炒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一、准备滑炒的动物性食材必须事先用蛋清或淀粉上浆。
二、滑炒用的炒锅或炒勺必须洗干净,然后把锅烧干烧热,再用油滑过才能使用。
三、食材必须是在油热的时候就下锅,然后边炒边加热,至油温达九成左右时出锅沥油。其中油温的掌握很是关键,油温过低容易把食材炒老,油温过高则容易造成糊锅。
四、滑炒牛肉片、肉丁和鸡球等不易碎的食材时,通常是在4~5成油温时下锅。鱼片等体积大且易碎的食材,则应该在2~3成油温时下锅,而且最好是用手抓着,分两三次下入锅里,不要一下全部倒进锅里。鱼丝、鸡丝等切成丝或丁状的食材,上浆后不太容易滑散开,可以热锅冷油下锅。
五、食材下锅后要马上滑散开,这样可以防止脱浆或结块。但如果油温较低,食材下锅后没有反应的情况下,要稍等一下再滑散,否则最容易造成脱浆。具体来说要等到食材边缘有油泡冒出时,才能开始滑散食材。
六、食材下锅后如果感觉油温过高,可以及时把锅端起来,或者加入一些冷油降温,因为油温过高时食材最容易结块。
七、滑炒好的食材要尽快马上出锅,并用漏勺沥油,尽可能把食材上面的油沥干净,油太多会影响最后的勾芡效果。
2020-01-11 17:36:27 -
滑炒,就是先将食材经过上浆、滑油处理,再用大火迅速翻炒,最后加入芡汁。
特点:咸鲜爽口,滑嫩柔软。适用食材:鸡脯肉、猪里脊肉或鱼、虾等新鲜、质地柔嫩的食材。炒前处理:1.必须先去除外皮、硬骨及外壳,再切成薄片、细丝、粒或末状。2.上浆要均匀,大小、厚薄和粗细都要一致,以保持肉鲜嫩多汁的口感。
滑炒要领:锅中的油温加热至150℃左右时,放入肉类快炒一下,捞出,倒入漏勺中,将油沥干;锅中留适量的油再以强火烧至190℃左右,加入调味汁、配菜材料及炒过的主料,全部炒匀即可盛出。
2020-01-11 11:10:19 -
需要用到滑炒这种方法时,通常都是为了保持原料(特别是肉类原料)的软嫩。加工时,将主料切成细小形状,或切花刀,采用腌制、上浆、滑油处理,滑油后将多余的油控净再加工,最后需要用芡汁增稠。
举例菜肴:蘑菇鸡片
步骤/方法
1/4
首先将需要炒制的原料切成适当大小,然后上浆腌制。
鸡胸肉切成0.3cm的薄片放入碗中,加入1只蛋清、1茶匙干淀粉、1/2茶匙盐、1/2茶匙芝麻香油抓拌上劲儿。
2/4
用温油滑炒腌制好的原料。炒锅中注入3汤匙油,中火加热至4成热时放入鸡片,用铲子迅速拨散,鸡片变色迅速捞起控油,或放在烹调纸上吸去多余油分。
3/4
处理其他原料。
口蘑切片,红灯笼椒切成菱形快。炒锅中留底油,中火加热至5成热,投入大葱末炒香,放入口磨片和红灯笼椒块翻炒2分钟。
4/4
最后调味并用水淀粉勾芡增稠。炒锅中烹入1汤匙料酒、1茶匙生抽、1茶匙白砂糖和1/2茶匙盐翻炒均匀,调入1汤匙水淀粉勾芡即可。
2020-01-10 18:30:08 -
以滑炒肉丝为例1切肉丝要切的均匀2上浆时蛋清和淀粉要适度切抓匀3滑油时要掌握好油的温度 肉丝划散切白嫩4炒配菜时底油要少 出锅后菜肴只见一点薄薄的汁!
2020-01-10 22:26:31 -
小火,多油
2020-01-11 21:32:28